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课堂学习;自主学习
习惯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他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一、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既有长期打算,又要有短期安排,在落实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历练自己的意志。如落实每天的计划,要进行三省:我来干什么?我打算怎么干?我干得怎么样?要求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每周的计划要做到周周清,学期计划也是如此,假期要制定假期学习计划,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还要读哪些书,安排哪些学习活动等都要做好安排。对于自己的目标,要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心,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能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和兴趣。
二、养成课前自学课本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培养预习习惯的开始阶段,教师一定不能心急,毕竟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很差,他们的学习多数都是被动的。所以,教师要安排预习时间,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对于好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针对“后进生”,我们教师要进行帮助,使他们在预习中不掉队。
课前自学并不是泛泛地看一遍书,而是要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也就是现在教材中有“动脑筋、做一做”,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俗话说:“给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自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受益终身之“渔”。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课前自学,以教师编排的学案为顺序,学生可独立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本质与轻重,发现自己的知与不知,为课堂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准备。课前自学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如刚开始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等)到学生独立完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耐心,正确的引导和学生锲而不舍的坚持与努力。
在预习中要鼓励学生尝试解答课本例题。要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不要读完题后看答案,这样只是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由于初一学生缺乏对学习的足够认识,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这也是学好任何一门学课的基础。
四、培养认真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一但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不论试卷的难易,一个学生如果能够取得满分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不断地克服、抑制坏习惯,养成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这是看似简单实则很艰巨的工作。我认为认真习惯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既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倾听与表达共同组成了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前提,取决定性作用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光有兴趣不行,还应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重复学生的发言,更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你都不听,学生会听吗?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中出现的问题,善于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了解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任何知识、事物要想装进我们的大脑,不通过观察这道门是无法办到的。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观察恰恰是思维的触角,学生是通过观察来获取思维素材的。没有观察就不會有思维,没有正确精细的观察,就不可能展开正确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他获取的信息就丰富多彩。不会观察的人,即使再有价值的信息,在他眼里也是熟视无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例如下题:花坛分区
如图,一个圆形花坛分成了三个区,四个小圆两两相交的公共部分是中心区,四个小圆以外的部分是外围区。中心区栽花,外围区种草。栽花区域与种草区域的面积比是多少?
学生通过计算可知图中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2倍,所以大圆面积等于4个小圆面积的和。通过观察会发现四个小圆放在大圆里面,假如能够既无重叠又无间隙,应该刚好铺满大圆。但是实际上既有重叠又有间隙。在外围空出若干面积,是由于里面重叠了同样大小的面积。所以外围区和中心区面积相等。换句话说,栽花区域与种草区域面积的比是1:1。
在细心的观察中得到了启迪,只有透过表面的现象,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不是一般地看,而一个有目的的感知过程,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必要条件。
再则,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我说的“认真书写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书写的整洁;二是解题过程的严谨。这次期中检测我们班的学生又要得到数学教研组长的表扬了,他总说我班学生的试卷很整洁,整洁得令人赏心悦目。
对于书写的整洁,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需要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对学生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即正确、整洁、美观;3.适度评价,给学生信心;4.把写字作为对学生的一种艺术熏陶,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素养。
对于解题的严谨,特别是计算、推理和证明。要做到计算的高度准确,推理证明过程的简洁与严谨,达到每做完一题后,便知其是否正确。这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时刻不忘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老师的示范作用也十分重要的,从而达到养成解题过程严谨的良好习惯。
五、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课堂学习裨益不少,而且在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好处。我在教学中有时会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读读报刊、杂志中的数学故事等,不少学生很感兴趣,爱上数学课的学生也有所增加。家长在选择读物方面一定要选择健康的、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以实现良好的文化熏陶。
总而言之,只要学生在中学时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学生走向社会,良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即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生数学好习惯的培养.现代教育报,2009,10.
[2]2011年各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3]李兴怀.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课堂学习;自主学习
习惯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他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一、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既有长期打算,又要有短期安排,在落实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历练自己的意志。如落实每天的计划,要进行三省:我来干什么?我打算怎么干?我干得怎么样?要求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每周的计划要做到周周清,学期计划也是如此,假期要制定假期学习计划,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还要读哪些书,安排哪些学习活动等都要做好安排。对于自己的目标,要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心,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能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和兴趣。
二、养成课前自学课本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培养预习习惯的开始阶段,教师一定不能心急,毕竟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很差,他们的学习多数都是被动的。所以,教师要安排预习时间,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对于好学生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针对“后进生”,我们教师要进行帮助,使他们在预习中不掉队。
课前自学并不是泛泛地看一遍书,而是要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也就是现在教材中有“动脑筋、做一做”,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俗话说:“给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自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受益终身之“渔”。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课前自学,以教师编排的学案为顺序,学生可独立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本质与轻重,发现自己的知与不知,为课堂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做准备。课前自学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如刚开始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等)到学生独立完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耐心,正确的引导和学生锲而不舍的坚持与努力。
在预习中要鼓励学生尝试解答课本例题。要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不要读完题后看答案,这样只是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由于初一学生缺乏对学习的足够认识,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欲望。能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这也是学好任何一门学课的基础。
四、培养认真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一但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不论试卷的难易,一个学生如果能够取得满分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不断地克服、抑制坏习惯,养成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这是看似简单实则很艰巨的工作。我认为认真习惯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既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倾听与表达共同组成了与人合作交流的基础。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前提,取决定性作用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光有兴趣不行,还应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不重复学生的发言,更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你都不听,学生会听吗?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中出现的问题,善于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了解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任何知识、事物要想装进我们的大脑,不通过观察这道门是无法办到的。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观察恰恰是思维的触角,学生是通过观察来获取思维素材的。没有观察就不會有思维,没有正确精细的观察,就不可能展开正确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有良好的观察习惯,他获取的信息就丰富多彩。不会观察的人,即使再有价值的信息,在他眼里也是熟视无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例如下题:花坛分区
如图,一个圆形花坛分成了三个区,四个小圆两两相交的公共部分是中心区,四个小圆以外的部分是外围区。中心区栽花,外围区种草。栽花区域与种草区域的面积比是多少?
学生通过计算可知图中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2倍,所以大圆面积等于4个小圆面积的和。通过观察会发现四个小圆放在大圆里面,假如能够既无重叠又无间隙,应该刚好铺满大圆。但是实际上既有重叠又有间隙。在外围空出若干面积,是由于里面重叠了同样大小的面积。所以外围区和中心区面积相等。换句话说,栽花区域与种草区域面积的比是1:1。
在细心的观察中得到了启迪,只有透过表面的现象,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不是一般地看,而一个有目的的感知过程,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必要条件。
再则,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我说的“认真书写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书写的整洁;二是解题过程的严谨。这次期中检测我们班的学生又要得到数学教研组长的表扬了,他总说我班学生的试卷很整洁,整洁得令人赏心悦目。
对于书写的整洁,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需要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对学生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即正确、整洁、美观;3.适度评价,给学生信心;4.把写字作为对学生的一种艺术熏陶,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素养。
对于解题的严谨,特别是计算、推理和证明。要做到计算的高度准确,推理证明过程的简洁与严谨,达到每做完一题后,便知其是否正确。这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时刻不忘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老师的示范作用也十分重要的,从而达到养成解题过程严谨的良好习惯。
五、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课堂学习裨益不少,而且在具体的阅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好处。我在教学中有时会抽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读读报刊、杂志中的数学故事等,不少学生很感兴趣,爱上数学课的学生也有所增加。家长在选择读物方面一定要选择健康的、适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以实现良好的文化熏陶。
总而言之,只要学生在中学时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学生走向社会,良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从而完成教学的最根本宗旨,即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生数学好习惯的培养.现代教育报,2009,10.
[2]2011年各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3]李兴怀.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