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 评估 修正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ee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语言表达题备考中笔者为学生准备了这样一道题目:
  把下面的三个句子合并成一个通顺的长单句,要求意思完整,要点不能遗漏,词语可以调换。(3分)
  (1)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2)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3)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审题正确,知道该如何做,但因表述欠妥而失去一部分分数。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表达时对自己表达了什么、表达得怎么样并不十分清楚。也就是说,表达时缺少一种自我监控的能力。对此,笔者在讲评这道试题时尝试了“呈现——评估——修正”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呈现——评估——修正”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的答案用投影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表达了什么,然后通过评估,让学生进一步对表达得怎么样有清楚的认识,最后通过修正环节,让学生形成恰当的表达。
  一、答案呈现
  对学生答题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后,将挑选出典型错误和正确的表达同时呈现。以下是学生答题的情况:
  ①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可能一度是沙漠的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涧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认为可能一度是沙漠。
  ③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形成蒸发岩,甚至一度成为沙漠。
  ④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推测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⑤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一度是沙漠。
  ⑥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可能是一度干涸的沙漠。
  ⑦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并且曾经干涸过是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得出的。
  ⑧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二、师生评估
  在呈现答案基础上,及时对这些表达的优劣得失作出具体评价,并模拟高考阅卷予以估分。评估过程中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原则。师生评估情况如下:
  ①把原先独立的两个结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合并为一个结论,显然改变了原意;“可能”一词是修饰“一度是沙漠”还是修饰“地中海曾经干涸过”,也不明确。模拟得分:1分。
  ②是个复句,显然不合要求。模拟得分:0分。
  ③“地中海曾经干涸形成蒸发岩”显然与原意不符,同时题目并不要求压缩。模拟得分:1分。
  ④漏掉了原句中“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这一内容。模拟得分:2分。
  ⑤“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一度是沙漠”两句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句子不够通顺。模拟得分:2分。
  ⑥把两个独立的结论合并为一个,错误与①一样,但比①明确。模拟得分:2分。
  ⑦没有注意原句中“还认为”一词,“可能一度是沙漠”与“曾经干涸过”需要互换位置,同时,句子的主语也不正确。模拟得分:1分。
  ⑧表达准确,符合题意。模拟得分:3分。
  三、自我修正
  评估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别人的表达比较对照,会反思自己表达的优劣得失,进而对自己的表达作出修改和调整。修改后形成如下答案:
  ①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并且可能一度是沙漠的结论是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得出的。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学生的表达不可能一一呈现,而表达不当的错误往往只有那么几种,因此,选择典型错误予以呈现是“呈现——评估——修正”教学模式的关键。另外,正确表达的同时呈现,会使错误表达的错误更明显,这有利于学生反思,也有利于学生自我修正形成正确的表达。从教学效果来看,呈现的答案越典型,学生对表达的自我监控就越强,形成正确表达也就越容易。
  评估过程中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因为学生在评估本人表达时,总会觉得有合理的甚至有充足道理的地方,尽管在别人看来不一定合理,但确实正确的地方会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不合理的地方则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而学生评估别人的表达则会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教师以阅卷者的身份来参与评估,会更有利于学生表达的完善。评估过程中引入模拟估分环节,促进了学生对表达的自我监控,还增强了学生抢分的意识。
  有了前面呈现、评估环节的保证,学生的自我修改和调整应该不成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把需要修改和调整的想法落实为文字,切不可只思考不落实。因为思考和写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思考到的并不代表会写,只有形成了文字才算真正会表达。
  “呈现——评估——修正”教学模式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表达了什么以及表达得怎么样,经过这样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表达时的自我监控能力会有显著提高,因表达不当而失分的情况就会明显减少。另外,这一教学模式也适用于其他文字表达题,甚至作文。
  (作者单位: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郑直请田文在老街“枕云阁”喝茶。  茶已沏好,雨前毛尖,汤色明亮,香气高爽。  田文把身子陷进沙发,夕阳余晖透过后窗折射在茶几上。  田文的语调慢声细气,郑直,监察委主任请人喝茶可都不是啥好事啊。要不是老同学的身份,我都得准备完后事才敢来赴约啊。  郑直端起茶杯,今年的新茶。老同学,尝尝。  田文喝了口茶,不会只是叫我来品茶吧?  郑直说,品茶,聊诗,可以吧?最近有什么新作?  田文说,整天忙得屁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虽可在深入了解学情和钻研教材后预设其可能的目标和过程,但其过程的流向和目标的实现却有一定的或然性,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生成的,要靠一定的机缘。而契机的抓住,则完全依赖我们教师,要求教师把握准教学流程的收放之度:使语文教学既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又紧扣文本和语言文字;既突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让语文教学流成一条充满活力
原料:沙参15~30克(新鲜沙参30~6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沙参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  功效: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及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者。  摘自《大河健康报》 夏乐敏/文
不少患者经常问医生: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重要?我们的回答是:两者都重要。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    首先,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临床表现,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证实达到上述标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堂时间,努力学好功课。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万万不可忽视早读。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但我发现,早读课堂内的时间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文学习效益的提高。  现象一  教师认为早读是学生的事,教师只是按时到班“看”早读,只要学生读就行。教
一  斯黛拉警长看完案情通报,发现受害者和嫌疑人的情况一目了然,事实清楚,只等抓捕嫌疑人。虽然嫌疑人在逃,抓捕归案也只是时间问题。作为重案组的警长,她还是要到现场看看的。  老搭档布雷恩把车停在案发现场,巡逻车也在这里。这是一栋小洋楼,一排楼房连在一起,坐落在澳大利亚南澳州基尔伯镇布伦街。他们朝守门的巡警亮了一下证件,然后走进受害者的屋内。一女警正陪着一位满头灰发的女士讲话,身边散落着很多用过的餐
网友铁皮鼓说他缺乏上公开课的天赋,无论是语音、语感,还是现场机变。其实我也怵公开课,除了迫不得已,能推掉就推掉。  这次执教《秋水》公开课,颇多感受,整理一二,权作一种教后反思吧。    1. 公开课就应该作秀吗?    人说公开课就是看一个老师表演,就是看这位老师如何“秀”。我有幸聆听过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一堂堂课下来,让人叹为观止,但细一琢磨,这种“精品课”很难成为“寻常课”的,谁能够把公开课进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本次语文课改的闪光点之一。所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允许完全属于个人的阅读感受存在,它一反传统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和“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而闪耀出人性化的光辉。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正视阅读中的“多元”现象。  说到阅读中的“多元”现象,可以上溯到古代。古人论读书时,很早就有“作者未必然,读
静听“笑声”  《孔乙己》这篇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孔乙己又是在“笑声”中消失的——他“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从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表演,在笑声中谢幕。这“笑声”此起彼伏,始终伴随着孔乙己。那么,是谁在笑?为什么要笑?这些笑又说明了什么?  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
从警二十余年来,李晓重曾在乘警、反扒、治安等多个一线岗位历练,正是缘于这些经历,他善于刻画警察,尤其是小警察。尽管是小人物,却包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内涵,由此铸就了晓重作品的鲜明特色。而《驻站》可以说是晓重历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2016年11月16日下午,李晓重长篇小说作品研讨会在全国公安文联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主持,铁路公安局副局长、政治部主任赵炳军,中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