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训是技能培养的关键点。无论是企业单向操作,还是企业与高校联合打造,抑或区域对企业的吸纳,实训基地都是连接书本和就业的接口。
目前,我国的大学IT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但是缺少规范的软件工程开发理念和运用先进开发工具的能力,这一切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
从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IT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实的情况是,企业找不到胜任岗位的人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IT实训有助于学生完成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实际项目开发的角色转换。
现行的IT人才教育模式下,院校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由于院校和大多数培训机构在IT人才培养理念、资源、硬件、人员等条件上先天不足,导致其很难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弥合院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断裂带”不是通过浅层次的合作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以企业项目管理内容为主体,以院校教育培养为形式,共同完成对IT人才教育培训最后一个环节的工作。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这就是所谓的实训。
企业和高校是实训基地生存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实训基地,绝大多数形式都是企业带着自己的精神财富走出企业,面向大众。而与企业合作的一方除专业培训机构外,近年来也出现了大量的学校(包括职业技能学校和各大高校)。
此外,还有一部分實训基地的形式表现为,企业自己或企业与企业联合建设一个专门的培训基地。
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IT职场已经显示出对实践经验的重视,那么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理当与时俱进。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的教导,而应该更多一些充分的实践锻炼。如能将这一思路很好地贯穿至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的话,那么在学生走入社会时就不会显得那么被动和茫然。当然,对于再教育和再培训的IT人来说,名企的精髓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杜绝盲从,应该切实地从自身才能出发。
以下是已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部分名企:微软、思科、IBM、SYBASE、EMC、Adobe、华为3Com、康普、东软、北大青鸟、神州数码、金山、用友、北大方正等。
目前,我国的大学IT类专业毕业生大多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但是缺少规范的软件工程开发理念和运用先进开发工具的能力,这一切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
从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IT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实的情况是,企业找不到胜任岗位的人才,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IT实训有助于学生完成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实际项目开发的角色转换。
现行的IT人才教育模式下,院校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由于院校和大多数培训机构在IT人才培养理念、资源、硬件、人员等条件上先天不足,导致其很难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弥合院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断裂带”不是通过浅层次的合作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以企业项目管理内容为主体,以院校教育培养为形式,共同完成对IT人才教育培训最后一个环节的工作。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这就是所谓的实训。
企业和高校是实训基地生存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实训基地,绝大多数形式都是企业带着自己的精神财富走出企业,面向大众。而与企业合作的一方除专业培训机构外,近年来也出现了大量的学校(包括职业技能学校和各大高校)。
此外,还有一部分實训基地的形式表现为,企业自己或企业与企业联合建设一个专门的培训基地。
从另一个角度讲,既然IT职场已经显示出对实践经验的重视,那么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理当与时俱进。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的教导,而应该更多一些充分的实践锻炼。如能将这一思路很好地贯穿至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的话,那么在学生走入社会时就不会显得那么被动和茫然。当然,对于再教育和再培训的IT人来说,名企的精髓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杜绝盲从,应该切实地从自身才能出发。
以下是已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部分名企:微软、思科、IBM、SYBASE、EMC、Adobe、华为3Com、康普、东软、北大青鸟、神州数码、金山、用友、北大方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