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后半部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活生生的传统私塾的教学情景,其中,也渗透着作者微妙的思想感情,其中有些教学方法,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及我们的文化传统与汉语文特征,至今都很有借鉴的价值。
总的来看,“私塾”的教学很简单,阅读教学就是“上生书”“诵读”,写作教学就是对对子,还有习字课。单从形式上借鉴其简单这一点,就可促使当今繁琐复杂而效率不高的语文教育返朴归真。具体而言,我们则可以从课文描写的具体做法中去借鉴。
一、上生书
上生书就是上新课。从课文“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可以想见,由于教育对象的不确定、不区分,当时上新课三个别学生站住塾师身边单独进行的,听讲完毕,学生就回到座位上读自己的书。从中我们可以借鉴两点。
第一,个别教育,落实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作为一般的教学原则,在以集体教育为特征的班级授课中往往不能落实,假如我们仿照私塾先生的做法,在批阅作业、作文、试卷时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身边,对他们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错误予以个别纠正。上课时进行类似“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让学生分组读、议、练,老师到各组去针对具体情况做点拨式的讲解,或者设计一些辐射面较广的问题,让学生多多发言,老师只补充归纳,整理升华,那么,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培养师生感情,又可以弥补班级授课不利于学生个别发展的局限,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第二,制造压力,做到精要讲解。不难想象,先生要给每个学生上不同的“生书”,他只能精要讲解。而现在,虽然早就有人指出语文教学条分缕析太多,但纠正起来,总收不到大面积的成效,症结就在于老师们没有不得不精讲的压力,老师可以占用学生的读书时间,从容地将各方面的分析娓娓道来。如果老师们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受到启发,树立还给学生读书权利,读书时间的现代观念,有意制造时间不够的压力,每篇课文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讨论,每堂课保证一定数量的同学质疑答问,那么,老师们的讲解就不得不“有所为有所不为”了。
二、诵读
上了生书就要诵读。传统的私塾教习很注重诵读,不但学生读老师也读;不但有诵读、背诵还有吟诵。课文中的“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就是朗读。吟诵是用唱歌似的声调来诵读作品,以声入情,因声求义,以此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课文对先生读书神情的描写:“……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来”,堪称吟诵的经典描写,那是多么的入情入景,物我两忘啊!以至学生在眼皮底下玩游戏、绘画都浑然不觉。课文虽然没有提及背诵,但其他资料显示,当时背书任务很重:“月半要背半个月里上的课,月底要背一个月里上的课,待到年底,就要把一年里的课全部背下来”,真是“月月清”“年年清”,背了还要背啊!注重诵读的语文教学传统启示我们如下。
第一,学生要多读多背。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精读,而我们现在有精读、泛读,但事实上精读不精,泛读不泛。所谓精读,教学结果至少应是学生熟悉了课文或者能背诵课文,而现在作为精读主要内容的讲读课,却往往只注意了“讲”而忽视了“读”,一般是学生草草接触课文后便匆匆进入了各种分析,没有做到先熟悉课文再讲或边读边讲,结果学生头脑里塞满了一条条的分析结论,唯独没有对作品本体的切实感受,如此讲得再“精”,不过是美丽的空中楼阁,难记忆,难保持。因为有太多的“文外因素”要去强记,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背课文,根本没有精力去泛读其他读物,导致读书太少。
只有做到熟读乃至背诵才算搞好了精读训练,也只有在搞好精读的基础上才能搞好泛读训练,所以,对于精读,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第二,老师要“下水”读背。课文中写到当学生“人声鼎沸”的时候,先生也“入神”地读书,现在我们提倡老师写“下水”文章,自然也提倡老师“下水”读背作品。早读课时,老师不妨范读、范背。与学生同读、同背。这样做,其一,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读书、背书的积极性。都说现在学校“不听读书声朗朗,但见习题似海洋”,那么,重开读书之风气,请自老师始。鲁迅先生看到老师那样入神地读书,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如果我们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肯定会因受感染而主动仿效。再说,对于老师都能当堂背诵的文章,学生即使不愿背诵,也不再有充足理由不背了。其二,可以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的专业水平。老师“下水”读背作品,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读出感受,读出见解,从而使教学富有创造性、艺术性,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如果我们想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找到进一步前进的路,那么,用扬弃的目光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我,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总的来看,“私塾”的教学很简单,阅读教学就是“上生书”“诵读”,写作教学就是对对子,还有习字课。单从形式上借鉴其简单这一点,就可促使当今繁琐复杂而效率不高的语文教育返朴归真。具体而言,我们则可以从课文描写的具体做法中去借鉴。
一、上生书
上生书就是上新课。从课文“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可以想见,由于教育对象的不确定、不区分,当时上新课三个别学生站住塾师身边单独进行的,听讲完毕,学生就回到座位上读自己的书。从中我们可以借鉴两点。
第一,个别教育,落实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作为一般的教学原则,在以集体教育为特征的班级授课中往往不能落实,假如我们仿照私塾先生的做法,在批阅作业、作文、试卷时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身边,对他们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错误予以个别纠正。上课时进行类似“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让学生分组读、议、练,老师到各组去针对具体情况做点拨式的讲解,或者设计一些辐射面较广的问题,让学生多多发言,老师只补充归纳,整理升华,那么,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培养师生感情,又可以弥补班级授课不利于学生个别发展的局限,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第二,制造压力,做到精要讲解。不难想象,先生要给每个学生上不同的“生书”,他只能精要讲解。而现在,虽然早就有人指出语文教学条分缕析太多,但纠正起来,总收不到大面积的成效,症结就在于老师们没有不得不精讲的压力,老师可以占用学生的读书时间,从容地将各方面的分析娓娓道来。如果老师们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受到启发,树立还给学生读书权利,读书时间的现代观念,有意制造时间不够的压力,每篇课文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讨论,每堂课保证一定数量的同学质疑答问,那么,老师们的讲解就不得不“有所为有所不为”了。
二、诵读
上了生书就要诵读。传统的私塾教习很注重诵读,不但学生读老师也读;不但有诵读、背诵还有吟诵。课文中的“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就是朗读。吟诵是用唱歌似的声调来诵读作品,以声入情,因声求义,以此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课文对先生读书神情的描写:“……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来”,堪称吟诵的经典描写,那是多么的入情入景,物我两忘啊!以至学生在眼皮底下玩游戏、绘画都浑然不觉。课文虽然没有提及背诵,但其他资料显示,当时背书任务很重:“月半要背半个月里上的课,月底要背一个月里上的课,待到年底,就要把一年里的课全部背下来”,真是“月月清”“年年清”,背了还要背啊!注重诵读的语文教学传统启示我们如下。
第一,学生要多读多背。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是精读,而我们现在有精读、泛读,但事实上精读不精,泛读不泛。所谓精读,教学结果至少应是学生熟悉了课文或者能背诵课文,而现在作为精读主要内容的讲读课,却往往只注意了“讲”而忽视了“读”,一般是学生草草接触课文后便匆匆进入了各种分析,没有做到先熟悉课文再讲或边读边讲,结果学生头脑里塞满了一条条的分析结论,唯独没有对作品本体的切实感受,如此讲得再“精”,不过是美丽的空中楼阁,难记忆,难保持。因为有太多的“文外因素”要去强记,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读背课文,根本没有精力去泛读其他读物,导致读书太少。
只有做到熟读乃至背诵才算搞好了精读训练,也只有在搞好精读的基础上才能搞好泛读训练,所以,对于精读,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第二,老师要“下水”读背。课文中写到当学生“人声鼎沸”的时候,先生也“入神”地读书,现在我们提倡老师写“下水”文章,自然也提倡老师“下水”读背作品。早读课时,老师不妨范读、范背。与学生同读、同背。这样做,其一,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读书、背书的积极性。都说现在学校“不听读书声朗朗,但见习题似海洋”,那么,重开读书之风气,请自老师始。鲁迅先生看到老师那样入神地读书,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如果我们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肯定会因受感染而主动仿效。再说,对于老师都能当堂背诵的文章,学生即使不愿背诵,也不再有充足理由不背了。其二,可以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的专业水平。老师“下水”读背作品,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读出感受,读出见解,从而使教学富有创造性、艺术性,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如果我们想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找到进一步前进的路,那么,用扬弃的目光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我,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