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功利眼光看待入户家访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zha2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许多70后、80后乃至90后来说,都有一段关于老师家访的难忘记忆。在家里等待老师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不过,忐忑不安往往在老师进门那一刻起烟消云散,在老师和家长相互寒暄、倒水让座中,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自己也跟着敞开了心扉……
   时光荏苒。当昔日被家访的孩子成为家长,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话、qq、微信等通讯工具十分发达。单纯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后者较之传统家访的方便、快捷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人看来,家访已经过时,老师坐在办公室打一通电话、发几条语音就能完成与家长的交流。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不能拿功利眼光看待家访。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访,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增进学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显然不是“隔空喊话”所能替代的。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貼心。老师和家长坐下来促膝长谈,才能把问题谈实谈透,把思想谈深谈通,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家访的“家”大有深意。之所以是入户家访,而不是把家长请到学校,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总会给人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容易让家长感到拘谨。而家永远是让人最放松的地方,双方可以放下思想顾虑,像唠家常一样谈谈孩子的学习、生活。同时,老师专程登门,可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所获得的温暖和感动是电话和网络无法比拟的,更能激发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感,主动配合支持学校工作。
   家访的“访”不可或缺。家访不仅仅是聊聊天、说说话,更是一种带着问题的探访。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优缺点,父母的脾气秉性、处事方式对孩子产生了哪些影响?随着一个个问题有了答案,孩子的形象在老师心中鲜活立体起来。正如有校长所言:“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一次次被感动,对肩上的责任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一些家长优秀的教育方法,也能够为老师提供启迪和参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一些家长质疑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恐怕不只是为老师叫苦,也是担心给自己添麻烦。诚然,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和生活,一切向效率看齐。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过程是绕不开、省不得的。老师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作为孩子的家长,难道就不能抽出点时间,陪老师聊聊天?有时候,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
其他文献
丹霞盆地上白垩统丹霞组是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岩石组合,目前缺乏对其砾岩物质组成及其物源的深入研究。本次通过14个丹霞组巴寨段砾岩露头的观测,统计其砾石的大小、岩性、磨圆度、球度及风化程度,进而结合盆地基岩特点,探讨砾岩的物质来源及形成条件。结果表明,丹霞组砾岩的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风化程度较低,为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流主导的冲积扇相粗碎屑沉积,具有明显的多物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血压计进行计量检测评价,并分析存在问题,为准确监控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柯氏音法血压计和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测压原理,依据不同血压计的检定规程,对其
为了分析赣江流域径流对1980-2013年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及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以外洲水文站控制的流域范围为研究对象,建立SWAT模型,对赣江流域径流进行模拟研究分析。
对于一些低效油藏,包括塔里木盆地塔中油田的老区块,在开采过程中同样遇到了采油速度慢、含水量高等开采效率低的问题。
运用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研究降雨量及其pH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铀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中总铀随淋滤量增大而降低;2)土壤中总铀浓度随着淋滤液pH降低而降低;3)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大数据逐渐融入各个行业和领域,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广播电视作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而广播电视编辑在行业中的位置十分关键,行业想要取得显著突破,获得持续发展,必需对广播电视编辑进行创新。本文针对广播电视编辑的发展现状做出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大数据融合视角下广播电视编辑的发展方针,望能为广播电
本文对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与管理建议,对今后湿地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机遇1.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德育不仅是简单地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