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深处金莲花开朵朵香,弹指一挥间,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60年里,内蒙古文化战线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就像草原深处的朵朵金莲花,在风雪雨露里任枝叶顺意舒展,在泥土的博爱与深情中自由欢腾,一簇簇、一丛丛,肆意地盛开,灿烂地绽放,昂立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默默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一份馨香。
巴德玛其其格,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一级演员,现任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先后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鄂尔多斯歌剧团工作。1955年出生,1982年起表演、自创和编导的《筷子舞》《献马奶》《欢跳吧,小羊羔》《祝愿》《围猎》《腾云》《族魂》《鄂尔多斯情愫》《鄂尔多斯畅想》《根》《生命欢歌》《鄂尔多斯婚礼》等多个剧目,分别获得全国和自治区文艺调演创作奖、优秀表演奖、“萨日纳奖”、优秀创作奖、编导创作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奖等国家级奖励11项,自治区级奖励50多项。自治区文化厅和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给予晋级和奖励。
每天,离开家门时,巴德玛其其格都会在镜子前仔细审视自己,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当其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地走进排练现场时,很多年轻演员发自内心地为她起立鼓掌。这个时候,巴德玛心里会感到欣慰,因为她知道,一天的工作将愉悦地开始。她坚定地告诉自己:“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在鄂尔多斯市,巴德玛其其格是有名的“闲不住”,作为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作为国家一级舞蹈编导,她不仅承担着团里繁重的业务工作,还肩负着培养年轻演员的重担。从1975年自编自演了第一部作品《欢跳吧,小羊羔》开始,巴德玛再未停止过追求艺术的脚步 。几十年间,她先后编导了200多部不同形式的舞蹈和晚会。
巴德玛其其格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和思想上的长足进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尊重。1985年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为边陲儿女挂勋章”活动中,她被授予铜质奖章;1986年、1989年她两度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自治区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不久前,巴德玛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2006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乌兰牧骑全能手
1954年,巴德玛其其格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聪明伶俐的巴德玛其其格从小就显现出了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赋,上小学时,她已经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
1969年,年仅15岁的巴德玛其其格被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吸收为正式队员,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舞台生涯。
乌兰牧骑是短小精悍的文化工作队,队员一般只有10余名,乐器简单轻便,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甚至天气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可演。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由于乌兰牧骑这种文艺团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队员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而且演出的条件十分艰苦,这对当时连汉语都不会讲的年轻的巴德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是蒙古族女性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个性使她逐渐成为了队里的骨干演员。那时,她唱过样板戏,跳过芭蕾舞,演过《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白毛女》里的喜儿,学会了弹奏乐器,唱过“二人台”,还演过电视剧,是真正的乌兰牧骑全能手。但是作为从小在牧区长大的蒙古族的女儿,根植于巴德玛骨子里的民族情结让她始终最爱蒙古族的歌曲与舞蹈,尤其痴迷于蒙古民族舞蹈的表演与创作。
1978年由巴德玛其其格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舞蹈《欢跳吧,小羊羔》在伊克昭盟全盟(2001年伊克昭盟撤盟建鄂尔多斯市)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1979年6月,《欢跳吧,小羊羔》再获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文艺调演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1980年10月这个舞蹈又被选拔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获优秀节目奖。外界的肯定让她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作历程。在对民间艺术的继承、发展中巴德玛不断创新,新编了《筷子舞》,于1984年获全区舞蹈比赛编舞、作曲、表演一等奖,后在全国舞蹈比赛中又获编舞、表演三等奖,1987年在匈牙利国际狂欢节上获特别奖。巴德玛带着该舞蹈走过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筷子舞》将巴德玛的表演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
谈起乌兰牧骑的经历,巴德玛始终都心怀感激,她说:“没有乌兰牧骑的磨砺,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正是乌兰牧骑丰富的演出活动与艰苦的条件锻炼了我的韧性,也让我汲取了各种艺术门类的营养,同时给了我很大发挥的空间,锻炼了我独立创作的能力,也是乌兰牧骑让我明白民族文化的可贵,为我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绵绵无尽的鄂尔多斯情
2005年,由内蒙古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历时两年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组委会评选,因其集蒙古民族文化之大成,如宫廷文化、宗教文化、歌舞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具有民族文化优势,在全国各地申报的近300台剧目中脱颖而出,入围2005~200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精品30台剧目之一。
作为这部舞蹈史诗的主演策划、艺术总监、总导演,巴德玛谈到这部大剧的创作动机时说:“我从小在鄂尔多斯牧区长大,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我对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鄂尔多斯婚礼几乎包含着蒙古民族的所有文化元素,如歌、舞、饮食、服饰、宗教、礼仪等等, 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元素综合起来,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是很好的传播方式。”
其实,《鄂尔多斯·蒙古大婚》是巴德玛创排的12台 “鄂尔多斯婚礼”中的一个,曾有人戏称巴德玛是“婚礼巴德玛”, 认为她痴迷于编导“鄂尔多斯婚礼”是艺术创作灵感枯竭的表现。对此,巴德玛有她自己的理解,她说:“每一次编排‘婚礼’,都有不同的体会。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种进步,而失败其实都是收获。虽然都是婚俗文化的一种反映,但每个版本都不同。这次编导舞蹈诗的婚礼,和以往我所排演的边唱边跳的民俗版的婚礼又有不同。该剧不是对鄂尔多斯婚礼仪式的平铺直叙和浓缩,也不是对鄂尔多斯婚礼民俗风情作简单的表演再现,而是以鄂尔多斯人世世代代生命繁衍的历史时空隧道为主线,对鄂尔多斯人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热爱家园的品格作史诗般的生命礼赞。这是一次艺术的升华。如果我没有前面十几次的经验,现在也许不会有这部成熟完整的1小时25分钟的婚礼呈现在舞台上。”
现在,巴德玛又在忙于新的艺术探索。“我没系统学过舞美编导,可能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灯光运用对我当初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我每天都要学习。另外,我还要培养年轻人,因为他们有很好的专业基础和现代理念,缺的只是历练和对生活的理解。民族文化需要年轻人来传承和创新。”说到这里,巴德玛的眼睛熠熠生辉。
一个母亲的遗憾
掌声和鲜花后面是泪水和汗水。巴德玛其其格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演员,除了艺术上的艰苦探索外,她还要克服
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的更多困难。
谈起唯一的儿子,巴德玛的情绪明显有些波动,她慢慢点燃一支烟,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我欠家人太多了!好在丈夫支持我,我所有的作品都是丈夫为我配乐!”巴德玛说。怀孕八个月还在舞台上跳舞,临产前一天还在为牧民表演,多少次她带病带伤苦练舞蹈;多少次她忍痛割爱离开了体弱多病的父母,为了事业和艺术她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而就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她又被迫给孩子断奶。孩子小时候不认识妈妈,称呼妈妈为“姐姐”。一次孩子不慎摔断了胳膊,当时正有重要的演出等着她,为了观众,她把孩子留给了老人照看,自己含泪准时参加了演出,而孩子由于未能得到精心照料忍受了三次接骨的痛苦,至今留有后遗症。这一切给巴德玛其其格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内疚。正是因为了解艺术工作者的艰辛,巴德玛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从事艺术工作,而儿子的一句话:“你不让我搞艺术,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则令她感到更加辛酸之余也有些许欣慰,毕竟,在儿子的心里,母亲是令他感到骄傲与自豪的。
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在巴德玛其其格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决不服输的精神。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她把每一次成功都当作零点,“一切从零开始”很好地诠释了她艰辛曲折的艺术道路。巴德玛其其格,蒙语意为“莲花”,人如其名,在许多人眼里,她就像一朵美丽的莲花,盛开在鄂尔多斯草原上。
巴德玛其其格,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一级演员,现任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先后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鄂尔多斯歌剧团工作。1955年出生,1982年起表演、自创和编导的《筷子舞》《献马奶》《欢跳吧,小羊羔》《祝愿》《围猎》《腾云》《族魂》《鄂尔多斯情愫》《鄂尔多斯畅想》《根》《生命欢歌》《鄂尔多斯婚礼》等多个剧目,分别获得全国和自治区文艺调演创作奖、优秀表演奖、“萨日纳奖”、优秀创作奖、编导创作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奖等国家级奖励11项,自治区级奖励50多项。自治区文化厅和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给予晋级和奖励。
每天,离开家门时,巴德玛其其格都会在镜子前仔细审视自己,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当其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地走进排练现场时,很多年轻演员发自内心地为她起立鼓掌。这个时候,巴德玛心里会感到欣慰,因为她知道,一天的工作将愉悦地开始。她坚定地告诉自己:“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在鄂尔多斯市,巴德玛其其格是有名的“闲不住”,作为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副团长,作为国家一级舞蹈编导,她不仅承担着团里繁重的业务工作,还肩负着培养年轻演员的重担。从1975年自编自演了第一部作品《欢跳吧,小羊羔》开始,巴德玛再未停止过追求艺术的脚步 。几十年间,她先后编导了200多部不同形式的舞蹈和晚会。
巴德玛其其格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和思想上的长足进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尊重。1985年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为边陲儿女挂勋章”活动中,她被授予铜质奖章;1986年、1989年她两度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自治区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不久前,巴德玛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2006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乌兰牧骑全能手
1954年,巴德玛其其格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聪明伶俐的巴德玛其其格从小就显现出了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赋,上小学时,她已经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
1969年,年仅15岁的巴德玛其其格被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牧骑吸收为正式队员,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舞台生涯。
乌兰牧骑是短小精悍的文化工作队,队员一般只有10余名,乐器简单轻便,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甚至天气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可演。演出之外,乌兰牧骑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由于乌兰牧骑这种文艺团队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队员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而且演出的条件十分艰苦,这对当时连汉语都不会讲的年轻的巴德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是蒙古族女性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个性使她逐渐成为了队里的骨干演员。那时,她唱过样板戏,跳过芭蕾舞,演过《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白毛女》里的喜儿,学会了弹奏乐器,唱过“二人台”,还演过电视剧,是真正的乌兰牧骑全能手。但是作为从小在牧区长大的蒙古族的女儿,根植于巴德玛骨子里的民族情结让她始终最爱蒙古族的歌曲与舞蹈,尤其痴迷于蒙古民族舞蹈的表演与创作。
1978年由巴德玛其其格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舞蹈《欢跳吧,小羊羔》在伊克昭盟全盟(2001年伊克昭盟撤盟建鄂尔多斯市)文艺汇演中获得了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1979年6月,《欢跳吧,小羊羔》再获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文艺调演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1980年10月这个舞蹈又被选拔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获优秀节目奖。外界的肯定让她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作历程。在对民间艺术的继承、发展中巴德玛不断创新,新编了《筷子舞》,于1984年获全区舞蹈比赛编舞、作曲、表演一等奖,后在全国舞蹈比赛中又获编舞、表演三等奖,1987年在匈牙利国际狂欢节上获特别奖。巴德玛带着该舞蹈走过亚洲、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筷子舞》将巴德玛的表演事业推向了一个高峰。
谈起乌兰牧骑的经历,巴德玛始终都心怀感激,她说:“没有乌兰牧骑的磨砺,就没有我的今天,因为正是乌兰牧骑丰富的演出活动与艰苦的条件锻炼了我的韧性,也让我汲取了各种艺术门类的营养,同时给了我很大发挥的空间,锻炼了我独立创作的能力,也是乌兰牧骑让我明白民族文化的可贵,为我今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基础。”
绵绵无尽的鄂尔多斯情
2005年,由内蒙古鄂尔多斯歌舞剧团历时两年创作排演的大型民族音乐舞蹈诗《鄂尔多斯·蒙古大婚》,经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组委会评选,因其集蒙古民族文化之大成,如宫廷文化、宗教文化、歌舞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具有民族文化优势,在全国各地申报的近300台剧目中脱颖而出,入围2005~200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精品30台剧目之一。
作为这部舞蹈史诗的主演策划、艺术总监、总导演,巴德玛谈到这部大剧的创作动机时说:“我从小在鄂尔多斯牧区长大,这里永远都是我的家。我对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鄂尔多斯婚礼几乎包含着蒙古民族的所有文化元素,如歌、舞、饮食、服饰、宗教、礼仪等等, 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元素综合起来,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是很好的传播方式。”
其实,《鄂尔多斯·蒙古大婚》是巴德玛创排的12台 “鄂尔多斯婚礼”中的一个,曾有人戏称巴德玛是“婚礼巴德玛”, 认为她痴迷于编导“鄂尔多斯婚礼”是艺术创作灵感枯竭的表现。对此,巴德玛有她自己的理解,她说:“每一次编排‘婚礼’,都有不同的体会。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种进步,而失败其实都是收获。虽然都是婚俗文化的一种反映,但每个版本都不同。这次编导舞蹈诗的婚礼,和以往我所排演的边唱边跳的民俗版的婚礼又有不同。该剧不是对鄂尔多斯婚礼仪式的平铺直叙和浓缩,也不是对鄂尔多斯婚礼民俗风情作简单的表演再现,而是以鄂尔多斯人世世代代生命繁衍的历史时空隧道为主线,对鄂尔多斯人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热爱家园的品格作史诗般的生命礼赞。这是一次艺术的升华。如果我没有前面十几次的经验,现在也许不会有这部成熟完整的1小时25分钟的婚礼呈现在舞台上。”
现在,巴德玛又在忙于新的艺术探索。“我没系统学过舞美编导,可能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灯光运用对我当初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我每天都要学习。另外,我还要培养年轻人,因为他们有很好的专业基础和现代理念,缺的只是历练和对生活的理解。民族文化需要年轻人来传承和创新。”说到这里,巴德玛的眼睛熠熠生辉。
一个母亲的遗憾
掌声和鲜花后面是泪水和汗水。巴德玛其其格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演员,除了艺术上的艰苦探索外,她还要克服
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的更多困难。
谈起唯一的儿子,巴德玛的情绪明显有些波动,她慢慢点燃一支烟,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我欠家人太多了!好在丈夫支持我,我所有的作品都是丈夫为我配乐!”巴德玛说。怀孕八个月还在舞台上跳舞,临产前一天还在为牧民表演,多少次她带病带伤苦练舞蹈;多少次她忍痛割爱离开了体弱多病的父母,为了事业和艺术她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而就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她又被迫给孩子断奶。孩子小时候不认识妈妈,称呼妈妈为“姐姐”。一次孩子不慎摔断了胳膊,当时正有重要的演出等着她,为了观众,她把孩子留给了老人照看,自己含泪准时参加了演出,而孩子由于未能得到精心照料忍受了三次接骨的痛苦,至今留有后遗症。这一切给巴德玛其其格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内疚。正是因为了解艺术工作者的艰辛,巴德玛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从事艺术工作,而儿子的一句话:“你不让我搞艺术,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则令她感到更加辛酸之余也有些许欣慰,毕竟,在儿子的心里,母亲是令他感到骄傲与自豪的。
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在巴德玛其其格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决不服输的精神。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她把每一次成功都当作零点,“一切从零开始”很好地诠释了她艰辛曲折的艺术道路。巴德玛其其格,蒙语意为“莲花”,人如其名,在许多人眼里,她就像一朵美丽的莲花,盛开在鄂尔多斯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