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的融合,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关联并服务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都市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种功能:一是经济功能。主要是指提供优质、卫生、无公害的鲜活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汇增值能力,同时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以提高农民收入。二是社会功能。主要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对城乡居民就业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三是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发挥洁、净、美、绿的特色,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
二、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一)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
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地广人稀、工业发达、劳动力不足的国家。走的是从农业机械化起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这种模式的都市农业注重联合的农业经营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与农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形成一个产供销有机结合的农业经济体系,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并且与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相适应,采用新技术措施,生产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应注重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在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
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农业上的体现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他们还有强烈的崇绿和美食意识,充满绿色和阳光的田园、农村成为他们的主要度假地,同时还把美食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这种都市农业把体验、休闲农业以及环境看作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动农村休闲度假事业,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社会、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
以日本最为典型。日本的都市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从政府部门、农协、研究机构到日本市民,都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日本各级地方政府是自觉保护都市农业的主体,每年都会将都市农业列入政府年度计划予以推动,并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措施,农协和农业推广部门则加大对都市农业的宣传,举办培训班,提高劳动者素质。这种自上而下的广泛参与使得日本的都市农业迅速发展。
三、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我国各大城市都有保证郊区农民粮食自给和提供城市所需的副食品两个基本任务,而且城市周围的农业区域范围较广,有近郊、中郊、远郊三个层次。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活动,造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耕地减少、森林消失、能源紧缺、水资源紧张、物种锐减,加上人口恶性膨胀,自然已经难以承受。因此,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必然要求。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都市农业最靠近市场,贴近消费者,也最容易创造附加值。所以要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的多种经营,将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选择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社会和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四、都市农业发展的原则
(一) 功能多样性
都市农业的发展应向融商品生产、生态建设、承载生物技术、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拓。
(二)经营体系一体化
都市农业的发展要进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决策、企业化管理,由专业生产向深度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拓展。
(三)地域特色化
积极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都市农业,提高都市农业的科技、文化、资本含量。
五、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源于乡村旅游,但其内涵和外延却比乡村旅游大得多。其本质是结合农业产销与休闲观光的服务性产业,其发展应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以农民利益为依据,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经营形态。从基本特点上看,休闲观光农业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在布局上注重绿色生态框架;在城乡关系上重视资源整合、共同繁荣;在功能定位上重视拓展生活和生态功能,注重改造生产功能;在要素整合上,重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乡土素材;从生产组织上看,表现为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经营为重点,实行突破地域行业领域,形式多样的发展。
(二)农业与加工业的融合——加工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建立区域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形成高效率的农业区域分工体系,带动优势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发展;从农业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角度分析,建立区域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及转化增值水平,并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后经济效益,带动增加农民收入。
(三) 农业与出口贸易的融合——创汇农业
创汇农业指通过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农业企业,建设肉类、蔬菜、果品、水产品、花卉等出口产品基地,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或者是将绿色、有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
(四) 农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农产品现代物流业
我国是五千年农业大国,由农业投入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在内而产生的供应物流、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而产生的生产物流,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制成品为买卖对象的销售物流,回收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中产生的废弃物为核心的废弃物流以及汇成的农产品物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物流产业可以加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速度,促进优势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并对农民收入多元化、食品安全等起着关键作用。
(五)农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会展农业
农业会展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会展的举办,可以推动当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新产品。会展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专业质量、服务信誉,实现企业和买家做充分的沟通,从而为农业产业构建桥梁纽带。■
(作者单位:河北省赵县城乡规划局设计中心)
都市农业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的融合,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关联并服务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都市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种功能:一是经济功能。主要是指提供优质、卫生、无公害的鲜活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汇增值能力,同时增加城市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以提高农民收入。二是社会功能。主要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对城乡居民就业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三是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发挥洁、净、美、绿的特色,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
二、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一)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
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地广人稀、工业发达、劳动力不足的国家。走的是从农业机械化起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这种模式的都市农业注重联合的农业经营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与农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形成一个产供销有机结合的农业经济体系,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并且与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相适应,采用新技术措施,生产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应注重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在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农业
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农业上的体现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他们还有强烈的崇绿和美食意识,充满绿色和阳光的田园、农村成为他们的主要度假地,同时还把美食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这种都市农业把体验、休闲农业以及环境看作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动农村休闲度假事业,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社会、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
以日本最为典型。日本的都市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从政府部门、农协、研究机构到日本市民,都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日本各级地方政府是自觉保护都市农业的主体,每年都会将都市农业列入政府年度计划予以推动,并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措施,农协和农业推广部门则加大对都市农业的宣传,举办培训班,提高劳动者素质。这种自上而下的广泛参与使得日本的都市农业迅速发展。
三、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我国各大城市都有保证郊区农民粮食自给和提供城市所需的副食品两个基本任务,而且城市周围的农业区域范围较广,有近郊、中郊、远郊三个层次。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活动,造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耕地减少、森林消失、能源紧缺、水资源紧张、物种锐减,加上人口恶性膨胀,自然已经难以承受。因此,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必然要求。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应该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都市农业最靠近市场,贴近消费者,也最容易创造附加值。所以要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的多种经营,将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都市农业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选择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社会和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四、都市农业发展的原则
(一) 功能多样性
都市农业的发展应向融商品生产、生态建设、承载生物技术、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拓。
(二)经营体系一体化
都市农业的发展要进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决策、企业化管理,由专业生产向深度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拓展。
(三)地域特色化
积极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都市农业,提高都市农业的科技、文化、资本含量。
五、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源于乡村旅游,但其内涵和外延却比乡村旅游大得多。其本质是结合农业产销与休闲观光的服务性产业,其发展应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以农民利益为依据,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经营形态。从基本特点上看,休闲观光农业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在布局上注重绿色生态框架;在城乡关系上重视资源整合、共同繁荣;在功能定位上重视拓展生活和生态功能,注重改造生产功能;在要素整合上,重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乡土素材;从生产组织上看,表现为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经营为重点,实行突破地域行业领域,形式多样的发展。
(二)农业与加工业的融合——加工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建立区域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形成高效率的农业区域分工体系,带动优势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发展;从农业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角度分析,建立区域性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及转化增值水平,并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后经济效益,带动增加农民收入。
(三) 农业与出口贸易的融合——创汇农业
创汇农业指通过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农业企业,建设肉类、蔬菜、果品、水产品、花卉等出口产品基地,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或者是将绿色、有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
(四) 农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农产品现代物流业
我国是五千年农业大国,由农业投入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在内而产生的供应物流、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而产生的生产物流,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制成品为买卖对象的销售物流,回收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中产生的废弃物为核心的废弃物流以及汇成的农产品物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物流产业可以加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速度,促进优势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并对农民收入多元化、食品安全等起着关键作用。
(五)农业与会展业的融合——会展农业
农业会展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会展的举办,可以推动当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新产品。会展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专业质量、服务信誉,实现企业和买家做充分的沟通,从而为农业产业构建桥梁纽带。■
(作者单位:河北省赵县城乡规划局设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