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
十多年来,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①“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②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③以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④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保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⑤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型人才;⑥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 企业孵化”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由广州商学院首创。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伊始,就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出发点,把基地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条件建设作为重点。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基地建设的阶段目标已经达成,同时在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育思想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取得成效。在回应应用型高校办学模式,淡化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取得有较高显示度的实践成果。
1. 构建协同治理的管理体制
创业教育不是高校自身能够有效实现并完成的,它需要有社会行业与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建设。如何在多元协同的环境中,保证基地的优质和高效,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采用“多元归主”方式,即广州商学院为主导,多单位协同治理。广州商学院成立有多元治理功能的孵化基地理事会。会长由广州商学院校长杨文轩教授担任,理事会成员由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领导、广州市黄埔区政研室领导、企业代表和专业人士组成。理事会确定了会议制度、决策制度,任命了基地主任和执行主任,构建了培训部、竞赛部、项目部、综合管理部的组织架构,并把各部门人员聘用、职能划分落到实处,使基地建设有了高效的组织保证。
同时,为保证基地顺畅运行,必须有规章制度作保障。基地一开始就把制度建设放在优先解决的地位。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中专业人员讨论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考核办法》《广州商学院菜鸟驿站(原阿里巴巴服务站)资金管理制度》《个人入驻协议》等一批规章制度。基本覆盖了基地运作的各个方面,也注意到基地创业是一个真实的商业环境,既要有风险意识,也应该有降低风险的制度和措施。
2. 搭建有序高效的运行平台
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重中之重是平台建设,它是基地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基地一共构建了5大真实业务为基本内容的管理与实践平台: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赛促学”的创业大赛平台、“以赛孵化”的创业大赛平台、提高创业者素质的人才服务平台、“种子资金”型的创业投资平台。
其中,以真实业务为特点的管理与实践平台特色十分鲜明。它把大学生创业团队置身于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去锻炼。学生创业团队是自主组织的团队,他们多数来自不同系部,各有自己的专业,创业把他们联合在一起。每位学生有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担任不同职能角色,即5C的职能,分别是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信息官(CIO)。
他们的入驻项目能脱颖而出,顺利入驻,是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的。他们的创业方案就是他们共同智慧的结晶,成功与否都是一次深刻的锻炼过程。项目入驻后,面对的是与社会同样的创业环境和商业环境,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团队精神的凝练,成功挫折的历炼,自主学习的磨练。经过创业过程的洗礼,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其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的人才服务平台。网络创业作为信息和网络技术与组织结构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总是以创业者为主体的。尽管结构行为网络创业理论与行动者网络创业理论对网络创业的理解有所不同,前者把网络创业视为信息和网络技术与组织结构的互动过程,注重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限制性、成熟度和全面性等特征在网络创业中的体现,强调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决策过程、领导、效能、冲突管理和氛围等要素在网络创业中的作用;后者则把网络创业视为信息和网络技术与创业者行为的互动过程,注重对技术和个体行动者的单位分析,强调技术和个体行为者作为一种行动方在参与异质性网络创业中的作用,但是这两种网络创业理论都重视创业者自身的素质。
广州商学院对创业教育的支持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上,广州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开放式明确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尤其是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为全院提供了一个与社会互动的平台,是开放式办学的具体体现。把创新教育贯彻全过程的创业教育实践,是全面提高学习实践能力的有力抓手。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综合能力支撑。网络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网络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最终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是网络创业的基础。以广州商学院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创业课程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网络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
再次,为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场地与设备的支持。构建了“种子资金”型创业投资平台。创建了广州商学院大学生网络创业基金,通过设立财政资金引导、风险创业投资公司参股、企业支持来增加资助创业团队。三年来发放大学生网络创业基金3万元,资助力度和数额将逐年加大和提高。为了满足孵化基地构建了具有融资、培训、注册公司服务和物流等多功能办公室、孵化基地孵化场地和物流配送场地。随着创业教育的扩展,外语系与广东新航线合作,艺术设计学院与深圳20家企业联合体合作,学校正在建设更大的创业孵化场所,满足不断增长的创业教育的场地要求。
十多年来,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①“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②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③以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④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保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⑤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型人才;⑥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 企业孵化”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由广州商学院首创。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伊始,就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出发点,把基地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条件建设作为重点。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基地建设的阶段目标已经达成,同时在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育思想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取得成效。在回应应用型高校办学模式,淡化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取得有较高显示度的实践成果。
1. 构建协同治理的管理体制
创业教育不是高校自身能够有效实现并完成的,它需要有社会行业与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建设。如何在多元协同的环境中,保证基地的优质和高效,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采用“多元归主”方式,即广州商学院为主导,多单位协同治理。广州商学院成立有多元治理功能的孵化基地理事会。会长由广州商学院校长杨文轩教授担任,理事会成员由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领导、广州市黄埔区政研室领导、企业代表和专业人士组成。理事会确定了会议制度、决策制度,任命了基地主任和执行主任,构建了培训部、竞赛部、项目部、综合管理部的组织架构,并把各部门人员聘用、职能划分落到实处,使基地建设有了高效的组织保证。
同时,为保证基地顺畅运行,必须有规章制度作保障。基地一开始就把制度建设放在优先解决的地位。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中专业人员讨论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考核办法》《广州商学院菜鸟驿站(原阿里巴巴服务站)资金管理制度》《个人入驻协议》等一批规章制度。基本覆盖了基地运作的各个方面,也注意到基地创业是一个真实的商业环境,既要有风险意识,也应该有降低风险的制度和措施。
2. 搭建有序高效的运行平台
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重中之重是平台建设,它是基地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基地一共构建了5大真实业务为基本内容的管理与实践平台: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赛促学”的创业大赛平台、“以赛孵化”的创业大赛平台、提高创业者素质的人才服务平台、“种子资金”型的创业投资平台。
其中,以真实业务为特点的管理与实践平台特色十分鲜明。它把大学生创业团队置身于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去锻炼。学生创业团队是自主组织的团队,他们多数来自不同系部,各有自己的专业,创业把他们联合在一起。每位学生有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担任不同职能角色,即5C的职能,分别是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信息官(CIO)。
他们的入驻项目能脱颖而出,顺利入驻,是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的。他们的创业方案就是他们共同智慧的结晶,成功与否都是一次深刻的锻炼过程。项目入驻后,面对的是与社会同样的创业环境和商业环境,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团队精神的凝练,成功挫折的历炼,自主学习的磨练。经过创业过程的洗礼,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其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的人才服务平台。网络创业作为信息和网络技术与组织结构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总是以创业者为主体的。尽管结构行为网络创业理论与行动者网络创业理论对网络创业的理解有所不同,前者把网络创业视为信息和网络技术与组织结构的互动过程,注重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限制性、成熟度和全面性等特征在网络创业中的体现,强调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决策过程、领导、效能、冲突管理和氛围等要素在网络创业中的作用;后者则把网络创业视为信息和网络技术与创业者行为的互动过程,注重对技术和个体行动者的单位分析,强调技术和个体行为者作为一种行动方在参与异质性网络创业中的作用,但是这两种网络创业理论都重视创业者自身的素质。
广州商学院对创业教育的支持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上,广州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开放式明确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尤其是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为全院提供了一个与社会互动的平台,是开放式办学的具体体现。把创新教育贯彻全过程的创业教育实践,是全面提高学习实践能力的有力抓手。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综合能力支撑。网络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网络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最终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是网络创业的基础。以广州商学院2014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创业课程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网络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
再次,为广州商学院网络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场地与设备的支持。构建了“种子资金”型创业投资平台。创建了广州商学院大学生网络创业基金,通过设立财政资金引导、风险创业投资公司参股、企业支持来增加资助创业团队。三年来发放大学生网络创业基金3万元,资助力度和数额将逐年加大和提高。为了满足孵化基地构建了具有融资、培训、注册公司服务和物流等多功能办公室、孵化基地孵化场地和物流配送场地。随着创业教育的扩展,外语系与广东新航线合作,艺术设计学院与深圳20家企业联合体合作,学校正在建设更大的创业孵化场所,满足不断增长的创业教育的场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