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信用社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资本的投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农村信用社在资金供给方面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支持者。然而。信用社在运行中暴露出的抵押物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操作性问题值得深思。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目前在农村扮演的角色和以上关注的焦点问题给予了探讨评价和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Robert Solow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明确阐释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资本投入、劳动要素投入、投人要素使用的总体效率。在中国西部农村地区,面对劳动力过剩和短期技术难以大幅度提高的现实,增加资本投入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资金的有效供给便是资本投入的有力保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特有的金融机构,在融资服务方面逐渐成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金融中坚力量。
  
  一、农村信用社在“三农”中的主力军作用
  
  通过实证研究对比各个金融机构在合江的业务分布及农信社的影响力:






  图1表明农信社和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增长较快,农业银行相对缓慢,而农业发展银行没有储户存款。
  图2表明农信社贷款数量占绝对优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保持在3亿左右;农业银行先增后降,且远远低于前两者。






  表1、表2显示:农信社为企业、农户贷款的最主要来源;民间无息贷款次之;民间有息借贷甚至高利贷数量甚微。
  根据以上数据,进一步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如下所述:
  1、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推行节约化的经营方针,收缩农村地区的网点和收回县级网点的放贷权等行为导致其失去了部分存款和中小客户。并且由于合江经济相对欠发达、经济层次不高,回报率高的工业、农业项目使商业化运营的农行资金无可投入。2007年2月的股份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更加突出了其商业化的性质,短期内其资源会远离投资回报不高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西部农村地区。
  2、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业务产品单一和金融色彩淡薄决定了其在农村金融中难以成为主力。且粮、棉、油收购贷款为主的服务是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缺少生产领域的资金投放,使其业务范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融资需求。
  3、邮政储蓄广泛的网点分布由于对外出打工者收入回寄的便利性,吸收到了这些客户的大量存款。2007年将开展更多业务的邮政银行,将会与农信社在贷款业务上展开新的竞争。但由于未来的邮政银行缺乏成熟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及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短期内对农信社的冲击不大。
  4、笔者还注意到相当部分的农户资金由民间借贷提供。亲朋间无息和低息的借贷又多于当地的民间高利借贷,市场经济知识的缺乏让农民不愿承担过高的利息而选择了前者,这种借贷并没有让资金在流动的过程中增值;当地农村经济的不发达造成了民间高利金融资金的缺乏,民间高利贷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没有形成组织规模使得调查地区借贷数量小,对农村经济影响小。
  5、农村信用社具有合作性和商业性。在农村市场上,较其他金融机构信息对称度高,积累的经验和客户选择惯性等因素使其在存贷款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企业贷款方面,农信社在服务过程中态度良好、手续简便弥补了贷款利率高于同级商业银行的不足。农户方面,农村信用社建立的绿色贷款证制度简化了手续,吸引更多农民贷款。
  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目前在县域经济中对“三农”发展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其在积极支持当地县域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通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农户资金来源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银监合作部课题组2006年的问卷调查中,农信社以绝对的优势成为了“最受农民欢迎的金融机构”。
  
  二、农信社操作性问题分析的建议
  
  客观事实表明,农村信用社作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在满足农村资金需求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信用社受限于体制、规模等历史原因,其在贷款的抵押物、种类、期限、管理、金融产品创新、支农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其对西部农村的金融支持作用仍具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
  
  (一)完善抵押担保制度,远离“典当行”的尴尬角色
  农村金融独特的功能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在本次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私营企业贷款困难、贷款金额满足程度偏低。问卷调查显示,农信社放贷时对抵押物的要求是造成这种贷款困境最为主要的原因(62.5%的企业选择抵押物不符合标准作为其贷款发生困难的原因)。
  贷款风险分类将借款人还款来源分为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如今信用社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往往注重第二还款来源。
  先来分析农户贷款的情况。实证发现,以合江县为代表的四川地区仍存在农户抵押贷款(主要是房产)。笔者认为这种农户房产贷款实为一种“假抵押”:其一,农户住房不同与城市商品房,市值低,并且在抵押物的评估上也存在实施问题,其价值难以判断;其二,若农户违约,即未在合同期限内归还贷款,农信社能把农户从他们唯一的居所中赶出吗?其三,农信社唯有通过法律途径来挽回经济损失。然而,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条文的缺乏使判定结果和执法效果难以确定。
  农信社对企业的抵押物要求同样存在弊端。目前一般只对企业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少数情况下可提供机器设备等动产的贷款。正如许多企业家所言,“一个成功运行的企业不可能不负债”,抵押物的“严格”限定无疑加大了早日获得急需资金的难度。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被基层农信社确认有发展前景的农村企业,就是由于抵押担保的硬性限制,而“望贷兴叹”。
  笔者认为,农信社应该通过分析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按是否动用第二还款来源作为划分不良贷款的“分水岭”。首先在农户中推广进一步信用贷款,对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在同等条件下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从简。其次,在合理放松对企业放贷时的抵押限制的同时,要结合“第一还款来源”的评审理念。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贷款的风险防范。
  
  (二)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贴近农村实际需求
  目前农信社的贷款设定中存在着期限错配问题。问卷调查显示:84.5%的农户目前的贷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内,仅有52.9%的农户认为贷款期限合理或比较合理。
  一年的期限,仅能满足传统种植农业,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合江地区具有的特色农业,如荔枝、青果等果树种植业,生产周期都在一年以上,一年以内的还款期显然不能够满足其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调整,农民也不仅局限于经营传统农业。而是发展多元化的经济。目前统一化的贷款期限设定与农村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实际需求,笔者建议:农信社应寻找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灵活的期限制度,改变过去统一化的模式。只有密切联系资金回笼,准确预计还款来源,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信贷资金运行和农村经济运行的有机统一,确保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分配均衡。因此,农信社应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力求在此方面进一步贴近生产经营的实际。
  
  (三)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信社的业务范围单一,业务集中在贷存款业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见下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是丰富多样的,信用社必须因地制宜,加快业务品种拓展的脚步。
  首先是资产业务创新。现阶段农村信用社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方式过于单一,有较大空间创新。如可开办拓展创业类贷款。增强农民自主创业的能力;发展打工需求类贷款,鼓励打工经济;创新消费贷款,支持农民改善生活条件。企业方面可发展贷款租赁业务、设各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满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公司+农户+基地”互保贷款方式,支持县域大中型客户发展。
  其次是负债业务创新。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负债业务主要是存款,除五个常规储种外,信用社还应研究和推出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相适应的存款种类。应根据不同的投资需求,研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季节性的农业存款、大宗商品消费储蓄、购房储蓄等都是信用社未来应该大力发展的业务。
  最后是中间业务创新。根据目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社一是要大力开办票据贴现;二是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和开拓委托业务,开办企业现金管理业务,帮助企业及农户科学合理管理现金,增加短期投资收益;三是开办代收水电、电话费,代理保险等代收代付业务,增加手续费收入;四是积极发展担保业务和贷款承诺业务,帮助农民增加贷款。
  对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体制问题分析能使其从源头进行有效的改革,建立起适合不同地区的产权结构,可以为信用社长期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农村信用社是服务性组织,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原有服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及创新。这样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FDI对一地区的经济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和地区环境的改善。安徽省FDI的地区分布并不均匀。本文试图建立了一个计量模型,检验了市场大小、固定资产投资、FDI、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劳动力质量等因素对吸引FDI的作用。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市场规模 聚集程度 劳动力质量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安徽的FDI(外商直接投资)得到了快速增长。安
期刊
摘要:陕西能矿资源富集区首推长城沿线的榆林北六县(区)。这里有工业实力强、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也有生态较脆弱、贫富悬殊等劣势。必须树立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做好规划、保护生态、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推动陕西能矿资源富集区域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陕西 能矿资源富集区 城市经济 可持续发展    能矿资源富集区一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先行区,研究此类地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股指期货定价理论模型和香港恒指定价套利例证分析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基本思路,并就即将上市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利应用提出可供参考的现货模拟策略。  关键词:股指期货 定价 套利 沪深300 现货模拟    目前,中国金融交易所关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合约和制度设计基本完备,系统测试阶段也即将结束,股指期货箭在弦上,呼之欲出。  期现套利是股指期货和模拟股指现货的投资组合之间的套利。据
期刊
一、2007年年初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概况和物价走势    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显著特点是消费需求旺盛、投资需求高位运行、外贸持续逆差。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4万亿元,增长25.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但比第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3
期刊
摘要:本文就我国未来电力市场中的经济风险和市场力风险及其防范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界定、市场力的行使、市场力的模拟分析、市场力防范对策的研究与设计、市场力的预测分析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 电力市场 经济风险 市场力风险    一、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界定    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在“Slate of the Markets 2000”报告中对市场力给出了如下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会计标准改革历程的回顾,分析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然后归纳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两大显著特点即“国际趋同”和“中国特色”,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体系 背景 特点 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市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执行
期刊
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度民营企业100强
期刊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在破解矛盾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富民利民为追求,扎实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从“快”向“又好又快”迈进。    一、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准旗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走过了一段从贫穷落后到解决温饱、从
期刊
明年要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财政部关税司司长王伟日前表示,明年要进一步完善税收调控的手段和政策体系,继续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 在日前召开的“2008中国钢铁产业形势报告会”上,王伟表示,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多次调整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产能、调整结构。”  王伟表示,2008年,国家将充分发挥关税调整的
期刊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速度从1978年的58.04亿元增加到2006年4790.00亿元(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200.9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11.5%(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期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9.7%,并且经济增长速度连续数年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早已摆脱传统农牧型为主的经济结构模式,代之以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