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课题。作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上,威海大胆探索实践,循着“四个新型增长”的路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增长道路。
一、技术创新领军,走“集约型增长”之路。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出台了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的意见,把创新体系建设提上重要日程,连续多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成为引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强大动力。特别在创新载体建设上,建立了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院士工作站、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产学研合作联盟;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达到8个、94个和136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3个。创新载体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全市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技术开发项目337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6项,填补国内空白177项。
结构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在转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但结构问题日渐突出:“中国制造”自主品牌不到10%,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模式,使我们在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的同时,面临严重的反倾销制裁;核心技术不足,在精密仪器、高精度零部件、关键设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主要依赖进口,使我们要用大量的外汇高价购买国外垄断的高科技产品;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的无序竞争。这些结构性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破解的重大难题。
为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威海市从东北亚区域合作、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大局中审视自身的发展,立足区位优势、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提出了加快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决策部署。围绕“两区”建设,突出抓了三个调整:一是空间布局优化。高点定位、科学布局,制定了北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中部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临港产业带、南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三区两带”的建设规划。围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海洋“三品”为重点的海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船舶修造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东北亚地区为主要目的地的港口物流基地、以千公里幸福海岸为载体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核能和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镆铘岛石化项目为主体的现代石化基地“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按照“发展高端、改造中端、淘汰低端”的思路,确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IT产业和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战略产业,改造提升机械装备、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小火电、立窑水泥等“两高”产业。三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实施“百企登峰攻坚计划”,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培植医疗器械、重型数控机床、全钢载重子午胎、整船研发及零部件配套、光电和IT产业等“十大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发挥了产业的群聚效应,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同时,带动了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
二、两化融合导向,走“灵巧型增长”之路
当前,全球信息化潮流风起云涌,我国也已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社会形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较为先进的信息产业引致的创新技术能够充分被传统工业部门所吸收,通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水平改造传统工业,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然而,我国的信息产业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超高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与其他工业部门紧密的互动关系还没有形成,信息化在产业链中的催化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两化融合”,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推进“数字威海”建设,科技强警、城市应急、科技防腐、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十大领域基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初步形成。仅就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运用而言,通过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信息技术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一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步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各行业之间的融合,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其次是通过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激发了传统产业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划时代变革。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市场营销全过程数字化和网络化,并逐步延伸到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领域,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三、两个市场并进,走“均衡性增长”之路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只有均衡用力并形成同向合力,才能共同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近年来,在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贡献直线上升,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却呈快速下降的趋势。2008年和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为削弱,并最终演变为负拉动,从而凸显了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但事实上,这一需求结构带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随着国际市场复苏和出口的强劲反弹,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将维持4∶4∶2的格局,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
市场均衡理念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市场观念,在稳定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同时,把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拓展消费空间。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威海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30位,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威海高度重视“两个市场”的平衡发展,按照“外有延伸,内有拓展”的思路,积极推进“稳外需、扩内需”工作,每年都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在国内中心城市举办大型经贸活动,并引导企业通过扩大销售网络、创新营销方式、推进销地建厂等举措,努力扩大国内市场覆盖率。
四、节能减排并重,走“可持续增长”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总体粗放的增长方式,也使我国经济面临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的尴尬局面。从能源消耗看,我国是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GDP总量占美国的30%左右,而能源消耗量却与美国相近。特别是钢材、水泥消耗量更是惊人,约占全世界的27%和46%左右。因此,必须尽快转变发展观念,扭转拼资源消耗、拼生态环境的局面,努力探索资源有序利用、环境逐步改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威海作为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和环保工作,积极探索低碳经济模式,在化解能源劣势、强化资源优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在化解能源劣势方面。由于支撑威海经济发展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全靠外援。为此,威海市全面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使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7顿标准煤的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次,在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方面,鉴于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推进光能、水能、风能的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新能源项目达13个,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为威海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
(作者单位: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一、技术创新领军,走“集约型增长”之路。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出台了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的意见,把创新体系建设提上重要日程,连续多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成为引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强大动力。特别在创新载体建设上,建立了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院士工作站、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产学研合作联盟;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分别达到8个、94个和136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3个。创新载体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全市跟踪国际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技术开发项目3377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6项,填补国内空白177项。
结构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在转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但结构问题日渐突出:“中国制造”自主品牌不到10%,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模式,使我们在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的同时,面临严重的反倾销制裁;核心技术不足,在精密仪器、高精度零部件、关键设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主要依赖进口,使我们要用大量的外汇高价购买国外垄断的高科技产品;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的无序竞争。这些结构性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破解的重大难题。
为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威海市从东北亚区域合作、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大局中审视自身的发展,立足区位优势、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提出了加快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决策部署。围绕“两区”建设,突出抓了三个调整:一是空间布局优化。高点定位、科学布局,制定了北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中部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临港产业带、南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三区两带”的建设规划。围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以海洋“三品”为重点的海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船舶修造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东北亚地区为主要目的地的港口物流基地、以千公里幸福海岸为载体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核能和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镆铘岛石化项目为主体的现代石化基地“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按照“发展高端、改造中端、淘汰低端”的思路,确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IT产业和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战略产业,改造提升机械装备、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小火电、立窑水泥等“两高”产业。三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实施“百企登峰攻坚计划”,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着力培植医疗器械、重型数控机床、全钢载重子午胎、整船研发及零部件配套、光电和IT产业等“十大特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发挥了产业的群聚效应,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同时,带动了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
二、两化融合导向,走“灵巧型增长”之路
当前,全球信息化潮流风起云涌,我国也已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社会形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较为先进的信息产业引致的创新技术能够充分被传统工业部门所吸收,通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水平改造传统工业,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然而,我国的信息产业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超高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与其他工业部门紧密的互动关系还没有形成,信息化在产业链中的催化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加速推进“两化融合”,进而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推进“数字威海”建设,科技强警、城市应急、科技防腐、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十大领域基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初步形成。仅就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运用而言,通过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信息技术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一是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步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各行业之间的融合,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其次是通过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激发了传统产业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划时代变革。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市场营销全过程数字化和网络化,并逐步延伸到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领域,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三、两个市场并进,走“均衡性增长”之路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只有均衡用力并形成同向合力,才能共同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近年来,在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贡献直线上升,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却呈快速下降的趋势。2008年和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为削弱,并最终演变为负拉动,从而凸显了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但事实上,这一需求结构带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随着国际市场复苏和出口的强劲反弹,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将维持4∶4∶2的格局,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
市场均衡理念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市场观念,在稳定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同时,把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拓展消费空间。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威海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30位,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威海高度重视“两个市场”的平衡发展,按照“外有延伸,内有拓展”的思路,积极推进“稳外需、扩内需”工作,每年都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在国内中心城市举办大型经贸活动,并引导企业通过扩大销售网络、创新营销方式、推进销地建厂等举措,努力扩大国内市场覆盖率。
四、节能减排并重,走“可持续增长”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总体粗放的增长方式,也使我国经济面临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的尴尬局面。从能源消耗看,我国是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GDP总量占美国的30%左右,而能源消耗量却与美国相近。特别是钢材、水泥消耗量更是惊人,约占全世界的27%和46%左右。因此,必须尽快转变发展观念,扭转拼资源消耗、拼生态环境的局面,努力探索资源有序利用、环境逐步改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的战略增长点。威海作为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和环保工作,积极探索低碳经济模式,在化解能源劣势、强化资源优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在化解能源劣势方面。由于支撑威海经济发展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全靠外援。为此,威海市全面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使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7顿标准煤的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次,在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方面,鉴于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着力推进光能、水能、风能的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新能源项目达13个,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为威海乃至山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
(作者单位: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