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流域相关论文
着生藻类在水质监测与水生态健康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江西最大的河流赣江为研究对象,对赣江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
探究气象水文干旱传播规律对水文干旱的提前预警和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赣江流域1960—2018年逐月降水量、气温和径流量资料,分别......
河长制是我国河湖管护工作模式的创新,也是对江河湖泊监管的重要抓手,是贯彻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手段。赣江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
南方红壤区作为中国木材和粮食的重要产地,但存在大面积的以马尾松纯林为典型代表的林下水土流失现象,浅沟侵蚀作为其主要的侵蚀形......
...
中国将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愿景将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SPs)分为“双碳”路径(SSP1-1.9、SSP1-2.6、SSP2-4.5......
期刊
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集合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8个气候模式模拟的赣江流域和汉江流域1961~2000年的月气温、月降水数据,评......
研究赣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可以对未来赣江流域水环境状况进行预测,为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本文......
本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据赣江流域及毗邻区27个气象站1961-2015年日降水量、赣江吉安、峡江、樟树、外洲水文站月年河道输沙......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甚至损害自然生......
摘要:为探明赣江流域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关系,基于赣江流域1960~2018年降水和径流量资料,分别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径流指数(S......
输沙量、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的流域尺度转换研究是当前流域侵蚀产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旨在通过尺度转换理论将坡面小区试验研究......
在统计了大量最新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赣江流域的降水、蒸发、泥沙、水质等年内年际变化及地区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性和大......
根据产出-效率-效果(3E)标准构建递阶层次结构的绩效指标体系,从江西省内众多流域中选定赣江流域为研究个例,采用AHP方法进行经济......
选取中国东部季风区南方赣江流域和北方官厅流域,基于逐日气象和水文观测数据率定和验证了HBV水文模型,并以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水文分量时空变化对认识流域产汇流过程,优化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WAT模型,本研究......
依据1959—2017年的气象记录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IDW插值和小波分析等探讨了赣江流域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有重要影响,探讨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目前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赣江是鄱阳湖的第一大支流,其水环......
2010年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统计中,长江主要支流总体水质良好。长江水系十大支流中,大渡河、岷江、沱江、湘江和赣江水质良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然而,一方面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浪费又没有得到很好......
本研究利用赣江流域内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外洲水文站逐日径流数据,分析赣江流域1955-2010年间径流和降水的代际变化、年际变化和......
第七回 蒋介石推行饿死政策毛泽东号令打破封锁 话说毛泽东“放弃赣州”的主张遭到反对后,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最后决定:......
近年来,随着黄金市场价格的上涨及城镇建设砂石料需求的增加,赣江流域淘金、采砂船迅速增多.据今年二季度初统计,从吉水的墨潭到峡......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多种多样的服务产品。明确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特征和驱动机制对优化森......
基于"临水垂直插管法"采集赣江流域32个采样点的底泥样品,经索氏提取方法(Soxhlet Extraction,SE)前处理及气相色谱法(GC-ECD)检测......
摘 要:基于1959—2017年赣江流域13个站点逐日降水量數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分析了赣江流域7个......
在长江南岸的赣江流域有一片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的红色土地——江西,八一军旗从这里升起,中国革命曾在这里孕育,红土地质朴而坚韧,......
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长江第二大支流,其水资源的供给不仅对江西省的水资源调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整个长江中下游也有着重要的影......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面积最大、输沙量最大的支流,其水沙变化对鄱阳湖入湖水沙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水库建设对赣江流域水沙情势的影......
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赣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基于赣江流域及其周边的27个气象站1966-2015年逐日降水量数据,采用Mann-......
以2013—2017年江西省赣江的水质及水量作为研究指标,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环境统计年报》和江西省水利厅公布的《江西省水......
多卫星遥感降水产品为无/缺资料地区的水文过程模拟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结合地面高密度雨量站网,在中国典型暴雨区赣江流域定量评......
流域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域单元,其总体空间结构规律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在介绍与评价施坚雅流域核心 边缘结构模......
基于439户居民调查数据,采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赣江流域南昌段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水平及其......
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生态环境质量主成分分析结果,将赣江流域划分成3个生态区和10个生态亚区,并......
于2006年1月和7月对赣江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分析研究了水体中各形态无机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
阐述赣江流域峡江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坝址的比较与选择,提供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所需地质依据.......
依据赣江干、支流14个主要控制站1957~2015年的实测径流,对赣江流域径流的地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径流地区分布不均,......
依据赣江干、支流14个主要控制站1957~2015年的实测径流,对赣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等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本研究以ArcGIS为平台分析了赣江流域上游地区山洪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地形特征、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以及生态系统功......
基于3种不同排放情景下LARS-WG天气发生器内嵌的6种大气环流模式结果,预估了21世纪3个时期赣江流域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值变化......
根据赣江流域1965-2015年的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重标极差R/S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MK法分析气温、降......
运用GIS技术和方法,以1∶25万数字地图为基础,根据赣江流域范围内的河流湖库水域使用功能、经济发展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