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生肖那些动物里,狗的社会关注度最高,它们常能抢到新闻头条。长沙一条咬人的金毛犬被警察用木棍打死;成都何女士摔死了别人家走失的柯基犬……其他新闻得取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才能骗取若干点击量,狗类新闻完全不必玩得这么辛苦,原汁原味放上网,评论数轻轻松松就能过万。而且后续报道热度不减,起码能闹腾十天半月。之所以如此,因为狗让中国社会分裂出了两个族群——“狗黑”和“狗粉”。狗咬狗多属于激情暴力行为,持续不了几分钟。“狗黑”与“狗粉”互咬,却是旷日持久,没完没了,可见人的战斗力在自然界里是最恐怖的。
根据相关调查,在中国喜欢和讨厌狗的人数量相当,然而表现在网络评论方面却是一边倒,“狗黑”发言量占压倒多数。所以者何?我采访了“狗友”小何,他不屑地说:“那些‘狗黑’都是‘庐舍’,自己混得不如狗,所以才用键盘发泄不良情绪。我们没必要降到他们的境界……”在场几位遛狗人士频频点头,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文化自信。
网络战每每“狗黑”占据上风,但“狗粉”行动力强,无论哪儿出现虐狗事件,很快就会有天南地北的“狗粉”赶到现场展开行动。由此“狗粉”们自得于本族群凝聚力强,不像“狗黑”一盘散沙。
其实“狗黑”“狗粉”中的极端分子本属一家,他们都姓“刘”。这个“刘”并不是大汉天子赐的姓,而是豫剧《花木兰》里“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那个“刘”。
“‘金毛’是很温顺的犬种,怎么可能咬人呢?”长沙警察打狗事件后,一些“狗粉”如是说。作为资深养狗人士,我看到过不少咬人又咬狗的凶悍金毛犬。除了有可能品种不纯,他们的主人素质都比较差,狗的品性往往随主人。
“杀猪杀羊,为什么狗不能杀?”这是“狗黑”常用语。“狗黑”常常不去关注新闻里杀狗是偷杀别人家的狗,而且是虐杀不是宰杀。“有钱有工夫伺候狗,怎么不去侍奉爹妈?”以孝压人也是“狗黑”惯用手段,然而根本没有数据显示养狗的人比不养狗的不孝。
除了“狗黑”“狗粉”互怼,养狗的人互相之间冲突也很多,因为在许多养狗人眼里,自家的狗是“家人”,别人家的狗是畜生。
“中国花3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一些媒体常这么自豪地说,然而走得快,有些方面难免跟不上。比如欧美养狗者大多住别墅,有私家花园,不怎么影响邻居,我们没这样的条件。又比如我们许多白领、小资、新市民,其实刚从农田里走出来不久,新的社会角色还没有完全适应。“狗黑”与“狗粉”看似因狗而战,本质上是社会高速发展产生各种不适引起的。有些事得假以时日,急不得。相信到下一个狗年,狗抢新闻头条的概率会大幅下降……
不想见人
文/韩浩月
自打有了“不想见的人就不见”这个念头并且严格执行起来之后,见的人锐减,这形成了一个循环——见人少了,因为轻松而变得懒惰,因为懒惰,又变得愈加不想见人,只是暂时不知道,这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在一线城市生存,你知道的,见的人越多越好,所谓的人脉,是大家眼中的财富,也是成功的标准之一。我有认识的一些做老板的朋友,以一天见了多少拨人为荣,夜晚的时候发朋友圈,喊累的同时也颇有炫耀的色彩。
我們的文化,也鼓励人走出去多见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好不容易这种说法在现代社会规则下被慢慢淘汰了,又有打西方传来的“别独自早餐”、“别独自午餐”观念,动员人在吃饭的时候也别闲着,别忘了交际。对于就喜欢安安静静独自吃顿饭的人来说,就餐的时候也要与人谈话,实在有些累。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拒绝见人的好处太多了:第一,不用来回堵在路上,见面一小时,堵车四小时;第二,不用没话找话,故作乐观,装出社会人的样子;第三,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喂鱼、榨果汁、擦地擦桌子。
事实也证明,你不想见的那个人,勉强见了之后,也是不愉快多于愉快。尤其是对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最好还是一口回绝。比如某天,有人匆匆加了微信好友,开口就问,明天你在吗,我想和×××一起去见你一面。问他有事吗,他说当面说。这人我不认识,开口就要求碰面,他不觉得冒昧,我觉得冒昧,于是就说了两个字:不在。这个人从此消失了,再没联系过。
也有曾经在网上三言两语聊过、名字算是熟悉的朋友,直接打电话过来说晚上在哪儿哪儿喝酒,都有谁谁谁和谁在,赶紧过来喝一杯。这种情况通常也以“喝不动了”为理由拒绝了。
在不知道对方在忙什么、有没有心情的状况下,如果我请人喝酒,是要提前约一下的,约的时候,通常以微信的形式,用征询的口吻,并且给人留下回绝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带压迫性,创造舒适的见面氛围,见,就要高高兴兴地见,高高兴兴地回,为下次见面创造条件。
年轻时拒绝见人,心理是有障碍的,总觉得这是没礼貌的事情,是坏了别人的好意。但年龄大了之后,这种障碍就越来越小了,甚至没有了,这是年长的好处之一吧。
能不见面就别见面,能不喝酒就别喝酒,这个原则,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几位老友,上周刚见完,这周又要见,不但见还要喝酒,不但喝酒还要喝醉,醉了之后后悔,但有人提议再聚,还是内心雀跃地想去。这样的见面,要维护,要坚持,办法很简单,就是别给这个老友圈子加入利益因素,保持纯粹性,就是酒肉朋友。
作为一个自觉性很强的人,如果不确保有见面的必要,很少要求与别人见面。前段时间想到一位久未相见的朋友,发微信过去问有时间吗,要不要喝一杯,他回复说,这段时间状态不好,过段时间再说吧。
被人拒绝见面,其实也是件挺开心的事。有时候你觉得,有些人是想见就能随时见到的,但对方未必同样认为。对方不想见你,选择很直白地拒绝你,这是件很好的事情,总比勉强见了,尴尬地喝顿酒吃顿饭,要好得多。
被蛙奴役的人类 文/毛球君
不知道我们身处一个什么时代,这几年上瘾沉迷的现象层出不穷。前几天在朋友圈云吸猫的朋友,如今有一半都在手机上养了“旅行青蛙”,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发布青蛙发来的明信片。
为了满足强烈的好奇心,我也不能免俗,养了蛙。下载游戏,装上,给青蛙起个名字。一开始,我根本不牵挂我的青蛙,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想念一只连话都不会说的电子宠物:我明明在现实生活中就养了一只橘猫啊。
玩了幾次,我忽然发现一个吊诡之处:旅行青蛙根本不是真正的养成游戏,它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要你不想玩,三天不打开它也可以。青蛙在家,只会吃饭、睡觉、看书,出外就是寄明信片、带土特产给你,偶尔有蜗牛来访,喂一喂就好。看到有高端玩家的剧透,也是青蛙有了新朋友,一起到处旅行,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就像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所说的“用完即走”。
听起来健康极了,但事实是什么呢?有着不打开的自由,我却最终没能做到放任不管,每天平均有那么两三次,空闲时看到那个青蛙标识,我还是忍不住打开它,看看我的“蛙儿子”回来没有。
为什么没有对比和竞争,没有大量的时间投入,人们依然还会对青蛙游戏上瘾?心理学家迈克尔·库克已经在他的著作《为什么我们会上瘾》当中指出,感觉美妙是来自人类身体的奖赏系统。当然,他也引用了那个著名的“老鼠实验”:给老鼠一个连接两个导管的按压器开关,两个导管里分别是普通生理盐水和含有可卡因的生理盐水,老鼠如果喜欢某种成分带来的感觉,它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按压杠杆,以求重复这种美妙的感觉。
老鼠的行为,完整重现了人类成瘾的过程。青蛙游戏的道理是一样的,表面上看,拔腿就走的自由范儿不会成为拴住你的绳索,可是青蛙说走就走,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成全了我们扮演父母和实现自由的内心投射,并让人不断想去重复这一美好的感觉。
对任何事情成瘾,是人类的习惯,青蛙的世界清静安宁,我们喜欢它的自由和与世无争,却找不到牵挂的原因,于是一再前往,并非要在其中放置意义和连接,心甘情愿地变成了“蛙爸蛙妈”,把它上升至亲情和人际关系的高度。其实还是游戏的日本制作人讲得清楚:“玩家们才是被放置的一方”,不是你养青蛙,是青蛙养你。
我们还没沦落到被机器奴役的程度,就要靠一只青蛙替自己实现自由,终究有点太可悲。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会下决心删除这个游戏,坦然对自己说:世界这么大,你该亲自去看看——然后,给你的青蛙寄张电子明信片吧。
根据相关调查,在中国喜欢和讨厌狗的人数量相当,然而表现在网络评论方面却是一边倒,“狗黑”发言量占压倒多数。所以者何?我采访了“狗友”小何,他不屑地说:“那些‘狗黑’都是‘庐舍’,自己混得不如狗,所以才用键盘发泄不良情绪。我们没必要降到他们的境界……”在场几位遛狗人士频频点头,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文化自信。
网络战每每“狗黑”占据上风,但“狗粉”行动力强,无论哪儿出现虐狗事件,很快就会有天南地北的“狗粉”赶到现场展开行动。由此“狗粉”们自得于本族群凝聚力强,不像“狗黑”一盘散沙。
其实“狗黑”“狗粉”中的极端分子本属一家,他们都姓“刘”。这个“刘”并不是大汉天子赐的姓,而是豫剧《花木兰》里“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那个“刘”。
“‘金毛’是很温顺的犬种,怎么可能咬人呢?”长沙警察打狗事件后,一些“狗粉”如是说。作为资深养狗人士,我看到过不少咬人又咬狗的凶悍金毛犬。除了有可能品种不纯,他们的主人素质都比较差,狗的品性往往随主人。
“杀猪杀羊,为什么狗不能杀?”这是“狗黑”常用语。“狗黑”常常不去关注新闻里杀狗是偷杀别人家的狗,而且是虐杀不是宰杀。“有钱有工夫伺候狗,怎么不去侍奉爹妈?”以孝压人也是“狗黑”惯用手段,然而根本没有数据显示养狗的人比不养狗的不孝。
除了“狗黑”“狗粉”互怼,养狗的人互相之间冲突也很多,因为在许多养狗人眼里,自家的狗是“家人”,别人家的狗是畜生。
“中国花3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一些媒体常这么自豪地说,然而走得快,有些方面难免跟不上。比如欧美养狗者大多住别墅,有私家花园,不怎么影响邻居,我们没这样的条件。又比如我们许多白领、小资、新市民,其实刚从农田里走出来不久,新的社会角色还没有完全适应。“狗黑”与“狗粉”看似因狗而战,本质上是社会高速发展产生各种不适引起的。有些事得假以时日,急不得。相信到下一个狗年,狗抢新闻头条的概率会大幅下降……
不想见人
文/韩浩月
自打有了“不想见的人就不见”这个念头并且严格执行起来之后,见的人锐减,这形成了一个循环——见人少了,因为轻松而变得懒惰,因为懒惰,又变得愈加不想见人,只是暂时不知道,这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在一线城市生存,你知道的,见的人越多越好,所谓的人脉,是大家眼中的财富,也是成功的标准之一。我有认识的一些做老板的朋友,以一天见了多少拨人为荣,夜晚的时候发朋友圈,喊累的同时也颇有炫耀的色彩。
我們的文化,也鼓励人走出去多见人,“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好不容易这种说法在现代社会规则下被慢慢淘汰了,又有打西方传来的“别独自早餐”、“别独自午餐”观念,动员人在吃饭的时候也别闲着,别忘了交际。对于就喜欢安安静静独自吃顿饭的人来说,就餐的时候也要与人谈话,实在有些累。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拒绝见人的好处太多了:第一,不用来回堵在路上,见面一小时,堵车四小时;第二,不用没话找话,故作乐观,装出社会人的样子;第三,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喂鱼、榨果汁、擦地擦桌子。
事实也证明,你不想见的那个人,勉强见了之后,也是不愉快多于愉快。尤其是对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最好还是一口回绝。比如某天,有人匆匆加了微信好友,开口就问,明天你在吗,我想和×××一起去见你一面。问他有事吗,他说当面说。这人我不认识,开口就要求碰面,他不觉得冒昧,我觉得冒昧,于是就说了两个字:不在。这个人从此消失了,再没联系过。
也有曾经在网上三言两语聊过、名字算是熟悉的朋友,直接打电话过来说晚上在哪儿哪儿喝酒,都有谁谁谁和谁在,赶紧过来喝一杯。这种情况通常也以“喝不动了”为理由拒绝了。
在不知道对方在忙什么、有没有心情的状况下,如果我请人喝酒,是要提前约一下的,约的时候,通常以微信的形式,用征询的口吻,并且给人留下回绝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带压迫性,创造舒适的见面氛围,见,就要高高兴兴地见,高高兴兴地回,为下次见面创造条件。
年轻时拒绝见人,心理是有障碍的,总觉得这是没礼貌的事情,是坏了别人的好意。但年龄大了之后,这种障碍就越来越小了,甚至没有了,这是年长的好处之一吧。
能不见面就别见面,能不喝酒就别喝酒,这个原则,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几位老友,上周刚见完,这周又要见,不但见还要喝酒,不但喝酒还要喝醉,醉了之后后悔,但有人提议再聚,还是内心雀跃地想去。这样的见面,要维护,要坚持,办法很简单,就是别给这个老友圈子加入利益因素,保持纯粹性,就是酒肉朋友。
作为一个自觉性很强的人,如果不确保有见面的必要,很少要求与别人见面。前段时间想到一位久未相见的朋友,发微信过去问有时间吗,要不要喝一杯,他回复说,这段时间状态不好,过段时间再说吧。
被人拒绝见面,其实也是件挺开心的事。有时候你觉得,有些人是想见就能随时见到的,但对方未必同样认为。对方不想见你,选择很直白地拒绝你,这是件很好的事情,总比勉强见了,尴尬地喝顿酒吃顿饭,要好得多。
被蛙奴役的人类 文/毛球君
不知道我们身处一个什么时代,这几年上瘾沉迷的现象层出不穷。前几天在朋友圈云吸猫的朋友,如今有一半都在手机上养了“旅行青蛙”,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发布青蛙发来的明信片。
为了满足强烈的好奇心,我也不能免俗,养了蛙。下载游戏,装上,给青蛙起个名字。一开始,我根本不牵挂我的青蛙,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想念一只连话都不会说的电子宠物:我明明在现实生活中就养了一只橘猫啊。
玩了幾次,我忽然发现一个吊诡之处:旅行青蛙根本不是真正的养成游戏,它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要你不想玩,三天不打开它也可以。青蛙在家,只会吃饭、睡觉、看书,出外就是寄明信片、带土特产给你,偶尔有蜗牛来访,喂一喂就好。看到有高端玩家的剧透,也是青蛙有了新朋友,一起到处旅行,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就像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所说的“用完即走”。
听起来健康极了,但事实是什么呢?有着不打开的自由,我却最终没能做到放任不管,每天平均有那么两三次,空闲时看到那个青蛙标识,我还是忍不住打开它,看看我的“蛙儿子”回来没有。
为什么没有对比和竞争,没有大量的时间投入,人们依然还会对青蛙游戏上瘾?心理学家迈克尔·库克已经在他的著作《为什么我们会上瘾》当中指出,感觉美妙是来自人类身体的奖赏系统。当然,他也引用了那个著名的“老鼠实验”:给老鼠一个连接两个导管的按压器开关,两个导管里分别是普通生理盐水和含有可卡因的生理盐水,老鼠如果喜欢某种成分带来的感觉,它就会一次又一次地按压杠杆,以求重复这种美妙的感觉。
老鼠的行为,完整重现了人类成瘾的过程。青蛙游戏的道理是一样的,表面上看,拔腿就走的自由范儿不会成为拴住你的绳索,可是青蛙说走就走,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成全了我们扮演父母和实现自由的内心投射,并让人不断想去重复这一美好的感觉。
对任何事情成瘾,是人类的习惯,青蛙的世界清静安宁,我们喜欢它的自由和与世无争,却找不到牵挂的原因,于是一再前往,并非要在其中放置意义和连接,心甘情愿地变成了“蛙爸蛙妈”,把它上升至亲情和人际关系的高度。其实还是游戏的日本制作人讲得清楚:“玩家们才是被放置的一方”,不是你养青蛙,是青蛙养你。
我们还没沦落到被机器奴役的程度,就要靠一只青蛙替自己实现自由,终究有点太可悲。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会下决心删除这个游戏,坦然对自己说:世界这么大,你该亲自去看看——然后,给你的青蛙寄张电子明信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