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球经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呈现出发展低迷和规模萎缩的态势,国家根据当前的困难局面提出了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在当前产品出口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需要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进而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经济衰退。文章主要研究制造业应该采取措施来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并更好地适应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经济双循环;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制造业在当前经济发展采取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模式下应该更加重视其成本管理的效果。制造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面临着国际需求不断萎缩而国内需求相对疲软的客观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应对挑战的有效措施。企业应该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等方面来全面提高其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经济双循环涵义
全球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在2020年因为多种突发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获取、原材料运输以及采购成本控制。同时,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主要经济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经济发展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根据世界银行预测的结果可知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为-5.2%,而进入到2021年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国内制造业企业需要的各种进口原材料以及国内产品的出口形势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国家在这种客观背景之下提出应该采取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双循环经济发展体制,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的制造业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原材料供应和成本控制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也会得到有力的促进。
二、成本控制在当前双循环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国外经济发展低迷且国内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需要制造业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进而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但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很多制造业企业在过去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形成了扩张式的发展习惯,其在产品研发、生产线建设、产品销售等方面往往具有更高的热情,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视程度却有所欠缺。在当前经济低迷背景之下在采取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必然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销售会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全社会对制造业产品的需量相对于之前出现了很大的下降。因此,在当前的双循环经济背景之下需要制造企业及时更新经营思路并形成足够的成本管理意识。
(二)成本控制系统落后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以及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因而要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就必须从以上各个方面做好体系化的建设,让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充分地融入到所有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其在成本控制工作中仅采用下达经济指标、提出控制目标的方法,但忽视了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建立体系完善、面面俱到的成本控制体系。这也是当前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制造企业在经济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管理缺陷。
(三)缺乏事先管理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根据其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测和调整。例如,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根据中长期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产品制造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市场需求降低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研判生产风险,必要时应该进行减产。也就是说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应该具备一定的预先控制能力,而不是在事后进行总结。实际情况是大量的企业只能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报表和数据来进行事后的管理和总结,很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地反馈到生产制造环节中,进而导致其成本控制工作不能实现预先管理。
(四)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不足
任何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都是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例如,物资采购部门对生产制造部门的实际运行效率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而生产制造部门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效果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又对其他服务性部门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才能促进制造企业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各个部门相互独立运作且配合水平低下的问题,这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措施
(一)从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制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一定的工业设计方法来实现产品的精确定位,因而从企业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来看对其产品设计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并压缩设计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控制途径。企业产品设计的过程包括新产品的研发及对老产品的升级换代或者改良等。
第一,控制新产品的研发成本。研发新的产品对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并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只有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来研发出新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后续的发展中获得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一个企业盲目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势必会导致其投入过多的风险成本,甚至是沉没成本。因此,在新品研发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制定出完善的措施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从项目立项、消费者调研、预算管理、可行性分析、预期收益、潜在风险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最新的市场动态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位、原材料选择及售价成本估算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一些战略性的错误以及降低成本方面的损失。 第二,控制产品迭代优化过程的成本。对一些相对成熟且取得良好市场反响的产品进行迭代和优化可以减少企业的研发成本,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线改造、技术人员培训方面的成本,因为很多已经成熟的生产线和工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新产品的制造。然而这并不是说在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就没有成本控制的空间和途径了。首先,生产制造企业需要重新评估经过迭代升级之后的产品在经济效益比方面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企业在升级了产品之后是否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量以及更高的销售价格。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就说明对产品进行迭代和升级的意义不大。其次,在进行旧产品迭代升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实现生产工艺的改造和优化,进而使其能够在花费更少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地完成企业的产品升级目标。最后,在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和改造的工作时应该尽可能使用之前已经购买的原材料,避免因为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使用新型的材料,因为这样会造成企业之前已经购买的原材料出现比较严重的浪费,实际上这也会占据很大的成本。
(二)控制材料成本
第一,控制采购成本。首先,生产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部门需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活动对各种潜在的原材料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材料价格以及材料质量等进行全面地掌握。通过对比选择出一些质量过硬且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其次,生产制造企业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应该避免单一的供应渠道,因为这种模式有可能会导致其在后期的运营中因为对方供应能力出现异常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至少准备两家材料供应商是提高生产制造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措施。最后,生产制造企业在签订原材料采购合同之前需要联合本单位的技术、质量及其他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参与到价格谈判以及合同评审工作中。进而从众多的原材料供应厂家中筛选出一批生产能力强、信誉好且价格相对实惠的合作对象。
第二,做好材料的库存管理。企业生产的所需的原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成品常常会形成库存并消耗一定的管理成本,企业需要在库房、人力资源、消防、保卫以及存储等多个方面都投入一定的成本。因而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消除库存积压带来的管理成本,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指标是一种定量化的管理举措,可以极大的提高库存管理的针对性并有效地降低物资积压来带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第三,做好原材料质量管理。首先,企业在原材料的进场验收环节必须组织其严格的检查管理体系并对各种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外观质量、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其次,各种原材料在厂区内搬运和存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外观破损、受潮或者生锈等。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各种制度措施和操作规程,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原材料供应的商户应该积极地开展索赔工作。
(三)控制生产成本
企业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流程且这些工作的组织和开展还与企业的生产特点具有密切地联系,具体可参考图1。
第一,投料控制。首先,原材料的投料比例、投料的数量对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物资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作用,生产制造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投料工艺和方法,对每一种原材料的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实现精确化的控制。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设计专门的监控措施对原材料的投料情况进行严格地监督,可以通过人力方式或者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完成这一监督工作。一旦在工作中发现生产工艺的投料环节存在误差就还需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第二,工时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长期以来都是其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相关企业对各级管理人员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来提高全体员工的紧迫性,进而促使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最后,制定一定的激励性措施并通过绩效奖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第三,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企业的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水资源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物资。使各种机械设备可以低能耗、高效率地运行起来是提高生产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措施。
(四)人工成本控制
国内的人口红利随着物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升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现阶段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客观情况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而对企业的人力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也是促进其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一大措施和途径。
第一,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活动来全面的提高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企业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第二,采用更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方式。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中已经可以大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线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模式。由此带来的好处是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人或者其他设备实现全天候的作业,至少在某些行业内可以极大的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企业对人力生产模式的依赖性。
四、结语
当前国外经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停滞且国内市场需求也相对疲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制造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及提升其应对挑战的能力。国家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提出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制造业企业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从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等方面来降低其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月兰.浅析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6):48-49.
[2]陈红忠.探析制造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19,736(22):43-44.
[3]毛云.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成本管控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6):47-48.
[4]孙吉玲.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J].大眾投资指南,2018,315(19):190-191.
[5]孙颖,张帅.当前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齐鲁珠坛,2015(05):6-10.
[6]邹杰.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成本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4):130-131.
[7]郭百成.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措施[J].现代营销,2018(08):139.
[8]康思达.循环经济导向的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05):97-98.
(作者单位:合江县会计委派管理中心)
关键词:经济双循环;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制造业在当前经济发展采取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模式下应该更加重视其成本管理的效果。制造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面临着国际需求不断萎缩而国内需求相对疲软的客观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应对挑战的有效措施。企业应该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等方面来全面提高其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经济双循环涵义
全球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在2020年因为多种突发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下滑。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获取、原材料运输以及采购成本控制。同时,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主要经济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经济发展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根据世界银行预测的结果可知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为-5.2%,而进入到2021年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国内制造业企业需要的各种进口原材料以及国内产品的出口形势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利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国家在这种客观背景之下提出应该采取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双循环经济发展体制,为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的制造业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原材料供应和成本控制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也会得到有力的促进。
二、成本控制在当前双循环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国外经济发展低迷且国内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下需要制造业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进而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但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很多制造业企业在过去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形成了扩张式的发展习惯,其在产品研发、生产线建设、产品销售等方面往往具有更高的热情,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视程度却有所欠缺。在当前经济低迷背景之下在采取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必然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销售会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全社会对制造业产品的需量相对于之前出现了很大的下降。因此,在当前的双循环经济背景之下需要制造企业及时更新经营思路并形成足够的成本管理意识。
(二)成本控制系统落后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以及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因而要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就必须从以上各个方面做好体系化的建设,让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充分地融入到所有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其在成本控制工作中仅采用下达经济指标、提出控制目标的方法,但忽视了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建立体系完善、面面俱到的成本控制体系。这也是当前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制造企业在经济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管理缺陷。
(三)缺乏事先管理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根据其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对成本控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测和调整。例如,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根据中长期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产品制造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市场需求降低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研判生产风险,必要时应该进行减产。也就是说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应该具备一定的预先控制能力,而不是在事后进行总结。实际情况是大量的企业只能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报表和数据来进行事后的管理和总结,很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地反馈到生产制造环节中,进而导致其成本控制工作不能实现预先管理。
(四)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不足
任何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都是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例如,物资采购部门对生产制造部门的实际运行效率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而生产制造部门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效果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又对其他服务性部门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才能促进制造企业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各个部门相互独立运作且配合水平低下的问题,这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措施
(一)从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制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一定的工业设计方法来实现产品的精确定位,因而从企业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来看对其产品设计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并压缩设计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控制途径。企业产品设计的过程包括新产品的研发及对老产品的升级换代或者改良等。
第一,控制新产品的研发成本。研发新的产品对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并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只有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来研发出新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后续的发展中获得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一个企业盲目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势必会导致其投入过多的风险成本,甚至是沉没成本。因此,在新品研发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制定出完善的措施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从项目立项、消费者调研、预算管理、可行性分析、预期收益、潜在风险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最新的市场动态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位、原材料选择及售价成本估算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一些战略性的错误以及降低成本方面的损失。 第二,控制产品迭代优化过程的成本。对一些相对成熟且取得良好市场反响的产品进行迭代和优化可以减少企业的研发成本,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产线改造、技术人员培训方面的成本,因为很多已经成熟的生产线和工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新产品的制造。然而这并不是说在产品进行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就没有成本控制的空间和途径了。首先,生产制造企业需要重新评估经过迭代升级之后的产品在经济效益比方面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企业在升级了产品之后是否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量以及更高的销售价格。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就说明对产品进行迭代和升级的意义不大。其次,在进行旧产品迭代升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实现生产工艺的改造和优化,进而使其能够在花费更少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地完成企业的产品升级目标。最后,在进行产品迭代升级和改造的工作时应该尽可能使用之前已经购买的原材料,避免因为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使用新型的材料,因为这样会造成企业之前已经购买的原材料出现比较严重的浪费,实际上这也会占据很大的成本。
(二)控制材料成本
第一,控制采购成本。首先,生产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部门需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活动对各种潜在的原材料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材料价格以及材料质量等进行全面地掌握。通过对比选择出一些质量过硬且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其次,生产制造企业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应该避免单一的供应渠道,因为这种模式有可能会导致其在后期的运营中因为对方供应能力出现异常而受到严重的影响。至少准备两家材料供应商是提高生产制造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措施。最后,生产制造企业在签订原材料采购合同之前需要联合本单位的技术、质量及其他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参与到价格谈判以及合同评审工作中。进而从众多的原材料供应厂家中筛选出一批生产能力强、信誉好且价格相对实惠的合作对象。
第二,做好材料的库存管理。企业生产的所需的原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成品常常会形成库存并消耗一定的管理成本,企业需要在库房、人力资源、消防、保卫以及存储等多个方面都投入一定的成本。因而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还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消除库存积压带来的管理成本,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设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指标是一种定量化的管理举措,可以极大的提高库存管理的针对性并有效地降低物资积压来带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第三,做好原材料质量管理。首先,企业在原材料的进场验收环节必须组织其严格的检查管理体系并对各种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外观质量、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其次,各种原材料在厂区内搬运和存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外观破损、受潮或者生锈等。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各种制度措施和操作规程,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原材料供应的商户应该积极地开展索赔工作。
(三)控制生产成本
企业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流程且这些工作的组织和开展还与企业的生产特点具有密切地联系,具体可参考图1。
第一,投料控制。首先,原材料的投料比例、投料的数量对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物资成本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作用,生产制造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投料工艺和方法,对每一种原材料的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实现精确化的控制。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设计专门的监控措施对原材料的投料情况进行严格地监督,可以通过人力方式或者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完成这一监督工作。一旦在工作中发现生产工艺的投料环节存在误差就还需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第二,工时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长期以来都是其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相关企业对各级管理人员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来提高全体员工的紧迫性,进而促使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最后,制定一定的激励性措施并通过绩效奖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第三,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企业的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水资源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物资。使各种机械设备可以低能耗、高效率地运行起来是提高生产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措施。
(四)人工成本控制
国内的人口红利随着物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升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现阶段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客观情况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企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因而对企业的人力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也是促进其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一大措施和途径。
第一,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一定的技术培训活动来全面的提高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企业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第二,采用更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方式。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中已经可以大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线来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模式。由此带来的好处是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工业机器人或者其他设备实现全天候的作业,至少在某些行业内可以极大的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并减少企业对人力生产模式的依赖性。
四、结语
当前国外经济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停滞且国内市场需求也相对疲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制造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及提升其应对挑战的能力。国家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提出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制造业企业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从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等方面来降低其成本。
参考文献:
[1]李月兰.浅析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6):48-49.
[2]陈红忠.探析制造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19,736(22):43-44.
[3]毛云.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成本管控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6):47-48.
[4]孙吉玲.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J].大眾投资指南,2018,315(19):190-191.
[5]孙颖,张帅.当前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齐鲁珠坛,2015(05):6-10.
[6]邹杰.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成本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4):130-131.
[7]郭百成.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措施[J].现代营销,2018(08):139.
[8]康思达.循环经济导向的企业成本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05):97-98.
(作者单位:合江县会计委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