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营造生态永续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活,以此保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形成城市文明與流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交相辉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催生了流域城市的诞生、辉煌、迁徙和湮灭。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城市萌芽,从夏代到秦统一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城市成长发展的主要集中地区;清至民国,黄河流域范围有城市236座。2020年黄河流域有我国东中西部山东、河南、山西等9个省区;西安、郑州2个国家中心城市;济南、郑州、太原、呼和浩特、西安、兰州、银川、西宁8个省会城市;济南、青岛、西安3个副省级城市以及7个城市群,人口众多,规模庞大。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6%,这意味着我国已完成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转型,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十四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黄河流域的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最为密切的环节,森林、湿地、农田面积减少,城市用地增加。
快速城镇化,致使城市病突出,设施老化,人居环境差,生态文化保护不足,安全风险隐患增加;快速城市化在短期内永久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改变了流域生态系统能量输送和物质的水文循环,改变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流域水循环的变化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及其一系列连锁反应。快速城市化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营造生态永续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活,以此保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形成城市文明与流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交相辉映。
构建生态永续理性思维框架
莫里斯定理认为人具有动物属性,追逐舒适、利润和安全,追逐利润形成人类贪婪的本质,贪婪的本质又导致行为失范、环境污染和人为灾难。康德认为“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人类以自身利益为标准,不断探索、改造自然环境,构建了人类主导的自然环境,在确立人类中心主义原则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然而,人不同于动物,有通过智力运演,预见未来的理性思维能力。理性思维有阶段性特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技术理性思维主导的发展方式,亟需用生态永续理性思维替代,用中华传统文化整体化、更全面、多代际的理性思维构建生态永续的理性框架,推动形成符合城市群的时代发展范式。
按照自然的尺度与秩序规划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规划发展的目标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城市规划的尺度按照为工业企业建设服务进行组织。有些城市甚至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城市的规划为建设而规划,按照生产的尺度和秩序进行城市用地安排,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及城镇化建设加速期催生了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尺度出现了宽马路、大街廓模式,典型街廓尺度普遍在200~500m之间,主要道路间距达到700~800m,造成空间封闭、可达性不足、街道尺度失衡。绿色生态概念提出以来,有些城市提出城市中心区商业和商务办公街廓控制在75~100m,居住地块街廓为150~200m,工业街廓为100~200m;在城市一般片区,街廓尺度控制在150~300m,将其作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仅仅是考量了低碳出行为核心的规划尺度。当生态永续成为时代主题,强化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生态永续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就成了时代命题。在关照碳排放的同时,还要关照生物多样性和生境适宜性,规划组织尺度须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尺度依赖特征,按照自然尺度与生境秩序进行城市生态用地布局与规划。
按照水生态自然过程修复城市
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池和透水铺装等措施可以实现小尺度集水渗水,是从城市建筑和景观绿化入手增加和维系调水蓄水的天然载体。中国古代,就有“天水不外泄”“四水归堂”“南面风水塘”等雨水资源利用的准绳。《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空间环境以及景观风貌等,以此治理城市病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环境的生态恢复过程,是促进城市生态结构升级,提升自我愈合能力的改良、修补和更新。阿姆斯特丹的“韧性洪利”基础服务设施,优先考虑城市生态效益和灾害抵御能力,通过建设城市硬件设施上的韧性最终实现海绵城市的韧性。城市绿化要从平面绿化向永久性森林结构方向转化,恢复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具备的保持大气成分、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水文过程、保护景观和稳定情绪的综合潜力。
孕育城市生态文化,营造生活意义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影响着居民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生态永续的生活仪轨和意义。古代尊崇儒家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周礼·考工记·城制》以宫为中心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王城主体结构,城郭中的官署、民居和宗祠牌坊,宣扬着长幼有序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生活一定是多维度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更需要有精神生活的饱满与充盈。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建筑评论家和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提出,“城市规划必须有一个小心谨慎的、社会的、生物学的及美学的原则”,要按照这样的原则规划城市,塑造艺术、文化和人文品格。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黄河流域的城市问题是造成流域生态脆弱的关键,为此国务院要求全面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着力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按照生态永续布局城市建筑,修饰城市环境,孕育城市文化意义;将自然和谐融入建筑,街坊和景观设计,让生态永续成为城市文化的底色和未来逻辑,让生态永续潜移默化渗入居民的生活,赋生态以生活意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催生了流域城市的诞生、辉煌、迁徙和湮灭。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城市萌芽,从夏代到秦统一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城市成长发展的主要集中地区;清至民国,黄河流域范围有城市236座。2020年黄河流域有我国东中西部山东、河南、山西等9个省区;西安、郑州2个国家中心城市;济南、郑州、太原、呼和浩特、西安、兰州、银川、西宁8个省会城市;济南、青岛、西安3个副省级城市以及7个城市群,人口众多,规模庞大。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6%,这意味着我国已完成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转型,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十四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黄河流域的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最为密切的环节,森林、湿地、农田面积减少,城市用地增加。
快速城镇化,致使城市病突出,设施老化,人居环境差,生态文化保护不足,安全风险隐患增加;快速城市化在短期内永久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改变了流域生态系统能量输送和物质的水文循环,改变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流域水循环的变化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退化及其一系列连锁反应。快速城市化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营造生态永续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活,以此保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形成城市文明与流域生态的良性循环、交相辉映。
构建生态永续理性思维框架
莫里斯定理认为人具有动物属性,追逐舒适、利润和安全,追逐利润形成人类贪婪的本质,贪婪的本质又导致行为失范、环境污染和人为灾难。康德认为“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人类以自身利益为标准,不断探索、改造自然环境,构建了人类主导的自然环境,在确立人类中心主义原则的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然而,人不同于动物,有通过智力运演,预见未来的理性思维能力。理性思维有阶段性特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技术理性思维主导的发展方式,亟需用生态永续理性思维替代,用中华传统文化整体化、更全面、多代际的理性思维构建生态永续的理性框架,推动形成符合城市群的时代发展范式。
按照自然的尺度与秩序规划城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规划发展的目标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城市规划的尺度按照为工业企业建设服务进行组织。有些城市甚至提出先生产后生活,城市的规划为建设而规划,按照生产的尺度和秩序进行城市用地安排,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及城镇化建设加速期催生了城市扩张,城市空间尺度出现了宽马路、大街廓模式,典型街廓尺度普遍在200~500m之间,主要道路间距达到700~800m,造成空间封闭、可达性不足、街道尺度失衡。绿色生态概念提出以来,有些城市提出城市中心区商业和商务办公街廓控制在75~100m,居住地块街廓为150~200m,工业街廓为100~200m;在城市一般片区,街廓尺度控制在150~300m,将其作为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仅仅是考量了低碳出行为核心的规划尺度。当生态永续成为时代主题,强化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生态永续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就成了时代命题。在关照碳排放的同时,还要关照生物多样性和生境适宜性,规划组织尺度须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尺度依赖特征,按照自然尺度与生境秩序进行城市生态用地布局与规划。
按照水生态自然过程修复城市
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池和透水铺装等措施可以实现小尺度集水渗水,是从城市建筑和景观绿化入手增加和维系调水蓄水的天然载体。中国古代,就有“天水不外泄”“四水归堂”“南面风水塘”等雨水资源利用的准绳。《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空间环境以及景观风貌等,以此治理城市病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城市环境的生态恢复过程,是促进城市生态结构升级,提升自我愈合能力的改良、修补和更新。阿姆斯特丹的“韧性洪利”基础服务设施,优先考虑城市生态效益和灾害抵御能力,通过建设城市硬件设施上的韧性最终实现海绵城市的韧性。城市绿化要从平面绿化向永久性森林结构方向转化,恢复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具备的保持大气成分、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水文过程、保护景观和稳定情绪的综合潜力。
孕育城市生态文化,营造生活意义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影响着居民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生态永续的生活仪轨和意义。古代尊崇儒家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周礼·考工记·城制》以宫为中心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王城主体结构,城郭中的官署、民居和宗祠牌坊,宣扬着长幼有序慎终追远的伦理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城市生活一定是多维度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更需要有精神生活的饱满与充盈。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建筑评论家和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提出,“城市规划必须有一个小心谨慎的、社会的、生物学的及美学的原则”,要按照这样的原则规划城市,塑造艺术、文化和人文品格。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黄河流域的城市问题是造成流域生态脆弱的关键,为此国务院要求全面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着力解决黄河流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按照生态永续布局城市建筑,修饰城市环境,孕育城市文化意义;将自然和谐融入建筑,街坊和景观设计,让生态永续成为城市文化的底色和未来逻辑,让生态永续潜移默化渗入居民的生活,赋生态以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