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台湾陆军的发展日益趋向“守土作战”,以反坦克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巷战训练内容急剧增加,这也对渐趋老旧的台军单兵反坦克武器提出严峻的考验。台军基层反坦克火力配系大致覆盖范围从100米到2000米的射程:400米左右有法国制造的“阿皮拉斯”和瑞典制造的AT-4火箭筒,1000米以上可使用台湾联勤兵工厂仿制的美国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2000米以上的有从美国洛马公司引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撑场面,唯独400米内的反坦克武器急待更新,本文所要讲述的“主角”——“红隼”火箭筒正是为解决台军“400米内之惑”而生的。
悲催的“66筒”
长久以来,台军单兵攻坚武器搭配完全看美国老板的脸色行事。例如为了与69式40毫米单兵火箭筒相抗衡,台军从1976年开始列装“国造一式战防火箭”(因口径为66毫米而俗称“66筒”)。它系美国赫西东方公司的M72轻型火箭筒的实物测绘仿品,属于单兵操作、用后即丢的武器系统,可攻击轻型装甲车辆、固定火力点等。本来台湾联勤第205厂想生产3.5万套“66筒”,可没想到自身工艺不过关,尤其是关键性的火箭弹用压电引信被美国公司“掐着脖子”,所以折腾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也只交付部队了7000余套,而且其破甲能力不如原装货。再加上美国在1975年摆脱越战泥潭后有大批M72火箭筒急于“白菜价”清仓,因此台湾的“66筒”断断续续生产到1994年便告终结。
随着岛内军工开发与生产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台湾外购军火的范围日益萎缩,“国防自主”的口号从21世纪初陈水扁执政时期又开始被唱响。2004年,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向“国防部”提交发展第二代单兵近程火箭筒的意向,主要技术指标比照当时台湾海军陆战队刚刚从美国引进的M136“肩射多用途突击武器”(岛内据其英文缩写“SMAW”称它为“石魔”)。该武器能够发射高爆多用途火箭弹和高爆反装甲火箭弹,穿甲威力为250-400毫米均质钢装甲,射程刚好在200~400米左右,非常切合台军步兵的需求。整套SMAW系统的单价高达1.3万美元,台军颇有些“羡慕忌妒恨”。在得到“国防部”的首肯后,“中科院”对SMAW进行分解测绘,同时借鉴其它国家管退式火箭筒(如法国“阿皮拉斯”、俄罗斯RPG-27)的特点,于2009年在台北航天展上展出首款样品,2011年航天展上又拿出改良品。按照“中科院”公关人员的说法,该武器已经过在九鹏、屏东和湖口等靶场的多轮测试,有望于今年底投入量产,取代杂系的M72火箭筒和自制的“66简”。
瞄准两栖战车!
按照台军作战想定,未来一旦发生战争,首波登陆部队将以两栖坦克和装甲车为主,装甲厚度普遍在500毫米以下,而且可能缺乏步兵伴随掩护,因此台湾步兵若能实现反坦克武器的普及,势必令登陆部队遭受巨大损失,而属于消耗型武器的“红隼”火箭筒正是基于这一设想开发的。据披露,该武器长约75厘米,全重4.5千克,弹径80毫米,与SMAW接近。但与M72/“66筒”的可抽拉式套筒结构(即由内筒和外筒组成)、SMAW的可折叠式玻璃纤维发射管结构不同,“红隼”火箭筒采用固定式单筒结构,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和一次性成形工艺,发射筒中有70%以上的零件为塑料件,少部分金属件采用压铸冲压加工。“中科院”称“红隼”是不占编制的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发射筒可以重复使用。但放到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士兵们哪有心情和时间对发射筒进行再处理和装弹,因此它基本是“用后即扔”的武器。据称,“红隼”火箭筒从携行状态到战斗状态的转换时间只需6秒,即使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也能在很短时间内运用自如。
“红隼”的发射筒形似法国“阿皮拉斯”的管体与瑞典AT-4火箭筒的筒口罩的结合,筒壁厚约5毫米,发射筒中部焊有机械瞄准具和枪式发射击发机构。出厂前,发射筒内预先装填好火箭破甲弹,两端用橡胶盖密封(前后端盖在发射时不必打开)。在勤务状态下,火箭弹发动机尾部的固弹器固定在内筒壁上,筒上的塑料导爆管一端与火箭弹上的点火具相连。
发射/击发机构由枪械式扳机、扳机簧、击发杆、击发杆簧、导管、击针等部件组成。发射时,拨出保险销,击发杆簧便处于压缩状态,按压扳机即可射击。发射器上放大倍率2.5倍、视场12度的光学瞄准具,内有3条测距中垂分划线,分别对应50米、250米和400米射程。为满足夜战需要,“中科院”还计划为其加装夜视瞄准镜。“红隼”的适用操作温度为-40%~ 60%,经过简单的调整,火箭筒可实现左右手操作,保养维护也很简单。
“红隼”使用的火箭弹由铝合金弹体、锥形装药战斗部、压电引信、火箭发动机和折叠式稳定尾翼组成。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高燃速推进剂采用毛刷式装药结构,药管由弹性胶粘结在固药板上,燃烧时间短。锥形装药战斗部顶端为压电式撞击引信,破甲厚度达400毫米。在“中科院”公布的试射之中,“红隼”火箭弹命中一辆充当靶子的美制M48A3坦克炮塔左侧,高压、高温射流不但打穿侧装甲,更从炮塔右侧穿出,显示出了其威力。如果用于攻击其它目标,“红隼”火箭弹可穿透1.2米厚的钢筋混凝土、1.5米厚的砖墙以及2.7米厚的土木工事。有消息称,“中科院”打算效仿德国诺贝尔炸药公司的做法,为“红隼”火箭筒加装遥控装置进行远距离发射,或者加装感测装置,作为水平射击的反装甲地雷使用。这些方法可用于道路封锁、隘口防御等多种作战。
除战斗装药型外,台湾“中科院”也为“红隼”火箭筒用户提供惰性装药版,用于射击训练。据悉,“红隼”训练装置与火箭筒实体是相同尺寸,在发射前向装置内装入长度、重量、口径比实弹稍小的、装有惰性装药战斗部的实习弹,这样可以保证实习弹的弹道全程与实弹完全吻合。这类训练装置使用次数不少于300次。较大的发射声响和火箭气体喷流使训练接近于实战。
“红隼”2.0版致力于“三无”
长久以来,台军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全都是舶来品,这导致它们并不完全符合台军的需要。如台湾本岛城市化程度高,除了从美国洛马公司引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外,没有一种可在封闭空间内使用,这使台军在城市反坦克作战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再加上台军过于迷信欧美武器,没有认识到欧美军队在战场上有强大的空军和地面炮兵的掩护,其步兵反坦克任务不重,所以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性能往往很一般。况且台军反坦克体系型号众多、来源各异,不仅弹药不能通用,零配件的供应也是各自为政。
很显然,以“红隼”为发端,台军正努力在技术并不复杂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领域实现“防务自主”,减少对外依赖。按照“中科院”的远景规划,“红隼”2.0版将致力于实现无烟、无焰、无声发射,满足封闭空间使用需求,这种性能除了有利于射手的隐蔽外,还便于在狭小地形遂行反装甲任务。这和台湾岛内建筑物密集、山区丘陵地带的现实情况分不开的。实际上,台湾陆军已意识到过去“歼敌于水际滩涂”的作战模式在“跨地平线登陆”能力显著提高的今天已无实施可能,未来围绕沿海城镇居民点的近距离巷战有可能更加普遍。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两栖战车及主战坦克,台军除了以现有的各种精密武器对抗外,所能依赖的只有价格便宜、能大量部署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考虑到城市反坦克作战必然是重要作战形态,这就要求反装甲武器必须能在封闭空间内操作。“中科院”祈望“红隼”2,0版火箭筒能将岛内城区林立的房屋变成数不胜数的反坦克火力点,令任何装甲集群都望而却步。据悉,“中科院”正在参考从新加坡军火商手里弄到的德国产“弩”式“三无”火箭筒样品,尤其是研究其中火箭弹抛射药中的特殊成分。“弩”式火箭弹的抛射药里据说搀杂有大量铁粉,燃烧时会向发射筒两端施加作用力,被向后推出的铁粉因飞行阻力极大,会在很短的距离内跌落地面,从而抑制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尾焰。这一构思正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们所汲取。
[编辑/何懿]
悲催的“66筒”
长久以来,台军单兵攻坚武器搭配完全看美国老板的脸色行事。例如为了与69式40毫米单兵火箭筒相抗衡,台军从1976年开始列装“国造一式战防火箭”(因口径为66毫米而俗称“66筒”)。它系美国赫西东方公司的M72轻型火箭筒的实物测绘仿品,属于单兵操作、用后即丢的武器系统,可攻击轻型装甲车辆、固定火力点等。本来台湾联勤第205厂想生产3.5万套“66筒”,可没想到自身工艺不过关,尤其是关键性的火箭弹用压电引信被美国公司“掐着脖子”,所以折腾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也只交付部队了7000余套,而且其破甲能力不如原装货。再加上美国在1975年摆脱越战泥潭后有大批M72火箭筒急于“白菜价”清仓,因此台湾的“66筒”断断续续生产到1994年便告终结。
随着岛内军工开发与生产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台湾外购军火的范围日益萎缩,“国防自主”的口号从21世纪初陈水扁执政时期又开始被唱响。2004年,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向“国防部”提交发展第二代单兵近程火箭筒的意向,主要技术指标比照当时台湾海军陆战队刚刚从美国引进的M136“肩射多用途突击武器”(岛内据其英文缩写“SMAW”称它为“石魔”)。该武器能够发射高爆多用途火箭弹和高爆反装甲火箭弹,穿甲威力为250-400毫米均质钢装甲,射程刚好在200~400米左右,非常切合台军步兵的需求。整套SMAW系统的单价高达1.3万美元,台军颇有些“羡慕忌妒恨”。在得到“国防部”的首肯后,“中科院”对SMAW进行分解测绘,同时借鉴其它国家管退式火箭筒(如法国“阿皮拉斯”、俄罗斯RPG-27)的特点,于2009年在台北航天展上展出首款样品,2011年航天展上又拿出改良品。按照“中科院”公关人员的说法,该武器已经过在九鹏、屏东和湖口等靶场的多轮测试,有望于今年底投入量产,取代杂系的M72火箭筒和自制的“66简”。
瞄准两栖战车!
按照台军作战想定,未来一旦发生战争,首波登陆部队将以两栖坦克和装甲车为主,装甲厚度普遍在500毫米以下,而且可能缺乏步兵伴随掩护,因此台湾步兵若能实现反坦克武器的普及,势必令登陆部队遭受巨大损失,而属于消耗型武器的“红隼”火箭筒正是基于这一设想开发的。据披露,该武器长约75厘米,全重4.5千克,弹径80毫米,与SMAW接近。但与M72/“66筒”的可抽拉式套筒结构(即由内筒和外筒组成)、SMAW的可折叠式玻璃纤维发射管结构不同,“红隼”火箭筒采用固定式单筒结构,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和一次性成形工艺,发射筒中有70%以上的零件为塑料件,少部分金属件采用压铸冲压加工。“中科院”称“红隼”是不占编制的单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发射筒可以重复使用。但放到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士兵们哪有心情和时间对发射筒进行再处理和装弹,因此它基本是“用后即扔”的武器。据称,“红隼”火箭筒从携行状态到战斗状态的转换时间只需6秒,即使完全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也能在很短时间内运用自如。
“红隼”的发射筒形似法国“阿皮拉斯”的管体与瑞典AT-4火箭筒的筒口罩的结合,筒壁厚约5毫米,发射筒中部焊有机械瞄准具和枪式发射击发机构。出厂前,发射筒内预先装填好火箭破甲弹,两端用橡胶盖密封(前后端盖在发射时不必打开)。在勤务状态下,火箭弹发动机尾部的固弹器固定在内筒壁上,筒上的塑料导爆管一端与火箭弹上的点火具相连。
发射/击发机构由枪械式扳机、扳机簧、击发杆、击发杆簧、导管、击针等部件组成。发射时,拨出保险销,击发杆簧便处于压缩状态,按压扳机即可射击。发射器上放大倍率2.5倍、视场12度的光学瞄准具,内有3条测距中垂分划线,分别对应50米、250米和400米射程。为满足夜战需要,“中科院”还计划为其加装夜视瞄准镜。“红隼”的适用操作温度为-40%~ 60%,经过简单的调整,火箭筒可实现左右手操作,保养维护也很简单。
“红隼”使用的火箭弹由铝合金弹体、锥形装药战斗部、压电引信、火箭发动机和折叠式稳定尾翼组成。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和喷管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高燃速推进剂采用毛刷式装药结构,药管由弹性胶粘结在固药板上,燃烧时间短。锥形装药战斗部顶端为压电式撞击引信,破甲厚度达400毫米。在“中科院”公布的试射之中,“红隼”火箭弹命中一辆充当靶子的美制M48A3坦克炮塔左侧,高压、高温射流不但打穿侧装甲,更从炮塔右侧穿出,显示出了其威力。如果用于攻击其它目标,“红隼”火箭弹可穿透1.2米厚的钢筋混凝土、1.5米厚的砖墙以及2.7米厚的土木工事。有消息称,“中科院”打算效仿德国诺贝尔炸药公司的做法,为“红隼”火箭筒加装遥控装置进行远距离发射,或者加装感测装置,作为水平射击的反装甲地雷使用。这些方法可用于道路封锁、隘口防御等多种作战。
除战斗装药型外,台湾“中科院”也为“红隼”火箭筒用户提供惰性装药版,用于射击训练。据悉,“红隼”训练装置与火箭筒实体是相同尺寸,在发射前向装置内装入长度、重量、口径比实弹稍小的、装有惰性装药战斗部的实习弹,这样可以保证实习弹的弹道全程与实弹完全吻合。这类训练装置使用次数不少于300次。较大的发射声响和火箭气体喷流使训练接近于实战。
“红隼”2.0版致力于“三无”
长久以来,台军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全都是舶来品,这导致它们并不完全符合台军的需要。如台湾本岛城市化程度高,除了从美国洛马公司引进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外,没有一种可在封闭空间内使用,这使台军在城市反坦克作战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再加上台军过于迷信欧美武器,没有认识到欧美军队在战场上有强大的空军和地面炮兵的掩护,其步兵反坦克任务不重,所以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性能往往很一般。况且台军反坦克体系型号众多、来源各异,不仅弹药不能通用,零配件的供应也是各自为政。
很显然,以“红隼”为发端,台军正努力在技术并不复杂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领域实现“防务自主”,减少对外依赖。按照“中科院”的远景规划,“红隼”2.0版将致力于实现无烟、无焰、无声发射,满足封闭空间使用需求,这种性能除了有利于射手的隐蔽外,还便于在狭小地形遂行反装甲任务。这和台湾岛内建筑物密集、山区丘陵地带的现实情况分不开的。实际上,台湾陆军已意识到过去“歼敌于水际滩涂”的作战模式在“跨地平线登陆”能力显著提高的今天已无实施可能,未来围绕沿海城镇居民点的近距离巷战有可能更加普遍。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两栖战车及主战坦克,台军除了以现有的各种精密武器对抗外,所能依赖的只有价格便宜、能大量部署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考虑到城市反坦克作战必然是重要作战形态,这就要求反装甲武器必须能在封闭空间内操作。“中科院”祈望“红隼”2,0版火箭筒能将岛内城区林立的房屋变成数不胜数的反坦克火力点,令任何装甲集群都望而却步。据悉,“中科院”正在参考从新加坡军火商手里弄到的德国产“弩”式“三无”火箭筒样品,尤其是研究其中火箭弹抛射药中的特殊成分。“弩”式火箭弹的抛射药里据说搀杂有大量铁粉,燃烧时会向发射筒两端施加作用力,被向后推出的铁粉因飞行阻力极大,会在很短的距离内跌落地面,从而抑制火箭发射时产生的尾焰。这一构思正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们所汲取。
[编辑/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