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下简称民企)都面临着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尴尬。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产品档次不高,品种不多,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装备还比较落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够科学,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不健全;缺乏核心技术和国内外市场知名品牌,国际市场网络还未真正形成;跨国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抵抗国际风险能力不强等等,每一处都是民企发展的硬伤。
“出海”助民企“蜕变”
虽然,民企的发展对我国GDP的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民企侧身而
坐;证券市场上,民营企业属凤毛麟角。民企仍普遍面临资金饥渴症,他们一直在寻求突破。
1993年,以青岛啤酒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为标志,揭开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序幕。这股“浪潮”的来袭让民企刹那间看到了海外上市的美丽:不仅可以顺利融资,而且还能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不甘落后的民企,发起了海外上市的进攻。1999年2月17日,民企的代表侨兴不显山露水地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举融得了2000万美元的巨资,并因此越做越强,发展成为了中国500强企业。随后,UT斯达康、亚信、网易、搜狐、新浪、掌上灵通、携程和盛大等陆续海外成功上市,赚得盆满钵满。民企在海外上市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据了解,2004年国内共有84家公司在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证券市场上市,总筹资额高达111.5亿美元,其中包含了无锡尚德、上海四方等等一大批民企。
产品运营只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上市已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家的梦想。成功上市不仅突显了企业家的成就,而且使企业有希望获得跳跃性发展。世界知名大企业,几乎都是通过上市融资,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规模的裂变,迅速跨入大型企业的行列,在美国500强企业中,95%都是上市公司。
刚刚过去的2007年,民企在海外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上市热潮,民企海外上市的创富神话也不断地被刷新。6月1日,江西赛维LDK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一次IPO,董事长彭小峰由此身价倍增,一跃成为江西首富;11月1日,巨人网络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开盘价18.25美元,比发行价15.5元高出18%,成为了美国发行价最大的中国民企。10年前史玉柱这位“中国首负”,随着旗下巨人网络在美国纽交所的挂牌上市,摇身一变就拥有了超过500亿元的财富;11月6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不仅一举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而且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值,也让其成为去年港股的新股王。
成功上市对民企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解决了民企长期痛苦挣扎的资金瓶颈问题。在海外上市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够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增加金融机构对公司的信任,降低融资成本。据有关数据显示,投资大众对上市公司的估值通常在利润的5至30倍。而私人公司一般由税务部门或投资人的估值通常是利润的一至两倍,前面提到的上市民企就是最好证明。随着企业上市,企业变成了受社会关注的公众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使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机遇,能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在我国,众多民企通常延续家庭制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许多民企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准则,老板把公司当成自己的提款机。上市之后,公司必须接受监管当局严格的监管,严格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更快发展。
此外,上市的民企,对员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公司还可用股票而非现金进行收购与兼并,增加与市场合作的机会等等。
“顺风”好“出海”
为什么众多民企特别是一些中等规模、适合在内地上市的企业会纷纷踏上出海之路呢?
除了国内宏观政策和国外机构的推波助澜外,顺电董事长费国强认为,“海外市场全流通的制度是吸引很多內地企业去上市的因素。”事实上,不少民企选择红筹上市的方式正是基于全流通的考虑:一方面,全流通是公司上市并成功套现的先决条件,全流通使公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持续融资,全流通使大股东能够完全自主进行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海外创投介入的公司倾向于海外上市,以通过全流通退出实现增值受益,如李宁公司、盛大网络、蒙牛乳业的海外上市,均让介入其中的海外创投获得了巨额利润。
民企蜂拥海外上市的另一个原因是,海外市场在再融资方面存在优势。一位拥有2000万利税的民营企业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们现在有项目,也急需要发展,但国内A股的门槛太高,我们承受不起”,他说的门槛高,不是上市所花的费用高,而是对企业需要有一定的盈利时间和盈利数额的限制。但这一切,在海外可选择的余地就很大了,如再融资门槛低、程序便利。在香港市场,许多公司上市六个月后就增发新股。在新加坡市场,二至四周就可完成配股和增发,再融资没有盈利条件和间隔期的要求,融资额也没有上限。海外市场再融资的高效率,极大地满足了民企在融资时效性方面的需求。而在内地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周期及审核程序,基本等同于首发。
海外市场在发审机关、发审制度、发审时间上都比内地简化,对民企也有很大吸引力。对于那些发行上市审批采用形式审核原则的市场来说,其发行程序较为简单,发审时间也相对较短,一般都在半年左右。以香港市场为例,申请上市公司一般6至12个月就可以上市交易。在新加坡上市,从开始聘请中介机构到完成上市一般只需要6至9个月。相比之下,在内地上市,需要一年辅导期,中国证监会审核需要半年以上。近几年因市场低迷放缓了上市节奏,大量企业排队,企业发行上市短的也要两年以上。
此外,对于那些不符合内地市场发行上市条件的公司,由于海外市场层次较多,创业版上市门槛很低,选择到海外发行上市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相比内地中小板三年盈利要求,香港、新加坡创业板没有盈利要求,企业存续期各为两年和一年,上市门槛很低。因此,也难怪香港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会成为民企上市的首选。
“出海”须慎防“陷阱”
“海上”风云变幻莫测,暗礁深藏,民企“出海”得谨慎提防“陷阱”。
近年来,民企海外上市热潮一浪接一浪。一些海外中介机构也看中了这个庞大的资本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攻城略地。他们通过加强对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宣传推介工作,力图吸引更多的企业通过他们到海外上市。但是,这些中介机构鱼龙混杂,不乏居心叵测者借帮助企业海外上市之名,行“空手套白狼”之实。
如一些中介机构利用民企急于融资又对境外证券市场不了解的弱点,打着帮助企业海外上市的旗号骗取钱财,推荐一些民企在美国OTCBB市场“买壳上市”,等时机成熟后再进入主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实际上,OTCBB市场只是海外的三板市场,甚少有大机构投资者,多以小型基金与个人投资者为主,股票流通性差,大约有一半处于停止交易状态。在这个市场上的股票基本丧失了融资功能,极少企业能通过该市场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来融资。这就意味着国内这些企业即使上市,也不一定能够融到资,众多民企深陷其中。
由于国内企业对海外的股票市场不了解,一些中介机构还在中介费用上漫天要价,让企业蒙受了本可避免的损失。一家即将在海外上市的民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上市的目标是募集1500万美元,而为此前后要花300万美元。在谈起要花费拟筹集资金的五分之一来上市的高昂代价时,这位负责人很无奈地表示,目前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只能依靠中介机构来实现海外上市的目的。由于不了解国外一般的收费标准,只能任人宰割。
一些中介机构还借办理海外上市手续的机会对国内企业的资产“巧取豪夺”。如陕西一民企委托国外一家中介机构购买“壳公司”后,把自己的资产注入其中,但中介机构却没有变更壳公司的股票名称和代码。最后,在海外的上市公司被中介机构操纵,国内企业落得“两手空空”。还有一些中介机构一开始声称不收取手续费,只持有国内企业的一部分股份。但是海外上市后,中介机构立刻将所持股份套现,然后逃之夭夭。中国企业失去了中介机构的帮助,手足无措,造成股价狂跌,使融资成为一句空话。
此外,还有一些民企为了圆海外上市融资梦,在没有进行周全的成本风险评估就贸然向海外进军,致使不少民企因此身陷成本泥潭而无法自拔。
“出海”前须三思
海外上市入门费用、持续监管成本高企,如香港,主板上市费用就要占筹资金额的20%左右,固定费用也要1000万港元。收费相对较低的新加坡市场费用大概也要8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占融资额的5%到10%。但这却丝毫不能冷却民企海外上市的热情。
对于时下的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热,一权威人士指出,目前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管是否有国际化战略,都往海外市场挤。的确,对于那些技术、产品、客户、管理等完全在内地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仅仅将企业的投资者置身海外,则形成了资源不匹配。这种资源不匹配造成的后果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典型的案例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大量中小企业,低于10倍市盈率招股,很快跌破招股价,交投冷清,基本失去再融资能力。如西安海天天线,是国内移动通信辅助设备行业中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公司。该公司2003年11月在香港创业板以0.68港元发行新股1.6亿股(面值0.1元),募集资金1.1亿港元,发行市盈率9.87倍。上市后最低价达到0.15港元,上市15个月来竟有五个月换手率不到1%,甚至出现零交易量。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所所长吴晓球表示,在内地和海外上市是不少民企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民企在上市前没有“想通想透”,上市后才发觉成本太高,极为后悔。他提醒民企,上市不是免费午餐,民企要深思熟虑,企业要到达成熟期,才可酝酿上市。诚然,在国内股市低迷和上市门槛过高的情况下,海外上市有利于民企在相对成熟的境外资本市场开拓国际金融通道,引进战略投资,提高企业国际知名度,加快企业与国际的接轨。但是,海外上市依然不是真正的企业国际化,因为真正的企业国际化不仅仅表现在资本的国际化,而且還要表现在产品、服务、技术、原材料、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化。巨人网络在海外首次发行便吸引了国际投资机构踊跃认购,国际最大基金公司基本悉数参与认购,认购远远超出发行规模,定价大大高于招股书披露的每股14美元定价上限。国际投资人能高度认同巨人网络,这与巨人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完全的知识产权、庞大和高效率的营销网络以及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把握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巨人早已制定好募集资金的用途方案,主要用于加强研发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营销网络;购买更新更好的服务器,为玩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选择有潜力的优秀研发团队进行并购;代理国外精品游戏。或许,正如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只是巨人新的起点。他表示,纽交所是规范程度最高的资本市场之一,巨人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实现持续增长,回报广大股东。
海外上市,至今仍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心中一个十分浪漫的终极梦想,也成就了一批民企的腾飞。但如果企业不具备纵横全球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具备覆盖全球的市场销售能力,也不具备决胜世界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解决多元文化冲突的解决能力,或者,海外上市对民企而言只算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圈钱运动”。
编辑:易 乐
“出海”助民企“蜕变”
虽然,民企的发展对我国GDP的贡献有目共睹。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民企侧身而
坐;证券市场上,民营企业属凤毛麟角。民企仍普遍面临资金饥渴症,他们一直在寻求突破。
1993年,以青岛啤酒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为标志,揭开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序幕。这股“浪潮”的来袭让民企刹那间看到了海外上市的美丽:不仅可以顺利融资,而且还能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不甘落后的民企,发起了海外上市的进攻。1999年2月17日,民企的代表侨兴不显山露水地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举融得了2000万美元的巨资,并因此越做越强,发展成为了中国500强企业。随后,UT斯达康、亚信、网易、搜狐、新浪、掌上灵通、携程和盛大等陆续海外成功上市,赚得盆满钵满。民企在海外上市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据了解,2004年国内共有84家公司在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证券市场上市,总筹资额高达111.5亿美元,其中包含了无锡尚德、上海四方等等一大批民企。
产品运营只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上市已经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家的梦想。成功上市不仅突显了企业家的成就,而且使企业有希望获得跳跃性发展。世界知名大企业,几乎都是通过上市融资,进行资本运作,实现规模的裂变,迅速跨入大型企业的行列,在美国500强企业中,95%都是上市公司。
刚刚过去的2007年,民企在海外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上市热潮,民企海外上市的创富神话也不断地被刷新。6月1日,江西赛维LDK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一次IPO,董事长彭小峰由此身价倍增,一跃成为江西首富;11月1日,巨人网络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开盘价18.25美元,比发行价15.5元高出18%,成为了美国发行价最大的中国民企。10年前史玉柱这位“中国首负”,随着旗下巨人网络在美国纽交所的挂牌上市,摇身一变就拥有了超过500亿元的财富;11月6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不仅一举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而且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值,也让其成为去年港股的新股王。
成功上市对民企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解决了民企长期痛苦挣扎的资金瓶颈问题。在海外上市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能够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增加金融机构对公司的信任,降低融资成本。据有关数据显示,投资大众对上市公司的估值通常在利润的5至30倍。而私人公司一般由税务部门或投资人的估值通常是利润的一至两倍,前面提到的上市民企就是最好证明。随着企业上市,企业变成了受社会关注的公众上市公司,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使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机遇,能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在我国,众多民企通常延续家庭制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许多民企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准则,老板把公司当成自己的提款机。上市之后,公司必须接受监管当局严格的监管,严格规范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更快发展。
此外,上市的民企,对员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公司还可用股票而非现金进行收购与兼并,增加与市场合作的机会等等。
“顺风”好“出海”
为什么众多民企特别是一些中等规模、适合在内地上市的企业会纷纷踏上出海之路呢?
除了国内宏观政策和国外机构的推波助澜外,顺电董事长费国强认为,“海外市场全流通的制度是吸引很多內地企业去上市的因素。”事实上,不少民企选择红筹上市的方式正是基于全流通的考虑:一方面,全流通是公司上市并成功套现的先决条件,全流通使公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持续融资,全流通使大股东能够完全自主进行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海外创投介入的公司倾向于海外上市,以通过全流通退出实现增值受益,如李宁公司、盛大网络、蒙牛乳业的海外上市,均让介入其中的海外创投获得了巨额利润。
民企蜂拥海外上市的另一个原因是,海外市场在再融资方面存在优势。一位拥有2000万利税的民营企业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们现在有项目,也急需要发展,但国内A股的门槛太高,我们承受不起”,他说的门槛高,不是上市所花的费用高,而是对企业需要有一定的盈利时间和盈利数额的限制。但这一切,在海外可选择的余地就很大了,如再融资门槛低、程序便利。在香港市场,许多公司上市六个月后就增发新股。在新加坡市场,二至四周就可完成配股和增发,再融资没有盈利条件和间隔期的要求,融资额也没有上限。海外市场再融资的高效率,极大地满足了民企在融资时效性方面的需求。而在内地市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周期及审核程序,基本等同于首发。
海外市场在发审机关、发审制度、发审时间上都比内地简化,对民企也有很大吸引力。对于那些发行上市审批采用形式审核原则的市场来说,其发行程序较为简单,发审时间也相对较短,一般都在半年左右。以香港市场为例,申请上市公司一般6至12个月就可以上市交易。在新加坡上市,从开始聘请中介机构到完成上市一般只需要6至9个月。相比之下,在内地上市,需要一年辅导期,中国证监会审核需要半年以上。近几年因市场低迷放缓了上市节奏,大量企业排队,企业发行上市短的也要两年以上。
此外,对于那些不符合内地市场发行上市条件的公司,由于海外市场层次较多,创业版上市门槛很低,选择到海外发行上市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相比内地中小板三年盈利要求,香港、新加坡创业板没有盈利要求,企业存续期各为两年和一年,上市门槛很低。因此,也难怪香港和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会成为民企上市的首选。
“出海”须慎防“陷阱”
“海上”风云变幻莫测,暗礁深藏,民企“出海”得谨慎提防“陷阱”。
近年来,民企海外上市热潮一浪接一浪。一些海外中介机构也看中了这个庞大的资本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攻城略地。他们通过加强对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宣传推介工作,力图吸引更多的企业通过他们到海外上市。但是,这些中介机构鱼龙混杂,不乏居心叵测者借帮助企业海外上市之名,行“空手套白狼”之实。
如一些中介机构利用民企急于融资又对境外证券市场不了解的弱点,打着帮助企业海外上市的旗号骗取钱财,推荐一些民企在美国OTCBB市场“买壳上市”,等时机成熟后再进入主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实际上,OTCBB市场只是海外的三板市场,甚少有大机构投资者,多以小型基金与个人投资者为主,股票流通性差,大约有一半处于停止交易状态。在这个市场上的股票基本丧失了融资功能,极少企业能通过该市场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来融资。这就意味着国内这些企业即使上市,也不一定能够融到资,众多民企深陷其中。
由于国内企业对海外的股票市场不了解,一些中介机构还在中介费用上漫天要价,让企业蒙受了本可避免的损失。一家即将在海外上市的民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上市的目标是募集1500万美元,而为此前后要花300万美元。在谈起要花费拟筹集资金的五分之一来上市的高昂代价时,这位负责人很无奈地表示,目前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只能依靠中介机构来实现海外上市的目的。由于不了解国外一般的收费标准,只能任人宰割。
一些中介机构还借办理海外上市手续的机会对国内企业的资产“巧取豪夺”。如陕西一民企委托国外一家中介机构购买“壳公司”后,把自己的资产注入其中,但中介机构却没有变更壳公司的股票名称和代码。最后,在海外的上市公司被中介机构操纵,国内企业落得“两手空空”。还有一些中介机构一开始声称不收取手续费,只持有国内企业的一部分股份。但是海外上市后,中介机构立刻将所持股份套现,然后逃之夭夭。中国企业失去了中介机构的帮助,手足无措,造成股价狂跌,使融资成为一句空话。
此外,还有一些民企为了圆海外上市融资梦,在没有进行周全的成本风险评估就贸然向海外进军,致使不少民企因此身陷成本泥潭而无法自拔。
“出海”前须三思
海外上市入门费用、持续监管成本高企,如香港,主板上市费用就要占筹资金额的20%左右,固定费用也要1000万港元。收费相对较低的新加坡市场费用大概也要8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占融资额的5%到10%。但这却丝毫不能冷却民企海外上市的热情。
对于时下的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热,一权威人士指出,目前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管是否有国际化战略,都往海外市场挤。的确,对于那些技术、产品、客户、管理等完全在内地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仅仅将企业的投资者置身海外,则形成了资源不匹配。这种资源不匹配造成的后果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典型的案例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大量中小企业,低于10倍市盈率招股,很快跌破招股价,交投冷清,基本失去再融资能力。如西安海天天线,是国内移动通信辅助设备行业中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公司。该公司2003年11月在香港创业板以0.68港元发行新股1.6亿股(面值0.1元),募集资金1.1亿港元,发行市盈率9.87倍。上市后最低价达到0.15港元,上市15个月来竟有五个月换手率不到1%,甚至出现零交易量。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所所长吴晓球表示,在内地和海外上市是不少民企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民企在上市前没有“想通想透”,上市后才发觉成本太高,极为后悔。他提醒民企,上市不是免费午餐,民企要深思熟虑,企业要到达成熟期,才可酝酿上市。诚然,在国内股市低迷和上市门槛过高的情况下,海外上市有利于民企在相对成熟的境外资本市场开拓国际金融通道,引进战略投资,提高企业国际知名度,加快企业与国际的接轨。但是,海外上市依然不是真正的企业国际化,因为真正的企业国际化不仅仅表现在资本的国际化,而且還要表现在产品、服务、技术、原材料、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化。巨人网络在海外首次发行便吸引了国际投资机构踊跃认购,国际最大基金公司基本悉数参与认购,认购远远超出发行规模,定价大大高于招股书披露的每股14美元定价上限。国际投资人能高度认同巨人网络,这与巨人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完全的知识产权、庞大和高效率的营销网络以及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把握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巨人早已制定好募集资金的用途方案,主要用于加强研发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营销网络;购买更新更好的服务器,为玩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选择有潜力的优秀研发团队进行并购;代理国外精品游戏。或许,正如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市只是巨人新的起点。他表示,纽交所是规范程度最高的资本市场之一,巨人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实现持续增长,回报广大股东。
海外上市,至今仍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心中一个十分浪漫的终极梦想,也成就了一批民企的腾飞。但如果企业不具备纵横全球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具备覆盖全球的市场销售能力,也不具备决胜世界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解决多元文化冲突的解决能力,或者,海外上市对民企而言只算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圈钱运动”。
编辑:易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