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配合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专项整治、提高行政效率和专业化监管水平、促进汽配用品市场规范健康有序运行,广州市工商局专业市场管理分局课题组就如何加强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监管,加快标准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规范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经营行为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对广州市汽配用品市场的有关管理部门、标准化研究院、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汽配市场、4S店及厂家授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单位等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汽配用品市场专业管理水平,促进汽配用品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广州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专家认为汽车零部件包括汽车配件和汽车用品两大类。汽车配件是指直接影响汽车驾驶的部件,是汽车行驶所必须的部件,包括发动机配件、行走配件、电器仪表、制动配件和传动配件等。而汽车用品则是指用以装饰和辅助汽车正常驾驶的部件,汽车用品一般包括安全用品、内饰用品、外饰用品、保养品和塑料橡胶件等。
广州市汽车配件市场主要运营模式有三种:一是厂家直接供货给4S店授权其销售。通过4S店和终端消费者直接接触,4S店是原厂件的主要销售渠道,但价格较高。二是4s店除了自己直接面对用户,还会通过经销商销售。进而通过各类汽车维修厂到达用户。这些经销商大多聚集在汽配市场内。很多经销商存在以副厂件冒充原厂件销售的问题。三是进口商直接从国外进口配件或从国内厂商处购买,再分销给各配件经销商,通过汽修厂提供给用户。而进口商的货源可能来自于跨国倒爷。即所谓的“第三国零件”,这种配件没有经过正式授权和批准,是因为地区价差和市场的需要而流入。
资本的逐利性以及多渠道多途径的市场交易模式在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出现假冒伪劣的可能性,加大了厂家的控制难度和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从监管实践和调研情况看,汽车配件市场伪劣商品较多,用品市场则假冒较多。
二、广州汽配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专业分局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积极寻求有效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汽车零部件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提高汽配市场监管效率的工作手段和方式,如制定《广州市汽车零配件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创建汽车配件用品快速检测机制等,在维护广州市汽配市场健康有序运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汽车配件用品涉及的产品复杂、经营者众多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管理标准缺失,使得这一市场的行业监管也变得相当困难,假冒品种越来越齐全,越是高档和畅销的汽车配件,被假冒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规格品种几乎覆盖了全国主要车型所使用的所有零配件。广州汽配市场标准体系存在严重的缺失和滞后。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一)假冒伪劣产品增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伪劣汽车配件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假冒知名厂商的商标、厂名厂址或者厂商指定的零配件供应商:二是有些制假分子虽然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商标和厂名厂址,但产品上却标注知名厂商产品的零件编码:三是有些汽车零配件干脆无厂名、厂址、商标,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以汽车玻璃为例:一些个别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使用不合格的汽车玻璃和粘合剂欺骗消费者。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玻璃原因,大约有10%的乘员受到二次伤害,乘员的死亡几率增加了2%。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不但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给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也给中国的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使得国家在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形势下,综合竞争力却没有相应提升。
(二)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由于汽配用品市场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行业生产和经营行为没有约束力,客观上使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缺失。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也导致相当部分没有经过培训、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的生产和经营人员在无任何培训的情况下进入该行业,造成部分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肆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部分市场开办者也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的业户采取纵容的态度,不仅对合法经营的场内业户带来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经营管理的混乱。
(三)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自由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由于没有标准可循,在利益最大化的诱惑面前,生产者尽量降低成本,使用低成本原材料,最终引发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近年来所接到的有关汽车安全的投诉,配件的产品质量问题就占了相当的比重。例如,汽车座椅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含毒成分的材料生产,或者不考虑汽车座椅对安全性能的高要求进行设计;一些已经接近使用寿命的“水货胎”,通过各种渠道铺货轮胎店,个别不法经销商利用专业模具修改DOT代码“提高”极速级别,使低档胎配高档车,加大了轮胎使用中裂口或爆裂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机率。
(四)监管部门执法难。由于整个行业缺乏标准,也给管理部门规范管理带来了障碍。标准和管理脱节,一方面加大了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难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执法部门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标准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认定产品的质量,对许多配件品种和型号难以辨认,只能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合法的进货凭证,或是根据举报和消费者投诉来查处流入市场的假冒伪劣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执法的难度,也使得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有恃无恐。近年来,全市因汽车配件用品质量问题引起的质量投诉、利益纠纷等案件经常发生,但由于执法部门没有可依照的技术标准或管理标准来判断,使得对部分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经营者无法按《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决定,客观上造成监管不到位。
(五)消费者被动选择。由于标准缺失、滞后,该行业的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的两端,消费者处于弱势的一端,对所购商品的来源、质量等没有判断的依据,任由生产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花钱买假货,轻则吃了哑巴亏,重则危及生命安全,消费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汽配用品市场监管力度
汽车配件用品作为关系企业信誉和产业发展,关系国家形象和竞争力,并直接影响生命安全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勿庸置疑。目前,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已经完成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份额以及人才的积累,作为流通领域行政管理的工商部门应该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规范生产者、经营者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把管理工作做深做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管理者和消费者一个管理和衡量的标尺,使市场监管尽快实现从粗放向精细、从传统向现代、从低端向高端、从突击性向日 常性转变。
(一)充分认识实施汽车配件用品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标准化是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信用建设的重要技术制度,是管理为发展服务、管理与发展相统一的具体体现。标准化工作既是管理的基础工作,更是战略任务,所谓“一流国家卖标准。二流国家卖产品”,就是这个道理。实施汽车配件用品标准战略、切实加强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用标准保护和发展汽车配件用品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有利于用标准化手段优化汽车配件用品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汽车配件用品产业聚集和产业链的完善,提高汽车配件用品产业竞争力;更有利于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秩序的构建,保障消费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导汽车配件用品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制定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事,而是涉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工商部门作为综合性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汽配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最敏感。有责任、有义务会同政府专项和专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向政府提出制订地方强制性汽车配件用品行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意见,建立健全完善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规范汽车配件用品进入、退出市场的途径,抑制市场机制的弊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抓紧制定《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市场建设和管理标准》,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市场建设标准。如市场选址、场内环境、建筑装修、设施设备、场内布局;二是日常管理标准,如商品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管理、证照管理、基础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诚信经营等;三是商品标准,如合格商品应具备的技术标准、标识、商标授权等。以便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市场开办者和产品经营者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三)发挥行业协会制定标准的参与和推动作用。国际上,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主要由各国的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承担,行业协会往往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行业协会来自于企业,比政府部门更贴近市场、贴近国际最新动态,其提出的技术标准更具有市场生命力。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对制定标准表示了强烈的需求和愿望。表示愿意为标准的制定尽心尽力,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数据,并在标准制定出台后带头执行。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及自我推动作用,使行业协会在制定汽车配件用品有关技术标准上有所作为。
按照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程序。工商部门应会同质监部门及汽配行业协会向政府提出制定广州汽配用品市场技术与管理地方标准的立项报告,由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相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代表性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以尽快提高广州市汽配用品市场专业管理水平,使广州市的汽配用品市场与广州市的汽车生产、消费水平相适应。使流通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加强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一、广州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专家认为汽车零部件包括汽车配件和汽车用品两大类。汽车配件是指直接影响汽车驾驶的部件,是汽车行驶所必须的部件,包括发动机配件、行走配件、电器仪表、制动配件和传动配件等。而汽车用品则是指用以装饰和辅助汽车正常驾驶的部件,汽车用品一般包括安全用品、内饰用品、外饰用品、保养品和塑料橡胶件等。
广州市汽车配件市场主要运营模式有三种:一是厂家直接供货给4S店授权其销售。通过4S店和终端消费者直接接触,4S店是原厂件的主要销售渠道,但价格较高。二是4s店除了自己直接面对用户,还会通过经销商销售。进而通过各类汽车维修厂到达用户。这些经销商大多聚集在汽配市场内。很多经销商存在以副厂件冒充原厂件销售的问题。三是进口商直接从国外进口配件或从国内厂商处购买,再分销给各配件经销商,通过汽修厂提供给用户。而进口商的货源可能来自于跨国倒爷。即所谓的“第三国零件”,这种配件没有经过正式授权和批准,是因为地区价差和市场的需要而流入。
资本的逐利性以及多渠道多途径的市场交易模式在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出现假冒伪劣的可能性,加大了厂家的控制难度和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从监管实践和调研情况看,汽车配件市场伪劣商品较多,用品市场则假冒较多。
二、广州汽配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专业分局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积极寻求有效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汽车零部件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提高汽配市场监管效率的工作手段和方式,如制定《广州市汽车零配件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创建汽车配件用品快速检测机制等,在维护广州市汽配市场健康有序运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汽车配件用品涉及的产品复杂、经营者众多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管理标准缺失,使得这一市场的行业监管也变得相当困难,假冒品种越来越齐全,越是高档和畅销的汽车配件,被假冒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规格品种几乎覆盖了全国主要车型所使用的所有零配件。广州汽配市场标准体系存在严重的缺失和滞后。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一)假冒伪劣产品增多。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伪劣汽车配件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假冒知名厂商的商标、厂名厂址或者厂商指定的零配件供应商:二是有些制假分子虽然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商标和厂名厂址,但产品上却标注知名厂商产品的零件编码:三是有些汽车零配件干脆无厂名、厂址、商标,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以汽车玻璃为例:一些个别企业在利益驱使下,使用不合格的汽车玻璃和粘合剂欺骗消费者。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汽车玻璃原因,大约有10%的乘员受到二次伤害,乘员的死亡几率增加了2%。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不但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给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也给中国的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使得国家在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形势下,综合竞争力却没有相应提升。
(二)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由于汽配用品市场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行业生产和经营行为没有约束力,客观上使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缺失。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也导致相当部分没有经过培训、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的生产和经营人员在无任何培训的情况下进入该行业,造成部分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肆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部分市场开办者也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的业户采取纵容的态度,不仅对合法经营的场内业户带来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经营管理的混乱。
(三)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自由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由于没有标准可循,在利益最大化的诱惑面前,生产者尽量降低成本,使用低成本原材料,最终引发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及人身安全。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近年来所接到的有关汽车安全的投诉,配件的产品质量问题就占了相当的比重。例如,汽车座椅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含毒成分的材料生产,或者不考虑汽车座椅对安全性能的高要求进行设计;一些已经接近使用寿命的“水货胎”,通过各种渠道铺货轮胎店,个别不法经销商利用专业模具修改DOT代码“提高”极速级别,使低档胎配高档车,加大了轮胎使用中裂口或爆裂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机率。
(四)监管部门执法难。由于整个行业缺乏标准,也给管理部门规范管理带来了障碍。标准和管理脱节,一方面加大了厂家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难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执法部门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标准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认定产品的质量,对许多配件品种和型号难以辨认,只能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合法的进货凭证,或是根据举报和消费者投诉来查处流入市场的假冒伪劣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执法的难度,也使得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有恃无恐。近年来,全市因汽车配件用品质量问题引起的质量投诉、利益纠纷等案件经常发生,但由于执法部门没有可依照的技术标准或管理标准来判断,使得对部分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经营者无法按《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决定,客观上造成监管不到位。
(五)消费者被动选择。由于标准缺失、滞后,该行业的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的两端,消费者处于弱势的一端,对所购商品的来源、质量等没有判断的依据,任由生产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花钱买假货,轻则吃了哑巴亏,重则危及生命安全,消费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汽配用品市场监管力度
汽车配件用品作为关系企业信誉和产业发展,关系国家形象和竞争力,并直接影响生命安全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勿庸置疑。目前,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已经完成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份额以及人才的积累,作为流通领域行政管理的工商部门应该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规范生产者、经营者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把管理工作做深做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管理者和消费者一个管理和衡量的标尺,使市场监管尽快实现从粗放向精细、从传统向现代、从低端向高端、从突击性向日 常性转变。
(一)充分认识实施汽车配件用品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标准化是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信用建设的重要技术制度,是管理为发展服务、管理与发展相统一的具体体现。标准化工作既是管理的基础工作,更是战略任务,所谓“一流国家卖标准。二流国家卖产品”,就是这个道理。实施汽车配件用品标准战略、切实加强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用标准保护和发展汽车配件用品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有利于用标准化手段优化汽车配件用品产业结构,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汽车配件用品产业聚集和产业链的完善,提高汽车配件用品产业竞争力;更有利于汽车配件用品市场秩序的构建,保障消费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导汽车配件用品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制定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事,而是涉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工商部门作为综合性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汽配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最敏感。有责任、有义务会同政府专项和专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向政府提出制订地方强制性汽车配件用品行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意见,建立健全完善的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规范汽车配件用品进入、退出市场的途径,抑制市场机制的弊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抓紧制定《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市场建设和管理标准》,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市场建设标准。如市场选址、场内环境、建筑装修、设施设备、场内布局;二是日常管理标准,如商品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管理、证照管理、基础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诚信经营等;三是商品标准,如合格商品应具备的技术标准、标识、商标授权等。以便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市场开办者和产品经营者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三)发挥行业协会制定标准的参与和推动作用。国际上,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主要由各国的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承担,行业协会往往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行业协会来自于企业,比政府部门更贴近市场、贴近国际最新动态,其提出的技术标准更具有市场生命力。广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对制定标准表示了强烈的需求和愿望。表示愿意为标准的制定尽心尽力,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数据,并在标准制定出台后带头执行。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好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及自我推动作用,使行业协会在制定汽车配件用品有关技术标准上有所作为。
按照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程序。工商部门应会同质监部门及汽配行业协会向政府提出制定广州汽配用品市场技术与管理地方标准的立项报告,由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相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代表性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以尽快提高广州市汽配用品市场专业管理水平,使广州市的汽配用品市场与广州市的汽车生产、消费水平相适应。使流通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加强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相互配合,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