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正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1 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下,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强调“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基于对新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新课程实验教学有如下主要特点。
1.1 倡导实验方式的探究性,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旧教材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方法主要是验证前人研究的定律,重复前人的操作方法,如“验证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等。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则更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注重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注重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新教材的实验设计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实验,强调探究性实验是重要的实验方式,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方式。新、旧教材实验形式和方法的对比如表1。
新课程倡导实验方式的探究性,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过程、感受乐趣、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2 强调实验操作的主体协作性
新教材实验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例如:探究实验中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结果、表达和交流、材料用具的选用等无不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始终处于实验过程的积极状态中,通过主动讨论、探究、自主思考不断达成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
新教材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因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必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帮助和提高。教师合理组合实验小组成员,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默契配合,能促进实验小组协作性的形成,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1.3 重视实验教学的评价过程性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特点为过程性,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使评价日常化。在实验教学中也体现了上述新课程评价特点,重视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实验和观察等项活动后,学生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旧教材中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评价中,较注重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评价。新课标教材中实验设计求多元、学生的实验求合作,注重过程探究,注重知识的应用。因为是随堂实验,其过程更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点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及时激发。
1.4 突出实验的开放性和交流性
新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①实验内容、方法、设计、结果方面的开放性;②实验场所的开放性,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结合开放活动空间;③许多材料、步骤在教材中不作硬性规定,具有灵活性。
实验信息交流是科學研究重要环节之一。传统实验缺少实验信息的交流,新教材强调表达交流实验报告,而探究性实验蕴含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学生进行交流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空间。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总结、表达等能力,体验不同观点的碰撞,经历人际的交往,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
实验教学规范管理主要是:建立以实验教师、实验员责任制为核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教学人员工作职责规范化;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化;实验过程管理程序化;仪器、药品申购和管理规范化;仪器、药品存放有序化。
2.1 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规范和调整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有关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和行为要求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实验室系统由人、财、仪器设备、信息、时间(可概括为人与物和人与人两大关系)等因素所构成。人是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对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具有支配的权利。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人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校主管领导、任课教师、校产管理员)以及实验主体参与者学生。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理应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管理者和实验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学校要根据各有关人员在系统里所处的位置及承担的责任,完善各种制度、规定和规则,诸如:实验保管制度,实验物品(药品、仪器设备)申购、验收制度,实验安全制度,实验员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教师演示实验程序规则,学生分组实验程序规则,实验室规则,学生实验守则。建立仪器领用、报损、外借、损坏维修、赔偿规定,设置教学仪器借还登记表,演示实验通知单,学生分组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台仪器药品交接检查登记表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系统管理中的人与物、人与人两大关系,保证实验教学安全运转、规范运转、有秩序高效运转。
各种制度、规定、规则装订成册,于各学年开学时发至相关年级备课组;送学校办公室(或教务处)备案,学校档案管理室存档。
2.2 建立实验室档案
实验室档案的建立既有利于规范实验员管理实验室财产职责,对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还有利于规范任课教师备好实验课、上好实验课,对实验教学进行量化管理。将管理档案分为:仪器设备档案、实验教学档案。
①仪器设备档案(包括计划、采购、验收,建立账、卡、标,分类与存放,仪器的保管、使用中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要抓好计划、采购、验收、建档、建账、存放、保管维修等各个环节。实验室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与经费的可能经常补充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采购,均需按照所使用的教材,依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标》提出计划,购足基本实验仪器,购足使用率高的仪器,购进的仪器要统一按国家教育部编发的《中学理科仪器目录》进行编号。账本与实物记录要规范化,购进仪器时,要先验收,再上账本,建卡、标存放,凡损坏或正常消耗的应及时记录,损坏的要的情赔偿,每学期对实验室检查,每学年一次清查,做到账目、记录、实物相吻合。
②实验教学档案(包括实验教学的登记、实验通知单、学生分组实验登记、实验器材的损坏登记等)。在实施实验教学档案时,教师对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应做到心中有数,对分组实验,规定由任课教师在一周前提交实验通知单,以保证准备器材的时间;对演示实验,应在3 d前提交演示实验通知单,由实验员准备器材。采用统计法对任课教师完成实验的情况详细记录,建立序号登记制度,学期末将统计表汇总装订成册,交教务主任审核归档保存,进入个人业务档案。
2.3 实验室仪器的有效管理
实验室仪器的管理包括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 ①仪器的静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规则规定仪器要分类、编号、入账,做到账目、标签、实物三统一,实验室与学校总务处定期(每学期)对账1次,做到物物有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仪器分科分类存放,标签齐全清楚,陈列有序,按保管要求做好仪器防潮、防尘、防震、防压、避磁等工作,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理,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易燃、易爆、放射性物品、极其有害物品设立专室由专人持证管理。购进或调拨的精密贵重仪器应先验收,再交实验员保管。一切仪器的领用、借用和归还,均应办好签收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仪器损坏、丢失,应由当事人填写“仪器损失报告单”,按有关规定处理。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损失,原则上应由当事人赔偿。实验教学课件、教学挂图按级组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收回。
②仪器的动态管理:所谓动态管理是指将仪器给学生分组实验用或教师使用以及竞赛、科技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等遵循实验器材定位到人的原则。为此,制定了“学生实验规则”、“实验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编制了“学生分组实验登记本”,对学生实行定位登记管理,这样的管理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狠抓科学管理的重要尝试。起始年级在第一次实验时,将学生的组次、座次、实验器材固定下来。实验小组根据学生的表现、能力、兴趣等合理搭配、优化结合,统一编号并长期固定,每组选定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明确职责,填写实验情况记录,出现仪器损坏、丢失或卫生差等问题,就可以根据座次号查出,减少损失。除管理器材外,小组长还可组织实验,开始前先检查器材是否完好、齐全,并填写“实验情况记录”,通过“学生实验台仪器药品交接检查登记表”前后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老师,以求得调整和帮助,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实验小组并给予奖励,这样做不仅器材丢失、损坏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护集体财产、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
2.4 实验教师、实验员的管理
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由教务处直接管理,接受相应科组的业务指导。
建立实验教研组。由实验教师任教研组长,定期组织实验人员研讨实验教学及管理方面的教研活动。
实验室实行实验教师责任制管理,实验教师和实验员是实验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实验教师、实验员是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其人员除具有专业知识(熟悉握教材、掌握实验技术、懂得实验室管理、熟悉计算机操作)外,同时还必须有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乐意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因此,应选配德才兼备的实验教师、实验员。学校要为相关人员的待遇、进修、职称评定考虑,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做法
3.1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网络实验模块
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加工处理,将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处理后建起网络实验模块。网络实验模块是集网上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务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为一体的实验管理系统。网络实验模块具有以下优点:①改变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②网络实验室建成实验课件和課件库,模拟实验室,与现代远程实验网站、教学网链接,使实验教学内容得到扩充,给实验教学更大的自由度。③在网络实验模块上发布实验指导材料,如实验实录、挂图、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对实验设备和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实现网上实验预约。使学生了解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的实验教学带来方便。
3.2 组建探究实验室,保障探究性实验有效实施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应当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建立“自主探究”的实验模式——组建自主探究实验室。实验室的座位可布置“讨论式”几个学生一组,共同围着一张多边形桌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室内设置橱柜,放置常用器材和药品供学生自主选择。
例如:在做“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酵母菌细呼吸的方式”等实验时,师生进入生物探究实验室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大组(每组6-8人),每大组再以2人为实验小组。由学生根据所探究的内容经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对学生设计的方案做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指导。实验室尽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得出结论。在大组内交流讨论:评定各自的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实验方法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严谨?有哪些心得和体会等。通过亲历探究过程,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管理好探究实验关键在于:①尽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②对学生做设计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的指导;③加强多元实验技术的研究和指导。
3.3 开放实验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因此,在保质保量完成教材要求的全部实验任务的前提下,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开放实验室,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条件和环境。
(1)随时开放。例如高中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常用药品的配制等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仅靠实验课的时间达到实验目的是很难的。为此,基本操作这项内容对全体学生全年开放,随到随做,实验室随时提供显微镜、现成装片、药品以及实验所需仪器。
(2)定时开放。例如必修实验,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补做或提高,则在下周一、二下午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完全按照上课时方法步骤重做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方法对必修实验重新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3)预约开放。例如:①学科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小制作等活动,学生有了设计思路、方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审核其可行性,然后预约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或制作;②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进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类不受时空限制的实验,可由辅导教师或活动组长申请预约,进入实验室完成活动项目的实验部分;③参与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通过预约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辅导和训练。
(4)专题开放。例如高考、中考的备考大约在最后两个月,根据学科特点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专题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所开放的专题时间内,选择任意时间完成该专题的相应实验。
1 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下,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强调“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基于对新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新课程实验教学有如下主要特点。
1.1 倡导实验方式的探究性,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旧教材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方法主要是验证前人研究的定律,重复前人的操作方法,如“验证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等。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则更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注重探究的方法与过程,注重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新教材的实验设计重视在具体的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实验,强调探究性实验是重要的实验方式,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方式。新、旧教材实验形式和方法的对比如表1。
新课程倡导实验方式的探究性,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过程、感受乐趣、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1.2 强调实验操作的主体协作性
新教材实验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例如:探究实验中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结果、表达和交流、材料用具的选用等无不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始终处于实验过程的积极状态中,通过主动讨论、探究、自主思考不断达成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
新教材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因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必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帮助和提高。教师合理组合实验小组成员,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默契配合,能促进实验小组协作性的形成,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1.3 重视实验教学的评价过程性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特点为过程性,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使评价日常化。在实验教学中也体现了上述新课程评价特点,重视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在进行实验和观察等项活动后,学生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旧教材中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评价中,较注重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评价。新课标教材中实验设计求多元、学生的实验求合作,注重过程探究,注重知识的应用。因为是随堂实验,其过程更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点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及时激发。
1.4 突出实验的开放性和交流性
新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①实验内容、方法、设计、结果方面的开放性;②实验场所的开放性,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结合开放活动空间;③许多材料、步骤在教材中不作硬性规定,具有灵活性。
实验信息交流是科學研究重要环节之一。传统实验缺少实验信息的交流,新教材强调表达交流实验报告,而探究性实验蕴含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学生进行交流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空间。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总结、表达等能力,体验不同观点的碰撞,经历人际的交往,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
实验教学规范管理主要是:建立以实验教师、实验员责任制为核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实验教学人员工作职责规范化;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化;实验过程管理程序化;仪器、药品申购和管理规范化;仪器、药品存放有序化。
2.1 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规范和调整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有关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和行为要求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实验室系统由人、财、仪器设备、信息、时间(可概括为人与物和人与人两大关系)等因素所构成。人是最富有活力的因素,对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其他因素具有支配的权利。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人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校主管领导、任课教师、校产管理员)以及实验主体参与者学生。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理应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管理者和实验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学校要根据各有关人员在系统里所处的位置及承担的责任,完善各种制度、规定和规则,诸如:实验保管制度,实验物品(药品、仪器设备)申购、验收制度,实验安全制度,实验员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教师演示实验程序规则,学生分组实验程序规则,实验室规则,学生实验守则。建立仪器领用、报损、外借、损坏维修、赔偿规定,设置教学仪器借还登记表,演示实验通知单,学生分组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台仪器药品交接检查登记表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实验室系统管理中的人与物、人与人两大关系,保证实验教学安全运转、规范运转、有秩序高效运转。
各种制度、规定、规则装订成册,于各学年开学时发至相关年级备课组;送学校办公室(或教务处)备案,学校档案管理室存档。
2.2 建立实验室档案
实验室档案的建立既有利于规范实验员管理实验室财产职责,对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还有利于规范任课教师备好实验课、上好实验课,对实验教学进行量化管理。将管理档案分为:仪器设备档案、实验教学档案。
①仪器设备档案(包括计划、采购、验收,建立账、卡、标,分类与存放,仪器的保管、使用中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要抓好计划、采购、验收、建档、建账、存放、保管维修等各个环节。实验室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与经费的可能经常补充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采购,均需按照所使用的教材,依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标》提出计划,购足基本实验仪器,购足使用率高的仪器,购进的仪器要统一按国家教育部编发的《中学理科仪器目录》进行编号。账本与实物记录要规范化,购进仪器时,要先验收,再上账本,建卡、标存放,凡损坏或正常消耗的应及时记录,损坏的要的情赔偿,每学期对实验室检查,每学年一次清查,做到账目、记录、实物相吻合。
②实验教学档案(包括实验教学的登记、实验通知单、学生分组实验登记、实验器材的损坏登记等)。在实施实验教学档案时,教师对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应做到心中有数,对分组实验,规定由任课教师在一周前提交实验通知单,以保证准备器材的时间;对演示实验,应在3 d前提交演示实验通知单,由实验员准备器材。采用统计法对任课教师完成实验的情况详细记录,建立序号登记制度,学期末将统计表汇总装订成册,交教务主任审核归档保存,进入个人业务档案。
2.3 实验室仪器的有效管理
实验室仪器的管理包括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 ①仪器的静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规则规定仪器要分类、编号、入账,做到账目、标签、实物三统一,实验室与学校总务处定期(每学期)对账1次,做到物物有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仪器分科分类存放,标签齐全清楚,陈列有序,按保管要求做好仪器防潮、防尘、防震、防压、避磁等工作,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理,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易燃、易爆、放射性物品、极其有害物品设立专室由专人持证管理。购进或调拨的精密贵重仪器应先验收,再交实验员保管。一切仪器的领用、借用和归还,均应办好签收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仪器损坏、丢失,应由当事人填写“仪器损失报告单”,按有关规定处理。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损失,原则上应由当事人赔偿。实验教学课件、教学挂图按级组专人负责,使用后及时收回。
②仪器的动态管理:所谓动态管理是指将仪器给学生分组实验用或教师使用以及竞赛、科技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等遵循实验器材定位到人的原则。为此,制定了“学生实验规则”、“实验仪器使用登记制度”,编制了“学生分组实验登记本”,对学生实行定位登记管理,这样的管理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狠抓科学管理的重要尝试。起始年级在第一次实验时,将学生的组次、座次、实验器材固定下来。实验小组根据学生的表现、能力、兴趣等合理搭配、优化结合,统一编号并长期固定,每组选定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明确职责,填写实验情况记录,出现仪器损坏、丢失或卫生差等问题,就可以根据座次号查出,减少损失。除管理器材外,小组长还可组织实验,开始前先检查器材是否完好、齐全,并填写“实验情况记录”,通过“学生实验台仪器药品交接检查登记表”前后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报告老师,以求得调整和帮助,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实验小组并给予奖励,这样做不仅器材丢失、损坏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爱护集体财产、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
2.4 实验教师、实验员的管理
实验教师和实验员由教务处直接管理,接受相应科组的业务指导。
建立实验教研组。由实验教师任教研组长,定期组织实验人员研讨实验教学及管理方面的教研活动。
实验室实行实验教师责任制管理,实验教师和实验员是实验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实验教师、实验员是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其人员除具有专业知识(熟悉握教材、掌握实验技术、懂得实验室管理、熟悉计算机操作)外,同时还必须有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乐意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因此,应选配德才兼备的实验教师、实验员。学校要为相关人员的待遇、进修、职称评定考虑,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做法
3.1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网络实验模块
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加工处理,将实验室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处理后建起网络实验模块。网络实验模块是集网上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务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为一体的实验管理系统。网络实验模块具有以下优点:①改变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②网络实验室建成实验课件和課件库,模拟实验室,与现代远程实验网站、教学网链接,使实验教学内容得到扩充,给实验教学更大的自由度。③在网络实验模块上发布实验指导材料,如实验实录、挂图、文字材料等,使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对实验设备和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实现网上实验预约。使学生了解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为教师的实验教学带来方便。
3.2 组建探究实验室,保障探究性实验有效实施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应当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建立“自主探究”的实验模式——组建自主探究实验室。实验室的座位可布置“讨论式”几个学生一组,共同围着一张多边形桌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室内设置橱柜,放置常用器材和药品供学生自主选择。
例如:在做“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酵母菌细呼吸的方式”等实验时,师生进入生物探究实验室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大组(每组6-8人),每大组再以2人为实验小组。由学生根据所探究的内容经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对学生设计的方案做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指导。实验室尽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得出结论。在大组内交流讨论:评定各自的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实验方法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严谨?有哪些心得和体会等。通过亲历探究过程,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真正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管理好探究实验关键在于:①尽可能提供学生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②对学生做设计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的指导;③加强多元实验技术的研究和指导。
3.3 开放实验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因此,在保质保量完成教材要求的全部实验任务的前提下,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开放实验室,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验探究的条件和环境。
(1)随时开放。例如高中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常用药品的配制等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仅靠实验课的时间达到实验目的是很难的。为此,基本操作这项内容对全体学生全年开放,随到随做,实验室随时提供显微镜、现成装片、药品以及实验所需仪器。
(2)定时开放。例如必修实验,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补做或提高,则在下周一、二下午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完全按照上课时方法步骤重做实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方法对必修实验重新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3)预约开放。例如:①学科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小制作等活动,学生有了设计思路、方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审核其可行性,然后预约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或制作;②学生(自己或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进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类不受时空限制的实验,可由辅导教师或活动组长申请预约,进入实验室完成活动项目的实验部分;③参与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通过预约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辅导和训练。
(4)专题开放。例如高考、中考的备考大约在最后两个月,根据学科特点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专题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所开放的专题时间内,选择任意时间完成该专题的相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