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果请你把客迎,神秘嘉宾贺国庆。敢与孔雀比美丽,要和凤凰争高低。”
收到乐乐姐姐发来的消息后,小果有些不敢相信:这位“贺国庆”究竟是何方神圣?它不仅隐姓埋名,还要跟孔雀和凤凰一决高下?
客人从天降
小果正在阳台上盘算着神秘嘉宾的身份,突然眼前一道黑影闪过。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只见一只白头金身的大鸟从天而降,就快要迎面撞过来了。小果的尖叫还没来得及喊出口,只见大鸟把长尾一摆,轻轻松松地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稳稳当当地停在了阳台的栏杆上。难道,这位就是消息里的“贺国庆”?
白冠长尾雉:落地完美,得分10分!小果,你好,我叫白冠长尾雉,是鸡形目雉科家族的颜值担当之一。听说你想在国庆见见有中国特色的动物,所以我就来了。
什么?看不出我有啥中国特色?告诉你吧,我们白冠长尾雉和熊猫一样,是中国特有的动物,只有在华中和华北的山林里才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我们雉科家族算不上繁盛,总共也就160来种,其中有20余种只生活在中国。因此,中国又被称为“雉科王国”。而且,我们雉科还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个,咱们稍后再聊。
能跑又擅飛
原来,“贺国庆”并不是真名,小果不由得会心一笑。趁着客人打理羽毛的间隙,小果好好打量了它一番:背部金黄,闪闪发光;翅膀上的覆羽白底黑边,栗色的次级飞羽和背部融为一体,腹部则是深邃的黑色。最让人称奇的是那长长的尾巴,一米多长的尾羽是体长的两到三倍,黑色云纹伴以金色镶边,让人挪不开视线。
打白冠长尾雉:咳,不好意思,刚才落地时好像吓到你了。不过,你放心,我们白冠长尾雉虽然是主要生活在地面上的陆禽,但飞行能力也不弱。通常来说,雉科家族的成员腿脚强健,擅长奔跑,但飞行本领很一般。你看看鸡就知道了。不过,我们白冠长尾雉不但脚下功夫了得,短距离飞行能力也不弱。借助长尾控制方向,我们能在山林谷地密集的枝叶中急速穿行,灵活转弯,绕得天敌找不到北。
尾羽带来危机
白冠长尾雉骄傲地挺着胸膛,将长长的尾羽甩来甩去。小果连连夸赞,越看越喜欢。不过,他也有一丝担忧。在天敌横行的野外,如此醒目的羽毛真的不危险吗?
白冠长尾雉:说不危险,那是骗人。如此华丽的外表,主要是为了吸引雌性,繁殖后代。你瞧,雌性白冠长尾雉就低调得多。它们的羽毛更接近林地的颜色,能很好地隐藏自己。但最危险的不是天敌,而是人类。
还记得齐天大圣的凤翅紫金冠吗?那长长的“凤翅”就是我们的尾羽。传统戏曲演员冠帽上的翎子,也是用我们的尾羽制成的。他们通过掏翎、衔翎、抖翎等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情绪。
幸好,如今我们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相关的人工养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野外种群数量这才稳定下来。
锦鸡美过真凤凰
虽然“雉生”有波澜,好在有惊无险,小果长舒了一口气。他突然想到,除了在戏曲演员的帽子上,见过白冠长尾雉的尾羽,他似乎还在古装电视剧的某个场景中看到过它们的身影。是哪儿呢?
白冠长尾雉:你说的,是清代官服胸口的补子吧?那上面绣的可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兄弟锦鸡。它们不知道为此炫耀过多少次了。
我们雉科家族里,高颜值选手可不少,大家也因此深受人类的喜爱。瞧,锦鸡登上的可是二品文官的官服,足见它们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锦鸡有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两种。你看我们仨这张合照,是不是跟凤凰比也毫不逊色?本来,它们也想跟我一起来你家的。可它们善跑不善飞,光靠腿怎么来得了呀,哈哈。
俗名从何来
看着“雉科三美”的合照,小果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疑问:雉科家族的鸟儿虽然长得各有特色,但人们一般很难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都以“野鸡”或“山鸡”来笼统地代称。它们明明拥有盛世美颜,为何俗名却这么不动听呢?
白冠长尾雉:这说起来又跟你们的传统文化有关了。古代中国特别讲究“避讳”。为了体现对长者和尊者的崇敬,但凡出现和他们名字相关的称呼,都要换一种说法。比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为了避讳,唐代的老虎就不得不改称“大虫”。为了避讳,北宋初年的皇族赵廷美还两次改名:二哥赵匡胤称帝时,他由赵匡美改为赵光美;三哥赵光义即位后,他又从赵光美改成了赵廷美。
我们被称为“野鸡”或“山鸡”,据说也是为了避讳汉高祖皇后吕雉的名字。
未来有信心
雉科家族果然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难怪,它们种类多、分布广,同样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小果不由得关心起来,雉科家族如今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白冠长尾雉:这个问题有些复杂。要知道,人工繁育的雉科鸟类可不少,有些已经在大规模商业化养殖了。但是,它们的野外种群依然面临着生存压力。
以绿尾虹雉为例,这种鸟儿求偶时,会从陡崖上俯冲而下,进行惊险刺激的飞行表演。这么独特的鸟儿,在野外仅有数千只,人工繁育也才刚刚起步。
不过,如今中国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多,我们的栖息地也在逐渐恢复,相信在环境保护和人工繁育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我们一定还能以“中国代表”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
雉科连连看
白冠长尾雉带了几张雉科成员的美照,并允诺小果,要是他能将照片和名字一一对应,就带他去和它们见见面。请帮助小果完成下面的连连看。提示:雉科的名字多和外形有关。
收到乐乐姐姐发来的消息后,小果有些不敢相信:这位“贺国庆”究竟是何方神圣?它不仅隐姓埋名,还要跟孔雀和凤凰一决高下?
客人从天降
小果正在阳台上盘算着神秘嘉宾的身份,突然眼前一道黑影闪过。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只见一只白头金身的大鸟从天而降,就快要迎面撞过来了。小果的尖叫还没来得及喊出口,只见大鸟把长尾一摆,轻轻松松地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稳稳当当地停在了阳台的栏杆上。难道,这位就是消息里的“贺国庆”?
白冠长尾雉:落地完美,得分10分!小果,你好,我叫白冠长尾雉,是鸡形目雉科家族的颜值担当之一。听说你想在国庆见见有中国特色的动物,所以我就来了。
什么?看不出我有啥中国特色?告诉你吧,我们白冠长尾雉和熊猫一样,是中国特有的动物,只有在华中和华北的山林里才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我们雉科家族算不上繁盛,总共也就160来种,其中有20余种只生活在中国。因此,中国又被称为“雉科王国”。而且,我们雉科还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个,咱们稍后再聊。
能跑又擅飛
原来,“贺国庆”并不是真名,小果不由得会心一笑。趁着客人打理羽毛的间隙,小果好好打量了它一番:背部金黄,闪闪发光;翅膀上的覆羽白底黑边,栗色的次级飞羽和背部融为一体,腹部则是深邃的黑色。最让人称奇的是那长长的尾巴,一米多长的尾羽是体长的两到三倍,黑色云纹伴以金色镶边,让人挪不开视线。
打白冠长尾雉:咳,不好意思,刚才落地时好像吓到你了。不过,你放心,我们白冠长尾雉虽然是主要生活在地面上的陆禽,但飞行能力也不弱。通常来说,雉科家族的成员腿脚强健,擅长奔跑,但飞行本领很一般。你看看鸡就知道了。不过,我们白冠长尾雉不但脚下功夫了得,短距离飞行能力也不弱。借助长尾控制方向,我们能在山林谷地密集的枝叶中急速穿行,灵活转弯,绕得天敌找不到北。
尾羽带来危机
白冠长尾雉骄傲地挺着胸膛,将长长的尾羽甩来甩去。小果连连夸赞,越看越喜欢。不过,他也有一丝担忧。在天敌横行的野外,如此醒目的羽毛真的不危险吗?
白冠长尾雉:说不危险,那是骗人。如此华丽的外表,主要是为了吸引雌性,繁殖后代。你瞧,雌性白冠长尾雉就低调得多。它们的羽毛更接近林地的颜色,能很好地隐藏自己。但最危险的不是天敌,而是人类。
还记得齐天大圣的凤翅紫金冠吗?那长长的“凤翅”就是我们的尾羽。传统戏曲演员冠帽上的翎子,也是用我们的尾羽制成的。他们通过掏翎、衔翎、抖翎等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情绪。
幸好,如今我们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相关的人工养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野外种群数量这才稳定下来。
锦鸡美过真凤凰
虽然“雉生”有波澜,好在有惊无险,小果长舒了一口气。他突然想到,除了在戏曲演员的帽子上,见过白冠长尾雉的尾羽,他似乎还在古装电视剧的某个场景中看到过它们的身影。是哪儿呢?
白冠长尾雉:你说的,是清代官服胸口的补子吧?那上面绣的可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兄弟锦鸡。它们不知道为此炫耀过多少次了。
我们雉科家族里,高颜值选手可不少,大家也因此深受人类的喜爱。瞧,锦鸡登上的可是二品文官的官服,足见它们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锦鸡有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两种。你看我们仨这张合照,是不是跟凤凰比也毫不逊色?本来,它们也想跟我一起来你家的。可它们善跑不善飞,光靠腿怎么来得了呀,哈哈。
俗名从何来
看着“雉科三美”的合照,小果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疑问:雉科家族的鸟儿虽然长得各有特色,但人们一般很难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都以“野鸡”或“山鸡”来笼统地代称。它们明明拥有盛世美颜,为何俗名却这么不动听呢?
白冠长尾雉:这说起来又跟你们的传统文化有关了。古代中国特别讲究“避讳”。为了体现对长者和尊者的崇敬,但凡出现和他们名字相关的称呼,都要换一种说法。比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为了避讳,唐代的老虎就不得不改称“大虫”。为了避讳,北宋初年的皇族赵廷美还两次改名:二哥赵匡胤称帝时,他由赵匡美改为赵光美;三哥赵光义即位后,他又从赵光美改成了赵廷美。
我们被称为“野鸡”或“山鸡”,据说也是为了避讳汉高祖皇后吕雉的名字。
未来有信心
雉科家族果然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难怪,它们种类多、分布广,同样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小果不由得关心起来,雉科家族如今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白冠长尾雉:这个问题有些复杂。要知道,人工繁育的雉科鸟类可不少,有些已经在大规模商业化养殖了。但是,它们的野外种群依然面临着生存压力。
以绿尾虹雉为例,这种鸟儿求偶时,会从陡崖上俯冲而下,进行惊险刺激的飞行表演。这么独特的鸟儿,在野外仅有数千只,人工繁育也才刚刚起步。
不过,如今中国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多,我们的栖息地也在逐渐恢复,相信在环境保护和人工繁育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我们一定还能以“中国代表”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
雉科连连看
白冠长尾雉带了几张雉科成员的美照,并允诺小果,要是他能将照片和名字一一对应,就带他去和它们见见面。请帮助小果完成下面的连连看。提示:雉科的名字多和外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