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思容与《揽花去》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思容用前半生的蓄能,在诗词中挥情洒意,将客家传统装点出爵士女伶风。乐评人马世芳说:“罗思容的歌,常常透着巫的气质,或者可竟说是近乎于大地母神的形象。”马世芳形容在罗思容吟唱之前,他从未想过透过客语吟哦竟能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草音乐如此契合,后者歌如劲烈苦辣的私酿威士忌,思容的歌则是一壶温过的黄酒,喝多了仍是会醉的。
  出生在苗栗乡村的罗思容在客家山村成长。记忆中的上学路,要经过磨坊、火车轨道,越过山坡,每天至少要花近一个小时才能走路到达学校。从小她就能享受走路旅行的自由时光,看着一年四季变化,青山绿波,回头就用文字书写心情与秘密。上学的这一段路,虽然体力辛苦,却是她一天中最享受的辰光。
  因父母亲感情欠佳,罗思容长大后并不信任爱情,却遇上了丈夫。当时他失业,身无分文,口袋里一百首诗。因为他写诗,罗思容认定他就是自己的心灵伴侣,认识一个月就闪电结婚。
  结婚后,罗思容放下杂志社的工作,一度搬回丈夫的老家——一个叫万华的地方。那是一个声色犬马的所在,灯红酒绿,样样俱全。丈夫姐姐家的楼顶加盖了一个十来平方米的房子,小小的,中间有一张大桌子,脚可以伸到底下,罗思容就在那里画画;睡觉则在另一个角落。那时候她也去上素描课程,可是觉得素描课程描绘很具体的形体比例、明暗、光影,让她觉得又掉入到框架里,把自己框起来了。罗思容开始随意地涂鸦,在涂鸦的过程中,她读到自己内心深处如诗的语言。
  之后罗思容带着些许积蓄迁居到湾潭,在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在屋顶漏水的老旧屋舍开始新生活。若要去台北,还得撑竹筏摆渡,经过新店,再进入台北城。那个时候,孩子两岁前,夫妻二人是全职父母,两个人轮班带孩子。所谓的工作,就是有独立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创作、阅读、思考、写作,日出日落的农村生活。孩子到了两三岁,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先生出去工作,罗思容除了带孩子,就每天种菜、种花、养鸡、养鸭、画画、阅读、写作。
  住在湾潭的罗思容,喜欢在清风明月的晚上,身心自然地舞动与歌咏。没有词意的歌咏,可以是一种释放,又像是宇宙天地与她的暗号。有时候,走在路上,她就自然舞动。很长一段时间,她过着一如童年农村熟悉的田园生活,手作桂花酿,自制玫瑰花茶,甚至自己做金桔酱、金桔茶;挖一口池塘,让水流过,城市离她很远。
  十年前,罗思容开始为父亲罗浪整理文集,罗浪是台湾现代诗社“笠诗社”成员,这期间的一天,她感觉喉尖涌起一阵旋律,可以唱歌了,就这样开启她创作歌谣的起源。来自客家、女性与来自乡土的滋润,让她再次向传统客家歌谣、语言、诗歌和传统学习,进而走出一条吟唱的小径,根植于传统,又蜕变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姿态。常年在土地生长、劳动的养分,化做创作音符,四十二岁开始的创作有了第一张《每日》专辑出版。歌曲让人惊艳,之后丰厚作曲如泉水涌出,拮取了山歌底蕴,女性觉醒意象的摇摆,至今己有上百首动听曲目。
  在创作的过程中,罗思容享受与天地对话,与古远对话,交融着喜悦,或温柔。好些年,罗思容也担任驻乡艺术家,到客家村落里带领长者,结合长辈生命史、客家传统、创作歌曲,邀请这些一辈子都没上过舞台的阿婆们同台演出,无形中丰富了创作视野。
  2008年末,我曾有机会与她及欢喜扮戏团,一起创作《猫仔走醒》戏剧演出,那些时节,大家集体创作剧本,从传统山歌中的情欲出发,深究不同世代的女性爱情故事。戏剧在次年五月演出,罗思容为此戏创作了不少性感的曲调,取材传统山歌中的挑情欢爱,让听的人脸红心跳,也都收录在《揽花去》专辑中。《揽花去》全用客语发声,收录了十二首曲目,从《摇摇摇》到《望毋得》、《山歌歌》、《食茶》……多是取材情欲,奔放大胆,《山歌歌》这首曲子中,取用了客家山歌中的原始对仗:“山歌不唱心不开,山歌越唱心越开,唱到麒麟对凤凰,唱到日头对月亮”,在她现代诠释中加上了“山歌越唱心越大,山歌越唱情越长,山歌就像风微微吹过身心舒畅,山歌就像河流,流流流到我的身体。”
  前几年罗思容以最高年龄入围金曲奖最佳新人奖,还与台湾知名客家音乐人林生祥一起,游走广州和北京举办了几场小型巡演。2012春天,她以《揽花去》专辑,获最佳客语专辑与最佳客语演唱奖金曲奖。8月份台北市一场现场演唱中,座无虚席,她与乐团成员,一支国际混血组合,用了客家名字——孤毛头(意即调皮的孩子),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记。多位近年来到台湾访问的大陆官员,从陈云林到上海市长韩正,都听过她的歌声。11月她将至大陆巡演,没有听过罗思容歌声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这位来自台湾的创作歌手、诗人与画家,以及客家与现代碰撞的极地美声。
其他文献
2012年4月15日这天,过去二十年来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小咖啡馆、文教产业及书店业者群聚最为密集的台大公馆(温罗汀)商圈终于首度出现了一家无论档次与服务质量均足以媲美日本东京神保町“小宫山”等级的“Antique bookstore”(古书店)。  就在“真理堂”教会大楼旁“西雅图咖啡”二楼,举目即见书店的大片玻璃橱窗正对着台大校园新生南路侧门入口,即便是偶然经过的路人都能隐约感受满室书香呼之欲出,
期刊
2012年9月18日,晚上7点,机器轰鸣的印刷车间,在厂长、车间主任、机长及印刷工人的共同注目下,责任印制和我在精挑细选出来的封面色样上分别签下自己的名字。凝视着封面上文茜的盈盈双眼,历经三十多天的努力和等待,直到此刻,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  距离上一本书《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出版不到四个月,中信出版社又隆重推出台湾知名媒体人、社会观察家陈文茜的最新力作《文茜的百年驿站》。前一本书的主题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平庸的少女,她在台北永和长大。镜子里,总觉得自己不够美,她没有魔镜,只有叫做吊桥的胸罩,不问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因为她相信自己根本不是。很久很久以前,她在广告公司扮演着网络上的别人,她有点迟疑,却不得不被时间被岁月被人生在背后推着,恶意的手肘架了她一个又一个拐子,跌跌撞撞,一跛一跛、无可挽回地变成大人……  从《少女核》到《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字面上看起来,从一
期刊
著名奇幻作家、《鬼妈妈》作者尼尔·盖曼八岁起就爱读詹姆斯·瑟伯的童话,时隔四十年后的2008年,在为“纽约评论50本童话”书系重版的《13只钟》作序时,盖曼依然盛赞此书,他评价说:“这不是一个童话,不是一首诗,也不是寓言、神话、小说或笑话。”他认为,它就像瑟伯写到的“似乎从未有人见过的……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东西”。犹如江湖独门剑术,世人知其好、又难言其所以好。同样收列在上述书系的还有被称为纯粹瑟伯
期刊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以此比拟金钱的威力强大。不过,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金钱不是万能”(只是没钱的确万万不能)。两派人马僵持不下,各自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然而,能够两派僵持不下,互相激辩的时代,似乎逐渐远去了。这年头,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万万不能”的人,远胜过“金钱不是万能”。就算金钱不是万能(例如还是没办法买到绝症的解药),但也快要无所不能了。看看下面的例子: 
期刊
我喜欢阅读,每年花在实体或网络的阅读时数和作品数,在台湾总人口或华语地区总人口,应该可以挤进前面百分之一行列。但在数字世界中,我还不够快;或者,更精确地说,我还被“嫌”不够快。  奥多比(Adobe Systems ,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软件公司)台湾分公司销售技术顾问夏荣庆,在一篇博文中说:“科技产业走向倍数发展不仅是这两年的事,主流关键技术的变革、市场趋势的改变,往往以季甚至月作单
期刊
独立漫画虽然小众,但在欧美国家蓬勃发展,出版社或美术馆甚至将其作为一种当代艺术来出版和展览。而大陆似乎一直不见响动。大陆市场的漫画长期以日本或商业漫画为主,直到2010年,一部名为《SC3》的独立漫画集在法国安古兰漫画节获“另类漫画大奖”,大家才恍然惊觉大陆独立漫画“突如其来”的风采,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  SC,是“SPECIAL COMIX(特别的漫画)”的意思。第一册《SC》,采用的是“ST
期刊
前不久,光合作用书店因债务问题被一伙供應商哄抢,而导致全盘休业,在业界、政府主管部门、读者心目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来了不少话题。人们更多的是报以惋惜和同情,惋惜的是光合作用从厦门出发,成为民营书业的一朵奇葩,白领阶层的私人书房,读者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不容易。同情的是歇业也并非光合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出了问题。网络书店等各种新兴平台不断分流读者,使得光合作用往日风光不再;物价,特别是
期刊
根据英国出版商联合会(The Publisher Association)今年9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英虚构类电子书销售自2012年1月至6月与2011年同比增长了188%; 其中,在童书类的电子书销售中,虚构类书籍与非虚构类书籍,亦同比增长了171%与128%。与该协会今年5月出版的2011年年报结果相比,英国读者在电子书方面的消费2010年迅速增长了336%。作为目前全英规模最大的图书零售
期刊
自由的人,你会永远爱海吧!  海是你的镜子,在波涛的  无止境进展中,你鉴照灵魂  而你的精神却是同样辛酸的深渊  ——《人与海》(L'Homme et la mer)/波特莱尔《恶之华》  1857年6月25日,彼时欧陆艺文界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业经多年纵浪生涯,终在他三十六岁那年正式出版诗歌巨作《恶之华》(Le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