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支架式教学在化学习题讲评课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支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和原理框架,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知识建构能力、运用能力的形成。本文主要论述支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支架式教学;应用
  初中化学的学习不仅是促进学生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能够主动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运用合理的科学探究方式。而将支架式教学方式运用到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中,能够解决好教学中“学会和会学”的关系,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联系,最终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本文以如下题目为例来说明支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有一包固体的A,可能存在Cu(OH)■、CuO、NaCl、Na■CO■、CaCl■,现取少量的A的做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现现象来做出相应的判断。
  (1)气体D是____(填化学式,下同),沉淀G是___。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____,一定不存在____。
  (3)溶液F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
  (4)写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式____。
  一、确定最近发展区,使讲评有的放矢
  这道题目是初中化学中基本的物质推断题目,需要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熟悉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反应以及基本的化学性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生缺少基础知识,或者基本的推理能力,就难以从题目所呈现出的现象找到突破口。因此在进行这道题目讲评之前,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知识不足之处、方法欠缺以及逻辑推理欠缺之处。经过总结分析,目前学生在解决这类题目的时候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题目阅读能力不足。许多学生遇到这类题目时不知道如何下手,理不清反应之间的关系,看到题目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无法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知识;(2)基础积累较差。许多学生尽管可以阅读好题目,但是对题目中呈现的物质的性质不够熟悉,这就会给推理造成影响;(3)逻辑推理不足。有的学生尽管对每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基本的了解,但是将这些物质放在一起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往往会漏掉一些重要信息,的这就会影响题目的解决。根据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将基础知识、有效信息阅读以及逻辑推理作为重要的讲解内容,保证整个题目的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构建合理支架,破解教学难点
  1.设置问题支架,化解思维障碍
  题目中出现了三条反应路线,在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逐条进行分析,通过問题的设置提升学生的分析效率,和学生一起促进问题的解决。在第一条反应线中,教师就可以问学生:题目中有哪些物质的可以溶于水?哪些物质不溶于水?哪些物质在水中会发生反应?哪些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会相互发生反应?而对第二条反应线,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什么水溶性物质会与盐酸发生反应?哪些水溶性物质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第三条反应线,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哪些在非水溶性物质会与盐酸发生反应?
  上述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解决这道推理题目时必须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在每个反应线上设置问题,学生就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够帮助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最终解决好这道题目。
  2.使用建议支架,疏通解题思路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知识不扎实,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就可能存在障碍,这就会影响学生后面问题的解决,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不仅会调动学生的知识点,还会提升学生解决题目的信心。例如在分析题目中一定存在哪些物质?一定不存在哪些物质这道题目时,许多学生对一定不存在的物质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示:哪些物质可以与一定存在的物质进行反应,那些物质就不存在。经过这样的提示过程,学生就很快解决这道题目。
  3.剖析信息支架,辅助学生解题
  逻辑推理题目和普通化学反应题目最根本的区别是需要学生站在整个题目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学生理清楚题目的脉络,能够根据一条反应线上的内容推理出另一条反应线上的内容,学会题目的整体推理,这样就能将一些模糊的内容去除掉,最后解决这道题目。
  例如在解决这道题目的时候,在分析沉淀G的时候,学生就需要了解沉淀G可以是经过反应3新生成的物质,也可以是的不与盐酸反应的原混合物中的物质。而经过反应1可以看出,沉淀C可能是Cu(OH)■和CuO的其中一种或者混合物,而反应3是与盐酸反应,只有Cu(OH)■会与盐酸反应,产物CuCl■是水溶性物质,因此沉淀G就不会反应产物,只能是原混合物中的沉淀物,该沉淀物就是CuO。经过这样的相互分析、相互推理的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道题目。
  4.运用变式,搭建延伸支架
  推理题目中所呈现的信息非常多,一些在题目中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这道题目,教师就可以对题目进行变式延伸,给学生出一些拓展新的题目,使学生更清晰掌握这部分内容。
  例如在上述题目中,学生在分析滤液B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些疑问,该滤液是可能是NaCl和Na■CO■的其中一种或者混合物,而通过后续的盐酸反应只能判断题目中存在Na■CO■,而滤液中究竟存不存在NaCl学生就产生了疑惑,而针对学生疑问,教师就可以进行题目拓展:自己设计的实验来说明滤液B中是否存在NaCl?此时学生就需要再次调动基础知识,了解NaCl的特征反应,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经过学生的探讨分析,学生就会将Cl■的验证方式应用进来,取少量滤液B,然后滴入AgNO■溶液,有沉淀的话就能说明NaCl的存在。
  综合所述,支架式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需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也需要给学生必要的建议指导,给学生设置合理的思维台阶,最终做好化学习题讲评课。
其他文献
针对探地雷达在城市道路检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介绍探地雷达天线中心频率、测线布设、测线定位、测试速率、电磁波传播速度等几个技术要点,最大程度地获取目标体的“第一手”有
【摘 要】现在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能够独自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高中生所学到的知识真真的应用到实践中。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高中生还是和小学生初中生一样跟随教师的教导和步骤来完成一些问题。这样一直下去会让高中生失去对这一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小学生缺乏对这一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一直下去,会使高中生的物理成绩下降,这样会让高中物理教师对高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原有的知识理论基础上进行问题深度探究,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高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进行训练和提升。但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动力来源于数学兴趣,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问题情境创设的形式启发和鼓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人格影响人。
介绍了平均深度达16m的基坑工程实例。在分析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三种可选的支护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了单排锚索的桩锚支护体系进行支护。监测结果
在新回填的坑中兴建建筑物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提高填土密实度、均匀性和承载能力,防止地面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解决桩的负摩阻力问题,采用注浆加固工艺对填土进行加
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模型,对10m深均质土基坑进行直立开挖,采用搅拌桩复合土钉结构支护开挖坡体,对坑壁的水平位移、墙后地表沉降位移、坑底回弹位移、土钉轴向内力和
党的十七大是在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对我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博大精深,是党和国家下一阶段发展的纲领和行
【摘 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掌舵者”,应发挥引导、指点的教学功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应呈现能动、积极的学习效用。“先学后教”模式,能够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探知二者之间的高度统一和有机融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本文作者结合等比数列教学活动,对先学后教模式在其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做了较为浅显的阐述。  【关键词】等比数列;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初探  教师、学生是现代课堂教学架
【摘 要】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是识记学不好物理,学好物理对学生而言有多元智能的需求,教学应该针对这些需求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智能;问题情境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感觉到困惑:“初中物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同一个班,同样教的,为什么最后考下来成绩差距那么大呢?”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教育规律呢?其实,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不是一个简单识记再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