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新模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日资企业的不断增多,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以及高职类学院都开办了日语类专业,日语教学不论从规模还是从效率、无论从量还是在质方面都发展迅猛,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高职日语专业既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又要培养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双师 情景模拟法
Practic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in the high voc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Zuo Yi
【Abstract】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is the new mode of th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After stepp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Japanese enterpris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ome domestic general colleges as well as the high vocational academies has set up the Japanese specialty and Japanese teaching has got a fast development and conspicuous result from both scope and efficiency and from bo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high vocational Japanese specialty not only needs to cultivate the person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cultivate the pers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quality, so 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nes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Double teacher Scene simulation method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曾经指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而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这同时也给职业教育界和企业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简析“校企合作模式”类型。校企合作是高职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自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產力达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掌握一定技能的标准化劳动力,这就需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扩充教学内容,从而催化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成果要回到企业并接受企业的检验。实施职业教育是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合作模式:即学校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训的同时,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短期的实习。因教学阶段、实习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走岗实习。在教学初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知岗位实习。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个大致的了解,及早地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学习理论知识。
②贴岗实习。在教学中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两者之间的脱轨之处,进而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③顶岗实习。在教学的终期阶段,与企业签定学生就业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工作,企业可择优录用学生。适应企业生产流程的需要,实行弹性学制。
1.2 “校企联手专业建设”的合作模式:由企业行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
1.3 “企业向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即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建立企业委培班,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适应该企业需求的员工。
1.4 “企业进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学校提供场地与师资,企业提供资金、设施设备与技术人员,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和学校的实习学生双重身份进入基地学习,企业在基地生产产品,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1.5 “校企人才交流”的合作模式:
①学校教师进入企业,针对企业员工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给员工上课,或与员工一起研讨生产中的技术知识问题。
②企业技能型人才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企业工作经验,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使企业技能人才在学校获得系统培训的机会。
2.“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发展的现状与实践。
2.1 当前高职日语教学的现状。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并不仅仅是高考成绩差的高中生,还有许多来自职高、中专、技校等学生。因此,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之,日语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重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课文结构和长句、难句的分析,课堂的掌控权几乎全由教师在使用,学生较少参与,多数是处于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过分纠缠于语言和内容的细节、偏重语法分析,导致教师“一言堂”和学生“哑巴日语”的教学现象,学生学到的纯语言知识不能够“学以致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从而抑制了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走出校园后不能顺利运用所学知识从事语言工作。
2.2 “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2.l 日语课程的实用性教材、教学模式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应紧密接轨。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当前高职日语专业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容易忽视高职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与本科类院校教材相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借用四年制本科的教材,这种教材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因此必须选用实用性、先进性的教材来满足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高职日语课程教学中虽然逐步推行了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但是并没有达到企业对所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教学时除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日语必备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外,学生还需具备校企合作企业生产、管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等。而在目前的日语教学课程设计中,虽然已经开始注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養,但是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却甚有差距。
2.2.2 校内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同步实施。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应用性、综合性、实用性,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掌握一门赖以就业谋生的专业技能。为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需引进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即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强改进力度,积极创造教学条件,使教师能进一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如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同声传译软件等,实施“直观教学法”。此外,也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在商务专业教学中使用日语,使学生能了解更多专业词汇和名称等,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践实训中,教师通过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现场的指导,将实际技能和方法传授于学生,实施“情景模拟法”,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3 改善并扩充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综合性素质。目前高职日语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可由于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容易在课堂照本宣科,采用本科院校的课堂思路和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还要担负起实训指导的任务。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总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于走向社会,使学生尽快适宜现实社会,提前完成学生与社会成员的角色的转变;深入企业,使学生把课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检验;完善教学,及时检验课堂教育之成果。真正实现“学为用、用促教;教、学、用相连贯”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爱华.《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
3 李汉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探》.成人教育.2007.4
4 张晓城.多媒体教学课堂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双师 情景模拟法
Practic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in the high voc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Zuo Yi
【Abstract】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is the new mode of th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After stepp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Japanese enterprise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ome domestic general colleges as well as the high vocational academies has set up the Japanese specialty and Japanese teaching has got a fast development and conspicuous result from both scope and efficiency and from bo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high vocational Japanese specialty not only needs to cultivate the person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cultivate the pers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quality, so the “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nese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Mode of school cooperating with enterprise Double teacher Scene simulation method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曾经指出: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模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而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这同时也给职业教育界和企业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简析“校企合作模式”类型。校企合作是高职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自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產力达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掌握一定技能的标准化劳动力,这就需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扩充教学内容,从而催化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成果要回到企业并接受企业的检验。实施职业教育是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合作模式:即学校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训的同时,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短期的实习。因教学阶段、实习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①走岗实习。在教学初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知岗位实习。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个大致的了解,及早地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去学习理论知识。
②贴岗实习。在教学中期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发现两者之间的脱轨之处,进而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③顶岗实习。在教学的终期阶段,与企业签定学生就业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工作,企业可择优录用学生。适应企业生产流程的需要,实行弹性学制。
1.2 “校企联手专业建设”的合作模式:由企业行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
1.3 “企业向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模式:即企业向学校订单培养,学校的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建立企业委培班,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适应该企业需求的员工。
1.4 “企业进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学校提供场地与师资,企业提供资金、设施设备与技术人员,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和学校的实习学生双重身份进入基地学习,企业在基地生产产品,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1.5 “校企人才交流”的合作模式:
①学校教师进入企业,针对企业员工相关理论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给员工上课,或与员工一起研讨生产中的技术知识问题。
②企业技能型人才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企业工作经验,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使企业技能人才在学校获得系统培训的机会。
2.“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发展的现状与实践。
2.1 当前高职日语教学的现状。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并不仅仅是高考成绩差的高中生,还有许多来自职高、中专、技校等学生。因此,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之,日语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重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课文结构和长句、难句的分析,课堂的掌控权几乎全由教师在使用,学生较少参与,多数是处于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过分纠缠于语言和内容的细节、偏重语法分析,导致教师“一言堂”和学生“哑巴日语”的教学现象,学生学到的纯语言知识不能够“学以致用”,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从而抑制了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走出校园后不能顺利运用所学知识从事语言工作。
2.2 “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2.l 日语课程的实用性教材、教学模式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应紧密接轨。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当前高职日语专业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容易忽视高职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与本科类院校教材相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借用四年制本科的教材,这种教材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因此必须选用实用性、先进性的教材来满足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高职日语课程教学中虽然逐步推行了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但是并没有达到企业对所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教学时除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日语必备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外,学生还需具备校企合作企业生产、管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等。而在目前的日语教学课程设计中,虽然已经开始注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養,但是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却甚有差距。
2.2.2 校内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同步实施。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应用性、综合性、实用性,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掌握一门赖以就业谋生的专业技能。为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需引进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即将课外培训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设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强改进力度,积极创造教学条件,使教师能进一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如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同声传译软件等,实施“直观教学法”。此外,也可以采用双语教学。在商务专业教学中使用日语,使学生能了解更多专业词汇和名称等,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在实践实训中,教师通过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现场的指导,将实际技能和方法传授于学生,实施“情景模拟法”,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3 改善并扩充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综合性素质。目前高职日语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日语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可由于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容易在课堂照本宣科,采用本科院校的课堂思路和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肩负着理论教学的任务,还要担负起实训指导的任务。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总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在于走向社会,使学生尽快适宜现实社会,提前完成学生与社会成员的角色的转变;深入企业,使学生把课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检验;完善教学,及时检验课堂教育之成果。真正实现“学为用、用促教;教、学、用相连贯”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爱华.《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
3 李汉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初探》.成人教育.2007.4
4 张晓城.多媒体教学课堂的思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