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跑调是一种病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人与亲朋好友到娱乐场所K歌, 欢聚一堂,但是,有些人一拿起麦克风就跑调。唱歌跑调者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除了这个人不擅长这方面或者平时很少唱歌外,还有什么原因吗?其实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它的名字叫“失歌症”。
  什么是失歌症?
  早在1878年,英国科普作家格兰特·艾伦描述了第一例失歌症者。而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召开的国际音乐交流科学大会上,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比尔·汤普森教授对失歌症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唱歌找不着调也是一种病,称为“失歌症”。
  失歌症又称“歌乐不能”,是失语症的症状之一,指因大脑左半球颞叶前部病变,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本来具有的认知音符和歌唱演奏欣赏乐曲等能力,也就是无法感知音乐。失歌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地唱出一首歌,不过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医学界相关专家表示,失歌症是个新名词,先天的“缺陷”和后天的“表现欲”相结合,才导致了失歌症的产生。
  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如果听不到歌词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们也听不出来,不和谐的和弦令大多数人避之不及,他们却不觉得难听。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地唱出一首歌。有研究发现,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识方面有问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失歌症患者喜欢音乐,因为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而在有的失歌症患者听来,音乐就像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不过觉得音乐难以忍受的患者只是少数,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音乐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
  与遗传因素有关
  正常的音乐认知可能与脑部掌握语言声调的回路有关。另外,失歌症患者的空间处理能力比较差。例如给他们观看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建筑物照片,他们分辨不出照片上是同一幢建筑。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他们的大脑发育有关。
  研究者对失歌症患者脑部进行了扫描,目前已经发现失歌症患者的一个大脑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有细微的不同,这个区域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导致失歌症具有遗传性的基因。
  失歌症已成为科学家了解脑部如何处理音乐奥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研究逐渐深入,那些不能正常享受音乐的人有可能重新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
  研究者们认为对于音高的识别障碍可能导致了失歌症,而且这种识别障碍在现实音乐情景下会被放大,进而出现音乐相关记忆障碍。就像色弱者无法分清波长相近的颜色一样,失歌者无法区别出音高相近的音符。他们听力正常,发音亦无异常,言语交流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就是对音乐一窍不通,听不懂也唱不来。
  个人表现欲加剧病情
  失歌症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专家分析,出现失歌症状况的患者在认知情况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系外,患者自身的表现欲也是“加剧”失歌症的原因之一。
  专家建议,如果想要缓解失歌症的情况,应该先从纠正患者过强的表现欲开始。比方说可以采用将失歌症患者的歌曲录下来,让他自己听一听的方法。
  有专家表示,在临床上,他从没有碰到过单纯的因失去唱歌能力而就诊的患者。而且专家指出,严格地说,这还不能称为一种病态,这需要和自己前后对照相比,有的人生下来就对音乐不“敏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就好比很多人对于空间差异的感知也是有差异的,很多女性自称没有开车的天赋,她们的空间感和方向感就没有男性强。
  失歌症出现比例大约4%
  不是每个人都是从小唱歌跑调,其实刻意的唱歌跑调也能“自成一派”。有研究分析,失歌症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4%左右。
  为了进一步理解失歌症的具体情况,研究者用两首歌做了一个调查。《土耳其进行曲》和《菊花台》的绝大部分音乐都是由音高相邻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节奏组成的。失歌症患者若是察觉不出旋律里的差别,自然也就无法把握整体旋律的整体变化。并且失歌症患者还会出现跟音乐相关的记忆障碍,表现为即使是已经听过上千次的旋律,在他们听来还是陌生,所以他们很难学习唱歌。
  另一方面,他们也听不出不和谐的曲调。婴儿对音阶和节拍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大约9个月的婴儿就表现出对连续音阶的喜好。这种能力与后天培养无关,似乎是人大脑的一项特殊能力,而患了失歌症的人却对连续的音阶无明确偏好。
  唱歌跑调能否改变
  反方:唱的都是钢琴缝里的音,拉不回来了。
  有的声乐老师说:“跑调分两种,一种是先天性音乐缺失,开玩笑地说,就是唱的不是钢琴琴键上的音,而是钢琴缝里的音。还有一种是因为缺乏技术方法和训练,不知道音的具体音高,从而唱不到标准音高,出现走音。”
  怎么判断是先天跑调还是技术性走音呢?比如在钢琴上弹出一个音高不是很高的音。你只要能哼出调来,那么就不是先天性的。
  一般来说,相近的音高不容易走音。音高跨度较大的音,更容易走音。而跑调,与音之间跨度的大小就没什么关联了,不论什么音都唱不准。天生的跑调是训练不好的,但走音可以改变。
  正方:通过视唱练耳,人人都能成为音乐家。
  专家认为,跑调的问题可以通过视唱练耳来解决。通过视唱、读谱、练耳,提高对音高的分辨率。我们常说五音不全,其实音乐上没有这个话。没有一个人不能搞音乐。经过训练人人都能成为音乐家,只是人的天赋有好有坏。从专业上来说是不承认有失歌症的。
  事实上,对于为什么会患上失歌症,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讲,人类大脑的右半球主管着人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等,被称为“音乐脑”,可能是遗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音乐脑”出现了对于音高的识别障碍,结果造成了失歌症。
  遗传等原因造成的失歌症,目前尚没有办法预防和治疗,但是,从小培养孩子对声音的辨别力和敏感度,却可以尽量避免唱歌跑调、五音不全的发生。
其他文献
在不可能的年代发现了不可能的东西,这是目前科学的尴尬。有人说,这是史前超文明的印迹,它划破时代长空,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这是神的存在信号,那神又是什么呢?还有人说,远在我们知道的范围内,人类曾经多次被灭绝。  史前的人类脚印  1938年,美国肯塔基州柏里学院地质系主任柏洛兹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纪砂岩中发现10个类人动物的脚印。显微照片和红外线照片证明,这些脚印是人足压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据
【明确考点】  广东中考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2.把握不同体裁中的情境与形象。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广东中考文学作品最常见考点是: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题:(1)分析并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2)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3)把握文章大意,筛选重要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  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  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
摘要:从“学教评”出发设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建立高效课堂,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对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环节以及课后拓展作业进行反思,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特点设置教学目标、紧扣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环节突破测评难点。   关键词:学教评一体化;信息技术化;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学教评一体化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一种基本策略,“一体”是指“密切协调的一个整体”,“一体化
升龙 编 ○飞鱼画馆 绘
意大利那不勒斯市当局为当地的圣诞树上锁,以防止其被偷。据悉,这一想法源于一位将圣诞树锁到楼梯上的看门人。尽管锁具和链条一点也不符合节日气氛,但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当局仍然将它们“装饰”在圣诞树上,以防止圣诞树被盗。
一个大学,它的校长是49项发明的拥有者雷·库兹韦尔,老师中有谷歌的创始人、第一个测试人类基因组的科学家等技术大咖,课程由各学科诺贝尔奖得主亲自设计,这样的大学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深不可测?它也确实以每年2%的极低录取率,完爆斯坦福、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迄今为止,只有1名中国人被荣幸录取。它就是奇点大学。  思考的都是人类命运  一座略显陈旧的小楼,坐卧在高楼大厦林立的美国硅谷地带,毫不起眼,如果你
即使是在厄运最盛之时 也会有那么一些契机让你从恶运的魔爪中逃脱出 来。那么契机到底怎么把握?如何才能扭转厄运 呢?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  处在恶运之中的白羊们不妨利用闲暇时间多到长辈家里走一走,亲戚朋友家的长辈都可以去拜访一下,能帮助你的这个长辈也许平时并不怎么接触,但一定对你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印象,而你所想要做的事正好在他的能力范围内。  转运物:阿瑞斯火象手链  金牛座(4月2
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它的陪伴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它不曾诉诸言语,它就立在那里悄無声息地伴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枣发芽,种棉花。当它黢黑的枝条上开始冒出新绿的嫩芽儿,村里的人们开始忙活在田间地头。父母在田里挖坑、埋种、铺膜,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棉花的种子,院子里这棵碗口粗的枣树,他们却无暇顾及。它就像一棵被遗忘的小草,孤独地立在那里。七八岁的我,自由、无所事事,索性在家“看”枣树。  我拖起
先秦时的“免费医疗”  早在上古三代,“老人”的概念和标准已被明确。据《礼记·曲礼》上记载,人到了60岁,就算老年人,可以指使人干活;70岁身体各项机能进一步衰弱,应该交代家事,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80岁、90岁,已是髦耋老人……  先秦时期该如何养老呢?首先是关注老年人的饮食。《礼记·王制》曾详细记载:从50岁起,就应该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准备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加副食;到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