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外”到“画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技术的进程如此迅猛,使得影像的承栽方式日新月异。如今,观者“参与”影像作品已经成为数字影像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装置影像和互动影像都不同程度地让观者“参与”其中。观众的“参与性”直接反映了影像作品的类型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影像创作中。观者“参与性”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视听语言,并影响着影像的传播效果。
  关键字:观者“参与性” 观影方式 影像装置 互动影像 视听语言
  
  在影像文化高度发达的当代,观众早已经不仅仅是看客。人们习惯于审视影像。评论影像,参与影像创作。数字影像本身就建立在新兴科技的基础上。作品从构思到表现再到呈现方式都体现了科技的强大魅力。
  笔者在此提出的影像“参与性”。主要体现在数字影像作品的传达方式和接受方式上。如今的观众不单是站在画外观看,还可以通过动作直接影响和改变影像作品,把自己融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观影方式进行改写
   
  传统影像和数字影像的差异。表现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胶片的物理化学消耗与数字摄影前期的零消耗,更体现在因技术革新而带来的美学和观念的更迭。对于传统影像,人们往往采用顶礼膜拜的心态,因为传统影像总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状态下完成。呈现给观众的是结果。然而数字技术最大的特性是可以将图像作为数据进行编辑和改写。这就使影像长期构建的视觉美学和审美趣味发生了转变。如果说传统影像是人们“观看”的艺术,那么数字影像更是能让观众“参与”的艺术。人们对影像不再是触不可及。而是变得近在咫尺。
  影像装置令影像更加立体。对比传统艺术,装置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人外。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可以说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影像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装置艺术。其展示内容主要为影像,通过将观众置身于一个三度空间的“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艺术家根据自己作品的表达主题并结合展览地点的空间特色进行设计,观众介入和参与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呈现的影像已经不单单是影像本身,而是人们的感官感受和生活经验的延伸。
  2004年艺术家乌尔善创作了数字影像装置作品《新大陆》,将多媒体、影像记录、装置合为一体的感性风暴。世界7个大陆被硬性拼在一处,作为幻觉中的“新大陆”。乌尔善将展厅转化为摄影棚,他推动摄影机在轨道上记录着正在发生的一切,向在场观众打开影像生产的黑匣子。生产与展示同在,拍摄现场、展览现场叠加。共同构成一个日常戏剧的围观现场。把表演臆想现实化。
  互动影像实现了观众和作品的互融。正如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艺术表现更加自如和丰富。更使得观众的“参与性”也越来越强。
  互动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产物。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逼真模仿某种人际交流的特性,或者通过手控的互动模拟装置实现对影像的操纵和互动,作品将随之产生相应的声音和反应。互动影像在表达形式上离不开影像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而观者更成为促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关键,观者的动作、行为、声音甚至影像都可能是影像作品的一部分。
  2004年艺术家胡介鸣创作了互动影像装置《向上向上》。在上海美术馆大楼东侧,从墙角到楼顶搭着一排用电视机摞成的天梯,25台电视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下向上的狭长画面。观众可以通过声音影响电视柱中人物的影像活动。同时美术馆钟楼的大钟将以超常的速度飞转。这部作品不但隐喻着上海城市日益向上、向前的雄心。也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向上、向前的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作品把捕捉器对准了观者。观者由“画外”走进了“画内”,分不清是观众还是主角,直接参与了影像作品的实现。
  2004年荷兰Blendid团队设计创作了名为“Touch me”(接触我)的互动装置,在互动中。参与者将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其他物体与磨砂玻璃表面接触。互动的结果好像是人像被“复印”了下来。图像会作为玻璃板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在没有其他互动的情况下展出一段时间。供大家参观。参与者从互动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而他们所创造的影像将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作品将是无限和不可重复的。
  利用互动技术实现观众的“参与性”,它不仅体现在影像创作上,更被用于展现方式的创新上。观者通过动作来触及感应器。在电脑控制下液晶显示器上就会播放下一个画面,整个过程好像观者在翻阅一本普通图书。而它从介质到内容都是电子影像的。形成一个虚拟的互动阅读过程。
  
  影像“参与性”带来了全新的视听语言
  
  影像走进展览馆。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影像不再局限于影院、电视机等放映条件,数字影像作品走进了展览馆和户外,因为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视觉效果,而是重在对全栖感官的冲击。如今影像装置艺术不再是对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的一种反叛,数字技术正引领着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入了博物馆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单。对于展现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观众在观看影像时的心态也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从对影像情节的关注转面对影像叙述方式的关注。
  作者和观者的交流更直接。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架上绘画和电影等。从艺术家的创作到观者接受信息,都是单一的、无可逆的,而数字技术令观者真正参与影像。在心智体验的过程中更产生出相互碰撞的火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家们都将自己对人类的终极思考反映在作品中。如何才能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让观众走进作品中。融入和体味作品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观众通过人机交互拥有了选择影像呈现状态的权利,更在参与影像中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流程。有助于正确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图。而创作者也在观众“参与”过程所产生的反应中接收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和美学思考。
  许多数字影像作品都是带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的,因为每个观者都有各自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作者在创作时可能并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轨迹是否完荧,因此这类作品本身就带有了随机和无限性,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和意义。
  其实对于参与其中的观者来说。当自己由观众变成作品的一部分,实现了从画外走到画内的过程,更是数字技术不断前进的过程。观者不再是旁观者。作者也不再是作品的“缔造者”。作者和观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但是两者却同样在享受着作品带来的乐趣和思考。
  可以说,观者“参与性”的增强是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不仅体现了影像对于艺术形式的影响正不断深入。更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的到来。
其他文献
应对市场竞争,不少地方报纸实施本土化战略,而《洛阳晚报》用厚重的地域文化优势,精心打造《经典洛阳》版,2003年至今,已发表文章500多篇,这些文章以新闻的触角接触历代遗存、历代人物、历史事件,有展示、有记述、有感慨、有幽默,其中不乏力作,得到了业界和读者的关注,好评如潮。    “富矿”造就品牌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地域文化资源显然是“富矿”。但《洛阳晚报》在一段时间内身在矿中不去发掘,偶尔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都市报的挤压下,党报的发行与广告大部分都处于萎缩状态。党报面临着两种命运。一种是固步自封,彻底与市场无缘;一种是坚持改革。与时俱进,在媒体的进一步变局中赢得读者。  《河南日报》于2005年1月1日彻底改扩版,提出了“政经大报。权威媒体,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口号,并增加了旅游、汽车、地产、健康专版,从专版开办的那一天起,它就担负起了双重使命,一是作为政经新闻的有效补充
期刊
随着电脑、数码相机的广泛使用,报纸又从“读图时代”进入了“视觉时代”。“视觉时代”,包括图片、绘画、图表在内的新闻的图像化方式——新闻图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手段。在平面媒体新闻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著名报业咨询专家马利欧·加西亚就认为:“图表、图片和文字的联姻应备受重视——最好你在最初学习报道时,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图表、图示的制作,历来是欧美报纸的强项。其专门的图表制作部门
期刊
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是中国3G时代开启的标志。但对于普通公众,3G还仅仅是频繁见诸媒体的一个新名词。3G时代距离国人还有多远?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我们不妨来畅想一下中国3G手机时代。    从精英到大众:3G手机谁做主?    当前中国近6亿的手机用户是3G手机的潜在用户群,但由2G到3G的受众转
期刊
在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国内各大新闻媒介纷纷发挥各自优势,在第一时间公开震情。全面深入地报道抗震救灾,实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传播领域里一次成功的舆论引导实践的典型案例。在这次新闻舆论大会战中。值得一提的是“5·19”汶川大地震哀悼日期间,国内部分报纸版面头版的留白设计。此举在国内报纸版面设计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更是一个创举。    留白,一直被称为报纸版面设计
期刊
摘要:“动众”的概念源于新兴媒介为人们提供的越来越多的在移动状态下可以使用的信息接收方式,如手机短信、公交车栽电视、电子书、火车广播设备等。“动众”的媒介使用特征就是移动状态下的收听和收看,其节目的设置就是力图适应受众处于移动状态下的各种表现。“动众”市场因其目标受众的“舍金量”而成为媒体争夺的“奶酪”。  关键词:“动众” 广播 移动电视    “动众”。顾名思义就是移动中的受众。“动众”是一个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传媒格局日益开放,我国媒体的灾难报道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威性和公信力兼具的党报如何报道突发灾难性事件,并有力地肩负起监测环境和疏通民情的职责,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对改革开放前后三次地震的报道加以研究,由此总结我国党报灾难报道观念的演变,以期有所启示。    框架理论与新闻报道框架    1974年,框架的概念被高夫曼引入文化社会学。他认为。框架是人们或组织
期刊
当前,我国电视媒体形成了央视、省级卫星频道、地市级电视台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在有线电视迅速普及、观众收视资源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从表面上看。独播剧大战此起彼伏、娱乐节目风起云涌、情感谈话类节目和方言节目热度不减,但是,新闻节目依然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是电视媒体构建核心竞争力、彰显社会影响力,进而通过吸引观众眼球获得更多广告资源的最重要的市场博弈要素。  提起电视新闻节
期刊
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符号通过网络这一特定的传播渠道大行其道。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众文化现象。  如果评比近年网络最火爆的一个字。那么“图”绝对是最佳选择。网络论坛上的问候语由“今天你网了吗?”到“今天你图了吗?”:一个名为“一日一囧”的专
期刊
摘要:从2004年7月第一份手机报出现以来,手机报已经历了5年的发展,展现出了新媒体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总结2009年“两会”手机报的特点,可以发现手机报的传播内容已不仅仅是在复制传统媒体的新闻,而是越来越多地自采自编,个性化特征初显;手机报的传播面体现出明显大众化基础上的分众化特点;手机报的互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关键词:手机报 传播特点    从2004年7月第一份手机报出现以来。手机报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