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许多幼儿园都赞成提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理念,但现实中存在着很多过分偏向的认知,忽视了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不再试图自我表现,淡化了潜在的创造意识;另外幼儿的绘画教育中我们大多采用范画法,导致幼儿虽然能掌握了一些绘画技能,但本身学习绘画的主体性不够明显,没有范例的辅助无法独立地表现一幅从未表现过的画面,幼儿的画面缺乏个性的美。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情景绘画 实施原则 应用模式
虽然,目前各幼儿园都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理念,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向认知,忽视了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做法,让幼儿照样画葫芦,较偏向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通常以“像不像”为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放弃了内心的一些构思,淡化了幼儿本身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调动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情境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在身体动作时,幼儿多种感官同时作用,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带来更多的构思,其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注意稳定性差,对生动有趣的对象可以长时间地注意,但对枯燥乏味的东西很难注意。”情景就是一个载体,它让技能传授变得符合幼儿的口味,维持孩子注意的稳定性。情景绘画强调情景在幼儿绘画中的重要性,借助虚拟的情景,让幼儿将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融入自己的绘画想象,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融入情景,充分调动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多感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境界中展开想象,自由创作。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艺术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情景绘画研究方面,我们收集到以下近几年的相关信息:
李尉宜在其著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一书中,谈到了情景绘画,书中示范了几个情景绘画的教案,理论方面也谈到了情景绘画的几个问题和难点:(1)绘画题材哪里来?(2)范例和示范是否会妨碍幼儿的创造性表现?(3)在情景绘画中要不要讨论新的绘画方法,学习新的绘画技能?但未对情景绘画进行专门而系统的论述。
在网络和幼教杂志中也曾有关于情景教学的经验文章,就情景教学的某一方面阐述实践的经验,如题材的选择、教学的范例等,但并没有真正系统、完整地研究情景绘画有关的问题,没有给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正确的做法。
一、情景绘画简介
情景绘画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绘画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绘画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引入教学资源,营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氛围,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绘画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为基础,以场景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为重点,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幼儿学习的感受,让幼儿体验绘画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儿童建构过程的支持与妨碍”,儿童是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积累知识经验,在不断尝试与探索中习得方法,获得有益的体验的。
注重选择情景化、过程化、生活化及经验化的教学内容,架构以环境材料为媒介、以互动操作为支架、以生活情景为依托、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真实性情景绘画操作模式。师生共同创设合理的情景,提供场景及材料,在情景中教师给予充分的支持,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充分表达、表现和交往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发展能力。
在情景绘画教学中,情景、幼儿、教师三者是有关联的,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着,情景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活动应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机会,强调自主性。
情景绘画将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活动、与情景互动在从情景中获得提升几个环节贯穿全过程,使幼儿在师生共创的情景中,产生活动兴趣,引发探究与思维,自主获得经验,形成积极情感体验,实现情景教学的价值。
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情景绘画分为“语言描绘情景”、“以自然、生活展示情景”和“创设综合性游戏情景”三条实施途径,通过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景,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指引孩子亲自体验艺术的词汇、充实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再通过故事续编绘画,延伸出情景;辅助材料,铺垫出情景;通过游戏激趣,串联成情景;调动生活经验,汇编情景,发展幼儿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幼儿知情意行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
二、情景绘画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会采取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地接受美术教育,让情景绘画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结合情景绘画教学活动的特征,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语言描绘情景。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景,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如教学《美丽的西班牙之旅》时,可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景,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会刺激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景。
2.以自然、生活展示情景。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景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景中引导孩子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又如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引导幼儿联想森林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小朋友帮忙森林的小动物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3.营造创作的氛围。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幼儿大多还是喜欢绘画活动的,特别是对色彩画都很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因而在绘画时缺乏耐心,容易厌倦。幼儿都是天性爱玩的,如果能够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玩的因素渗入到学中,视美术活动为“游戏”,创设一个充满游戏趣味的活动情景,将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可在幼儿园美术情景教学中运用游戏,在组织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4.以表演感受情景。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景,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调动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提高绘画的情感感受。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更加自如、更加愉悦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绘画的乐趣。
5.以多媒体演示情景。
在美术教学中可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实施原则
1.生活化原则。
生活处处是教材,就看你是否是有心人,去细心发现幼儿乐于表现的一些主题。如:《我爱洗澡》、《我爱我家》、《过年》、《闹元宵》、《老鹰捉小鸡》……这些主题都来源于生活,幼儿有这方面的经验,当然会表现也喜欢表现。
2.兴趣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意美术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产生的,如《恐龙世家》、《棉花糖》、《美丽的梦》、《变大变小》等。因为是幼儿感兴趣的,而且许多内容都来源于他们平时所建议的,所以幼儿的创作兴趣浓厚。
3.地方特色化原则。
孩子的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彻底深入日常生活,融入日常生活情景,让幼儿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丰富感性经验。开展一些针对地方特色的参观活动,如小班《参观幼儿园》、袜筒创意画、巧手妈妈和我一同画等,使幼儿对自己的家乡产生浓厚的兴趣,作画欲望更强。
四、情景绘画的应用模式
幼儿心理学有关想象的理论指出:“想象是幼儿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映像的过程,它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构造新表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这说明,表象积累越多,情景语言能激发出的原有表象就越充分,孩子想象出的画面就越绚丽多彩。
我们平常以语言创设情景,如马上中秋节了幼儿园需要许多月饼,你们吃过月饼吗?教师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让幼儿自己回忆,将其转换和结合、生成和接通与绘画内容相关的意象,是实现美术创造的关键,也是幼儿的美术创造活动最常见的形式。
真实有趣的情景,需要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引导,激起幼儿绘画的愿望,让良好的情绪自始至终停留在绘画上。根据知觉经验的不同,美术情景可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故事创编,延伸出情景。
这是我们在情景绘画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还以刚才的月饼故事为例:很多孩子吃过不同图案不同馅儿的月饼,每户人家过中秋的地点,有的在单位,有的在家里,有的在外婆家。这个例子来自于幼儿日常的生活,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对他们而言,有强烈的吸引力。情景就是把整个活动内容,用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教学方式。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与孩子的思维合并,让孩子进入故事情景。尤其在讨论绘画方法时,必须将情景和方法融到一块,把绘画要求、技巧的传授深入故事的矛盾,借解决故事矛盾的契机,获得绘画的灵感,拓宽幼儿的创作视野。
2.材料的操作,产生丰富的情景。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进行美术活动时,都是在表达他对世界、生活的最直接的认知。理解越透彻深刻,素材就越丰富多彩,绘画的热情也就越高。所以,在绘画前一定要提供给孩子来自于生活亲自体验过的丰富材料,让他们在与材料的相互接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及相关的体验、相关经验。绘画时,这些体验就成为创作的动力火花。
3.趣味游戏,贯穿成情景。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最乐意进行的活动。要抓住这个特点,把游戏情景融入到绘画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自然地萌发画意。
4.原有生活经验,提炼成情景。
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生活情景的应用,就是借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情节,使内容更具体形象。当一种技能技巧以孩子很熟悉的形成出现、与他们的已知事物相联系时,孩子的思维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拿起画笔的强烈愿望。幼儿的绘画就能从一个仅为学习某种绘画技能的无意义空间,转变为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有意义的尝试。同时,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技巧难点也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李尉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
[2]朱智贤.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情景绘画 实施原则 应用模式
虽然,目前各幼儿园都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理念,但现实中存在很多过分偏向认知,忽视了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做法,让幼儿照样画葫芦,较偏向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通常以“像不像”为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放弃了内心的一些构思,淡化了幼儿本身的创造意识。
所以,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调动孩子的情绪,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情境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在身体动作时,幼儿多种感官同时作用,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带来更多的构思,其以发展幼儿的个性、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主。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注意稳定性差,对生动有趣的对象可以长时间地注意,但对枯燥乏味的东西很难注意。”情景就是一个载体,它让技能传授变得符合幼儿的口味,维持孩子注意的稳定性。情景绘画强调情景在幼儿绘画中的重要性,借助虚拟的情景,让幼儿将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融入自己的绘画想象,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融入情景,充分调动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多感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境界中展开想象,自由创作。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艺术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情景绘画研究方面,我们收集到以下近几年的相关信息:
李尉宜在其著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一书中,谈到了情景绘画,书中示范了几个情景绘画的教案,理论方面也谈到了情景绘画的几个问题和难点:(1)绘画题材哪里来?(2)范例和示范是否会妨碍幼儿的创造性表现?(3)在情景绘画中要不要讨论新的绘画方法,学习新的绘画技能?但未对情景绘画进行专门而系统的论述。
在网络和幼教杂志中也曾有关于情景教学的经验文章,就情景教学的某一方面阐述实践的经验,如题材的选择、教学的范例等,但并没有真正系统、完整地研究情景绘画有关的问题,没有给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正确的做法。
一、情景绘画简介
情景绘画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绘画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绘画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引入教学资源,营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氛围,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绘画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为基础,以场景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为重点,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幼儿学习的感受,让幼儿体验绘画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规律的作用,即‘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儿童建构过程的支持与妨碍”,儿童是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积累知识经验,在不断尝试与探索中习得方法,获得有益的体验的。
注重选择情景化、过程化、生活化及经验化的教学内容,架构以环境材料为媒介、以互动操作为支架、以生活情景为依托、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真实性情景绘画操作模式。师生共同创设合理的情景,提供场景及材料,在情景中教师给予充分的支持,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充分表达、表现和交往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发展能力。
在情景绘画教学中,情景、幼儿、教师三者是有关联的,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着,情景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活动应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机会,强调自主性。
情景绘画将创设情景、在情景中活动、与情景互动在从情景中获得提升几个环节贯穿全过程,使幼儿在师生共创的情景中,产生活动兴趣,引发探究与思维,自主获得经验,形成积极情感体验,实现情景教学的价值。
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情景绘画分为“语言描绘情景”、“以自然、生活展示情景”和“创设综合性游戏情景”三条实施途径,通过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景,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指引孩子亲自体验艺术的词汇、充实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再通过故事续编绘画,延伸出情景;辅助材料,铺垫出情景;通过游戏激趣,串联成情景;调动生活经验,汇编情景,发展幼儿思维的创造性,促进幼儿知情意行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
二、情景绘画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会采取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地接受美术教育,让情景绘画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结合情景绘画教学活动的特征,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语言描绘情景。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景,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如教学《美丽的西班牙之旅》时,可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景,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会刺激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景。
2.以自然、生活展示情景。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景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景中引导孩子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又如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引导幼儿联想森林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小朋友帮忙森林的小动物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3.营造创作的氛围。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幼儿大多还是喜欢绘画活动的,特别是对色彩画都很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因而在绘画时缺乏耐心,容易厌倦。幼儿都是天性爱玩的,如果能够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玩的因素渗入到学中,视美术活动为“游戏”,创设一个充满游戏趣味的活动情景,将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可在幼儿园美术情景教学中运用游戏,在组织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4.以表演感受情景。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景,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调动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提高绘画的情感感受。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更加自如、更加愉悦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绘画的乐趣。
5.以多媒体演示情景。
在美术教学中可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景,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实施原则
1.生活化原则。
生活处处是教材,就看你是否是有心人,去细心发现幼儿乐于表现的一些主题。如:《我爱洗澡》、《我爱我家》、《过年》、《闹元宵》、《老鹰捉小鸡》……这些主题都来源于生活,幼儿有这方面的经验,当然会表现也喜欢表现。
2.兴趣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意美术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产生的,如《恐龙世家》、《棉花糖》、《美丽的梦》、《变大变小》等。因为是幼儿感兴趣的,而且许多内容都来源于他们平时所建议的,所以幼儿的创作兴趣浓厚。
3.地方特色化原则。
孩子的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彻底深入日常生活,融入日常生活情景,让幼儿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丰富感性经验。开展一些针对地方特色的参观活动,如小班《参观幼儿园》、袜筒创意画、巧手妈妈和我一同画等,使幼儿对自己的家乡产生浓厚的兴趣,作画欲望更强。
四、情景绘画的应用模式
幼儿心理学有关想象的理论指出:“想象是幼儿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映像的过程,它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构造新表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这说明,表象积累越多,情景语言能激发出的原有表象就越充分,孩子想象出的画面就越绚丽多彩。
我们平常以语言创设情景,如马上中秋节了幼儿园需要许多月饼,你们吃过月饼吗?教师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让幼儿自己回忆,将其转换和结合、生成和接通与绘画内容相关的意象,是实现美术创造的关键,也是幼儿的美术创造活动最常见的形式。
真实有趣的情景,需要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引导,激起幼儿绘画的愿望,让良好的情绪自始至终停留在绘画上。根据知觉经验的不同,美术情景可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故事创编,延伸出情景。
这是我们在情景绘画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还以刚才的月饼故事为例:很多孩子吃过不同图案不同馅儿的月饼,每户人家过中秋的地点,有的在单位,有的在家里,有的在外婆家。这个例子来自于幼儿日常的生活,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对他们而言,有强烈的吸引力。情景就是把整个活动内容,用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的教学方式。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与孩子的思维合并,让孩子进入故事情景。尤其在讨论绘画方法时,必须将情景和方法融到一块,把绘画要求、技巧的传授深入故事的矛盾,借解决故事矛盾的契机,获得绘画的灵感,拓宽幼儿的创作视野。
2.材料的操作,产生丰富的情景。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在进行美术活动时,都是在表达他对世界、生活的最直接的认知。理解越透彻深刻,素材就越丰富多彩,绘画的热情也就越高。所以,在绘画前一定要提供给孩子来自于生活亲自体验过的丰富材料,让他们在与材料的相互接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及相关的体验、相关经验。绘画时,这些体验就成为创作的动力火花。
3.趣味游戏,贯穿成情景。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最乐意进行的活动。要抓住这个特点,把游戏情景融入到绘画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自然地萌发画意。
4.原有生活经验,提炼成情景。
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生活情景的应用,就是借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情节,使内容更具体形象。当一种技能技巧以孩子很熟悉的形成出现、与他们的已知事物相联系时,孩子的思维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拿起画笔的强烈愿望。幼儿的绘画就能从一个仅为学习某种绘画技能的无意义空间,转变为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有意义的尝试。同时,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技巧难点也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李尉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
[2]朱智贤.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