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这里所提到的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感到需要解决又无现成的对策或方法时,需寻求处理手段或方法的一种心理活动,而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心理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达到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的目的呢?本人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一、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
  学生探究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人际氛围的支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
  第一,平等对话。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经常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谁想说?”、“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能教一教我吗?”、“你真了不起,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等等。
  第二,信任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究,不要怕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可以把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做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分析、反思、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第三,赏识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探究,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用热情的语言去鼓励,激起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
  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使他们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二、激发内在的探究动力
  在教学中,创设新奇、有趣的问题情境,能诱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主体产生问题,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探究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要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因此,教学中要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尝试热情,促进学生尝试探究取得成功。例如,教授《简单数据统计》一课,教师列出五种不同的水果,就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想办法调查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这些数据简明地表示出来,一眼就可以看到喜欢的人数和人数的多少?这就需要把数据加以整理。利用教材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在学生初步认识数据的整理方法后,揭示课题,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学习的最佳氛围。学生马上产生了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
  (2)利用游戏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竞赛等,融教学于游戏之中,寓问题于活动之中,使学生产生高度快乐的体验,以激发其求知欲。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与学生进行猜白色和黄色球的游戏,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这种猜一猜的形式吸引了学生,于是下一步的探究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三、选择恰当的探究方式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究,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独立探究。独立探究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不同的学生也无法代替别人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探究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做数学”的活动,才能“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
  (2)合作探究。独立探究确实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不要合作探究。相反,合作探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学中,学生进行同桌探究、小组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思维活跃,合作对学生而言,是心态的开放,是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数量不等的糖果,分给每个人3块,能分给几个人呢?结果会怎样呢?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后,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接着全班一起讨论分配的结果:正好分完的,余1个的和余2个的。老师适当引导:“会不会出现余3个或者3个以上的?”马上有学生反驳道:“不可能,够3个又可以分给1人了。”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分配,研究分得的结果,于是自然地从感性上明白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通过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只有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探究,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数学概念是用特定的数学语言和符号,以最概括、最简约的方式反映一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共同本质属性,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然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投象的概念是他们往往不易掌握的。因此,概念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关。笔者认为,要突破这一难关,要做到“静态概念,动态演绎”,让“静态”概念在引入、理解、深化的过程“动”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使他
期刊
摘要:多给“潜能生”提供发挥的空间,多给“潜能生”一点爱,这样能够转化他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教师微笑面对他们,因为微笑传递信心,给人以乐观和鼓励。第二,上课多提问他们,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像孔圣人一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给他们留适当的作业,这是“因材施教”理念的体现。第四,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表扬。第五,教师和他们真诚地交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健
期刊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这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旋律。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观,并以此为指导,从不同方向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境,诱发创新   良好的数学情境,可以使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作文评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倾注真情写评语,走进学生,分享写作的乐趣,在鼓励中激发欲望,在商讨中感受技巧,在谈心中缩短距离,在合作中展示风采,在自信中得到超越。  关键字: 作文评语 鼓励讨论 谈心合作超越  纵观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有许多固定的模式,但仍不乐观,不少学生不爱写作,有的敷衍了事,甚至抄袭范文,语文教师常常困惑其中。若能调动学生作文激情,让其享受习作的乐趣,提高作文水平是有
期刊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在读上下功夫。读什么呢?首先是读好语文课本;其次是读好自读课本;再次是读好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等教科书。除手头上这三样现成的东西外,有条件的还可订阅《语文报》、《文史报》、《中学生时事报》、《中学生》等报刊,并购买一些文学名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平时注意选择一些适宜中学生阅读的古典诗词,每学期80首,配以“作者简介”、“诗词评析”,帮助
期刊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愿意亲手试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投其所好。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几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好动、思维能力弱等特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期刊
我国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
期刊
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关注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目标就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基础来设计和确定的。地理课堂如何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既张扬个性,又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阿,是值得每一位地理老师研究的问题。   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激活学生的自信   课堂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格式化、整齐化一的过程,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个施教者要解决的问题。   1.课堂设计无疑是激活学生自信
期刊
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着眼学生科学素养,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对实验形式恰当、合理的改进,可以有效地拓展实验的内涵,激活学生的潜能,参与实验的设计,变换体验的手段,扩大操作的范围,提高探究的水平,积累活动的经验,提升实验的品质,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一、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协同实验   协同实验要求教师在示范的同时,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