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综述及备考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19年高考尘埃落定,但研读上年度试题,洞察命题规律及走向,对于下一届的考生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故此,笔者对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广大学子备战来年高考有所帮助。
  命题特点
  1.题材较为广泛。2019年高考8套语文试卷,除了北京卷、浙江卷未考查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其他6套试卷均进行了考查。选材及命题上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选材均为社科文,但涉及领域不尽相同,有文学、书法、建筑、表演、信息学等等。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而且语言规范、文体鲜明,对阅读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学术味道浓厚。选文富有学术品位,能够引导考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其中有名家的,也有非名家的。名家的有全国I卷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铁凝),全国II卷的《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江苏卷的《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非名家的有全国III卷的《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李荣启)、天津卷的《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李志昌)等。文章大都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给考生以强烈的文化熏陶。
  3.考点相对稳定。考查重点集中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上,延续了2018年的考查点。其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8年高考新题型,取代了以往的高考题中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归纳内容要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除了江苏卷为2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之外,其余5套试卷均全部为选择题,每小题赋分3分,共计9分。
  4.注重逻辑考查。从表达方式上看,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直接阐述某种道理,表达一定的见解和主张,具有理论性、逻辑性、针对性强等特点。从考查角度看,侧重于议论文的论证、依据文本进行推断的逻辑思维能力考查,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专业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从考查层级看,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只在“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层级进行命题考查。
  命题展望
  1.未来几年的一般论述类文本考查,将基本延续现有格局,考生需对上几年度的一般论述类文本试题进行认真分析,了解题型,明确考查内容。
  2.信息筛选及整合仍将是命题中的重点,考生必须花大力气进行重点训练,尤其要加强对常见设题误区的针对性训练。
  3.对文章思路及论证方法的考查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这将给备考者带来不小的麻烦。考生在这方面要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保证题量。
  备考指导
  1.掌握高考试题命制选项常用的表述方式
  一般論述类文章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考查重点在于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到选择题中,选项几乎没有照录原文语句的,大都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判断这些转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需要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信息,下一番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功夫。考题命制选项常用表述方式有以下三种。
  (1)概括式转述。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地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文本意,一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2)具体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
  (3)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不作变更的转述方式。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因果转换、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恰当,可以利用句式变换的一些知识、方法帮助解题。
  2.掌握常见命题陷阱类型
  (1)偷换概念。选项中的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文中的概念,二者似同而非同。
  (2)曲解原意。故意将原文的意思进行错误理解。常见手段是断章取义,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妄下结论。
  (3)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行为、态度)说成是乙的观点(行为、态度)。
  (4)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5)颠倒黑白。原文中本来说的是可能,而选项却说成是必然;原文中本来说的是设想或推测,选项中却说成是已然;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因而造成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夸大缩小。夸大或缩小范围、作用、程度等,引诱考生落入陷阱。
  (7)说法绝对。即把选择性、可能性等说法冠以“一定”“必然”“就是”等词语。也就是说,原文中的表述是留有某些余地的,而选项中表述没有留任何余地。
  (8)因果混淆。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因果倒置,是将因误为果,将果误为因。
  (9)条件混淆。将充分条件误为必要条件,或将必要条件误为充分条件。
  (10)以偏概全。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也可能缩小),即以部分代替整体,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一般替代个别。
  (编辑:于智博)
其他文献
1.我曾无数次幻想大学生活,无數次思考自己的青春应如何度过,但从来没想到以技能改变人生。原来人生还有这样一种方式,精湛的技能可以让生命熠熠生辉。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19岁的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宋彪斩获大赛最高荣誉阿尔伯特大奖。赛后,他如是说。  2.其实我有时候也有过困惑,为什么不能跟其他女生一样上班的时候穿着漂亮的裙子,而是只能穿着工作服。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铝西
1月23日,拾荒老人韦思浩的雕像在杭州图书馆向公众展出。这座铜质雕像由热心人士众筹,是老人的半身像,加上底座总高度为1.95米,身下是一摞报纸和书籍。  在中国人的文化叙事里,雕像与展览是十分神圣的符号。一个“拾荒老人”何德何能,让人们把雕像立在图书馆这种地方,而且还办了展览,这恐怕是很多人想问的。两年前,一篇《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报道,将76岁的拾荒老人韦思浩推进公众
16期—17期—18期是合刊,所以本期數据都在16期中。
成长似一丛焰火,或张牙舞爪,毫不留情地将一具残损人格化为灰烬,彻骨之痛后浴火新生;或细火慢煨、反复淬炼,脱胎换骨后留有炽热的余温灼肤,最终化为白烟消散。许多人不愿意接受成长,因为成长必然伴随着疼痛。他们宁愿紧紧捂住自己的心,远离刀枪剑戟、风雨雷电,企望能在安适的桃花源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無奈,人生在世,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的监牢。  古稀之年的卓别林,在尝遍人生冷暖之后这样写道:“当我开始爱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②高考过后,准大学生们掀起一股“整容热”。整容项目主要集中在五官,如割双眼皮、隆鼻、改脸型等。他们中极少数人是为“修残补缺”,更多人是为“锦上添花”,而且整容队伍中
高考作文虽以“稳妥”为主,但如果毫无个性可言,自然也很难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所以,高考作文既要“稳妥”,又要在“稳妥”的基础上彰显个性,纵观历年高考50 作文,都有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个性色彩。一、立意有个性  1.立意充满思辨性。所谓立意充满思辨性就是考生在立意时,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如:既看到其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看到其利,又看到其弊;既关注现象,更思考其原因与实
2019年,在W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上,一位穿着红色衬衫、留着帅气短发的90后女生高高举起一把金色手冲咖啡壶——在这个咖啡界的“奥运会”中,中国内地选手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这个女生名叫杜嘉宁,外号“豆子”。  10年前,杜嘉宁高中毕业。同很多18岁的孩子一样,她对自己的未来选择很迷茫,不想继续念书,想找工作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一次去咖啡店“偶遇”明星未果,她卻被一则咖啡师招聘广告吸引,开始学做一
吴冠中曾说,想出这样一道研究生考题:表现一个村庄,却没有具体的房子;表现一个树林,但没有一株具体的树。有人说,这是提醒不要谨毛失貌,谨慎拘泥于局部而损毁全貌。我却读出别出心裁打破惯常的惊喜和豁朗。  常见画作中的村庄,多半是高墙低垣、黛白相间的错落房屋,一条清溪穿桥而过。可不可以不见房舍也成村庄?自然不难,青山为怀,层层黛瓦之上,缕缕炊烟蒸蒸而起,又有谁人不识那一管管炊烟下把酒围炉构建的安详村庄;
适用主题:坚持;初心;面对挫折……  第一批“90后”满脑门上贴的都是标签:佛系、已秃、朋克养生……一种面对岁月的焦虑感喷薄而出。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焦虑也不只出现在“90后”身上,“40后”作家保罗·奥斯特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穷得叮当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准未来的方向。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那帮写作者中,少有像他过得这么失败的。  保罗·奥斯特在类似回忆录的《冬日笔记》中计算
凤凰浴火重生——这是上古时期祖先为后世留下的启迪:不琢、不痛,不成器。痛而不言、炼而不屈。它给了人们坚强,更给了人们成长。  痛了,就直接说出来是出于本能,但痛而不言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正如汪国真所写:将生活的苦酒当成饮品品尝,为了让生命更辉煌。“天才”导演李安,起初一贫如洗甚至要依靠他的妻子在外工作赚钱养家。用他的话说:用精神喂养理想。可他无论怎样 ,都无法做出点成绩来,致使他陷于怪圈无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