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从临床医学到大众应用,对于梦的研究,原来我们可以与专业级医疗领域靠得如此之近。无论是雷达电波扫描式监控,还是压力传感监控,亦或是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等等科技手段,人类总是兴趣满满的研究着梦(睡眠)。而这些“黑科技”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运动手环和如梦加一样的专门睡眠监测产品中。今天我们对话兆观信息CEO胡钧先生,一起和“梦”聊聊。
胡钧其人,固执且不太活泼。
相比大多数创业者喜欢出席各种活动,又善于和媒体打的火热来说,胡钧并不热衷于此,甚至有些逃避,网络上也难觅其神龙真身。这对于需要大量曝光度和不断“制造”热点话题的创业公司而言也略显另类。或许是在中兴多年数据通讯和宽带网络设备开发的工作经历,铸就了胡钧不善言辞的性格,哪怕如今跨界健康领域做了睡眠研究,也并没有改变多少,胡钧依旧不太活泼。但有着典型70年代性格的胡钧却异常坚持,耐得住寂寞。2014年胡钧创立了兆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究梦。
W:为什么从交换机领域直接跨界到健康领域?是因为0和1太枯燥吗?
H:2014年左右,一位同事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到医院接受了检查。检查该病症需要到医院的睡眠监护室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的监测检查(后来才知道),整个过程需要7-8小时,当时同事去检查的时候医生给他身上连接很多绑带、电极,还有鼻塞,让他觉得非常不适应,而且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本身就会让人感觉紧张,自然也会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聊过之后我就上心了,于是就去找相关资料,发现当时在中国能做这个检查的医院只有2000家,而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有6500万,同时,真正到医院就诊的人数却只有3万人左右。当我开始深入关注这一领域时发现,国内并没有团队专门做这件事,于是我们几个“通信兵”基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相关算法又有点经验,去年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情上来了。
W: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应该算是医疗范畴,为什么要引入到个人智能应用领域呢?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琢磨吧,尤其是看到很多很多慢性病在就诊之前就已经发展了很久,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缓慢地危害人的健康,特别是在临床检查成本高,又不便利的情况下,需要初筛设备来提高日常健康管理水平和手段,于是就开始做了。
研究梦,“盗”亦有道。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起初是因为睡眠约占人一生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呼吁人们按时睡觉;而如今则是因为睡眠障碍引发的睡眠质量低下,神经衰弱,甚至失眠抑郁等现代社会“文明病”的泛滥,想睡也睡不着了。于是,早期人们研究了一套通用的非侵入式监测设备来完成对睡眠的监控,该设备由脑波监测系统,呼吸监测系统和睡眠异动监测系统组成。如今,科技不断革新,对于梦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只是对于相关采集数据的应用,以及如何指导我们调整睡眠障碍,我们都很期待。
W:为什么要采用非接触式产品设计?这和时下流行的运动手环中睡眠监测功能有什么区别?
H:梦加产品已开始就采用非接触式设计,主要还是考虑到用户体验,不希望产品给用户带来任何不适感,只要将设备放置床头并调整好角度,就能精确监测到用户睡眠呼吸暂停的数据。小巧体积便于携带,有助于在各种环境完成睡眠监测。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的睡眠监测汇总,毕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属于慢性病,只有长期持续地监测,并且针对性地改善治疗才能对用户起到帮助。
至于说梦加睡眠监测与运动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相比,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梦加主要关注的是用户夜间睡眠的健康状况,而且它输出的数据,比如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具有医学价值的。运动手环产品在睡眠监测上的输出数据更多只是参考性的。而且,梦加产品在数据上的可靠性也是得到了验证,我们跟三甲医院进行了长期的临床对比试验,梦加在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准确率上达到95%以上,完全可以作为医疗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仪使用。
W:我有一点疑问,监测一个人的睡眠也许可以,但两个人在一起,睡眠监测会不会混乱呢?
H: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梦加睡眠监护仪主要采用的是超宽带雷达监测技术,可以精确锁定被监测用户,如果真是两人在一起,可以将设备放在离被检测人近的这一边就可以了。
W:拿到用户的睡眠数据之后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H:主要还是一些就诊建议或者是改善生活习惯等建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会有严重程度的不同,重度患者我们会建议去专门的医院进行就诊,避免耽误。如果是轻度或中度患者,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善来调理。我们会在饮食、运动方面给予用户好建议。同时,我们后续会将产品应用于社区医院,并通过和医院的合作关系,帮助用户进行就诊。
W:那是说,现在对于睡眠监控来说,基本能够达到医疗机构的检查效果了?
H: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其中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主要还是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应用层面的技术。为了在极其微弱的信号回波中提取出有用的微小信号,我们还在做更多的研究和尝试。并且,对信号的分析需要结合医学,在这方面我们同样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做的更好。
是真的寒冬,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各种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多,覆盖领域也是越来越广,各种展会,合作等纷至沓来,正当一切都看上去很美,而且要大红大紫之际,曾经风光一时的知名手环厂商Jawbone不得不吞下裁员的苦果(全球裁员6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5%)。无独有偶,占据运动手环市场份额最大的Fitbit的股价也较今年高点下跌了40%之多。当然,不能单看裁员和股票下跌就武断下结论说是行业冬天的到来,但就目前市场出现的产品功能同质化,价格乱战,以及采集数据之后的应用乏力等方面,确实令人担忧。
W:关于Jawbone的全球裁员15%,你怎么看? H:部分媒体不应该把事件放大的,也许并不是这样。智能硬件,包括可穿戴式的智能硬件产品都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创业公司遇到一些困难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个人觉得不应该过度解读Jawbone裁员的这件事情。对于所有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来说,首先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其次要有坚实的技术研发支持,再加上合适的市场策略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W:看来您对行业前景还是挺看好的,今后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呢?
H:是很看好,也在努力做。智能硬件这个领域非常大,它又有很多细分方向,但核心都必须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健康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供更多的服务体验。单从字面看,可靠和有价值这两个词很简单,要真正做到其实不易。目前市场上的很多设备都无法做到这两点,比如说睡眠监测的数据,在临床医学上来说,睡眠分期的数据目前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医学价值,更多只是作为参考。而且健康数据并非一次两次地监测,要做到的是持续可靠地监测,这一点其实更难。所以对于智能硬件领域的公司来说,只有确立了自己的技术门槛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W:先预祝您能在睡眠研究领域早日有所突破,下一步会有什么计划?是否会像国外一样公开招募自愿者进行“实验”?
H:说的有些恐怖,计划主要就是先把产品做好,其它并没有在考虑的范围。其实目前我们的梦加产品已经在进行第一波内测了,大概有50名左右的自愿者在帮助我们发现产品问题,为我们提供产品的改善建议,针对相关问题我们会继续打磨产品。然后在进行第二轮内测,不过第二轮内测的自愿者会是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我们会通过不断小范围的内测,进行不同阶段的产品提升和升级。
写在最后:从老祖宗周公到外来的和尚弗洛伊德,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对梦的研究,也是乐此不疲。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换代,现代人正逐步通过各种手段和仪器对睡眠过程进行监测,以此来发现和治疗一些流行的“文明病”。不难想象监测睡眠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影片中那些走进人类睡梦或者思维的画面,也许目前还很难实现),但好在已经有人在专门也是专心的在做这件事,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大量测试和睡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之后,胡钧的梦加产品还将与社区医院等便民服务机构相结合,旨在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自我学习过程,从而加强对睡眠监测准确性判断。
就整个智能硬件行业来说,正如胡钧所言,并不能因为一家公司的简单裁员就唱衰整个行业,而媒体的胡乱联系和放大效应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对行业发展并不会带来促进作用。至于身在智能硬件行业中的从业者,如果真能做到“可靠”和“有价值”,经过不懈的坚持努力之后,再小的事情也会变得大有可为的。
胡钧其人,固执且不太活泼。
相比大多数创业者喜欢出席各种活动,又善于和媒体打的火热来说,胡钧并不热衷于此,甚至有些逃避,网络上也难觅其神龙真身。这对于需要大量曝光度和不断“制造”热点话题的创业公司而言也略显另类。或许是在中兴多年数据通讯和宽带网络设备开发的工作经历,铸就了胡钧不善言辞的性格,哪怕如今跨界健康领域做了睡眠研究,也并没有改变多少,胡钧依旧不太活泼。但有着典型70年代性格的胡钧却异常坚持,耐得住寂寞。2014年胡钧创立了兆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研究梦。
W:为什么从交换机领域直接跨界到健康领域?是因为0和1太枯燥吗?
H:2014年左右,一位同事因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到医院接受了检查。检查该病症需要到医院的睡眠监护室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的监测检查(后来才知道),整个过程需要7-8小时,当时同事去检查的时候医生给他身上连接很多绑带、电极,还有鼻塞,让他觉得非常不适应,而且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本身就会让人感觉紧张,自然也会对监测数据造成影响。聊过之后我就上心了,于是就去找相关资料,发现当时在中国能做这个检查的医院只有2000家,而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有6500万,同时,真正到医院就诊的人数却只有3万人左右。当我开始深入关注这一领域时发现,国内并没有团队专门做这件事,于是我们几个“通信兵”基于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相关算法又有点经验,去年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情上来了。
W: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应该算是医疗范畴,为什么要引入到个人智能应用领域呢?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琢磨吧,尤其是看到很多很多慢性病在就诊之前就已经发展了很久,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缓慢地危害人的健康,特别是在临床检查成本高,又不便利的情况下,需要初筛设备来提高日常健康管理水平和手段,于是就开始做了。
研究梦,“盗”亦有道。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起初是因为睡眠约占人一生当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呼吁人们按时睡觉;而如今则是因为睡眠障碍引发的睡眠质量低下,神经衰弱,甚至失眠抑郁等现代社会“文明病”的泛滥,想睡也睡不着了。于是,早期人们研究了一套通用的非侵入式监测设备来完成对睡眠的监控,该设备由脑波监测系统,呼吸监测系统和睡眠异动监测系统组成。如今,科技不断革新,对于梦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只是对于相关采集数据的应用,以及如何指导我们调整睡眠障碍,我们都很期待。
W:为什么要采用非接触式产品设计?这和时下流行的运动手环中睡眠监测功能有什么区别?
H:梦加产品已开始就采用非接触式设计,主要还是考虑到用户体验,不希望产品给用户带来任何不适感,只要将设备放置床头并调整好角度,就能精确监测到用户睡眠呼吸暂停的数据。小巧体积便于携带,有助于在各种环境完成睡眠监测。而且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的睡眠监测汇总,毕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属于慢性病,只有长期持续地监测,并且针对性地改善治疗才能对用户起到帮助。
至于说梦加睡眠监测与运动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相比,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梦加主要关注的是用户夜间睡眠的健康状况,而且它输出的数据,比如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具有医学价值的。运动手环产品在睡眠监测上的输出数据更多只是参考性的。而且,梦加产品在数据上的可靠性也是得到了验证,我们跟三甲医院进行了长期的临床对比试验,梦加在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准确率上达到95%以上,完全可以作为医疗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仪使用。
W:我有一点疑问,监测一个人的睡眠也许可以,但两个人在一起,睡眠监测会不会混乱呢?
H: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梦加睡眠监护仪主要采用的是超宽带雷达监测技术,可以精确锁定被监测用户,如果真是两人在一起,可以将设备放在离被检测人近的这一边就可以了。
W:拿到用户的睡眠数据之后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会有什么指导意义?
H:主要还是一些就诊建议或者是改善生活习惯等建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会有严重程度的不同,重度患者我们会建议去专门的医院进行就诊,避免耽误。如果是轻度或中度患者,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善来调理。我们会在饮食、运动方面给予用户好建议。同时,我们后续会将产品应用于社区医院,并通过和医院的合作关系,帮助用户进行就诊。
W:那是说,现在对于睡眠监控来说,基本能够达到医疗机构的检查效果了?
H: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其中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主要还是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应用层面的技术。为了在极其微弱的信号回波中提取出有用的微小信号,我们还在做更多的研究和尝试。并且,对信号的分析需要结合医学,在这方面我们同样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做的更好。
是真的寒冬,还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各种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多,覆盖领域也是越来越广,各种展会,合作等纷至沓来,正当一切都看上去很美,而且要大红大紫之际,曾经风光一时的知名手环厂商Jawbone不得不吞下裁员的苦果(全球裁员6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5%)。无独有偶,占据运动手环市场份额最大的Fitbit的股价也较今年高点下跌了40%之多。当然,不能单看裁员和股票下跌就武断下结论说是行业冬天的到来,但就目前市场出现的产品功能同质化,价格乱战,以及采集数据之后的应用乏力等方面,确实令人担忧。
W:关于Jawbone的全球裁员15%,你怎么看? H:部分媒体不应该把事件放大的,也许并不是这样。智能硬件,包括可穿戴式的智能硬件产品都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创业公司遇到一些困难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个人觉得不应该过度解读Jawbone裁员的这件事情。对于所有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来说,首先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其次要有坚实的技术研发支持,再加上合适的市场策略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W:看来您对行业前景还是挺看好的,今后又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呢?
H:是很看好,也在努力做。智能硬件这个领域非常大,它又有很多细分方向,但核心都必须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健康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供更多的服务体验。单从字面看,可靠和有价值这两个词很简单,要真正做到其实不易。目前市场上的很多设备都无法做到这两点,比如说睡眠监测的数据,在临床医学上来说,睡眠分期的数据目前对于用户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医学价值,更多只是作为参考。而且健康数据并非一次两次地监测,要做到的是持续可靠地监测,这一点其实更难。所以对于智能硬件领域的公司来说,只有确立了自己的技术门槛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W:先预祝您能在睡眠研究领域早日有所突破,下一步会有什么计划?是否会像国外一样公开招募自愿者进行“实验”?
H:说的有些恐怖,计划主要就是先把产品做好,其它并没有在考虑的范围。其实目前我们的梦加产品已经在进行第一波内测了,大概有50名左右的自愿者在帮助我们发现产品问题,为我们提供产品的改善建议,针对相关问题我们会继续打磨产品。然后在进行第二轮内测,不过第二轮内测的自愿者会是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我们会通过不断小范围的内测,进行不同阶段的产品提升和升级。
写在最后:从老祖宗周公到外来的和尚弗洛伊德,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对梦的研究,也是乐此不疲。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换代,现代人正逐步通过各种手段和仪器对睡眠过程进行监测,以此来发现和治疗一些流行的“文明病”。不难想象监测睡眠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影片中那些走进人类睡梦或者思维的画面,也许目前还很难实现),但好在已经有人在专门也是专心的在做这件事,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大量测试和睡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之后,胡钧的梦加产品还将与社区医院等便民服务机构相结合,旨在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自我学习过程,从而加强对睡眠监测准确性判断。
就整个智能硬件行业来说,正如胡钧所言,并不能因为一家公司的简单裁员就唱衰整个行业,而媒体的胡乱联系和放大效应势必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对行业发展并不会带来促进作用。至于身在智能硬件行业中的从业者,如果真能做到“可靠”和“有价值”,经过不懈的坚持努力之后,再小的事情也会变得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