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季度,国内外经济运行出现好转迹象,我区部分经济指标呈小幅回调态势,但受自身发展动力减弱以及市场环境制约、投资后劲不足、消费无热点支撑等因素影响,经济上升动力仍然较弱,整体未脱离低速增长态势,短期内快速回升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在9%左右,全年运行呈稳中偏弱态势。
一、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本文选取工业生产先行指数、投资建设秩序指数、消费互动关系指数和政府企业个人收益联动关系指数对全区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一)工业生产先行指数小幅回升,工业运行有望企稳
该指数包括工业用电量、铁路及公路货运量。1-8月,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5%,与前7个月持平,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铁路、公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9%和14%,较前7个月分别提高1.5个、0.2个百分点(图1)。受工业用电量,铁路、公路货运量回升支撑,工业生产先行指数呈小幅回升趋势,工业生产有所恢复。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环比增速双双回升,其中,工业同比增长12.1%,较前七个月回升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4.7%,较7月份回升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平稳增长态势,预计三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2.5%左右。
图1 内蒙古工业生产先行指数走势
(二)投资建设秩序指数下滑,投资后劲不足
该指数由投资完成额和项目个数构成。从投资完成额看,1-8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低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图2),表明当前投资热情一般。受此影响,项目数量扩张乏力,1-8月,全区施工项目个数、新开工项目个数、全部投产项目个数较前7个月分别回落0.3、0.6和15.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设秩序指数持续下滑,表明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预计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于20%左右。
图2 内蒙古投资建设秩序指数走势
(三)消费互动关系指数下行,消费持续低迷
该指数由基本消费(吃穿类、日用品等基本生活消费品)和价值消费(建筑装潢材料类、石油及其制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及金银珠宝类消费品)构成。初步测算,1-8月,全区基本消费、价值消费增速分别下降4.4个和7.1个百分点。基本消费和价值消费双双回落,导致消费互动关系指数下滑,消费规模持续增长压力较大。1-8月,全社会(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0.2个百分点。后期,由于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支撑,消费仍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预计三季度(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0.5%左右。
(四)政府企业个人收益联动关系指数下滑,经济效益堪忧
该指数由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指标组成。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9%,较去年同期低6.8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艰难时期。企业收益缩减对财税和居民增收产生较强制约,1-8月,全区财政收入增长4%,分别较上半年和前7个月低1.3和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上半年)分别增长9.8%和13.3%,较去年同期分别低4.4和1.8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低0.3和1.4个百分点,全区政府企业个人收益联动关系指数呈下滑态势。由于企业效益短期难有实质性改观,后期财税和居民收入增长难有较大起色,预计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速在5%左右。
二、经济运行中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有利条件分析
1.国内外经济运行出现好转迹象,我区经济企稳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加速。9月,发达经济体中,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欧元区及日本Markit制造业指数连续4个月持续回升(图3),表明市场开始启暖。同时,伴随着发达体失业率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提高,美、日、欧经济有望回归复苏轨道,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图3 2012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PMI走势
受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好转和复苏预期的影响,10月7日,波罗的海综合货运价格指数(BDI)从年初700点反弹至2115点,创2012年1月以来新高(图4),同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迹象明显(图5、图6)。
图4 干散货运输市场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走势
图5 201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图6 2013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进程中,我国经济呈企稳迹象,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超预期好转,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有所回暖。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较1-7月上升0.1个百分点。8月环比比上月增长0.9%,工业产出回暖趋势进一步巩固。二是投资稳中有升。三季度,重点领域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17.9%,较前7月快0.8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单月增速由7月份的24.8%回升到8月的29.3%。在投资加速推动下,中上游企业补库存明显,企业利润开始回升。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8%,较1-7月提高1.7个百分点。三是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态势。8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率。
上述变化表明,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下,国内经济企稳态势渐趋明朗,预计2013年国内经济增速7.7%左右,完成7.5%预定目标问题不大。由于我区经济走势与全国经济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国内经济趋稳将为我区经济企稳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
2.国家“底线思维”调控思路及配套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提升我区经济增长质量,创造新的增长点
2013年,中央宏观调控思路转向“保底线”,宏观政策不再刺激“推高”,但强调“托底”,调控重点转向调结构和促改革,政策重心偏向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积极扩大内需及简政放权等,一系列围绕底线思维的政策陆续出台。 7月20日—8月20日短短1个月时间内,国务院先后推出了开放贷款利率管制、月销售额不超2万元企业免征两税、“营改增”试点扩至全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宽带中国”战略、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8项重要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体现新一届政府“向改革要红利”的意图和决心。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于提高我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减轻中小企业经营负担,破解非公经济“玻璃门、弹簧门”现象,释放市场活力,培育消费热点等无疑是重大利好。
3.先行指标持续回升,全区经济企稳预期增强
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看,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8月提高0.1个百分点,已持续3个月回调,且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上,制造业回暖趋势不减。主要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环比分别较上月提高0.4和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在改善,生产持续增长。此外,9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51.2,创6个月以来新高,说明中小企业活力开始释放,后期对经济的支撑力可能有所增强。
从内蒙古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看,止跌企稳迹象初显。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虽连续3个月运行于偏冷区,但8月指数达到23,较7月上升3个点,回稳势头逐步增强(图7)。此外,8月,全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比7月提高0.1个点,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小幅下行态势(图8)。分项指标中,平均消费倾向指数、产销率指数、新开工项目指数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先行指数回升释放出我区经济持续回稳的积极信号,根据我区先行指数领先于经济发展趋势6-10个月的经验判断,未来若没有突发因素,四季度经济将由缓中趋稳转向筑底企稳。
图7 内蒙古宏观经济预警指数(2006年=100)
图8 内蒙古宏观经济先行指数(2006年=100)
4.“调结构、促改革”多点提速,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稳步推进。1-8月,全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5%,高于去年同期7.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是近年来首次快于重工业。二是非公经济释放新活力。1-8月,全区规模以上非公经济增速高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上半年,自筹资金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77%,高于以往60%的占比,其中民间资本比重超过60%。三是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高技术项目顺利落户。1-8月,全区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长15.2%,国电煤电一体化项目、中国联通云计算西北基地等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大项目落户我区。四是政府审批权限下放。上半年,盟市旗县批复项目数是自治区的23.6倍,总投资额是自治区的4.1倍。审批权限的灵活下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区投资效率。
5.能源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传统产业潜在带动力增强
目前,国家对能源、化工类项目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原则上不在东部地区布局能源重化工项目,鼓励这类项目向能矿资源富集区转移。同时国家从宏观层面将我区定位为重要的能源、冶金和化工基地,这为我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能源重化工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此外,为治理雾霾,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届时,以京津冀为主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将做大幅调整,这有利于我区借助京津冀等周边城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契机,有序发展一批高水平火电,支持煤液化、煤制气等示范项目复制扩产,加快推进长距离、大容量、高等级的输电通道建设,对于我区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是重大利好。
(二)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潜在增长率处于下行调整期是我区经济持续回落的深层次原因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或地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经济潜在增长率会出现下行现象。2010年我区人均GDP为47347元,折合6917美元,根据国际组织关于经济水平的判断标准,基本处于3976-12276美元的中上等收入水平阶段。也正是从2010年至今,我区经济增速已连续3年持续回落,经济运行情况表明:我区经济潜在增长中枢已显著下移。另外,当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就业并没有显著恶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当前经济增长率可能就是接近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增长。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应当正视这一转折的到来,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政策措施上要适应中速增长时代的到来。
2.投资、工业两大经济主导力量增长空间受限,经济持续回暖面临较大压力
投资方面,由于投资领域开拓不足,全区投资项目较为单一,新开工项目呈递减趋势,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截至8月,全区亿元以上项目中新开工项目占比仅为46%,自治区调度的重大项目中,拟新开工项目占比不到35%。这与我区投资在中上游投资品、中高端制造业及消费品领域拓展乏力,项目大量集中于煤电、煤化工等传统能源重化工领域密不可分,这种投资的路径依赖短期内难有改观,我区经济发展还需依靠传统能源重化工业。但受产能过剩影响,全区能源行业效益仍处持续负增长阶段,致使企业投资意愿大幅降低,后续资金难以有效跟进。
工业方面,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历史阶段,钢铁、有色等耗能产品以及相应的重化工业比重峰值临近,重化工业的能源需求增长将明显放缓。受此影响,我区煤炭、钢铁、有色等主要工业品市场空间缩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如果我们还是单纯走产能扩张的路子,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将越来越窄。但是目前,由于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供求间新的平衡关系尚未确立,我区工业发展环境仍处于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快速释放的总格局中。从产销量看,8月,我区工业企业产销虽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恢复仍不理想。产销乏力致使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8月PPI同比下降1.6%,持续了18个月负增长,远超上一轮(2009)年12个月的时长,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受阻。此外,全国产业布局不协调,项目落地缺乏统筹性,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全区主要工业品尤其是资源类产品产能的相对过剩。 总体来看,在经济转换阶段、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显著、总量增速将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由于新的市场平衡尚未形成,全区工业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阵痛期”,传统工业品市场空间渐趋狭窄,中上游产品领域尚在培育中,整体工业市场需求短期难有改观,我区企业还将继续承受“量价齐跌”的双重挤压,这些都会制约企业生产意愿,进而影响我区经济的回稳。
3.消费规模持续放大基础尚不稳固, 扩大内需任务艰巨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2013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 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回落。二季度,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9.8%和13.3%,同比分别下降4.4和1.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 二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均出现大幅下降现象,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仅为6.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增长9.7%,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均处于历史低位。在收入增长缓慢的形势下,全区消费支出必将萎靡不振,收入不给力将是影响我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最大障碍。
另一方面, 消费领域缺乏热点支撑将继续对全年消费规模形成制约。一直以来,基本消费领域是带动全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支持力度持续减弱。另外,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对集团消费产生了较强遏制,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仅为4.2%和7.7%,同前两年20%-30%的增速水平相差甚远。此外,随着“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到期退出,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消费进入透支回补期,导致相关产品增速明显下滑,1-8月,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最后,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放松,导致房屋及其相关的装饰装修等上下游产业的消费持续受到影响。1-8月,全区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2.3%,低于去年同期23.7个百分点。可见,在基本消费持续低迷、改善型消费难成规模以及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区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全年消费规模仍受较大制约。
4.财政收支形势严峻,保刚性支出压力大
1-8月,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低于全国5.2个百分点,同期,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双双处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财政支出压力凸显。一是从支出进度看,1-8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57.6%,低于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支出等涉及民生科目支出进度较为缓慢。二是从支出结构看,1-8月,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仅增长3.7%,其中,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下降11.3%。可见,收入的大幅减弱已经严重影响民生支出进度和结构,虽然后期经济有望企稳,但由于占税源1/3的资源型产业短期内还不能走出“市场低迷、价格低位”的窘境,加上“营改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压力较大,后期财政支出形势仍十分严峻。
总体,在国家和我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刺激下,国家及自治区经济好转迹象开始增多,但在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市场有效需求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大背景下,全区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回升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下行压力不可低估,预计全年经济增速9%左右,总体呈稳中偏弱态势。
三、政策建议
(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放水养鱼”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主要原材料、产品供需及价格变动趋势的监测,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急处理能力。二是提升煤、电、油、水等各类资源要素的生产、调节和保障能力,建立完善重大工业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制度,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推动物联网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高效调度运力,切实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坚持“放水养鱼”,坚决不收过头税,防止为完成年初税收目标导致税收的过度征收,进而形成对经济的逆向调节。执行好国务院出台的对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优惠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同时,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原材料成本高、产成品价格低等一系列困难。四是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品、深加工产品比重,巩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投资潜在活力,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增长
一是抓住国家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各界资本参与,放开全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二是抓住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巨大投资空间,加强公共消费型产品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断头路、民用机场、水利、城市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棚户区以及农村牧区水、电改造进度。三是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改国十条”), 大力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大力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化。四是督促各盟市及相关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实体经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
(三)夯实消费基础,培育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进度,有效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按照“工资总额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同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原则,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并按照同步增长原则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快建立农牧业保险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大政府的货币化转移支付,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低保标准、抚恤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水平。
二是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围绕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及健康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健康保健等消费。围绕人口老龄化及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积极培育社会养老、康复医疗、家政护理等服务领域。围绕城镇化进程中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继续推动住宅消费,尤其是要促进廉价房、小套型住房的供给和二手房市场、租赁市场。围绕居民出行工具便捷化、快速化的需求,大力开拓汽车消费。围绕消费行为现代化、快捷化需求,加快发展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大力普及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三是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切实保障民生支出,有效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适当修正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并对财政支出进行相应调整,在收入形势严峻的地区,通过压减和降低行政、事业成本,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类刚性支出留出空间,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消费的后顾之忧。继续加大政策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减小房价过快增长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课题负责人:杭栓柱 课题组组长:杨臣华 执笔:付东梅 刘军
责任编辑:张莉莉
一、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本文选取工业生产先行指数、投资建设秩序指数、消费互动关系指数和政府企业个人收益联动关系指数对全区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一)工业生产先行指数小幅回升,工业运行有望企稳
该指数包括工业用电量、铁路及公路货运量。1-8月,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5%,与前7个月持平,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铁路、公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9%和14%,较前7个月分别提高1.5个、0.2个百分点(图1)。受工业用电量,铁路、公路货运量回升支撑,工业生产先行指数呈小幅回升趋势,工业生产有所恢复。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环比增速双双回升,其中,工业同比增长12.1%,较前七个月回升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4.7%,较7月份回升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平稳增长态势,预计三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2.5%左右。
图1 内蒙古工业生产先行指数走势
(二)投资建设秩序指数下滑,投资后劲不足
该指数由投资完成额和项目个数构成。从投资完成额看,1-8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低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图2),表明当前投资热情一般。受此影响,项目数量扩张乏力,1-8月,全区施工项目个数、新开工项目个数、全部投产项目个数较前7个月分别回落0.3、0.6和15.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设秩序指数持续下滑,表明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预计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于20%左右。
图2 内蒙古投资建设秩序指数走势
(三)消费互动关系指数下行,消费持续低迷
该指数由基本消费(吃穿类、日用品等基本生活消费品)和价值消费(建筑装潢材料类、石油及其制品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及金银珠宝类消费品)构成。初步测算,1-8月,全区基本消费、价值消费增速分别下降4.4个和7.1个百分点。基本消费和价值消费双双回落,导致消费互动关系指数下滑,消费规模持续增长压力较大。1-8月,全社会(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0.2个百分点。后期,由于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支撑,消费仍将维持弱势运行态势,预计三季度(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0.5%左右。
(四)政府企业个人收益联动关系指数下滑,经济效益堪忧
该指数由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指标组成。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9%,较去年同期低6.8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企业生产经营处于艰难时期。企业收益缩减对财税和居民增收产生较强制约,1-8月,全区财政收入增长4%,分别较上半年和前7个月低1.3和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上半年)分别增长9.8%和13.3%,较去年同期分别低4.4和1.8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低0.3和1.4个百分点,全区政府企业个人收益联动关系指数呈下滑态势。由于企业效益短期难有实质性改观,后期财税和居民收入增长难有较大起色,预计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速在5%左右。
二、经济运行中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有利条件分析
1.国内外经济运行出现好转迹象,我区经济企稳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季度,全球经济复苏加速。9月,发达经济体中,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欧元区及日本Markit制造业指数连续4个月持续回升(图3),表明市场开始启暖。同时,伴随着发达体失业率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提高,美、日、欧经济有望回归复苏轨道,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图3 2012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PMI走势
受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好转和复苏预期的影响,10月7日,波罗的海综合货运价格指数(BDI)从年初700点反弹至2115点,创2012年1月以来新高(图4),同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迹象明显(图5、图6)。
图4 干散货运输市场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走势
图5 201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图6 2013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进程中,我国经济呈企稳迹象,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超预期好转,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有所回暖。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较1-7月上升0.1个百分点。8月环比比上月增长0.9%,工业产出回暖趋势进一步巩固。二是投资稳中有升。三季度,重点领域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17.9%,较前7月快0.8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单月增速由7月份的24.8%回升到8月的29.3%。在投资加速推动下,中上游企业补库存明显,企业利润开始回升。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8%,较1-7月提高1.7个百分点。三是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态势。8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1%,连续第二个月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率。
上述变化表明,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下,国内经济企稳态势渐趋明朗,预计2013年国内经济增速7.7%左右,完成7.5%预定目标问题不大。由于我区经济走势与全国经济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国内经济趋稳将为我区经济企稳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
2.国家“底线思维”调控思路及配套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提升我区经济增长质量,创造新的增长点
2013年,中央宏观调控思路转向“保底线”,宏观政策不再刺激“推高”,但强调“托底”,调控重点转向调结构和促改革,政策重心偏向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积极扩大内需及简政放权等,一系列围绕底线思维的政策陆续出台。 7月20日—8月20日短短1个月时间内,国务院先后推出了开放贷款利率管制、月销售额不超2万元企业免征两税、“营改增”试点扩至全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宽带中国”战略、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8项重要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体现新一届政府“向改革要红利”的意图和决心。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于提高我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减轻中小企业经营负担,破解非公经济“玻璃门、弹簧门”现象,释放市场活力,培育消费热点等无疑是重大利好。
3.先行指标持续回升,全区经济企稳预期增强
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看,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8月提高0.1个百分点,已持续3个月回调,且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上,制造业回暖趋势不减。主要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与生产指数环比分别较上月提高0.4和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在改善,生产持续增长。此外,9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51.2,创6个月以来新高,说明中小企业活力开始释放,后期对经济的支撑力可能有所增强。
从内蒙古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看,止跌企稳迹象初显。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虽连续3个月运行于偏冷区,但8月指数达到23,较7月上升3个点,回稳势头逐步增强(图7)。此外,8月,全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比7月提高0.1个点,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小幅下行态势(图8)。分项指标中,平均消费倾向指数、产销率指数、新开工项目指数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先行指数回升释放出我区经济持续回稳的积极信号,根据我区先行指数领先于经济发展趋势6-10个月的经验判断,未来若没有突发因素,四季度经济将由缓中趋稳转向筑底企稳。
图7 内蒙古宏观经济预警指数(2006年=100)
图8 内蒙古宏观经济先行指数(2006年=100)
4.“调结构、促改革”多点提速,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所增强
一是产业结构优化稳步推进。1-8月,全区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5%,高于去年同期7.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增速0.2个百分点,是近年来首次快于重工业。二是非公经济释放新活力。1-8月,全区规模以上非公经济增速高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上半年,自筹资金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77%,高于以往60%的占比,其中民间资本比重超过60%。三是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高技术项目顺利落户。1-8月,全区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增长15.2%,国电煤电一体化项目、中国联通云计算西北基地等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大项目落户我区。四是政府审批权限下放。上半年,盟市旗县批复项目数是自治区的23.6倍,总投资额是自治区的4.1倍。审批权限的灵活下放,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区投资效率。
5.能源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传统产业潜在带动力增强
目前,国家对能源、化工类项目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原则上不在东部地区布局能源重化工项目,鼓励这类项目向能矿资源富集区转移。同时国家从宏观层面将我区定位为重要的能源、冶金和化工基地,这为我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能源重化工产业提供了重要机遇。此外,为治理雾霾,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届时,以京津冀为主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将做大幅调整,这有利于我区借助京津冀等周边城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契机,有序发展一批高水平火电,支持煤液化、煤制气等示范项目复制扩产,加快推进长距离、大容量、高等级的输电通道建设,对于我区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是重大利好。
(二)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潜在增长率处于下行调整期是我区经济持续回落的深层次原因
从国际经验看,一国或地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经济潜在增长率会出现下行现象。2010年我区人均GDP为47347元,折合6917美元,根据国际组织关于经济水平的判断标准,基本处于3976-12276美元的中上等收入水平阶段。也正是从2010年至今,我区经济增速已连续3年持续回落,经济运行情况表明:我区经济潜在增长中枢已显著下移。另外,当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但就业并没有显著恶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当前经济增长率可能就是接近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增长。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应当正视这一转折的到来,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政策措施上要适应中速增长时代的到来。
2.投资、工业两大经济主导力量增长空间受限,经济持续回暖面临较大压力
投资方面,由于投资领域开拓不足,全区投资项目较为单一,新开工项目呈递减趋势,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截至8月,全区亿元以上项目中新开工项目占比仅为46%,自治区调度的重大项目中,拟新开工项目占比不到35%。这与我区投资在中上游投资品、中高端制造业及消费品领域拓展乏力,项目大量集中于煤电、煤化工等传统能源重化工领域密不可分,这种投资的路径依赖短期内难有改观,我区经济发展还需依靠传统能源重化工业。但受产能过剩影响,全区能源行业效益仍处持续负增长阶段,致使企业投资意愿大幅降低,后续资金难以有效跟进。
工业方面,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历史阶段,钢铁、有色等耗能产品以及相应的重化工业比重峰值临近,重化工业的能源需求增长将明显放缓。受此影响,我区煤炭、钢铁、有色等主要工业品市场空间缩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如果我们还是单纯走产能扩张的路子,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将越来越窄。但是目前,由于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供求间新的平衡关系尚未确立,我区工业发展环境仍处于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快速释放的总格局中。从产销量看,8月,我区工业企业产销虽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恢复仍不理想。产销乏力致使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8月PPI同比下降1.6%,持续了18个月负增长,远超上一轮(2009)年12个月的时长,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受阻。此外,全国产业布局不协调,项目落地缺乏统筹性,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全区主要工业品尤其是资源类产品产能的相对过剩。 总体来看,在经济转换阶段、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显著、总量增速将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由于新的市场平衡尚未形成,全区工业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阵痛期”,传统工业品市场空间渐趋狭窄,中上游产品领域尚在培育中,整体工业市场需求短期难有改观,我区企业还将继续承受“量价齐跌”的双重挤压,这些都会制约企业生产意愿,进而影响我区经济的回稳。
3.消费规模持续放大基础尚不稳固, 扩大内需任务艰巨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2013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 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回落。二季度,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9.8%和13.3%,同比分别下降4.4和1.8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 二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均出现大幅下降现象,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仅为6.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增长9.7%,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均处于历史低位。在收入增长缓慢的形势下,全区消费支出必将萎靡不振,收入不给力将是影响我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最大障碍。
另一方面, 消费领域缺乏热点支撑将继续对全年消费规模形成制约。一直以来,基本消费领域是带动全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支持力度持续减弱。另外,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对集团消费产生了较强遏制,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分别仅为4.2%和7.7%,同前两年20%-30%的增速水平相差甚远。此外,随着“汽车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到期退出,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消费进入透支回补期,导致相关产品增速明显下滑,1-8月,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最后,由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放松,导致房屋及其相关的装饰装修等上下游产业的消费持续受到影响。1-8月,全区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2.3%,低于去年同期23.7个百分点。可见,在基本消费持续低迷、改善型消费难成规模以及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放缓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区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全年消费规模仍受较大制约。
4.财政收支形势严峻,保刚性支出压力大
1-8月,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低于全国5.2个百分点,同期,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双双处于200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财政支出压力凸显。一是从支出进度看,1-8月,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57.6%,低于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支出等涉及民生科目支出进度较为缓慢。二是从支出结构看,1-8月,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仅增长3.7%,其中,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下降11.3%。可见,收入的大幅减弱已经严重影响民生支出进度和结构,虽然后期经济有望企稳,但由于占税源1/3的资源型产业短期内还不能走出“市场低迷、价格低位”的窘境,加上“营改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压力较大,后期财政支出形势仍十分严峻。
总体,在国家和我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刺激下,国家及自治区经济好转迹象开始增多,但在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市场有效需求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大背景下,全区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回升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下行压力不可低估,预计全年经济增速9%左右,总体呈稳中偏弱态势。
三、政策建议
(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放水养鱼”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态势,主要原材料、产品供需及价格变动趋势的监测,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应急处理能力。二是提升煤、电、油、水等各类资源要素的生产、调节和保障能力,建立完善重大工业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制度,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推动物联网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高效调度运力,切实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坚持“放水养鱼”,坚决不收过头税,防止为完成年初税收目标导致税收的过度征收,进而形成对经济的逆向调节。执行好国务院出台的对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优惠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同时,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经营中原材料成本高、产成品价格低等一系列困难。四是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品、深加工产品比重,巩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投资潜在活力,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增长
一是抓住国家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各界资本参与,放开全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二是抓住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巨大投资空间,加强公共消费型产品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断头路、民用机场、水利、城市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棚户区以及农村牧区水、电改造进度。三是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金改国十条”), 大力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大力发展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化。四是督促各盟市及相关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实体经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
(三)夯实消费基础,培育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进度,有效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按照“工资总额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同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原则,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并按照同步增长原则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快建立农牧业保险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大政府的货币化转移支付,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低保标准、抚恤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水平。
二是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围绕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及健康需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健康保健等消费。围绕人口老龄化及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积极培育社会养老、康复医疗、家政护理等服务领域。围绕城镇化进程中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继续推动住宅消费,尤其是要促进廉价房、小套型住房的供给和二手房市场、租赁市场。围绕居民出行工具便捷化、快速化的需求,大力开拓汽车消费。围绕消费行为现代化、快捷化需求,加快发展信息消费、网络消费,大力普及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三是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切实保障民生支出,有效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适当修正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并对财政支出进行相应调整,在收入形势严峻的地区,通过压减和降低行政、事业成本,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类刚性支出留出空间,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消费的后顾之忧。继续加大政策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减小房价过快增长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课题负责人:杭栓柱 课题组组长:杨臣华 执笔:付东梅 刘军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