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胞蚴的体外培养和操作初探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g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一种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胞蚴的新方法,并通过体外注射,感染阴性钉螺,培养阳性钉螺.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虫卵孵化的毛蚴与作为滋养层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sf9细胞)共培养,观察毛蚴的生长情况,并拍摄生长照片.用显微注射针将3~5只母胞蚴注射到钉螺体内,计算钉螺的存活率及尾蚴的阳性率,用钉螺逸出的尾蚴人工感染昆明鼠,检测尾蚴的活力,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CR方法鉴定尾蚴的相关基因特性.结果 毛蚴培养至第12小时观察到纤毛板已脱落,培养2~3 d的虫体呈不断的伸缩运动,此后母胞蚴维持该状态并不转化成子胞蚴.3次实验的钉螺存活率依次为24.72%、28.23%和57.89%,活螺阳性率依次为4.55%、8.57%和14.29%.阳性钉螺释放的尾蚴具有感染性,且具有与日本血吸虫相同的基因特性.结论 体外培养毛蚴通过显微注射可以人工感染钉螺并逸出有感染活力的尾蚴,为日本血吸虫幼虫的体外操作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过程的影响,揭示黄芪注射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 探讨精子质量对短时受精后受精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早期受精观察的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筛
东软集团是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华丽转身的典型,是产学研合作的优秀产物.在医学影像领域,东北大学与东软的产学研合作是典型的"学科-专业-产业链"形态,并以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
目的 探讨微小甲状腺癌(MCT)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共50枚直径在0.5~1.0 cm MCT的CT资料.结果 50枚瘤体中,38枚瘤体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增强后
目的 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41例接受内镜下单纯球囊扩张治疗,45例接受球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灭杀罂粟的化学防除方法,为利用除草剂快速灭杀罂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方法]在罂粟花蕾期用不同浓度的2甲4氯对植株进行喷施,喷后连
结合重型肝炎的病理生理及防治,探讨中西医结合“微环境”论,认为微环境作为一种反应场,内有中医质和西医质,是中、西药物汇通处。此理论启示治疗疾病可双途径来调控微环境,
目的比较丹东地区汉族、满族、朝鲜族不同民族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了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Osteometer M
目的 研究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转APP基因构建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转APP基因小鼠作为AD小鼠模型,α-ZAL治疗组在小鼠9月龄后40 d灌胃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