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散曲是中国文学藝术史上的瑰宝,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后期出现的兼具文学性和娱乐性的文体形式。散曲的文体特征具有对中国传统文学审美特征的反叛,尤其在其语言特征上。古典诗词以诗性为语言体系,表现出的是温柔蕴藉的艺术审美风格,然而,散曲在语言的选择上却显现出“俗”“拙”的色彩,这其中蕴含了文学深层的发展规律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理念。
  【关键词】:元散曲;语言特征;哲学思想;艺术审美
  元散曲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园林中一朵奇葩,作为与楚骚、汉赋、六朝骈体及唐诗、宋词并列的一代文学,其独有的艺术特色吸引着一代代学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是韵文体,那么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韵文体发展出不同的形态。在不断的流变中,内容的拓展,体制的创新,语言的变异使文学的体态各异,由此产生出不同的文体形态。散曲是一种产生较晚的文学体裁,在其发源,演变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诗、词、歌、赋等其他文体的艺术特色,并衍生出了独特的,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以往的学者也有许多在不同的角度上分析散曲特征的文章,其中散曲语言艺术是其关注的焦点。
  “大巧若拙”是道家的思想,最初由老子提出。“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含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1]庄子也强调“不图智谋巧”“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道家的“大巧若拙”是一种人生态度,而这种思想又可以引领文学写作。其以朴素纯全为美,自然天成,这正是元散曲语言艺术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元曲发轫于民间俚俗小调,本是配乐的歌词,自然产生了代表其音乐特征的宫调。然而作为“古代韵文体中最为灵活而开放的形式”,散曲表现出打破体制束缚,回归本色的尝试。元散曲的作者们放弃了对文字的刻意雕琢,使其向生活的本色皈依,正是这样“扑拙”又鲜活的文字拉近了语言表达于思想的距离,使趋于僵化的文学焕发出活力,犹如流淌在文学田野中的一泓清泉。
  元散曲的“拙”首先表现在句式结构上。词与曲从句式上看,两者的区别在于:“词之句,字有定数;而曲之句,字无定数。”[2]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元明清时期,体制已相当完备,诗词的创作大体按照严格的格律进行,字数,平仄,押韵都有定式。当一种文体发展到终极阶段,文体内部占支配性的规范发生移位,由此创造出新的文体特征,元散曲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的。在韵文体的格律渐趋死板,散曲融合了散文的不受限制自由灵活的特点,在体制方面放宽了诗词在格式和韵律上的规定;在艺术表现方面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铺陈叙述。于诗词比较,散曲由于步节的可变性、模糊性显得没有那么整齐、工巧,散文特征的吸收使结构的灵活性增加,字无定数。体制要求的宽松使散曲作者写作的自由性、灵活性的实现成为可能。例如北曲的正宫《塞鸿秋》,其曲末句,依格本是七个字,但在贯云石《塞鸿秋·代人作》中以“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十四字结尾。“病恹恹写相思字”是本格的七个字,其他字为衬字。再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一曲定格的七个字为“我是一粒铜豌豆”,加入衬字后成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衬字使语言更为活泼奔放,表达淋淋尽致。散曲的结构不像诗词那样整齐,曲作家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衬字。另一方面,关汉卿也有像《碧玉箫》“红袖清揎,玉筍挽秋千”【梧叶儿】《离情》“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一类的严格按定格作的令曲,可见散曲字数的变化不定,并不是元曲作者对于韵律技术的缺失或是艺术才华的笨拙,而是一种对语体解放的追求,把作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展现在文字中,不刻意雕琢,不拘于格式。看轻文字上的“小巧”,从而实现艺术表达上的“大美”。
  散曲语言艺术中最能体现“大巧若拙”在其词藻的特色。读散曲作品总会发觉与诗、词在语言上的大异其趣,“诗必雅正,词善达要眇之情,曲则庄谐并陈,包涵恢广”。[3]元散曲语言上采用现实生活的日常用语,返璞归真。周德清在《作词十则》中概括曲的语言特征为“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诙谐幽默,“不文不俗”恰是散曲词藻的普遍特征。散曲的“俗”不是庸俗,而是文学的生活化,其中蕴含着“雅”,这是散曲“本色”的体现。文学的艺术性和生活的质朴无华共同融入进散曲这一文体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特征。 “自然”比“俗”更好的表达了这种特征,因为散曲是文人所作,自然带有文学的艺术性,不同于市井小调的恶俗,但其本身有着对雅文学的偏离。这种介于雅俗之间的,朴素率真的语言风格可以称作“自然”。而自然之道在于“拙”,道家的“拙”表现在“无为”,“在庄子看来,“拙”就是从人的知识的跃跃欲试回到天全状态的懵懂,从人的欲望追求回到恬淡无目的;从外在的感官捕捉回到深心的体会。”[4]“守拙”是古代许多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陶渊明有诗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杜甫也有诗“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如果说诗人们把“守拙”的人生智慧归于逃脱世俗的藩篱,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那么散曲正是以同样的方式去亲近生活,用朴拙的语言宣布从高雅殿堂的退出,向世俗生活的回归。
  散曲曲词的“拙”在于生活化,带着世俗生活的原汁原味。口语和俚语的运用体现散曲生活化特征。然而散曲语句的魅力在于俚语的融入,口语化的转变并没有使语句变得粗俗和蹩脚,反而以和谐的状态让散曲语言活泼,充满生命力。我们拿下面两首令曲为例:
  【双调·折桂令】题情
  刘庭信
  心儿疼胜似刀剜,朝也般般,暮也般般。愁在眉端,左也攒攒,右也攒攒。梦儿成良宵短短,影儿孤长夜漫漫。人儿远地阔天宽,信儿稀雨涩云悭。病儿沉月苦风酸。
  【南吕·四块玉】风情
  蓝楚芳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这两首散曲都是闺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我们读起来却兴趣盎然。究其原因,无非是语言所体现出的生活趣味,没有扭捏造作,也无雕镂琢磨。“心儿疼胜似刀剜”这样生活化的语言在诗、词中是看不到的,更不要说“事事村”、“般般丑”这类的俗语。平白如话,不尚修饰,近于“乱头粗服”[5]可以说“守拙”思想在散曲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它不仅是像陶渊明、杜甫等诗人所坚守的人生哲理,更进一步展现在元散曲创作的语言文字上,以质朴,钝拙的语言传达出对恢宏的生活之美的赞扬。曲词的朴拙恰恰是真正的“巧”,只有生活中锤炼的语言,染上市井的气息才能真切的表现出人的生命活力和生活的情趣。元代文人在仕途上的失意,地位的低下在中国历史上尤为突出。前途的暗淡使文人在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当他们从所谓的“象牙塔”跌落到世俗人间,看着行院勾栏,听着插科打诨。这些带着烂俗文化的市井之风活生生的闯入他们的生活中时,文人们是否感受到了“雅正”文字对于表达现实生活的苍白无力,是否认识到了主流文学所雕琢的情感的“虚伪”,于是他们纷纷到自然生活中探求,以真诚的文字映射出骨感的生活。文学创作中,越去粉饰,越有真意,越少做作,越近自然。这种诗的真和朴,正是诗歌艺术生命之所在。   散曲曲词的“拙”也在于情感地自然流露。任二北先生在《词曲通义》中描述词、曲的区别时写道“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曲外旋”说明曲放弃了句子含义的深度,寻求覆盖生活的广度和情感自由的喷发。中国诗歌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语句带有蕴藉,就是所谓的“景中含情”“言外之意”。曲之意显,“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不但不宽驰,不含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正如王骥德所言“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进人情”。元曲中嬉笑怒骂之情自然流露,毫无伪饰,无论是诙谐的调侃,或是辛辣的讽刺,亦或是男女的情爱都自由的抒发,不遮遮掩掩。比如关汉卿的【仙吕·一半儿】《题情》: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这里通过生动的语言,我们脑海中能清晰的浮现出小两口儿闺中的欢爱情景,不涉淫亵,有的是人性的率真和赤诚。感情热烈而自然的流露,语言朴实生动没有不必要的修饰,这是元曲推崇的本質的“真”,不遮不掩,纵情宣泄。元代文人由于处境的变迁,开始对传统的礼教,伦理持怀疑态度,正统思想不再是牢不可破,他们否定“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称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静无为。白朴说:“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李昌集在《中国古代散曲史》中把元士人这种心态概括为“避世—玩世”的思想,远离仕途的功利,退而守住心灵的静土。在世俗中放荡形骸,不去在案牍中劳形,以自由之身感受生活的美好,元文人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他们“守拙”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也深深烙印在他们无拘无束,放逸自然的散曲写作的语言艺术之中。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散曲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后期,以天然的曲风洗涤了趋于僵化的文坛,拉近了诗歌与生活的距离。雅的文学与俗的文化交融其实反映的是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矛盾统一,艺术源于生活,要真诚地表现生活。但艺术又高于生活,所以散曲并不一味求俗,守拙,而是“化俗为雅,喻巧于拙”。将现实生活艺术化,给生活的“真”赋予艺术的“美”的形式,进而实现了“大巧若拙”的语言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4]朱志良.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2]赵义山.元散曲通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
  [3]任中敏.名家散曲·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12
  [5]王星琦.元明散曲·大俗之美的张扬与泛化[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1999.1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十分蓬勃的状态,并且民族音乐本身萌发于传统文化的孕育当中,但是现阶段的民族音乐学发展却面临着相当多的难题,尤其是现代化思想直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传统的民族音乐学也需要在这个时候进行实时地改革,以满足新时代的生存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状态,并提出了一系列实践的方式。  【关键词】:民族音乐;形成;发展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
期刊
【摘要】:舞蹈作为一类表演艺术,主张灵活运用各类基础性形式技巧基础上,抒发出创作者丰富的情感意味、特殊性的生活经历、高超的人文修养等。所以说选择预先掌握妥善的编舞技法,显得尤为关键。笔者的任务,就是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集中化探讨论证舞蹈编导中编舞技法的合理化应用细节,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启发效用。  【关键词】:舞蹈编导;舞蹈技法;合理应用  前言:最近阶段,有关我国舞蹈创作表现方式、风
期刊
【摘要】:色彩呈现和描绘是现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色彩的描绘即是作者对情感的抒发也是一种无言的表达方式。近代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描绘抒发了自己特有的情感体验,其次,将具有丰富色彩的油画艺术呈现给观赏者欣赏,在心底里与观赏者产生了感情上和心灵上的互动交流。本文主要基于色彩中的情感表现对油画艺术的影响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中国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现,从色彩运用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油画艺
期刊
【摘要】:秀山花燈以重庆市秀山县的花灯为主要代表,是土家族、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而成的文化产物。本文在分析秀山花灯文化的传承现状的基础上,相应的提出了重视秀山花灯文化内涵、创造秀山花灯文化产业效应、培养秀山花灯传承人才等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秀山花灯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促进我国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品牌;保护传承;流行元素  引言:民族生命力的传承在
期刊
【摘要】:广场舞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群众文化发展。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推进广场舞发展的建议展开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作用  前言:  广场舞作为一种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了群众的身体素质。现如今,广场舞已经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
期刊
【摘要】:声乐也被称为歌唱的艺术。声乐是为激发、体现情感的艺术,同歌喉和咬字吐息完美结合。倘若在演唱过程中,具备了声音语调造型的艺术处理技巧,但却缺乏了艺术创作中的生机与活力,也无法获得美妙歌声的愿望的。一般而言,赞颂曲喝叙事曲、抒情曲是声乐的主要体裁。《梧桐树》作为一首抒情曲,通过描写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流露出最舒缓优美的旋律,研究《梧桐树》的歌唱技巧喝情感表达其目的在于做好抒情曲的演奏,为后世留
期刊
【摘要】:在当前藏汉两族文化交流中,藏汉翻译充当了桥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传播而言,翻译属于一种特别重要的载体,同时翻译和文化之间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换而言之,脱离文化因素的翻译往往是苍白无力,甚至漏洞百出的本文基于藏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系统论述,首先阐述了藏汉翻译的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藏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藏汉翻译;文化差
期刊
【摘要】:“灵魂”,这个词早在原始人中就已经产生了,直到现在也是流传于世界各地。死亡观念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构成的重要因素,而且与该民族的灵魂观念密切相关。彝族人相信人死后肉体虽然消失了,但是灵魂却未消失,并且信仰着人死后会在次轮回,灵魂会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继续存在下去。本文主要从人的根本,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系和真、善、美得理念来浅谈彝族灵魂观。  【关键词】:彝族;灵魂;肉体;真善美  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因巨大的社会变化而产生浮躁和改变,群众文化开始向快餐文化转变,这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要加强文化建设,培养、建设健康的群众文化氛围,帮助群众建立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本文主要从群众文化的基本含义入手,对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了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在传承和保护艺术文化的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传媒,作为当代世界上最有实力的产业之一,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时代,传媒毫无疑问的充当起了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宣传的对象带来利益,又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及时新鲜的消息。  【关键词】:文化传媒公司;非遗;传承;影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我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