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木如意
在留存至今的古代如意中,以竹、木为材质的作品占据相当的比例。其原因不外乎竹、木的原材料俯拾皆是,取用方便,成本低廉,也不需要十分復杂的加工工艺。我们甚至可以说,早在“如意”之名出现以前,爪杖在民间兴起时,恐怕就是竹、木所制,而其批量化生产也必以竹、木为主流,只不过这类材料保存不易,因此在早期作品中反而显得稀少。至如意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似乎上层人士所使用的高档如意是以犀角、玉石、琥珀、金银等珍贵材料制成,关于竹木如意的记载并不太多,实物与图像也付之阙如,不过还是有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些特制的竹木如意得到了知识阶层,主要是僧侣隐士的喜爱和推崇,比如南齐太祖曾赠送隐士明僧绍以竹根如意;唐释皎然作有《赋得竹如意送详法师赴讲》诗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除去如意本身的宗教背景和象征意味,竹、木等材质本身也显得自然、质朴、不事雕琢,非常符合隐逸之士的身份,更是一种对大众化的追求贵重精致的趣味的反驳,王安石把这种精英化的审美诉求概括为“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辛”。因此,竹木如意,尤其是近似根雕的天然竹木如意,逐渐得到一般文士的重视,在他们的书房陈设中占据一席之地。明代晚期到清代初期的一段时间内,竹木如意颇为流行,那也是知识阶层复古思潮的反映。
从清代乾隆中期开始,玉石如意开始成为宫廷如意制作的重心,竹木如意退居次要位置,不过其设计匠心与制作工艺依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所见实物的主体就是这阶段的作品,按质地而言,包括珍贵的紫檀木、黄杨木、沉香木等木料,也使用红木、乌木、桦木、白檀木及天然的木根、竹根等。就工艺而言,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都运用纯熟,而木胎包镶文竹或竹丝工艺,装饰各种宝石的百宝嵌工艺等的成熟更使得竹木如意显得富丽华贵,极具宫廷气息。
文竹如意
自清代以后,清新雅致的文竹制品由于其“质似象牙而素过之,素似黄杨而坚泽又过之”受到上层人士的推重,逐渐兴盛起来。
文竹,又称贴簧和翻簧,是一种粘和、雕刻结合的工艺。其制作程序比较复杂,要先将竹筒内薄薄的一层竹簧揭下,经过煮、晒及压平等工序,然后粘贴于预先制作好的木胎上,再打磨光滑。有的文竹器物,根据装饰的需要,有贴到二至三层的。底层为竹簧本色,二层三层根据纹饰要求染成深浅不同的颜色,然后用刀剔除花纹以外部分,露出最下层的竹簧,使器物不露刀痕,不现断层粘迹,婉转流畅的花纹,凹凸有致,富有立体感,如同浅浮雕般清丽美观。文竹制品主要产地有福建上杭、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等地。从雍正年间始,一直到嘉庆时期,在宫廷盛行一时。文竹如意主要为浙江地区制作,大多由官廷向地方定制,派江宁织造督办,也有的是作为地方官吏进贡皇宫的特产。根据档案记载,乾隆时期曾担任过江宁织造的汪庸、舒文、永泰、成善、单尔岱、彰宝及两江总督、巡抚立晋,两淮盐政尤拔世、李质颖、高晋等官员,都进贡过九柄成盒文竹如意,甚至有些地区的官员,如江南河道总督李宏、山东巡抚福宁、富明安、云贵总督彰宝、京口将军宏保、湖北巡抚梁国治、湖广总督富勒浑等人也曾特意购进文竹如意进献宫廷,可见当时皇室对文竹如意的爱重。
竹丝如意
竹丝如意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用木料制成胎骨,然后将打磨光洁并染成深棕色的竹丝,弯曲成设计好的图案形式并采用拼镶粘接技术,平行粘贴在木胎上。竹丝所形成的纹饰平整光洁,优美牢固,天衣无缝。不了解其技巧的人很难辨认出工艺痕迹。由于制作难度极高,清代宫廷收藏的竹丝如意也不多。从清宫“进单”上看,乾隆年间地方进献竹丝如意只有五次。分别是乾隆三十三年、三十五年、三十七年、三十八年和四十一年,两淮盐政尤拔世、两江总督高晋、杭州织造富海等人,进献过竹丝嵌玉寿禄如意一柄、镶玉竹丝冰梅九如如意一份、万福吉祥竹丝镶玉九如如意一盒、竹丝如意九件等。而从目前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实物来看,也只有“竹丝嵌玉荷花鸳鸯如意”和“镶玉竹丝冰梅如意”等数柄,幸而其保存状况尚好,可以代表此类如意的成就。
木雕如意
目前清宫收藏的木制如意,造型美观,刻工精湛,其材质包括紫檀、黄杨、花梨、乌木、沉香木、白檀、檀香木等名贵木材。有天然灵芝形、有圆雕松树、菊花、牡丹、荷花、水仙、梅花、桃枝纹,也有浅浮雕吉祥图案,还有的把规整的材料雕刻成瘿瘤横生的干枝,以追求一种自然之趣。
在留存至今的古代如意中,以竹、木为材质的作品占据相当的比例。其原因不外乎竹、木的原材料俯拾皆是,取用方便,成本低廉,也不需要十分復杂的加工工艺。我们甚至可以说,早在“如意”之名出现以前,爪杖在民间兴起时,恐怕就是竹、木所制,而其批量化生产也必以竹、木为主流,只不过这类材料保存不易,因此在早期作品中反而显得稀少。至如意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似乎上层人士所使用的高档如意是以犀角、玉石、琥珀、金银等珍贵材料制成,关于竹木如意的记载并不太多,实物与图像也付之阙如,不过还是有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些特制的竹木如意得到了知识阶层,主要是僧侣隐士的喜爱和推崇,比如南齐太祖曾赠送隐士明僧绍以竹根如意;唐释皎然作有《赋得竹如意送详法师赴讲》诗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除去如意本身的宗教背景和象征意味,竹、木等材质本身也显得自然、质朴、不事雕琢,非常符合隐逸之士的身份,更是一种对大众化的追求贵重精致的趣味的反驳,王安石把这种精英化的审美诉求概括为“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辛”。因此,竹木如意,尤其是近似根雕的天然竹木如意,逐渐得到一般文士的重视,在他们的书房陈设中占据一席之地。明代晚期到清代初期的一段时间内,竹木如意颇为流行,那也是知识阶层复古思潮的反映。
从清代乾隆中期开始,玉石如意开始成为宫廷如意制作的重心,竹木如意退居次要位置,不过其设计匠心与制作工艺依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所见实物的主体就是这阶段的作品,按质地而言,包括珍贵的紫檀木、黄杨木、沉香木等木料,也使用红木、乌木、桦木、白檀木及天然的木根、竹根等。就工艺而言,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都运用纯熟,而木胎包镶文竹或竹丝工艺,装饰各种宝石的百宝嵌工艺等的成熟更使得竹木如意显得富丽华贵,极具宫廷气息。
文竹如意
自清代以后,清新雅致的文竹制品由于其“质似象牙而素过之,素似黄杨而坚泽又过之”受到上层人士的推重,逐渐兴盛起来。
文竹,又称贴簧和翻簧,是一种粘和、雕刻结合的工艺。其制作程序比较复杂,要先将竹筒内薄薄的一层竹簧揭下,经过煮、晒及压平等工序,然后粘贴于预先制作好的木胎上,再打磨光滑。有的文竹器物,根据装饰的需要,有贴到二至三层的。底层为竹簧本色,二层三层根据纹饰要求染成深浅不同的颜色,然后用刀剔除花纹以外部分,露出最下层的竹簧,使器物不露刀痕,不现断层粘迹,婉转流畅的花纹,凹凸有致,富有立体感,如同浅浮雕般清丽美观。文竹制品主要产地有福建上杭、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等地。从雍正年间始,一直到嘉庆时期,在宫廷盛行一时。文竹如意主要为浙江地区制作,大多由官廷向地方定制,派江宁织造督办,也有的是作为地方官吏进贡皇宫的特产。根据档案记载,乾隆时期曾担任过江宁织造的汪庸、舒文、永泰、成善、单尔岱、彰宝及两江总督、巡抚立晋,两淮盐政尤拔世、李质颖、高晋等官员,都进贡过九柄成盒文竹如意,甚至有些地区的官员,如江南河道总督李宏、山东巡抚福宁、富明安、云贵总督彰宝、京口将军宏保、湖北巡抚梁国治、湖广总督富勒浑等人也曾特意购进文竹如意进献宫廷,可见当时皇室对文竹如意的爱重。
竹丝如意
竹丝如意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用木料制成胎骨,然后将打磨光洁并染成深棕色的竹丝,弯曲成设计好的图案形式并采用拼镶粘接技术,平行粘贴在木胎上。竹丝所形成的纹饰平整光洁,优美牢固,天衣无缝。不了解其技巧的人很难辨认出工艺痕迹。由于制作难度极高,清代宫廷收藏的竹丝如意也不多。从清宫“进单”上看,乾隆年间地方进献竹丝如意只有五次。分别是乾隆三十三年、三十五年、三十七年、三十八年和四十一年,两淮盐政尤拔世、两江总督高晋、杭州织造富海等人,进献过竹丝嵌玉寿禄如意一柄、镶玉竹丝冰梅九如如意一份、万福吉祥竹丝镶玉九如如意一盒、竹丝如意九件等。而从目前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实物来看,也只有“竹丝嵌玉荷花鸳鸯如意”和“镶玉竹丝冰梅如意”等数柄,幸而其保存状况尚好,可以代表此类如意的成就。
木雕如意
目前清宫收藏的木制如意,造型美观,刻工精湛,其材质包括紫檀、黄杨、花梨、乌木、沉香木、白檀、檀香木等名贵木材。有天然灵芝形、有圆雕松树、菊花、牡丹、荷花、水仙、梅花、桃枝纹,也有浅浮雕吉祥图案,还有的把规整的材料雕刻成瘿瘤横生的干枝,以追求一种自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