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为论述对象,通过曾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心理与外在不同的表现和展示,探讨女性的历史境遇与生存境遇,剖析女性在不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表现。
关键词:曾树生;个性解放;知识女性
在巴金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当中,曾树生是最后一个,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新时代女性。曾树生并不是作为正面角色塑造的,她身上有崇尚物欲、逃避现实的缺点,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她冲破封建礼教和汪文宣自由恋爱,她以前有过远大理想——为教育事业献身。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
一、勇于追求幸福与自由
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是自由的也是大胆的,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自由恋爱并按照新的方式——未举行正式婚礼而与汪文宣同居生子,这样的举动在那个年代该有多大的勇气,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勇敢地迈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步,她的自主意识可见一斑。在家里,曾树生的种种作法汪母都看不惯,汪母认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正当的,经常辱骂曾树生是文宣的“姘头”。 抗战开始后社会境况比较惨淡,汪文宣和曾树生最初梦想破灭,生活日渐压抑与痛苦。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在时间的洗礼下渐渐地转化成亲情,面对年幼的小宣,多病的丈夫,她放弃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树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她物质生活匮乏,追求精神生活无可厚非。她不愿意在生活的重压下成为汪文宣那样沉默懦弱的老好人,她选择在灯红酒绿中寻找安慰,靠频繁的交际活动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现实生活的苦闷。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是在社会环境逼迫下产生的有些畸形的生活方式。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做“花瓶”,给汪文宣治病,给小宣交学费,她一个人支撑着家里的全部开销。她不仅仅承担着物质上的重压,还要受着婆婆的辱骂,在心灵上受着折磨。虽然汪文宣很爱她,但是丈夫的懦弱给不了她最起码的感情慰藉,在这样的状况下她所受到的个性解放思想驱使着她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二、对丈夫保有真挚的爱
在小说中巴金描写曾树生与丈夫感情的笔墨是非常少的,虽然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给人的是怜悯、同情,但還是非常的真切、感人。曾树生离家出走,汪文宣去银行找曾树生,曾不愿回家,汪文宣心情非常的失落去酒店喝酒,被曾树生碰到将他送回家,在婆婆的讽刺嘲笑中她还是选择留下来陪着丈夫。从这些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性,还是把丈夫放在心上的。当陈经理对她说敌人快要打进来了,还拿裁员来威胁她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还在生病的丈夫,她犹豫的说不走也不见得会死呀。在曾树生飞兰州的那天早上和丈夫依依不舍的情景也是真情的流露,最能显示她不变妻情的是小说中间的吻别,她痴立于躺在睡眠中的文宣的床前柔声告别:“宣,我们再见了,希望你不要梦着我离开你啊。”她心里不好过,用力咬着嘴唇掉转身子离开了床,可马上又回身去看他。这是如何的难舍难分啊!稍后,文宣赶到楼梯口来送行,树生一见到他“一阵心酸”,就扑到他身上去,文宣连忙后退,说自己有肺病会传染,而她“并不离开他,却伸开两只手将他抱住,又把她的红唇紧紧地压在他的干枯的嘴上,热烈的吻了一下”并泪流满面的说:“我真愿意传染到你那个病,那么我就不会离开你了。”这是令人辛酸而深情的拥吻,场面催人泪下。在兰州曾树生经常往家里寄钱、写信。汪文宣一直对她也是有着愧疚和歉意的,说她是好心肠的人。最后得知汪文宣的死时,“他葬在哪?我要去看他!”“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她真想立刻就到他的墓地去。”她这也是真情的流露,表明她还是深深的爱着丈夫的。
三、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与鲁迅的《伤逝》里的子君相比,曾树生是一个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文化、有思想、对身边的人有责任感的知识女性。在那么重的生活压力下,她让儿子小宣去比较好的学校去读书,而她却默默的独自承受着一笔很重的学费开支,同时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照顾丈夫和婆婆的生活。曾树生可以说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才去奔波,去承受黑暗的社会对一个柔弱的知识女性的欺凌与压迫。如果说丈夫汪文宣是一个坚强、能干的男人的话,她还会去当“花瓶”、和情人飞去兰州吗?曾树生最后成了一个真正的“花瓶”,她把人生,把理想完全抛弃了。对于曾树生这一选择好像违背了常人所认为的人物性格的道德原则,但其实她也是受害者。在生活的折磨下,她不得不成为“花瓶”,整天忍气吞声的受着旁人的鄙夷。总之,她在社会上、家庭里都处于深陷的苦闷之中无法自拔。在小说的开头就写曾树生与丈夫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小说的结尾她还是流浪在阴暗的街上。
总之,“曾树生虽算不上是个好女人,但也不是个坏女人。”用小说中文宣的话来说“她决不是一个坏女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金老先生在回忆创作《寒夜》时曾这样谈过曾树生“我最初在曾树生的身上看见一位朋友的太太的影子,后来我写下去就看到了更多的人,其中也有萧珊。所以我并不认为她不是好人”。曾树生以自己的真诚、善良、有情有义、充满生命的活力、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成为巴金所塑造的众多知识女性中最具深刻寓意的一个。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新派女性的典型形象。
(作者简介:王聪聪,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2012级语文教育。)
关键词:曾树生;个性解放;知识女性
在巴金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当中,曾树生是最后一个,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新时代女性。曾树生并不是作为正面角色塑造的,她身上有崇尚物欲、逃避现实的缺点,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她冲破封建礼教和汪文宣自由恋爱,她以前有过远大理想——为教育事业献身。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
一、勇于追求幸福与自由
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是自由的也是大胆的,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自由恋爱并按照新的方式——未举行正式婚礼而与汪文宣同居生子,这样的举动在那个年代该有多大的勇气,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勇敢地迈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步,她的自主意识可见一斑。在家里,曾树生的种种作法汪母都看不惯,汪母认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正当的,经常辱骂曾树生是文宣的“姘头”。 抗战开始后社会境况比较惨淡,汪文宣和曾树生最初梦想破灭,生活日渐压抑与痛苦。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在时间的洗礼下渐渐地转化成亲情,面对年幼的小宣,多病的丈夫,她放弃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树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她物质生活匮乏,追求精神生活无可厚非。她不愿意在生活的重压下成为汪文宣那样沉默懦弱的老好人,她选择在灯红酒绿中寻找安慰,靠频繁的交际活动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现实生活的苦闷。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是在社会环境逼迫下产生的有些畸形的生活方式。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做“花瓶”,给汪文宣治病,给小宣交学费,她一个人支撑着家里的全部开销。她不仅仅承担着物质上的重压,还要受着婆婆的辱骂,在心灵上受着折磨。虽然汪文宣很爱她,但是丈夫的懦弱给不了她最起码的感情慰藉,在这样的状况下她所受到的个性解放思想驱使着她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二、对丈夫保有真挚的爱
在小说中巴金描写曾树生与丈夫感情的笔墨是非常少的,虽然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给人的是怜悯、同情,但還是非常的真切、感人。曾树生离家出走,汪文宣去银行找曾树生,曾不愿回家,汪文宣心情非常的失落去酒店喝酒,被曾树生碰到将他送回家,在婆婆的讽刺嘲笑中她还是选择留下来陪着丈夫。从这些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性,还是把丈夫放在心上的。当陈经理对她说敌人快要打进来了,还拿裁员来威胁她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还在生病的丈夫,她犹豫的说不走也不见得会死呀。在曾树生飞兰州的那天早上和丈夫依依不舍的情景也是真情的流露,最能显示她不变妻情的是小说中间的吻别,她痴立于躺在睡眠中的文宣的床前柔声告别:“宣,我们再见了,希望你不要梦着我离开你啊。”她心里不好过,用力咬着嘴唇掉转身子离开了床,可马上又回身去看他。这是如何的难舍难分啊!稍后,文宣赶到楼梯口来送行,树生一见到他“一阵心酸”,就扑到他身上去,文宣连忙后退,说自己有肺病会传染,而她“并不离开他,却伸开两只手将他抱住,又把她的红唇紧紧地压在他的干枯的嘴上,热烈的吻了一下”并泪流满面的说:“我真愿意传染到你那个病,那么我就不会离开你了。”这是令人辛酸而深情的拥吻,场面催人泪下。在兰州曾树生经常往家里寄钱、写信。汪文宣一直对她也是有着愧疚和歉意的,说她是好心肠的人。最后得知汪文宣的死时,“他葬在哪?我要去看他!”“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后悔,她真想立刻就到他的墓地去。”她这也是真情的流露,表明她还是深深的爱着丈夫的。
三、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与鲁迅的《伤逝》里的子君相比,曾树生是一个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文化、有思想、对身边的人有责任感的知识女性。在那么重的生活压力下,她让儿子小宣去比较好的学校去读书,而她却默默的独自承受着一笔很重的学费开支,同时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照顾丈夫和婆婆的生活。曾树生可以说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才去奔波,去承受黑暗的社会对一个柔弱的知识女性的欺凌与压迫。如果说丈夫汪文宣是一个坚强、能干的男人的话,她还会去当“花瓶”、和情人飞去兰州吗?曾树生最后成了一个真正的“花瓶”,她把人生,把理想完全抛弃了。对于曾树生这一选择好像违背了常人所认为的人物性格的道德原则,但其实她也是受害者。在生活的折磨下,她不得不成为“花瓶”,整天忍气吞声的受着旁人的鄙夷。总之,她在社会上、家庭里都处于深陷的苦闷之中无法自拔。在小说的开头就写曾树生与丈夫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小说的结尾她还是流浪在阴暗的街上。
总之,“曾树生虽算不上是个好女人,但也不是个坏女人。”用小说中文宣的话来说“她决不是一个坏女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金老先生在回忆创作《寒夜》时曾这样谈过曾树生“我最初在曾树生的身上看见一位朋友的太太的影子,后来我写下去就看到了更多的人,其中也有萧珊。所以我并不认为她不是好人”。曾树生以自己的真诚、善良、有情有义、充满生命的活力、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成为巴金所塑造的众多知识女性中最具深刻寓意的一个。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新派女性的典型形象。
(作者简介:王聪聪,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2012级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