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系列关于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的讲座吸引了超过一万名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参加,据不完全统计,在志愿参与心理压力测验后得出的报告中显示:参与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水平,有近1/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道理,A和B两条线是不是一样长?同意吗?”
张侃指着大屏幕上的两条线段,移动着手里的鼠标,目光紧盯着台下正在听他说话的人群,没人说话,可以一目了然得出结论的东西并不会引发他们的好奇。
他们在等待下文,张侃下翻了一页,PPT投影显示出新的图像,他把原来的线段放到了不同的地方,听众们有轻微的骚动。
“一旦分开它们在不同的系统当中,你们再看感觉它们一样长吗?”
“不一样了吗,其实线还是原来的线,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给你们的感觉不同罢了。同样,人也一样,你还是你,但是放在这个岗位和其他岗位,周围对你的评判就是不同的。”
讲台上的张侃边讲边和台下互动,一问一答气氛热烈。有人笑着点点头,也有人疑惑地皱着眉,很多人都摊开了笔记,时不时地记点什么。
讲心理与个人、职业与社会,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并不陌生,但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们挤满了会场来听这个讲座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这个以“健康生活,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学“名家谈”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主办,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下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承办,在2010年一共举办了12场这样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
公务员们为什么对自己面临的心理压力有如此迫切的需要?
看得到的压力
当张侃开讲的时候,能容纳800人的会场没有一个空座,跟一般开会越开人越少不一样,这次讲座越开人越多,后面赶来的人已经没有座位可座。
36岁的处长李志是赶来听讲座的人之一,但是他来晚了,甚至都挤不到会场里面去,他站在最外面听了一会,准备放弃。
不过,会场外面放着的四台机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李志走过去看了看这些陌生的玩意儿,一位咨询师告诉他这是生物反馈放松仪,可以测知他的压力以及感受如何放松的过程,这激起了李志的好奇心。
他决定试一试,根据皮电和心率的显示,李志看到了屏幕上一颗枯萎的菩提树。咨询师告诉他,当人有压力和不放松的时候,这棵菩提就会呈现这样枯萎的状态。如果能够放松状态,这棵菩提就会改变。李志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可是怎样都无法改变枯萎的状态。而他旁边机器上的一位女士显然很高兴,因为在指导下很快就看到了屏幕上的菩提慢慢变得茁壮开花、绽放光芒。
从原先的部门调换到现在的部门已经半年了,李志一直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下属觉得他的做事风格太古板,不如前一任领导能力强。上司找他也谈过两次话,希望他能尽快融入新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
李志失眠很久,就算睡了也是一直做梦。觉得特别累,每天早上都很害怕出门上班,而到了单位还必须要装作没事一样,就怕被人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更被看不起。听说旁边的贵宾室专门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一对一咨询。李志决定去聊聊。在一个小时的交谈中,他一直都在说,而心理咨询师只是偶尔发问引导他的思路,他觉得对方并没有给他任何意见,可是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自己,心里明快了一些。
这一天的讲座似乎引发了连锁效应,有很多像李志这样的处级官员开始打电话到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询问下一次的讲座和培训会在什么时间开始。
这让一手策划和推动这个活动的闫洪丰感到很高兴,事实上在第一场讲座开始之前,闫洪丰心里很没底。2010年3月14日这天,北京下着大雪,闫洪丰心里凉了半截,雪天路滑,他很担心此前想要来听讲座的人赶不来。
这位中国残联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赶紧拿起手机,四处“拉人”,要求那些承诺来听讲座的领导们不能失信。
“能有需求吗?哪有那么多人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呢?”这是闫洪丰第一次向国家机关的一些领导交流进行心理培训时得到的反馈,要是第一场讲座就办砸了,后面肯定没法继续。闫洪丰正是因为看到了在工作中像李志这样需要心理疏导的人越来越多,才萌发了给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进行心理培训的念头。但他也不确定会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但是在他的奔走、推动下,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科学院工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三方联合组建的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最后建立起来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史占彪博士担任咨询服务部主任,闫洪丰担任了顾问的角色。
在讲座期间,来参会的培训者都可以做一份心理测评,或者在现场做,或者可以回家登录网站操作,然后会出具给其一份完整的个人分析报告。李志也做了一份。在整个讲座期间共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了测评,其中1437人是在24~44岁间的青年干部职工。中心的心理健康研究组就重点依据这些数据做出了第一份关于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告。
这次调查依据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认知效能和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考量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的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报告指出,参加本次测验的青年干部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通普通人群水平,而五个维度的考量中,除了自我认知外,其他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际关系得分最低,有近1/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咨询服务部主任史占彪表示,从现实的心理接访看来,鉴于国家机关工作的特殊性,人际交往中的压力的确是比较突出的一块,这些显而易见的压力很容易阻碍他们的家庭、工作及其他方面的适应能力,造成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热线背后 不能说的痛苦
杨莉是中心心理热线的咨询师,每周六都坚守在热线旁边,从下午2点开始,晚上8点结束。普通单位五六点正常下班的时间是她一天里相对较忙的时候,电话比较集中。中心像她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共有8名。他们对于需要当面心里咨询的干部职工,向心理所的心理专家预约,目前共有12名博士、教授参与门诊咨询工作。
自从热线开通以来,电话咨询大概有200例左右,面对面咨询50例左右,虽然量不高,但涉及的内容却很广泛,有的是咨询职场上人际交往的压力,有的是倾诉婚姻情感的烦恼,也有的是来自亲子关系的问题。经心理咨询中心初步统计,这些来访者的问题多以职场压力和亲子关系居多,情感问题次之。史占彪分析认为,这如实反映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事业和子女教育双重压力下,存在诸多心理困惑需要解决。
杨莉就曾接到一位女性正处级干部的电话,她和丈夫都是部门的负责人,两个人工作很忙,儿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奶奶带的。上小学的儿子十分顽皮,三天两头被老师找家长,有时候早上没带作业,有时候和同学打架,有时候就在教室乱跑。
这位干部苦恼地告诉杨莉,她和丈夫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孩子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工作时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又会出什么乱子,回到家夫妻与奶奶因为对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又经常发生争吵。这位能搞定很多复杂工作的官员,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这让她感到很焦虑。因为电话咨询的成效很有限,杨莉曾建议对方过来和专家聊聊,但对方拒绝了。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杨莉发现这个群体总是对自己的身份十分谨慎,无论是咨询孩子问题,还是自己的认知问题,在交谈中能知道他们都在压抑自己的痛苦和难处,不愿意让单位的任何人知道。“很多人觉得看心理医生就代表着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他的仕途肯定要受影响。所以有些人甚至打电话都是偷偷的。”杨莉无奈地说。
史占彪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中心成立后,针对这一群体也设计了一些培训和讲座,虽然每次都向各部委做了宣传,但收效并不大。每次联系那些部门做心理讲座时,有的总是会笑笑以“最近很忙,改期再办”推脱。就算是有的已经定好的部门,也经常会突然接到电话说临时有重要工作必须改期,甚至直接取消了。
他和闫洪丰交流过这个苦恼,总的来说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不够。在史占彪看来,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不是问题,就像是感冒吃药一样是可调可治的。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必须要了解心理学,愿意从中找到一些方式方法,寻求一些渠道去改变心态。
他们希望借由“名家谈心理”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学的好处。史占彪和闫洪丰商量后,邀请了12名国内首屈一指的心理学界专家。因为时间或其他因素,名单一改再改,最终确定了张侃、杨凤池、李子勋、王登峰、张建新、罗劲、车宏生、乐国安、樊富珉、刘翔平、丛中、张梅玲等12位名家,在2010年为公务员们进行心理减压和疏导。
有压力就有需求,系列讲座前后吸引了10000多人参加,学员涵盖了所有的部委,很多讲座都爆满,随着每一讲的深入,一些部委还特别组织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观摩学习。
婚恋危机必须重视的问题
40岁的李建峰人生经历一直是顺顺利利的,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要求下报考了公务员。工作10年后,他从科员、副科级、科级,提升为副处级干部。李建峰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但坐在这个岗位上,重要的事并不是他说了算,自己的很多想法也难以完成,干的工作有些是他不喜欢干的事儿,或不赞成干的事儿。
工作中的压力让他脾气变得很不好。有时候下班回到家仍然板着脸,妻子关心问问,却都被他冷冷地回绝了,“你能懂什么?”时间久了妻子对他也有埋怨,觉得他对自己就像是对下属,体会不到伴侣的感觉。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
身为团委书记的闫洪丰本身是心理专业出身,还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因此,他更能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状态。很多人知道他是学心理学的,因此无论是开会还是去其他部门办事,总有人会找他谈谈,即使会上不方便说,私下里也一定会打电话。他也经常在中心给那些负责热线的心理咨询师做督导,在他看来,李建峰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的婚姻情感失衡的例子太多了。
因此,在考虑“名家谈心理”讲座的内容时,大家很早就确定了探究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这样的题目。这次的讲座酝酿了两年之久,每周都会开协调会,研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到底该给这些公务员们讲什么。
十二讲的每一位教授都有着各自擅长的专业,他们原本想讲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块,但商量的结果是,他们必须讲授最贴近这个群体需求的东西。每次例会,大家都会拿出很多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找出这一群体最迫切需求的东西。闫洪丰觉得必须有针对性的内容才会更加吸引人,才能达到一针见血触动这一群体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在反复的探讨下,他们最终定下了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讲座最终定在了2010年3月到2010年6月间。心理咨询中心印发了大量的海报和宣传册通过团工委下发到各个部委去,此外,他们还在机关内部网站上推广,每名职工只要下载入场券并加盖单位公章到时就可以免费入场。海报上除了讲座安排,还清楚地标明了路线图,甚至还包括在哪里停车可以不花钱的攻略。
闫洪丰事先还特别给每个团委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再三表明心理学对大家的重要性,并表明这十二讲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请这些书记帮忙号召更多人关注此次讲座。“其实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这个群体真的来了解心理学,了解他们自己的心理压力,了解他们能够通过这一学科让自己过得更快乐和轻松。很多人都逃避压力,不愿意说,不愿意去看,但往往心理的那个负担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认识它、重视它,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它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闫洪丰感慨地说。
200人的心理专员队伍
“米卢说什么?态度决定一切!我个人认为,米卢是我们的好同志,他不是中国足球总教练,而是总心理医生。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是给国足做了心理辅导和校正。不管是凑巧也好,有缘也好,最后中国足球就是冲出了亚洲。”当心理学专家杨凤池在台上说到这时,坐无缺席的台下再次爆出了阵阵笑声。
在十二讲中,张梅玲的《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张建新的《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李子勋的《探索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杨凤池的《公务员的兴趣管理》等都是最受欢迎的讲座,其中杨凤池的讲座,很多没有地方坐的人将过道也挤得满满的。
杨凤池很善于讲故事,一个又一个案例让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案例过后,他也对下面的人说,提高情商是大家的主要任务,他告诉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有自我减法、理性互动、有效管理三个方面,讲到这些时,台下的人又收起笑容纷纷拿起笔认真记录。闫洪丰注意着现场每一次的动与静,他都把这些记录下来,再反馈给下一讲的专家,让他们更容易地了解到台下观众的兴趣点和基本的需求。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很多人举手提问,可是时间关系,杨凤池只能回答三个人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有人问他,“现在很多人忙惯了,闲不下来,一旦闲下来就心里发慌,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杨凤池认为这可能是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会有的一种惶惶然和不安全感,觉得只有忙碌才能让自己踏实。他指出现在大家特别需要的是忙里偷闲,坦然面对内心的焦虑和烦恼。话刚说完,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讲座刚结束,很多人就把还没下讲台的杨凤池围了起来,一些部委的相关领导热情地邀请他能够单独去做一次讲座,还有一些人见缝插针地问上一两个来不及课上问的问题。
“名家谈心理”讲座就像是一场“强心”风暴席卷了各个部委。讲座结束后的半年里,闫洪丰陆续接到了20多个部委的电话,希望他帮忙联系请专家去单独做报告。据事后了解,截止到目前,有将近40个部委都先后开展了这样的后期培训。中心和各个部委间的合作逐渐多了起来。虽然还不能达到普遍的状态,但这次的讲座激发了这个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史占彪看来,这对中心未来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在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中,他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支200人左右、分属于各个部委的骨干心理管理专员队伍。在设想中,会从每个部委挑选一到两名骨干培养对象,由中心统一专业培训,由他们配合中心开展各个部委的心理健康工作。在他看来,这些专员将成为每个部委和中心的桥梁,通过他们及时发现和了解这一中青年官员群体的心理压力状态。史占彪认为,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要持续关注,而且需要经常进行心理支持,毕竟他们肩负着执行国家各项决策的重任。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受访公务员李志、李建峰均为化名)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道理,A和B两条线是不是一样长?同意吗?”
张侃指着大屏幕上的两条线段,移动着手里的鼠标,目光紧盯着台下正在听他说话的人群,没人说话,可以一目了然得出结论的东西并不会引发他们的好奇。
他们在等待下文,张侃下翻了一页,PPT投影显示出新的图像,他把原来的线段放到了不同的地方,听众们有轻微的骚动。
“一旦分开它们在不同的系统当中,你们再看感觉它们一样长吗?”
“不一样了吗,其实线还是原来的线,只是放在不同的地方给你们的感觉不同罢了。同样,人也一样,你还是你,但是放在这个岗位和其他岗位,周围对你的评判就是不同的。”
讲台上的张侃边讲边和台下互动,一问一答气氛热烈。有人笑着点点头,也有人疑惑地皱着眉,很多人都摊开了笔记,时不时地记点什么。
讲心理与个人、职业与社会,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并不陌生,但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们挤满了会场来听这个讲座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这个以“健康生活,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学“名家谈”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主办,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下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承办,在2010年一共举办了12场这样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
公务员们为什么对自己面临的心理压力有如此迫切的需要?
看得到的压力
当张侃开讲的时候,能容纳800人的会场没有一个空座,跟一般开会越开人越少不一样,这次讲座越开人越多,后面赶来的人已经没有座位可座。
36岁的处长李志是赶来听讲座的人之一,但是他来晚了,甚至都挤不到会场里面去,他站在最外面听了一会,准备放弃。
不过,会场外面放着的四台机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李志走过去看了看这些陌生的玩意儿,一位咨询师告诉他这是生物反馈放松仪,可以测知他的压力以及感受如何放松的过程,这激起了李志的好奇心。
他决定试一试,根据皮电和心率的显示,李志看到了屏幕上一颗枯萎的菩提树。咨询师告诉他,当人有压力和不放松的时候,这棵菩提就会呈现这样枯萎的状态。如果能够放松状态,这棵菩提就会改变。李志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可是怎样都无法改变枯萎的状态。而他旁边机器上的一位女士显然很高兴,因为在指导下很快就看到了屏幕上的菩提慢慢变得茁壮开花、绽放光芒。
从原先的部门调换到现在的部门已经半年了,李志一直无法融入新的环境,下属觉得他的做事风格太古板,不如前一任领导能力强。上司找他也谈过两次话,希望他能尽快融入新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
李志失眠很久,就算睡了也是一直做梦。觉得特别累,每天早上都很害怕出门上班,而到了单位还必须要装作没事一样,就怕被人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更被看不起。听说旁边的贵宾室专门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可以做一对一咨询。李志决定去聊聊。在一个小时的交谈中,他一直都在说,而心理咨询师只是偶尔发问引导他的思路,他觉得对方并没有给他任何意见,可是却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自己,心里明快了一些。
这一天的讲座似乎引发了连锁效应,有很多像李志这样的处级官员开始打电话到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询问下一次的讲座和培训会在什么时间开始。
这让一手策划和推动这个活动的闫洪丰感到很高兴,事实上在第一场讲座开始之前,闫洪丰心里很没底。2010年3月14日这天,北京下着大雪,闫洪丰心里凉了半截,雪天路滑,他很担心此前想要来听讲座的人赶不来。
这位中国残联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赶紧拿起手机,四处“拉人”,要求那些承诺来听讲座的领导们不能失信。
“能有需求吗?哪有那么多人会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呢?”这是闫洪丰第一次向国家机关的一些领导交流进行心理培训时得到的反馈,要是第一场讲座就办砸了,后面肯定没法继续。闫洪丰正是因为看到了在工作中像李志这样需要心理疏导的人越来越多,才萌发了给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进行心理培训的念头。但他也不确定会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但是在他的奔走、推动下,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国科学院工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三方联合组建的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最后建立起来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史占彪博士担任咨询服务部主任,闫洪丰担任了顾问的角色。
在讲座期间,来参会的培训者都可以做一份心理测评,或者在现场做,或者可以回家登录网站操作,然后会出具给其一份完整的个人分析报告。李志也做了一份。在整个讲座期间共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了测评,其中1437人是在24~44岁间的青年干部职工。中心的心理健康研究组就重点依据这些数据做出了第一份关于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告。
这次调查依据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认知效能和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考量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的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报告指出,参加本次测验的青年干部职工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通普通人群水平,而五个维度的考量中,除了自我认知外,其他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际关系得分最低,有近1/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咨询服务部主任史占彪表示,从现实的心理接访看来,鉴于国家机关工作的特殊性,人际交往中的压力的确是比较突出的一块,这些显而易见的压力很容易阻碍他们的家庭、工作及其他方面的适应能力,造成内心的冲突与焦虑。
热线背后 不能说的痛苦
杨莉是中心心理热线的咨询师,每周六都坚守在热线旁边,从下午2点开始,晚上8点结束。普通单位五六点正常下班的时间是她一天里相对较忙的时候,电话比较集中。中心像她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共有8名。他们对于需要当面心里咨询的干部职工,向心理所的心理专家预约,目前共有12名博士、教授参与门诊咨询工作。
自从热线开通以来,电话咨询大概有200例左右,面对面咨询50例左右,虽然量不高,但涉及的内容却很广泛,有的是咨询职场上人际交往的压力,有的是倾诉婚姻情感的烦恼,也有的是来自亲子关系的问题。经心理咨询中心初步统计,这些来访者的问题多以职场压力和亲子关系居多,情感问题次之。史占彪分析认为,这如实反映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事业和子女教育双重压力下,存在诸多心理困惑需要解决。
杨莉就曾接到一位女性正处级干部的电话,她和丈夫都是部门的负责人,两个人工作很忙,儿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奶奶带的。上小学的儿子十分顽皮,三天两头被老师找家长,有时候早上没带作业,有时候和同学打架,有时候就在教室乱跑。
这位干部苦恼地告诉杨莉,她和丈夫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孩子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工作时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又会出什么乱子,回到家夫妻与奶奶因为对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又经常发生争吵。这位能搞定很多复杂工作的官员,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这让她感到很焦虑。因为电话咨询的成效很有限,杨莉曾建议对方过来和专家聊聊,但对方拒绝了。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杨莉发现这个群体总是对自己的身份十分谨慎,无论是咨询孩子问题,还是自己的认知问题,在交谈中能知道他们都在压抑自己的痛苦和难处,不愿意让单位的任何人知道。“很多人觉得看心理医生就代表着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他的仕途肯定要受影响。所以有些人甚至打电话都是偷偷的。”杨莉无奈地说。
史占彪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中心成立后,针对这一群体也设计了一些培训和讲座,虽然每次都向各部委做了宣传,但收效并不大。每次联系那些部门做心理讲座时,有的总是会笑笑以“最近很忙,改期再办”推脱。就算是有的已经定好的部门,也经常会突然接到电话说临时有重要工作必须改期,甚至直接取消了。
他和闫洪丰交流过这个苦恼,总的来说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不够。在史占彪看来,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不是问题,就像是感冒吃药一样是可调可治的。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关键是必须要了解心理学,愿意从中找到一些方式方法,寻求一些渠道去改变心态。
他们希望借由“名家谈心理”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心理学的好处。史占彪和闫洪丰商量后,邀请了12名国内首屈一指的心理学界专家。因为时间或其他因素,名单一改再改,最终确定了张侃、杨凤池、李子勋、王登峰、张建新、罗劲、车宏生、乐国安、樊富珉、刘翔平、丛中、张梅玲等12位名家,在2010年为公务员们进行心理减压和疏导。
有压力就有需求,系列讲座前后吸引了10000多人参加,学员涵盖了所有的部委,很多讲座都爆满,随着每一讲的深入,一些部委还特别组织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观摩学习。
婚恋危机必须重视的问题
40岁的李建峰人生经历一直是顺顺利利的,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要求下报考了公务员。工作10年后,他从科员、副科级、科级,提升为副处级干部。李建峰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但坐在这个岗位上,重要的事并不是他说了算,自己的很多想法也难以完成,干的工作有些是他不喜欢干的事儿,或不赞成干的事儿。
工作中的压力让他脾气变得很不好。有时候下班回到家仍然板着脸,妻子关心问问,却都被他冷冷地回绝了,“你能懂什么?”时间久了妻子对他也有埋怨,觉得他对自己就像是对下属,体会不到伴侣的感觉。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
身为团委书记的闫洪丰本身是心理专业出身,还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因此,他更能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状态。很多人知道他是学心理学的,因此无论是开会还是去其他部门办事,总有人会找他谈谈,即使会上不方便说,私下里也一定会打电话。他也经常在中心给那些负责热线的心理咨询师做督导,在他看来,李建峰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的婚姻情感失衡的例子太多了。
因此,在考虑“名家谈心理”讲座的内容时,大家很早就确定了探究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这样的题目。这次的讲座酝酿了两年之久,每周都会开协调会,研讨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到底该给这些公务员们讲什么。
十二讲的每一位教授都有着各自擅长的专业,他们原本想讲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块,但商量的结果是,他们必须讲授最贴近这个群体需求的东西。每次例会,大家都会拿出很多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找出这一群体最迫切需求的东西。闫洪丰觉得必须有针对性的内容才会更加吸引人,才能达到一针见血触动这一群体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在反复的探讨下,他们最终定下了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讲座最终定在了2010年3月到2010年6月间。心理咨询中心印发了大量的海报和宣传册通过团工委下发到各个部委去,此外,他们还在机关内部网站上推广,每名职工只要下载入场券并加盖单位公章到时就可以免费入场。海报上除了讲座安排,还清楚地标明了路线图,甚至还包括在哪里停车可以不花钱的攻略。
闫洪丰事先还特别给每个团委书记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再三表明心理学对大家的重要性,并表明这十二讲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请这些书记帮忙号召更多人关注此次讲座。“其实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这个群体真的来了解心理学,了解他们自己的心理压力,了解他们能够通过这一学科让自己过得更快乐和轻松。很多人都逃避压力,不愿意说,不愿意去看,但往往心理的那个负担只会越来越严重。只有认识它、重视它,并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它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闫洪丰感慨地说。
200人的心理专员队伍
“米卢说什么?态度决定一切!我个人认为,米卢是我们的好同志,他不是中国足球总教练,而是总心理医生。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是给国足做了心理辅导和校正。不管是凑巧也好,有缘也好,最后中国足球就是冲出了亚洲。”当心理学专家杨凤池在台上说到这时,坐无缺席的台下再次爆出了阵阵笑声。
在十二讲中,张梅玲的《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张建新的《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李子勋的《探索婚恋心理提升家庭功能》、杨凤池的《公务员的兴趣管理》等都是最受欢迎的讲座,其中杨凤池的讲座,很多没有地方坐的人将过道也挤得满满的。
杨凤池很善于讲故事,一个又一个案例让台下听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案例过后,他也对下面的人说,提高情商是大家的主要任务,他告诉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有自我减法、理性互动、有效管理三个方面,讲到这些时,台下的人又收起笑容纷纷拿起笔认真记录。闫洪丰注意着现场每一次的动与静,他都把这些记录下来,再反馈给下一讲的专家,让他们更容易地了解到台下观众的兴趣点和基本的需求。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很多人举手提问,可是时间关系,杨凤池只能回答三个人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有人问他,“现在很多人忙惯了,闲不下来,一旦闲下来就心里发慌,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杨凤池认为这可能是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会有的一种惶惶然和不安全感,觉得只有忙碌才能让自己踏实。他指出现在大家特别需要的是忙里偷闲,坦然面对内心的焦虑和烦恼。话刚说完,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讲座刚结束,很多人就把还没下讲台的杨凤池围了起来,一些部委的相关领导热情地邀请他能够单独去做一次讲座,还有一些人见缝插针地问上一两个来不及课上问的问题。
“名家谈心理”讲座就像是一场“强心”风暴席卷了各个部委。讲座结束后的半年里,闫洪丰陆续接到了20多个部委的电话,希望他帮忙联系请专家去单独做报告。据事后了解,截止到目前,有将近40个部委都先后开展了这样的后期培训。中心和各个部委间的合作逐渐多了起来。虽然还不能达到普遍的状态,但这次的讲座激发了这个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史占彪看来,这对中心未来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在新一年的工作规划中,他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建立一支200人左右、分属于各个部委的骨干心理管理专员队伍。在设想中,会从每个部委挑选一到两名骨干培养对象,由中心统一专业培训,由他们配合中心开展各个部委的心理健康工作。在他看来,这些专员将成为每个部委和中心的桥梁,通过他们及时发现和了解这一中青年官员群体的心理压力状态。史占彪认为,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要持续关注,而且需要经常进行心理支持,毕竟他们肩负着执行国家各项决策的重任。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受访公务员李志、李建峰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