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科学素养;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52-01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以科学探究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就必须要努力学习新的课改理论,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和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学习借鉴他人先进的方法经验,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勇于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评价者。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教学,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指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通过网络和专业书籍开阔视野,丰富学科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指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适时的鼓励和评价;要结合知识传授,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探寻物理规律的感人事迹和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质疑善思的科学态度。
二、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易于开展探究式学习。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内容安排更加注重物理现象和规律探究,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课堂教学,而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来实施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和实验验证,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实验探究“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重锤、纸带、刻度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分析思考:需要测量记录哪些数据,如何测定重锤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重力所做的功和动能的变化量?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如何控制这些因素,减小实验误差?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思考、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第一,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亲和力;课堂气氛要轻松愉悦,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节奏要张弛有度,留给学生回味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遇到问题要引导、启发学生解决,切勿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第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要有梯度,不搞“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第三,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时,让学生知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反过来还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一些新天体,海王星就是“笔尖上发现的行星”。第四,要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科知识的学习,组织开展各种实验探究和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应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跃进。只有这样,才能使物理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才能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科学素养;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52-01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以科学探究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和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就必须要努力学习新的课改理论,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和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学习借鉴他人先进的方法经验,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勇于投身教育教学实践,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评价者。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教学,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指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通过网络和专业书籍开阔视野,丰富学科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指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适时的鼓励和评价;要结合知识传授,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探寻物理规律的感人事迹和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质疑善思的科学态度。
二、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易于开展探究式学习。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内容安排更加注重物理现象和规律探究,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课堂教学,而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来实施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和实验验证,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实验探究“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重锤、纸带、刻度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分析思考:需要测量记录哪些数据,如何测定重锤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重力所做的功和动能的变化量?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如何控制这些因素,减小实验误差?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思考、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第一,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亲和力;课堂气氛要轻松愉悦,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节奏要张弛有度,留给学生回味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遇到问题要引导、启发学生解决,切勿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第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要有梯度,不搞“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获。第三,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如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时,让学生知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反过来还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一些新天体,海王星就是“笔尖上发现的行星”。第四,要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科知识的学习,组织开展各种实验探究和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应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跃进。只有这样,才能使物理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才能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