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学软件的开发者,他们又是怎么看待教学软件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的?是设计理念不对,还是学校处理不当、重视不足?
有了新产品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们为此特制的产品特色资料根本就到不了客户的手里。整个销售渠道对这一产品的销售丝毫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积极。
在说教学软件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个关于课堂教学的例子。
从一个课堂实例说起
曾经有过这样一堂课,一位有经验的副校长临时顶替任课教师来授课,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热胀冷缩。
教师把烧瓶置入热水槽中,只见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上升了。然后教师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教师希望学生能答出“体积增加了”,可学生却回答说“水增加了”。教师干脆问:“水的体积增大了,是不是?”学生应道:“是!”
于是进入下一个环节,将烧瓶置入冷水槽中,只见红色水柱下降。教师以为学生准会说“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下降”。可学生偏不这么说,而是回答:“烧瓶变大了。”教师只好又自己说出了正确答案。再往下一个环节,用酒精做实验。教师想,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得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学生果然很配合地齐诵: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这时,教师举起另一只烧瓶说:“这是煤油,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没有!”学生响亮地回答。教师急了:“它不是液体吗?”“是液体,但不是红色的呀。”
快下课了,教师问道:“酱油、菜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全班学生一起叫道:“错!妈妈烧菜时油都烧干了,所以酱油菜油不是热胀,而是热缩!”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始终以为学生会乖乖地跟着自己的思路走,结果却洋相叠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的基础真差!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但是教师是否也需要反思——教学环节都是有效的吗?
既有策略都有不足
人们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认知。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模糊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前概念逐步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是要将每一个学生头脑中模糊或错误的前概念尽可能全部地引出来并加以解决。那多年来我们又是怎样应对它的呢?
策略一:题海战
通过不断做题,不断暴露模糊或错误的前概念并予以纠正,这也是一种策略。但不理解就死记,把正确认知的建立完全抛在脑后,这就舍本逐末了。
策略二:小班化
已经有不少城市出现了小班化教学的实验学校或实验班。每个班平均只有25~30个学生,硬件设施一流,师资力量也一流。仅这一点而言,小班化教学有可能解决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问题。但是,中国目前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总量在全国50余万所中小学校中,还只是零星点缀。所以,这一策略尚不具有普遍推广的可能。
策略三:信息技术应用
我国从2000年至今,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建设上,大约已投入数百亿元。几乎所有的城市中小学都已经装备了至少1间网络教室和至少1间多媒体教室,相当比例的农村中小学也拥有1间网络教室。
当前,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
多媒体环境,即一台教师电脑加一台大屏幕电视,或一台教师电脑加一台投影仪并配或白墙或银幕或电子白板这样的环境。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往往以电子教案为线索,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地进行教学,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引出学生的前概念这一核心问题上,却与常规环境没有任何分别。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的前概念问题得不到解决。
网络环境,即一台教师电脑加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或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环境。
全国大约99.9%以上的网络教室在课堂教学时主要使用“屏幕广播”的功能,即把教师端的课件同步传送到学生的电脑上。虽然,它在视觉上比多媒体环境近了一步,但在引出学生的前概念这一核心问题上,与多媒体环境、常规环境一样无助。
有了设计却没法推广
我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中,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提出问题后,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可以独立地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前,看不到同学的观点,只有在按下“发表”按钮后,才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观点,然后才开始有认知冲突地学习,最后形成正确的认知。
我们曾努力去告诉方方面面的人有关这种教学思路。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每一种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犹如盲人摸象。
教育类专家对这样的软件究竟应该怎样开发还处在研究阶段。
教育软件公司的老总们则说:“我们是完全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来开发软件的,文件中就是要求有广播功能,全国都这样,年年都这样,我们干嘛要自己去创新呢?我们改进了功能,可能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了,产品卖不出去我们还怎么活?”我们曾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国所有开发教学环境类软件的企业,所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
这,便是近年来一个十分严酷的现实。一边是政府在大量投入,一边是领导在踊跃采购,一边是专家在积极培训,一边是企业在艰难生存,一边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难提升。
2006年,我们终于说服了一家公司,在其相关软件上增加了有关前概念表达的功能。
在短暂的雀跃之余,我们马上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我们为此特制的产品特色资料根本就到不了客户的手里。整个销售渠道对这一产品的销售丝毫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积极。因为全国教学环境类软件的售价已到了无利润的边缘。销售渠道的态度是:客户愿意买我们就卖,但我们不会派人花钱去推。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应用能不能产生效果,远非请专家做一场报告那么简单。从阻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入手,到国内外应对策略的梳理比较,技术策略与教学有效性的关联性跟踪实验,软件的设计与改进,软件的组织销售,到说服教育局、电教馆、学校等领导采购或更新换代,再到培训教师正确使用,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路程。在这个路程中,只要有一个路段没有修好,教育技术的快车就到不了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地。
要切实地履行好这份责任,光靠领导和专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光靠企业也是不够的。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只有无私地拧成合力,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花朵才会绽放。
有了新产品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我们为此特制的产品特色资料根本就到不了客户的手里。整个销售渠道对这一产品的销售丝毫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积极。
在说教学软件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个关于课堂教学的例子。
从一个课堂实例说起
曾经有过这样一堂课,一位有经验的副校长临时顶替任课教师来授课,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热胀冷缩。
教师把烧瓶置入热水槽中,只见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上升了。然后教师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教师希望学生能答出“体积增加了”,可学生却回答说“水增加了”。教师干脆问:“水的体积增大了,是不是?”学生应道:“是!”
于是进入下一个环节,将烧瓶置入冷水槽中,只见红色水柱下降。教师以为学生准会说“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下降”。可学生偏不这么说,而是回答:“烧瓶变大了。”教师只好又自己说出了正确答案。再往下一个环节,用酒精做实验。教师想,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得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学生果然很配合地齐诵: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这时,教师举起另一只烧瓶说:“这是煤油,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没有!”学生响亮地回答。教师急了:“它不是液体吗?”“是液体,但不是红色的呀。”
快下课了,教师问道:“酱油、菜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全班学生一起叫道:“错!妈妈烧菜时油都烧干了,所以酱油菜油不是热胀,而是热缩!”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始终以为学生会乖乖地跟着自己的思路走,结果却洋相叠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的基础真差!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但是教师是否也需要反思——教学环节都是有效的吗?
既有策略都有不足
人们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认知。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模糊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前概念逐步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任务是要将每一个学生头脑中模糊或错误的前概念尽可能全部地引出来并加以解决。那多年来我们又是怎样应对它的呢?
策略一:题海战
通过不断做题,不断暴露模糊或错误的前概念并予以纠正,这也是一种策略。但不理解就死记,把正确认知的建立完全抛在脑后,这就舍本逐末了。
策略二:小班化
已经有不少城市出现了小班化教学的实验学校或实验班。每个班平均只有25~30个学生,硬件设施一流,师资力量也一流。仅这一点而言,小班化教学有可能解决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问题。但是,中国目前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总量在全国50余万所中小学校中,还只是零星点缀。所以,这一策略尚不具有普遍推广的可能。
策略三:信息技术应用
我国从2000年至今,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建设上,大约已投入数百亿元。几乎所有的城市中小学都已经装备了至少1间网络教室和至少1间多媒体教室,相当比例的农村中小学也拥有1间网络教室。
当前,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
多媒体环境,即一台教师电脑加一台大屏幕电视,或一台教师电脑加一台投影仪并配或白墙或银幕或电子白板这样的环境。在多媒体环境中,教师往往以电子教案为线索,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地进行教学,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引出学生的前概念这一核心问题上,却与常规环境没有任何分别。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的前概念问题得不到解决。
网络环境,即一台教师电脑加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或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环境。
全国大约99.9%以上的网络教室在课堂教学时主要使用“屏幕广播”的功能,即把教师端的课件同步传送到学生的电脑上。虽然,它在视觉上比多媒体环境近了一步,但在引出学生的前概念这一核心问题上,与多媒体环境、常规环境一样无助。
有了设计却没法推广
我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中,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提出问题后,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可以独立地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前,看不到同学的观点,只有在按下“发表”按钮后,才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观点,然后才开始有认知冲突地学习,最后形成正确的认知。
我们曾努力去告诉方方面面的人有关这种教学思路。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每一种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犹如盲人摸象。
教育类专家对这样的软件究竟应该怎样开发还处在研究阶段。
教育软件公司的老总们则说:“我们是完全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来开发软件的,文件中就是要求有广播功能,全国都这样,年年都这样,我们干嘛要自己去创新呢?我们改进了功能,可能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了,产品卖不出去我们还怎么活?”我们曾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国所有开发教学环境类软件的企业,所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
这,便是近年来一个十分严酷的现实。一边是政府在大量投入,一边是领导在踊跃采购,一边是专家在积极培训,一边是企业在艰难生存,一边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难提升。
2006年,我们终于说服了一家公司,在其相关软件上增加了有关前概念表达的功能。
在短暂的雀跃之余,我们马上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我们为此特制的产品特色资料根本就到不了客户的手里。整个销售渠道对这一产品的销售丝毫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积极。因为全国教学环境类软件的售价已到了无利润的边缘。销售渠道的态度是:客户愿意买我们就卖,但我们不会派人花钱去推。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应用能不能产生效果,远非请专家做一场报告那么简单。从阻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入手,到国内外应对策略的梳理比较,技术策略与教学有效性的关联性跟踪实验,软件的设计与改进,软件的组织销售,到说服教育局、电教馆、学校等领导采购或更新换代,再到培训教师正确使用,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路程。在这个路程中,只要有一个路段没有修好,教育技术的快车就到不了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地。
要切实地履行好这份责任,光靠领导和专家是不够的,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光靠企业也是不够的。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只有无私地拧成合力,教育技术应用效果的花朵才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