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愈来愈突出,传统道德意识淡漠,网瘾、早恋现象突出,近年来,一些重、恶性刑事案件在中学时有发生,引起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滑坡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快速滑坡?我们的教育指导方针有无瑕疵?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我们发现: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德育教育才是中学德育建设的核心。
学校教育是当代学生在未成年阶段所受的最完备、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当前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多,这就造成大量留守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出现断档;社会教育的乏力使得学校教育成为农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唯一渠道。在学校教育中,课堂中的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换句话说,德育的贯彻和落实主要靠教学中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但课堂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贯彻德育,不要忘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何况课堂这个德育的主渠道。
课堂中德育的目的是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的,不仅仅是思想品德科任教师的责任,它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中,贯彻在每一个课堂的始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要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实习中要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这是所有任课教师首要的任务,尤其是文科教师最具优势。教书育人主要在课堂,学生在校时间中,上课时间最多,在课堂中受教育的时间最长,任课教师在学校中人数最多,素质高,水平高,作用大,在同学中享有威望,任课教师的话在学生中影响也很大,所以易于接受。
提高教师对课堂中德育渗透的认识是课堂德育渗透的首要内容。课堂中德育渗透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不到位,认识的程度如何,有句话说得好,认识有多高,效果就有多好。如果我们认识低或者根本不认识,甚至认为是多余的、没必要的,课堂上的德育就会不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就是事倍功半,乃至全面落空,德育教育要从小处着手,例如:要求学生回家后给父母端饭,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学生在校待人接物要有礼貌,问问题首先要举手或站立;要求学生见到大人或长辈要打招呼和尊称等。
教师的感情投入是课堂德育渗透的核心内容。教师的感情投入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对学生有了进步、做出成绩赞许的爱,特别是对有错误,甚至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的爱,投入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就是进行爱的教育,它可以焕发出学生对老师的爱,对学习的爱,以至于发展成为对集体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还可以焕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上,要善于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多表扬学生的进步,最大的忌讳是用成绩来区分学生的优劣,要勤于关注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多关心,多体贴。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言谈举止有修养,举手投足有素质”、“教师在学生面前无小事”、“明师出高徒”说明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风采,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大多农村教师吃、住、生活都在学校,学校就像家一样,因此,时时要提醒自己不能象在家那样随意,要注意在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有些不恰当的做法就成为学生效仿或谈论的话题;有的学生的做法,说话的表情都很像当年的某位教师,有的写字都像当年的某位教师,因此,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德育渗透。
养成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是课堂德育渗透的关键内容。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训练,以至于成为学生的习惯,健全人格主要靠培养和熏陶,以至于成为学生的道德和品质、健全人格。比如课堂常规的落实,最重要的是靠每节课的落实,老师在每节课都应该按学校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一天的几节课节节老师都要求,这就是德育课的渗透。如果,这个老师按课堂常规要求,那个老师不按课堂常规要求,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学校定的课堂常规可执行也可不执行,给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但不攀比,要从初中阶段渗透给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人或事,不要静止的、片面的或抓住某位同学的缺点不放来嘲笑别人,要有宽容的心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课堂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我们重点要挖掘的是深层的内容。讲教材必须把深蕴在教材之中的德育讲出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学科不同而不同,教材内容不同而不同,老师的领会不同而不同,学生状况不同而不同,形势发展不同而不同。教材中德育内容比较明显,课堂上要引申、扩展。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活在教学活动之中,让同学们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讲教材和德育渗透要融为一体,在讲教材的过程中,时时体现德育的渗透。要多联系生活的实际,切切实实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培养。
教学方法的研究,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德育渗透的主要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劣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标准,学习方法优劣以是否认真贯彻“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益”为标准,特别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益”的关键是自觉、刻苦,核心是效益,这既是方法指导又是人格、品格的培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讨论、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明白事物的对与错,具体方法没有统一,要实事求是,找出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找出符合他们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一种教育力量,这种思想是课堂德育渗透的决定因素,这种教育力量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促进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力量。我们把调动学生的“四自”这种教育力量作为德育渗透的决定因素,我们做的一切工作能不能起作用,决定于我们的工作能不能焕发出学生“四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同父母一起进行劳动锻炼,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的适应能力,激励学生敢于迎难而上,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悟和体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需要努力”,如果学生不能自己教育自己,一切教育都等于零。
(作者单位:711700陕西省富平县教学研究室)
学校教育是当代学生在未成年阶段所受的最完备、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当前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多,这就造成大量留守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出现断档;社会教育的乏力使得学校教育成为农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唯一渠道。在学校教育中,课堂中的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换句话说,德育的贯彻和落实主要靠教学中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但课堂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贯彻德育,不要忘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何况课堂这个德育的主渠道。
课堂中德育的目的是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的,不仅仅是思想品德科任教师的责任,它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中,贯彻在每一个课堂的始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要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实习中要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这是所有任课教师首要的任务,尤其是文科教师最具优势。教书育人主要在课堂,学生在校时间中,上课时间最多,在课堂中受教育的时间最长,任课教师在学校中人数最多,素质高,水平高,作用大,在同学中享有威望,任课教师的话在学生中影响也很大,所以易于接受。
提高教师对课堂中德育渗透的认识是课堂德育渗透的首要内容。课堂中德育渗透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不到位,认识的程度如何,有句话说得好,认识有多高,效果就有多好。如果我们认识低或者根本不认识,甚至认为是多余的、没必要的,课堂上的德育就会不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就是事倍功半,乃至全面落空,德育教育要从小处着手,例如:要求学生回家后给父母端饭,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学生在校待人接物要有礼貌,问问题首先要举手或站立;要求学生见到大人或长辈要打招呼和尊称等。
教师的感情投入是课堂德育渗透的核心内容。教师的感情投入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对学生有了进步、做出成绩赞许的爱,特别是对有错误,甚至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的爱,投入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就是进行爱的教育,它可以焕发出学生对老师的爱,对学习的爱,以至于发展成为对集体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还可以焕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上,要善于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多表扬学生的进步,最大的忌讳是用成绩来区分学生的优劣,要勤于关注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多关心,多体贴。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课堂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言谈举止有修养,举手投足有素质”、“教师在学生面前无小事”、“明师出高徒”说明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风采,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大多农村教师吃、住、生活都在学校,学校就像家一样,因此,时时要提醒自己不能象在家那样随意,要注意在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有些不恰当的做法就成为学生效仿或谈论的话题;有的学生的做法,说话的表情都很像当年的某位教师,有的写字都像当年的某位教师,因此,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德育渗透。
养成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是课堂德育渗透的关键内容。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训练,以至于成为学生的习惯,健全人格主要靠培养和熏陶,以至于成为学生的道德和品质、健全人格。比如课堂常规的落实,最重要的是靠每节课的落实,老师在每节课都应该按学校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一天的几节课节节老师都要求,这就是德育课的渗透。如果,这个老师按课堂常规要求,那个老师不按课堂常规要求,那么学生就会认为,学校定的课堂常规可执行也可不执行,给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但不攀比,要从初中阶段渗透给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人或事,不要静止的、片面的或抓住某位同学的缺点不放来嘲笑别人,要有宽容的心态,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课堂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我们重点要挖掘的是深层的内容。讲教材必须把深蕴在教材之中的德育讲出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学科不同而不同,教材内容不同而不同,老师的领会不同而不同,学生状况不同而不同,形势发展不同而不同。教材中德育内容比较明显,课堂上要引申、扩展。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活在教学活动之中,让同学们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讲教材和德育渗透要融为一体,在讲教材的过程中,时时体现德育的渗透。要多联系生活的实际,切切实实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培养。
教学方法的研究,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德育渗透的主要方法。教学方法的优劣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标准,学习方法优劣以是否认真贯彻“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益”为标准,特别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益”的关键是自觉、刻苦,核心是效益,这既是方法指导又是人格、品格的培养。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讨论、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明白事物的对与错,具体方法没有统一,要实事求是,找出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找出符合他们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一种教育力量,这种思想是课堂德育渗透的决定因素,这种教育力量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促进自己,自己提高自己的力量。我们把调动学生的“四自”这种教育力量作为德育渗透的决定因素,我们做的一切工作能不能起作用,决定于我们的工作能不能焕发出学生“四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同父母一起进行劳动锻炼,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的适应能力,激励学生敢于迎难而上,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悟和体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需要努力”,如果学生不能自己教育自己,一切教育都等于零。
(作者单位:711700陕西省富平县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