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矛盾日渐突出,正确理解当前就业困境,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就业工作难点,需要多维度地深化认识,尤其是强化服务意识,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形成多方参与运行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意识;工作机制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每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都要思考和探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谈些粗浅看法。
一、建立全员参与的多维度就业工作运行机制
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单是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责任,也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校重视、部门协调、院系主抓、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关键。首先,领导要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就业工作人员要从自己的职责出发,恪尽职守。再次,要在全体教职工中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把就业工作自觉融入具体行动中,在学校形成毕业生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做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关键是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就业指导的管理职能日趋弱化,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制度逐步完善。这说明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去服务毕业生,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建立多渠道的密切联系,使供需双方得到信息的充分对称,是值得每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学校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毕业生相关就业事宜及在校生日常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职业指导专业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要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以毕业生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在人才培养的初期,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以毕业生为核心的理念,科学分析供需情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不同专业的生源比例和课程设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中期,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合理措施,增强人才的适应性,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学校相关部门有计划地通过就业指导刊物、网站、讲座培训、团队活动等各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二级学院要发挥专家、学者的优势,积极向外宣传、推荐毕业生。要把就业指导与教育管理相结合,把学生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培养能力,为毕业生就业增加砝码。
四、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要经常走访用人单位,与一批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关系,设立就业基地。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及时向就业基地及省内外其他相关单位发布我校毕业生生源情况。要积极参加省内外人才洽谈会,广泛接触用人单位,了解市场需求,推荐毕业生。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安排毕业生实习,为用人单位考核选拔毕业生提供便利。加强二级学院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动工作,形成自身的就业网络,积累用户,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
学校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校内外资源对接的桥梁作用。对外做好资源整合,加强“校政企”多方合作,努力拓宽就业市场,对内做好就业服务、就业教育,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对外合作共赢模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应注重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可以提高理论和实际工作的衔接度,通过学习与实践的循环往复,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早一步融入社会,增强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意识,为后期顺利实现工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缓冲适应期。
参考文献:
[1]王尔新.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逻辑学研究,2004(4).
[2]袁颖.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175-176.
[3]胡秀俊.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职业指导,2015(4):69-71.
[4]李亚茹,陈波,刘志峰.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 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J].高教学刊,2017(6):136-13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意识;工作机制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每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都要思考和探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谈些粗浅看法。
一、建立全员参与的多维度就业工作运行机制
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单是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责任,也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校重视、部门协调、院系主抓、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关键。首先,领导要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就业工作人员要从自己的职责出发,恪尽职守。再次,要在全体教职工中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把就业工作自觉融入具体行动中,在学校形成毕业生服务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做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关键是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就业指导的管理职能日趋弱化,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制度逐步完善。这说明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去服务毕业生,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建立多渠道的密切联系,使供需双方得到信息的充分对称,是值得每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学校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毕业生相关就业事宜及在校生日常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职业指导专业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要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以毕业生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在人才培养的初期,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以毕业生为核心的理念,科学分析供需情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不同专业的生源比例和课程设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中期,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合理措施,增强人才的适应性,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学校相关部门有计划地通过就业指导刊物、网站、讲座培训、团队活动等各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二级学院要发挥专家、学者的优势,积极向外宣传、推荐毕业生。要把就业指导与教育管理相结合,把学生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培养能力,为毕业生就业增加砝码。
四、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推进,新产业、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者要经常走访用人单位,与一批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关系,设立就业基地。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及时向就业基地及省内外其他相关单位发布我校毕业生生源情况。要积极参加省内外人才洽谈会,广泛接触用人单位,了解市场需求,推荐毕业生。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安排毕业生实习,为用人单位考核选拔毕业生提供便利。加强二级学院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动工作,形成自身的就业网络,积累用户,建立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
学校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校内外资源对接的桥梁作用。对外做好资源整合,加强“校政企”多方合作,努力拓宽就业市场,对内做好就业服务、就业教育,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对外合作共赢模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应注重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可以提高理论和实际工作的衔接度,通过学习与实践的循环往复,能够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早一步融入社会,增强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意识,为后期顺利实现工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缓冲适应期。
参考文献:
[1]王尔新.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逻辑学研究,2004(4).
[2]袁颖.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175-176.
[3]胡秀俊.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职业指导,2015(4):69-71.
[4]李亚茹,陈波,刘志峰.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 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J].高教学刊,2017(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