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卫生部北京医院收治的6例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治疗的经验.结果 4例患者在首次术中确诊,术中可疑胆胰肠结合部损伤,行胆道造影、纤维胆道镜检查确诊,施行损伤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腹腔引流术,治愈出院.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严重的腹腔、腹膜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怀疑为胆胰肠结合部损伤,行胆道造影、纤维胆道镜检查后确诊,并多次行清创、引流手术,其中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地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术中胆道造影、纤维胆道镜是确诊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有效方法.对于首次术中确诊者,可行损伤处修补+引流治疗.对于术后确诊并出现腹腔、腹膜后脓肿及蜂窝组织炎者,应充分清创、引流,必要时加行胆汁、胰液分流、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

其他文献
常规食管痛切除术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对心肺功能要求高,从而使部分食管癌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使更多的食管癌患者获益,是胸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46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6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腹平坦,剑突下深压痛,肠鸣音正常.胃镜诊断:胃窦癌.2007年7月27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毕Ⅱ式吻合),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诊断:胃窦低分化腺癌Ⅱ期(T2N1M0)。
期刊
食管癌术后迟发性胸胃出血较为少见.2000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452例,术后发生迟发性胸胃出血14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胆管癌转移途径中,胆管腔内播散最少见,仅占4%左右,发生在乳头状腺癌[1].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2例原发胆囊癌腔内跳跃式转移至胆总管患者,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1个月于2008年1月10日入院.患者无发热、黄疸、腹泻,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体格检查:左上腹饱胀,轻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期刊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肿大患者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以及外周血细胞改变的原因.方法同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309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外周血细胞是否减少,分为减少组(278例)和非减少组(31例).结果减少组278例中177例为多种血细胞减少,包括全血细胞减少71例,WBC+PLT减少48例,RBC+PLT减少25例,WBC+RBC减少33例;10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D3淋巴结清扫联合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西南医院收治的119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59例)和腹腔镜组(60例).术后3个月采用尿流动力学和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IPSS评分分别为(10.9±2.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2XCR4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68例食管鳞癌组织、37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组织CXCR4表达情况,生存率计算用寿命表法.结果 正常食管黏膜组织、食管鳞癌组织、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组织CXCR4阳性率分别为12%(8/68)、54%(37/68)、84%(31/37);食管鳞癌组织cx(2R4阳性率与临床分期、
期刊
1987年,法国Mouret医师成功施行的首例LC成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新时代.以笔者的看法,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LC为代表的病变脏器的切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消化道良性病变的切除与功能修复;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进入了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时代.对于传统手术,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远期疗效亦已较肯定.腹腔镜手术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