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跨学科议题,得到了学者密切而持久的关注。本文通过大都市郊区农业转移人口的实地调查,使用“角色再造”这一核心概念,从认知、移情和行为三个方面透视了新市民群体角色再造的内在机理,勾勒出了大都市郊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观动因及其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了角色理论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和政策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市民群体角色再造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1-0111-09
一、问题意识、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近年来,城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持久关注,成为一个跨学科议题。①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身份转化以及社会权利的保障上,对其角色的转型涉及较少或不够深入。其实,“制度-技术”层面上的市民化只是一个相对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外在过程,而“文化-社会心理”层面上的市民化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吸收与沉淀。而且,没有“文化-社会心理”层面的市民角色转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不是一个完整彻底的过程。本文试图运用“角色再造”这一核心概念,透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后,新市民群体角色再造的内在机理,从而勾勒出大都市郊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观动因及其演变过程,并由此深化角色理论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本文所指称的“新市民”并不是一个规范性的专业用语,一般是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或者大学毕业留在非户籍地城市工作的群体集合。这个群体包括三大类具有明显区分度的群体:第一类是拥有居住地户籍的,他们大多数是通过教育、投资、婚姻等渠道来实现移民,并在非出生地长期工作或学习的,是典型的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群体。比如,大学毕业后留在非原籍工作的年轻白领群体就是一大类新市民群体。第二类是劳动力移民群体,主要是指通过非正式工作的渠道来实现自我的劳动力区域转移,并在城市中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工作,但目前已具有了相对固定的住所和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且长期定居于所在城市的群
体。这个群体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农民工”等。这类新市民与老市民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迁移到什么地方,是一种理性选择和市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目前政府不再禁止他们流动和迁移了,但他们仍然会受制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即使许多人已经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了多年,却仍然无法像老市民群体一样获得完全同等的城市社会权利。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三类是城市郊区的失地或被征地的农民,他们在全部或部分失去土地之后,被城市政府强行纳入到城市生活体系,实现了从原来的农民转变为“新市民”。其与第二类群体的区别在于这类新市民已经拥有了城市户籍并部分地享受到了城市社会的同等权利和社会保障,他们融入城市的起因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
之所以说是“新市民”,是相对于“老市民”而言的。但本文所研究的“新市民”是专指上述第三种类型的城郊失地农民。这些“新市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至少有:一是大多数靠纯粹出卖劳动力为生或从事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这使其不同于其他一些财富型的移民和知识型的移民;二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和住所,这使其不同于其他一些普通的农民工群体、无业且无家可归的游民群体;三是对所居住的城市具有较强的认同和归属愿望,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这使其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四是虽然户籍可能改为“非农业”户口了,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得到城市社会的正式认可,难以享受到与老市民完全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正待遇,这使其区别于其他毕业分配、工作调动的正规移民。文军:《制度、资本与网络:上海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分析》,《中国研究》2005年第2期。可以说,这些新市民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现阶段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的一种未预期的后果。
“角色再造(Role Recreation)”是角色理论中的一个新概念,关于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内容,西方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有着大量的讨论,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有关“角色转换”的理论讨论。主要著作有: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Boubleday, 1959; Biddle,Bruce J. and Edwin J .Thomas, Role Theory:Concepts and Research, New York:John Wiley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市民群体角色再造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1-0111-09
一、问题意识、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近年来,城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得到了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持久关注,成为一个跨学科议题。①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身份转化以及社会权利的保障上,对其角色的转型涉及较少或不够深入。其实,“制度-技术”层面上的市民化只是一个相对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外在过程,而“文化-社会心理”层面上的市民化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吸收与沉淀。而且,没有“文化-社会心理”层面的市民角色转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不是一个完整彻底的过程。本文试图运用“角色再造”这一核心概念,透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后,新市民群体角色再造的内在机理,从而勾勒出大都市郊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微观动因及其演变过程,并由此深化角色理论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本文所指称的“新市民”并不是一个规范性的专业用语,一般是指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或者大学毕业留在非户籍地城市工作的群体集合。这个群体包括三大类具有明显区分度的群体:第一类是拥有居住地户籍的,他们大多数是通过教育、投资、婚姻等渠道来实现移民,并在非出生地长期工作或学习的,是典型的知识移民和财富移民群体。比如,大学毕业后留在非原籍工作的年轻白领群体就是一大类新市民群体。第二类是劳动力移民群体,主要是指通过非正式工作的渠道来实现自我的劳动力区域转移,并在城市中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再生产工作,但目前已具有了相对固定的住所和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且长期定居于所在城市的群
体。这个群体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打工者”“农民工”等。这类新市民与老市民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迁移到什么地方,是一种理性选择和市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目前政府不再禁止他们流动和迁移了,但他们仍然会受制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即使许多人已经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了多年,却仍然无法像老市民群体一样获得完全同等的城市社会权利。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三类是城市郊区的失地或被征地的农民,他们在全部或部分失去土地之后,被城市政府强行纳入到城市生活体系,实现了从原来的农民转变为“新市民”。其与第二类群体的区别在于这类新市民已经拥有了城市户籍并部分地享受到了城市社会的同等权利和社会保障,他们融入城市的起因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
之所以说是“新市民”,是相对于“老市民”而言的。但本文所研究的“新市民”是专指上述第三种类型的城郊失地农民。这些“新市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至少有:一是大多数靠纯粹出卖劳动力为生或从事技术含量偏低的工作,这使其不同于其他一些财富型的移民和知识型的移民;二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和住所,这使其不同于其他一些普通的农民工群体、无业且无家可归的游民群体;三是对所居住的城市具有较强的认同和归属愿望,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这使其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四是虽然户籍可能改为“非农业”户口了,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得到城市社会的正式认可,难以享受到与老市民完全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正待遇,这使其区别于其他毕业分配、工作调动的正规移民。文军:《制度、资本与网络:上海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分析》,《中国研究》2005年第2期。可以说,这些新市民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现阶段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的一种未预期的后果。
“角色再造(Role Recreation)”是角色理论中的一个新概念,关于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内容,西方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有着大量的讨论,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有关“角色转换”的理论讨论。主要著作有: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Boubleday, 1959; Biddle,Bruce J. and Edwin J .Thomas, Role Theory:Concepts and Research, New York:John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