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浙东的三门湾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唐末尤其是宋代,三门湾航帮与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频繁往来,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谱写了灿烂的篇章。清末民初,意大利欲租三门湾为军港,遭清廷拒绝。之后,大批有识之士先后数次对三门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但均告失败。至今为止,人们对于三门湾屡次开发失败的原因没有作很好的分析与总结,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而当今三门湾开发已经列入了国家乃至浙江省政府关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之中,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这意味着三门湾的开发进入
【机 构】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杭州31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东的三门湾是我国的天然良港,唐末尤其是宋代,三门湾航帮与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频繁往来,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谱写了灿烂的篇章。清末民初,意大利欲租三门湾为军港,遭清廷拒绝。之后,大批有识之士先后数次对三门湾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但均告失败。至今为止,人们对于三门湾屡次开发失败的原因没有作很好的分析与总结,尚无人对此进行研究,而当今三门湾开发已经列入了国家乃至浙江省政府关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之中,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这意味着三门湾的开发进入了历史性的新阶段。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三门湾开发具有重大的理论依据与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构建基层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路桥区流动人口议政议事,作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载体,扩大和发展了流动人口有序政治参与,推进了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而且有效平衡和调处了流动人口之间、流动人口与当地群众之间等不同群体的政治诉求、利益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在基层的建设实践。
陈国灿教授,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获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称号,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海洋局海岛文化调查首席科学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
近年来,古地图集的出版比较多见,如浙江有《浙江古旧地图集》、《杭州古旧地图集》等。古地图多取自旧地方志,体例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古地图上的地名、建筑物湮没者多,存留者少。古地图没有严格的比例尺关系,图上标记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有较大的偏差,许多地图上应该标示的内容要依靠文字表述加以弥补,而古旧地图集就文字部分剥离,导致信息传递的衰减。
两宋时期私家园林别业发展兴盛,不仅拓展了宋人身心游憩的空间,也成为文学活动的重要场域,对宋代文学风貌的生成具有深刻影响。南宋杭州张镦南湖别业作为迄今保存资料最完整的宋代园林,规模庞大,造物精致,功能齐备,集中展现了宋人以园林别业为中心的丰富多样的休闲雅集活动,并在与园主张钹及当时文人士大夫发生密切关系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和文学创作,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丰富时代蕴涵与独特美学意味的文化场域和文学空间。以“园林”为核心空间意象的诗文创作,其走向精细和日常化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宋代诗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现代化是一种以物质生产活动转变为基础,进而推进到经济、政治、文化及思想观念的全方位转变,现代化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越来越具有跨学科性。根据对区域现代化15个考核指标的计算,浙江省有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等共7项未达标,但差距较小,因此,总体而言浙江省已经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浙江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包括三点:一是浙江特有的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与适应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人文精神;二是“民本”但又“多元”的所有制形式;三是具有产业集群与规模效益的市场化运行载体。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之主脉,历代学者无不乐于寻其精粹而不疲。为推动儒学研究,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倡导下,以“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为主题的系列研讨会,按计划分先秦、汉唐、宋明、近现、现代依次进行。2011年5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举办的“宋明时期儒学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学术研讨会”,即属该系列研讨会之一。
依据框架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浙江基层民主兴盛创新的思想根源和特征。这些思想特征包括:功利主动型、功利动员型、公益主动型和公益动员型四种。主框架的形成以及五种框架联合方式,使四种思想类型的人们在不同地区的组合和排序存在差异,决定了各地区民主兴盛创新的路径和策略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对关于民主条件研究的学术理论进行不同程度地验证。
浙江海洋学院创建于1958年,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高校。
卢梭将现代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建立在人的自由之上,也就是说,自由证成了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从人的自然自由出发,到人的政治自由结束,卢梭完成了他对社会制度的建构。在卢梭的道德理想国里,公意是正当性的判准,公意通过民主投票程序而获得,但其真正的基础却依赖于公民教化。通过公民教化,卢梭试图构建一个同质性的国家,但是这却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方向背道而驰。
20世纪美国的“公共神学”是基督教神学界积极参与公共领域的建设的一种努力。其中,普林斯顿神学院的伦理学教授斯戴克豪思的工作显然是一个有意义的典例。他一贯对时代发展的最新征兆具有敏锐的把握,并倡导积极有为的肯定和介入;近十多年来他更是关注当代最大的公共领域变化——全球化。对其思想的梳理研究有助于人们回顾当代美国神学界是如何尝试与现代性公共领域互动的,并可以从中梳理出某种反主流的“强者政治学的公共神学”。这种强者政治学,或许依然与弱者政治学有内在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