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服装通过“引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获得了比较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生产大国。我国的服装企业还应该积极、勇敢地“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绕开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减轻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关键词] 服装 企业集团 走出去 国际化经营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的发展战略。过去我国的服装依靠“引进来”发展很快,一跃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2008年的服装出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是来自国内挑战,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提高、人民币升值、紧缩的货币政策、出口退税税率下调等,这些因素均导致服装出口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来自国际的挑战,如美国房贷次级债、美元贬值、石油突破每桶110美元大关、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变缓等,这些因素均影响服装出口价格的提高。因此,我国服装出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在这种情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贸易增长方式,服装企业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OEM向OBM的转变,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把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为竞争优势。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整合与配置。我国服装工业通过 “引进来”,推进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为我国服装“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1.“走出去”的依据何在
国际分工理论表明,一国的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同理,服装企业的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时,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交换,才能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集团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势下去,服装企业企业利用国际分工原理,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不仅能绕过贸易壁垒、带动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而且有利于资本运营,赢得市场竞争。
2.“走出去”的目的何在
企业经营要以效益为中心,其行为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服装 企业集团“走出去”,实施全球发展战略或跨国经营,是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谋求企业自身超常发展。企业情景不尽相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也就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外乎是六个方面:一是优化企业的战略资源配置;二是产品研发能力;三是提高产品销售增长率;四是扩大世界市场占有率;五是提高资本收益率;六是提升核心竞争力。
3.“走出去”的动力何在
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诸要素整合后爆发出的能量,即要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动力,这种内驱动力又可分为效益驱动力、战略驱动力两种;另一方面是外部引力与推力。引力是国外对该中国服装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可分为资源驱动力、市场驱动力两种;推力有两大动力源,一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力,二是我国政府支持的驱动力。我以为服装企业“走出去”,不应是单一的动力源,而应是多种动力源形成的合力而致,具体而論,应是以内驱动力为主,外力和引力为辅而形成的合力。
4.“走出去”的优势何在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优胜劣汰,不断进化的过程。服装企业要在世界经济大潮中,适应竞争并赢得竞争,就必须扬长避短。在“走出去”之前,要进行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和SWOT分析,要清楚、客观地了解本企业优势何在,是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还是成本优势?是单一优势,还是综合优势?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
5.“走出去”的风险何在
服装企业“走出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应对有方就是机遇,应对无方或不当就是风险。服装企业的决策应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形态万千,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活动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危机的风险、运输风险,信用风险和汇兑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目的不清、优势不明、动力不当等造成的决策失误、经营失误、管理失误带来的风险。
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
服装企业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无论是专业化、多元化、集中化战略,重点是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整合企业资源,依照企业实际情形,重点产品、研发、人员和生产、融金“走出去”。
1.产品 “走出去”
服装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加硬件、软件等服装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无论是直接出口、代理出口,其产品和广告宣传两要素的改变如否,有五种出口策略(参见表1)可供选择。
2.研发“走出去”
服装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力,就要注重研发创新,传统的引进、自我开发、引进加开发的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要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设计、产品开发,就必须“走出去”,服装企业就是要把研发部门搬到国外,搬到服装研发和产品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了解信息、掌握行情、摸准发展脉搏。
3.人才“走出去”
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服装企业要赢得竞争在战略上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让科技人员“走出去”,让科技人员参加科技博览会、服装论坛、到国外留学进修、科技项目攻关、国外市场调研,产品售后服务,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学习引进国外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同时,也应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
4.生产“走出去”
服装企业产品、人才和人员“走出去”需要资金支持,资金“走出去”,就是把资金作为经营要素,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外独资、合资的建立生产型的子公司,也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或控股国外工厂,也可以通过专利转让、特许经营等形式合作生产或经营,还可以通过托管、租赁国外企业进行经营。
5.融资“走出去”:
资金是服装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经营要素,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利用国际资本不仅仅是服装企业“走出去”战略重点之一,也是服装企业做大、做好、做强的有效途径(参见图1)。一方面吸收外国资本参股合作,另一方面向国际融资,还可争取在境外上市。
三、“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走出去”应该是企业自身创新的需要,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扩大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资本运营,取得国际化经营的利益最大化。
1.“走出去”的目标国
选择目标国,就是选择目标市场,服装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办实业或贸易公司,我以为服装企业在分析目标国可进入行可获利性的应优先选择下列四种情形:一是选择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甚至给予优惠待遇的国家或地区;二是选择那些本企业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三是选择自己本企业有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四是选择本企业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
2.“走出去”的领域
服装企业投资的领域可以是研发部门,也可以是流通企业,可以是生产企业,还可以是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企业;投资的领域可以是服装的高端产品、低端产品,也可以是软件产品或客户服务;投资的领域可以在一国,也可以在多国进行。企业“走出去”的领域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取向、核心竞争力、投资目的等因素还要考虑投资环境、竞争态势、资源配置等因素。
3.“走出去”的模式
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可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在国外设立商务型的营销公司或办事处,负责产品销售、行情调研和客户服务工作;二是在国外建立生产型或服务型的实业。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兴办实业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国內企业向国外全额投资,成立全资子企业,这种模式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二是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进行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国外公司,从而组建股份制企业;三是利用自身的品牌或技术,通过特许经营、托管、租赁等方式组建契约企业。
4.“走出去”的规模
规模有两种含义,一是投资的资本金的数量,二是投资办企业的个数。无论是资本金还是企业数,都将与竞争力、收益率、市场份额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合资、合作相对与全资的资金量要小;商务型企业较之生产型企业资金量要小;特许经营、托管、租赁较之新办企业资金量要小;参股较之控股的资金量要小。投资规模的好坏不取决于大小和多少,而在于企业的经营要素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匹配,具体投资的资本金和企业数,不仅取决于“走出去”的战略定位和取向,还受制于企业实力和信用度。
5.“走出去”的时间
一般来说,投资时间越早越好,投资周期越短越好。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服装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应该尽快地“走出去”;没有条件的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比较优势“走出去”;投资的资本金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应分期“走出去”;有多国家、多模式、多领域的项目,应办好试点,分步“走出去”。
四、“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1.知己知彼
服装企业“走出去”不能盲目,要研究市场,要研究中国、目标国的有关的产业投资的政策、法规和法令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要加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化经营。
2.择善而从
服装企业“走出去”要注意敏捷供应链构建,要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要建立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要讲求资金流、商务流、产品流、信息流的有序流动和综合的效应,要把企业的ERP链接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
3.文化融合
服装是美的艺术,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文化,一方面要让投资企业的先进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注意文化融合,进行跨文化交流,加强市场细分,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审美文化、迎合目标群体的审美需求。
4.品牌经营
一流的企业卖品牌,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服装企业“走出去”准确的讲是服装企业的品牌“走出去”,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因此,加强品牌意识,改善知识管理。要注意品牌的质量、品牌创新、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和品牌的延伸。
5.系统配套
服装企业“走出去”是根据比较利益输出无形资产和货币资本,为了提高附加价值和利益,要以“走出去”为引擎,带动技术输出、商品输出和劳务输出,取得整体效应,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国际经济低速运行、美元疲软、地区冲突、贸易摩擦升温、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竞争格局也在悄然改变,市场不再有国内、外之分,“引进来”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走出去”就是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服装企业要摆脱出口的多重困境,就必须改变单一的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局面,勇敢地选择“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实现由OEM向OBM的跨越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参考文献:
[1]程惠芳余杨:“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纺织服装业[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
[2]华珊郭宏钧袁慧丰:我国纺织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纺织导报,2005年第5期
[3]王春赵宏马涛:中国纺企从“走出去”到“融进去”[J].WTO经济导刊,2006年第5期
[4]朱玉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策略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12期
[5]吴少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视角[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 邢学杰.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8期
[7]叶红青:我国纺织服装业适时“走出去”战略[J].企业活力,2007年第10期
[8]陈小洪:企业凭什么“走出去”[J].中国农资,2007年第10期
[关键词] 服装 企业集团 走出去 国际化经营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的发展战略。过去我国的服装依靠“引进来”发展很快,一跃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2008年的服装出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是来自国内挑战,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提高、人民币升值、紧缩的货币政策、出口退税税率下调等,这些因素均导致服装出口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来自国际的挑战,如美国房贷次级债、美元贬值、石油突破每桶110美元大关、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变缓等,这些因素均影响服装出口价格的提高。因此,我国服装出口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在这种情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贸易增长方式,服装企业必须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OEM向OBM的转变,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把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为竞争优势。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本、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整合与配置。我国服装工业通过 “引进来”,推进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服装生产大国,为我国服装“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1.“走出去”的依据何在
国际分工理论表明,一国的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同理,服装企业的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时,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交换,才能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集团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势下去,服装企业企业利用国际分工原理,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不仅能绕过贸易壁垒、带动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而且有利于资本运营,赢得市场竞争。
2.“走出去”的目的何在
企业经营要以效益为中心,其行为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服装 企业集团“走出去”,实施全球发展战略或跨国经营,是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谋求企业自身超常发展。企业情景不尽相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也就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外乎是六个方面:一是优化企业的战略资源配置;二是产品研发能力;三是提高产品销售增长率;四是扩大世界市场占有率;五是提高资本收益率;六是提升核心竞争力。
3.“走出去”的动力何在
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诸要素整合后爆发出的能量,即要生存和发展的内驱动力,这种内驱动力又可分为效益驱动力、战略驱动力两种;另一方面是外部引力与推力。引力是国外对该中国服装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可分为资源驱动力、市场驱动力两种;推力有两大动力源,一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力,二是我国政府支持的驱动力。我以为服装企业“走出去”,不应是单一的动力源,而应是多种动力源形成的合力而致,具体而論,应是以内驱动力为主,外力和引力为辅而形成的合力。
4.“走出去”的优势何在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优胜劣汰,不断进化的过程。服装企业要在世界经济大潮中,适应竞争并赢得竞争,就必须扬长避短。在“走出去”之前,要进行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和SWOT分析,要清楚、客观地了解本企业优势何在,是品牌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还是成本优势?是单一优势,还是综合优势?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
5.“走出去”的风险何在
服装企业“走出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应对有方就是机遇,应对无方或不当就是风险。服装企业的决策应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形态万千,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活动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危机的风险、运输风险,信用风险和汇兑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目的不清、优势不明、动力不当等造成的决策失误、经营失误、管理失误带来的风险。
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
服装企业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无论是专业化、多元化、集中化战略,重点是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整合企业资源,依照企业实际情形,重点产品、研发、人员和生产、融金“走出去”。
1.产品 “走出去”
服装企业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加硬件、软件等服装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无论是直接出口、代理出口,其产品和广告宣传两要素的改变如否,有五种出口策略(参见表1)可供选择。
2.研发“走出去”
服装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力,就要注重研发创新,传统的引进、自我开发、引进加开发的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要有国际一流的研发设计、产品开发,就必须“走出去”,服装企业就是要把研发部门搬到国外,搬到服装研发和产品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了解信息、掌握行情、摸准发展脉搏。
3.人才“走出去”
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服装企业要赢得竞争在战略上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让科技人员“走出去”,让科技人员参加科技博览会、服装论坛、到国外留学进修、科技项目攻关、国外市场调研,产品售后服务,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学习引进国外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同时,也应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
4.生产“走出去”
服装企业产品、人才和人员“走出去”需要资金支持,资金“走出去”,就是把资金作为经营要素,通过资本运作,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外独资、合资的建立生产型的子公司,也可以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或控股国外工厂,也可以通过专利转让、特许经营等形式合作生产或经营,还可以通过托管、租赁国外企业进行经营。
5.融资“走出去”:
资金是服装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经营要素,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利用国际资本不仅仅是服装企业“走出去”战略重点之一,也是服装企业做大、做好、做强的有效途径(参见图1)。一方面吸收外国资本参股合作,另一方面向国际融资,还可争取在境外上市。
三、“走出去”的战略选择
“走出去”应该是企业自身创新的需要,包括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出去”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扩大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资本运营,取得国际化经营的利益最大化。
1.“走出去”的目标国
选择目标国,就是选择目标市场,服装企业到国外去投资办实业或贸易公司,我以为服装企业在分析目标国可进入行可获利性的应优先选择下列四种情形:一是选择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甚至给予优惠待遇的国家或地区;二是选择那些本企业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三是选择自己本企业有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四是选择本企业品牌、技术,较之目标国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
2.“走出去”的领域
服装企业投资的领域可以是研发部门,也可以是流通企业,可以是生产企业,还可以是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企业;投资的领域可以是服装的高端产品、低端产品,也可以是软件产品或客户服务;投资的领域可以在一国,也可以在多国进行。企业“走出去”的领域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取向、核心竞争力、投资目的等因素还要考虑投资环境、竞争态势、资源配置等因素。
3.“走出去”的模式
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可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在国外设立商务型的营销公司或办事处,负责产品销售、行情调研和客户服务工作;二是在国外建立生产型或服务型的实业。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兴办实业有三种基本模式,一是国內企业向国外全额投资,成立全资子企业,这种模式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二是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进行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国外公司,从而组建股份制企业;三是利用自身的品牌或技术,通过特许经营、托管、租赁等方式组建契约企业。
4.“走出去”的规模
规模有两种含义,一是投资的资本金的数量,二是投资办企业的个数。无论是资本金还是企业数,都将与竞争力、收益率、市场份额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合资、合作相对与全资的资金量要小;商务型企业较之生产型企业资金量要小;特许经营、托管、租赁较之新办企业资金量要小;参股较之控股的资金量要小。投资规模的好坏不取决于大小和多少,而在于企业的经营要素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匹配,具体投资的资本金和企业数,不仅取决于“走出去”的战略定位和取向,还受制于企业实力和信用度。
5.“走出去”的时间
一般来说,投资时间越早越好,投资周期越短越好。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服装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应该尽快地“走出去”;没有条件的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比较优势“走出去”;投资的资本金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应分期“走出去”;有多国家、多模式、多领域的项目,应办好试点,分步“走出去”。
四、“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1.知己知彼
服装企业“走出去”不能盲目,要研究市场,要研究中国、目标国的有关的产业投资的政策、法规和法令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要加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化经营。
2.择善而从
服装企业“走出去”要注意敏捷供应链构建,要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要建立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要讲求资金流、商务流、产品流、信息流的有序流动和综合的效应,要把企业的ERP链接成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
3.文化融合
服装是美的艺术,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文化,一方面要让投资企业的先进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注意文化融合,进行跨文化交流,加强市场细分,研究不同国家、民族的审美文化、迎合目标群体的审美需求。
4.品牌经营
一流的企业卖品牌,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服装企业“走出去”准确的讲是服装企业的品牌“走出去”,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因此,加强品牌意识,改善知识管理。要注意品牌的质量、品牌创新、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维护和品牌的延伸。
5.系统配套
服装企业“走出去”是根据比较利益输出无形资产和货币资本,为了提高附加价值和利益,要以“走出去”为引擎,带动技术输出、商品输出和劳务输出,取得整体效应,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国际经济低速运行、美元疲软、地区冲突、贸易摩擦升温、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竞争格局也在悄然改变,市场不再有国内、外之分,“引进来”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走出去”就是国际市场国内化。我国服装企业要摆脱出口的多重困境,就必须改变单一的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局面,勇敢地选择“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实现由OEM向OBM的跨越式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参考文献:
[1]程惠芳余杨:“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纺织服装业[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
[2]华珊郭宏钧袁慧丰:我国纺织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纺织导报,2005年第5期
[3]王春赵宏马涛:中国纺企从“走出去”到“融进去”[J].WTO经济导刊,2006年第5期
[4]朱玉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策略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12期
[5]吴少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视角[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 邢学杰.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8期
[7]叶红青:我国纺织服装业适时“走出去”战略[J].企业活力,2007年第10期
[8]陈小洪:企业凭什么“走出去”[J].中国农资,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