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和年初的两会之后,中国新的一届领导人走上了各自的岗位,中国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今后如何发展?不仅中国人关注,全世界也在关注。特别是今天,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很好,但美财政依然困难。欧洲依然在金融危机中苦斗。“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眼下日本经济是发展了,但会不会给今后带来更大的麻烦?人们正拭目以待。新兴大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困难增多,“金砖国家”一词的发明者奥尼尔最近称,现在唯一称得上是“金砖国家”的只有中国了。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但是最近亚洲的新兴大国,如印度、印尼等国,经济情况都不好,货币贬值,通胀上升。有人担心,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重演。在上述背景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中国的经济。中国好,世界好;中国经济出了问题,不仅会影响周边国家,而且会影响世界。
破解难题的关键
中国经历过30多年的大发展,成绩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很多难题。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包含三要素:人、产品和工具,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在生产力中,如何看待企业家的作用?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家是资本家,是革命的对象,是要消灭的对象,还是把企业家看成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进取的力量?看法的不同,就会引出不同的政策。
在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为纲在中国统治了几十年。我们把企业家视为革命的对象,不仅要打倒、改造现有的企业家,而且不允许产生新的企业家,不断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不起来,东西越来越少,票证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调整了政策,鼓励创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小平同志就特别重视企业家,亲自关注“傻子瓜子“的命运。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是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创业密切相关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出现过三次创业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乡镇企业家创业。第二次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一批公务员、知识分子下海创业。今天相当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就是当年响应小平南巡讲话的号召,放弃了铁饭碗,下海创业的。第三次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一批海归回国创业。这三次创业的浪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个体民营经济几乎是零,今天民营经济占到了中国经济总量的65%,创造75%以上的就业机会,新增就业机会80%以上是民营企业创造的,每年创造大约30万亿人民币的产值。没有这批人去创业,没有这一批企业家在那里艰苦奋斗,中国经济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其发展状况取决于是否能够把最聪明、最能干、最有创造力的人用起来。邓小平理论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的一批能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中国才能发展得如此之快。
鼓励创业、创新
今天中国为了破解面临的各种难题,形势呼唤着出现第四次创业的浪潮。为此,就需要构建一种鼓励创业、创新的氛围。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中国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创业的潜力。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是报考公务员,这并非是一件好事情。可是,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创业的青年人趋之若鹜,所以才有了“九二派”的企业家,他们为中国经济大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达到30%,而中国还不到1%。需要在大学生中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全球两个最好的创新基地都源于大学,美国的硅谷就源于斯坦福大学;以色列的创新就源于特拉维夫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申报专利的数量逐渐上升,2012年,中国申报专利的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然而,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专利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创造专利的过程中没有企业家参与。有些专利创造出来了,有很大的市场,但是企业家们不知道。有些专利在创造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需要考虑不够。因此实用性不强,创造出来就被搁置了。我们要千方百计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把专利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
我是中国绿色产业联盟的理事长,联盟的秘书长袁圣尧竭力向我推荐去参观在云南大理的一家绿色、环保、低碳做得非常好的民营企业。最近,我去了这家公司,这是云南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总经理和创始人杨龙接待了我。在我印象里,有色金属冶炼公司一定是污染严重的公司。去了之后我大吃一惊,来到公司里闻不到臭味,看不到黑烟,不产生废渣,污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了零排放。
杨龙高中毕业后想考大学,没考上就工作了。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特别是当了6年的卡车司机,专门给云南的有色金属冶炼的工厂运送矿石。19 9 5年,他创办了今天这家有7千职工,资产总额达26亿元的公司。
搞有色金属冶炼,掌握矿产资源是关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杨龙拿不到优质的矿产资源,怎么办?按照传统模式走下去,同别人竞争矿产资源,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杨龙和他的团队认识到只有另辟蹊径,才能找到一条生路。这条生路就是颠覆有色金属冶炼传统的产业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从别人不要的矿产资源,从工业废渣中提取有色金属。走通这条路的关键,是创新。
杨龙和他的团队认识到这个道理之后,就一心一意扑在创新上。杨龙是一个“怪人”,从不参加什么应酬,也不请客吃饭,天天回家陪父母吃饭,心思全用在创新上。创新,谈何容易?创新的规律是,失败多,成功少。在祥云飞龙,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氛围,不仅宽容失败,而且还给予失败者安慰奖。创新有了成果,申报了专利,国家给予公司奖励,公司一分钱不要,而且公司配以同国家奖同等金额的钱奖给创新者。有了好的创新氛围,有了鼓励创新的措施,人才就来了。祥云飞龙今天不仅能够消化劣质矿石,而且可以把工业废渣中的各种有色金属提炼出来,“吃干榨尽”,最后剩下的废渣磨成粉,卖给水泥厂做水泥。祥云飞龙掌握20多项专利,还在不断创新。杨龙对我说:“创新是无止境的,停止创新就会走向灭亡。”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是世界首创。在今天有色金属市场不景气,许多企业亏损的情况下,祥云飞龙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过得很好。特别喜人的是,祥云飞龙正在走向世界。
污水处理是今天中国的一大难题,中国有些不少污水处理厂是“花架子”,领导来视察,开一开,领导一走,就关了。有不少企业把污水往地下排,这真是作孽啊!地下水污染了,治理起来极为困难,这不仅是在危害当代人,而且还在危害子孙后代。
杨龙陪我看了他们的污水处理厂,他们的全部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了纯净水,直接送进锅炉,不排放污水。我问杨龙,污水这个大难题,他为什么解决得这样好?他回答我说,关键是两条:一是要做一个有社会负责感的企业,绝不能害别人。二是污水处理不仅不赔本,而且能够赚钱,这就可持续了。话很简单,讲得多深刻啊!
21世纪第二个10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十分关键的。要用好第二个10年这个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沿着邓小平的道路走下去,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更多的人去创新、创业,让像杨龙这样的企业家更多地涌现出来,中国就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破解难题的关键
中国经历过30多年的大发展,成绩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很多难题。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包含三要素:人、产品和工具,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在生产力中,如何看待企业家的作用?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企业家是资本家,是革命的对象,是要消灭的对象,还是把企业家看成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进取的力量?看法的不同,就会引出不同的政策。
在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为纲在中国统治了几十年。我们把企业家视为革命的对象,不仅要打倒、改造现有的企业家,而且不允许产生新的企业家,不断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其结果是经济发展不起来,东西越来越少,票证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调整了政策,鼓励创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小平同志就特别重视企业家,亲自关注“傻子瓜子“的命运。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是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创业密切相关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出现过三次创业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乡镇企业家创业。第二次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一批公务员、知识分子下海创业。今天相当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就是当年响应小平南巡讲话的号召,放弃了铁饭碗,下海创业的。第三次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一批海归回国创业。这三次创业的浪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个体民营经济几乎是零,今天民营经济占到了中国经济总量的65%,创造75%以上的就业机会,新增就业机会80%以上是民营企业创造的,每年创造大约30万亿人民币的产值。没有这批人去创业,没有这一批企业家在那里艰苦奋斗,中国经济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其发展状况取决于是否能够把最聪明、最能干、最有创造力的人用起来。邓小平理论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的一批能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中国才能发展得如此之快。
鼓励创业、创新
今天中国为了破解面临的各种难题,形势呼唤着出现第四次创业的浪潮。为此,就需要构建一种鼓励创业、创新的氛围。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中国每年有700万大学毕业生,蕴藏着巨大的创新、创业的潜力。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是报考公务员,这并非是一件好事情。可是,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创业的青年人趋之若鹜,所以才有了“九二派”的企业家,他们为中国经济大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达到30%,而中国还不到1%。需要在大学生中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全球两个最好的创新基地都源于大学,美国的硅谷就源于斯坦福大学;以色列的创新就源于特拉维夫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申报专利的数量逐渐上升,2012年,中国申报专利的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然而,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专利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关键是创造专利的过程中没有企业家参与。有些专利创造出来了,有很大的市场,但是企业家们不知道。有些专利在创造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需要考虑不够。因此实用性不强,创造出来就被搁置了。我们要千方百计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把专利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
我是中国绿色产业联盟的理事长,联盟的秘书长袁圣尧竭力向我推荐去参观在云南大理的一家绿色、环保、低碳做得非常好的民营企业。最近,我去了这家公司,这是云南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总经理和创始人杨龙接待了我。在我印象里,有色金属冶炼公司一定是污染严重的公司。去了之后我大吃一惊,来到公司里闻不到臭味,看不到黑烟,不产生废渣,污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了零排放。
杨龙高中毕业后想考大学,没考上就工作了。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特别是当了6年的卡车司机,专门给云南的有色金属冶炼的工厂运送矿石。19 9 5年,他创办了今天这家有7千职工,资产总额达26亿元的公司。
搞有色金属冶炼,掌握矿产资源是关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杨龙拿不到优质的矿产资源,怎么办?按照传统模式走下去,同别人竞争矿产资源,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杨龙和他的团队认识到只有另辟蹊径,才能找到一条生路。这条生路就是颠覆有色金属冶炼传统的产业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从别人不要的矿产资源,从工业废渣中提取有色金属。走通这条路的关键,是创新。
杨龙和他的团队认识到这个道理之后,就一心一意扑在创新上。杨龙是一个“怪人”,从不参加什么应酬,也不请客吃饭,天天回家陪父母吃饭,心思全用在创新上。创新,谈何容易?创新的规律是,失败多,成功少。在祥云飞龙,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氛围,不仅宽容失败,而且还给予失败者安慰奖。创新有了成果,申报了专利,国家给予公司奖励,公司一分钱不要,而且公司配以同国家奖同等金额的钱奖给创新者。有了好的创新氛围,有了鼓励创新的措施,人才就来了。祥云飞龙今天不仅能够消化劣质矿石,而且可以把工业废渣中的各种有色金属提炼出来,“吃干榨尽”,最后剩下的废渣磨成粉,卖给水泥厂做水泥。祥云飞龙掌握20多项专利,还在不断创新。杨龙对我说:“创新是无止境的,停止创新就会走向灭亡。”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是世界首创。在今天有色金属市场不景气,许多企业亏损的情况下,祥云飞龙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过得很好。特别喜人的是,祥云飞龙正在走向世界。
污水处理是今天中国的一大难题,中国有些不少污水处理厂是“花架子”,领导来视察,开一开,领导一走,就关了。有不少企业把污水往地下排,这真是作孽啊!地下水污染了,治理起来极为困难,这不仅是在危害当代人,而且还在危害子孙后代。
杨龙陪我看了他们的污水处理厂,他们的全部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变成了纯净水,直接送进锅炉,不排放污水。我问杨龙,污水这个大难题,他为什么解决得这样好?他回答我说,关键是两条:一是要做一个有社会负责感的企业,绝不能害别人。二是污水处理不仅不赔本,而且能够赚钱,这就可持续了。话很简单,讲得多深刻啊!
21世纪第二个10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十分关键的。要用好第二个10年这个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沿着邓小平的道路走下去,必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更多的人去创新、创业,让像杨龙这样的企业家更多地涌现出来,中国就一定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