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及其国际比较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障是当今世界各国最普遍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并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系统地回顾了世界一些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论述了各种模式的发展和成熟过程,以及各种模式的给付方式、支付年龄、费用负担、财政方式及应用和比较,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正> 世界银行关于“老人危机对策研讨会”1995年4月在北京召开。来自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劳动部、民政部、人事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政府部门和中国老年学会、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在华国际组织及伦敦经济学院等机构的教授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主持。与会人员认真讨论了世界银行政策研究系列报告《老人危机对策》,并就改革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提
<正> 社会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进入产业革命以来,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看,变化的速度都空前加快了,这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新特征。 社会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标示的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要素在内的巨大系统工程。 中国自19世纪中叶被动地卷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挣扎、苦斗、历尽坎坷,才在1978年以后,走上在探索中持续高速发展的道路。
作者认为,中国乡村在不完全的公有制或曰“集体所有制”之后,相当多的村落曾经自发地走过私有化的道路,然而在中国完全恢复资本主义初期的私人所有制是没有基础的。广东南海市乡村发展的现实向人们提供一条思路,中国有可能也有条件一步跨入现代市场经济,跳跃式地进入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
<正> 第二、三产业就业者比重的上升,主要是农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增长所致。预测到1995年,中国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将历史性地第一次降到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一半左右。
70年代,我国早婚的数字降到了历史最低点,80年代这一数字急剧回升。对此,理论界的解释有如下几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尚未到达使人们自觉晚婚的水平;孩子养育水平低;家庭承包制促使人们早婚。作者不同意上述解释,认为导致早婚数量上升的不是经济因素,而是青少年性成熟提前,社会性意识开放失控,以及包办婚姻广泛存在等生理、文化、习俗因素的影响。
<正> 社会热点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研究中国的社会改革,不可不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热点及其走势。鉴此,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及武汉市社会学学会在1994、1995年新旧交替之际举行了“’94社会热点研讨会”。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部分社会学家以及新闻单位和有关方面人士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一、关于“社会热点”的涵义 与会者对于“社会热点”这个概念作了界定。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社会热点是表征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社区)范围内,众多的社会成员所关注的与自身
<正> 一、打破所有制界限,城镇范围一体化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实施,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力流动的要求。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范围,原则上应面向全社会。但由于我国当前城乡之间经济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依据农村情况区别对待。在城镇范围内,则应以最近劳动部提出的打破所有制界限、实行一体化的原则为指导,所有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应按照国家的统一立法和权利、义务统一的原则,实行统一的制度。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由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共同负责,按期缴
<正>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大背景是:市场经济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转型。 经济结构多元化。在经济所有制结构中,全民、集体所有制的绝对统治地位已经改变,乡镇经济生命力强劲,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壮大,外资加速进入大陆,各种混合经济成份也在加大。因此,近几年,全民、集体经济的职工人数增长停止甚至减少,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人数增长迅速,这使以全民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为保障对象的传统保障体系捉襟见肘,出现较大的保障真空、遗漏。而农村,在联产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出现了农村基层组织解体、
<正> 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最重要的是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农村的深化改革正在这一体制下推进着,它必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 一、山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况 山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从1986年开始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山东省各级民政部门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根据国家“七五”计划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借鉴国内外社会保障的成功经验,紧密联系山东农村实际,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山东省情的、适宜民政职能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以乡镇五个保障服务网络和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两种基本形式、两个不同层次的互为补充、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