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诚守真 始终不渝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b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殷江林先生,出生于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的禹州。在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熏陶和滋养下,他从小就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为喜爱书法艺术。他自幼学书,笔耕不辍,长年日积月累,真草篆隶诸体皆能,尤其是行草书形成自家风格。殷江林先生从河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退休后,筹建了河南省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力推进河南省直文联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评论家协会等筹备成立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每天都要拿出专门时间研究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须臾不敢耽搁。
  一、书法理论
  遍临诸体通古今,
  艺舟双楫书大成。
  中原书风勇担当,
  书理先行始通神。
  孙过庭《书谱》提出“学书贵在学古而不违背时代风尚,学今不与弊俗流同,正如孔子所说:‘文采和质朴兼备,才能成为君子。’”梁同书说:“学书无他道,在静坐以收其心,读书以养其气,明窗净几以和其神。”刘熙载直言:“书者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殷江林先生非常重视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的学习研究,十分认同张海先生提出的“一厘米精神”,学古而不泥古,推动文化学习与弘扬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荡起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的双桨,学贯古今,理论指导实践,大力推动中原书风建设。
  殷江林先生说,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需要文、史、哲的综合素养。他有三点感悟:“一是欲把书写好,须先把人做好。做人乃做书之基。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是也。二是要处理好师古与创新的关系。以古人为师,以名帖为鉴,以精品为要。只有下工夫读临古人的精品、吸收精华,才能从中得其精髓。师古为了创新,不为创新的师古,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创新必先师古,未经师古的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随心所欲和我行我素。三是秉持艺术为人民的宗旨。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学习好被历史、被人民大众公认的精品力作,发现和书写人民大众崇尚向往的‘真善美’,不以奇取悦,不以怪取胜,既要让专家和业内人士认可肯定,更要让人民大众看懂,既叫好又叫座;不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书法创作
  自幼学书意志坚,
  翰墨香染五十年。
  真草篆隶风骨劲,
  书道精湛法度严。
  殷江林先生擅长行书及行草,师柳体法度,习颜体气势,学二王笔法,又遍临诸家名帖。他坚持读帖、背帖、析帖、悟帖,在读帖中细察字的点画、结体、篇章布局;于背帖中体会古代书家的用笔、用墨、左右开合、上下呼应;在析帖中明悟用墨的浓淡枯湿;又在悟帖中感悟出古代书法家名作中蕴含的气势、精神和美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正心、倾心、静心、虚心来学习笔法、字法、墨法、章法,从而将自己的书法艺术造诣不断推向佳境。
  品赏殷江林先生创作的行草书敬录习近平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作品大气磅礴,厚重典雅,飞流直下,一气合成,堪称书法精品力作。细观之,笔力雄健,入木三分,虚实相间,稳重大气,或动静结合,气韵流畅;或线条变化,浓淡相宜;或字体大小,奇正相依;或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散,鸾舞蛇惊,有断崖险峰之气势,临危据枯之情景;笔重如层云崩飞,时又轻若蝉翼;笔势如同泉水流注,顿笔直下稳若磐石;线条纤细犹如新月升涯,章法疏落如群星散布银河。仔细品赏,其用笔变化万千,点画精细,让人目不移书,余味无穷。殷江林先生的书法艺术融诸家之长,携章法之美,研笔法之技,借墨法之宝,如刀林剑阵,充满正大气象。
  在“师古”与“创新”上,殷江林先生总结自己的书法创作经验,较为从容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说:“字是人类精神之乳,有了文字,智慧才能得以传承,而没有文字,人类的生活该是多么苍白无力!练习书法不能一味地师古,书法也要创新,但那是在师古基础上的创新,否则随心所欲的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被大众接受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
  三、诗歌创作
  亦叟亦童诗意浓,
  心地坦荡不老松。
  诗情挥洒如泉涌,
  云鹤游天惊碧空。
  殷江林先生投笔从戎,军旅生涯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他创作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著有《战士情怀》《军旅诗笺》诗集。其中《我骄傲,我是塔里木河》和《纪律之歌》在全军“有理想、守纪律”诗歌大赛中分别获一、三等奖。殷江林创作、秦莉朗诵的《这一夜,我伴着昙花入眠》《致敬·八一军旗》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和好评。殷江林先生的诗,读来简洁明快,激情昂扬,这是铁血男儿在军队中生发出来的豪气与傲骨,是一般人所不能体会的担当和骄傲。殷江林先生不但新诗写得朗朗上口,格律诗也韵味十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驱车焦桐高速路上》之一:“百花隐退四月天,万树拥翠绿浪翻。一路闲聊家国事,微雨轻霧看田园。白杨深青列画屏,新麦渐黄铺锦毯。我欲因之赋新诗,怡神悦目心惬然。”《处暑观云》之二:“暑热止退清秋天,神怡心旷气高远。放眼楼台云看过,天自湛蓝云自闲。”
  “新时代新思想新春新岁百事好,新征程新作为新风新貌万象新”,这是阳历戊戌年到来时,殷江林发表在朋友圈里的一幅对联书法作品。新时代新思想,这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担当,十分切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互联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可能性都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基于此,有人担忧:传统文化如何与现在的科技发展相融合?殷江林先生找到了答案,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他的书法和诗词作品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倍受大家关注和喜爱,也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点赞!
  四、文联工作
  四梁八柱搭舞台,
  百花竞放向阳开。
  文艺兴盛鼓与呼,
  筑巢引凤聚英才。   河南省直文联相比于其他的艺术团体,还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团体,但是在河南省直文聯主席殷江林的谋划推动下,人心思贤,人才济济,河南省直文联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评论家协会等陆续成立,并广泛开展活动,是河南文艺界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虽然殷江林主席工作十分忙碌,但在传承文化、弘扬艺术上,绝没有因为事务性工作而受到影响。在即将结束的丁酉年,省直文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十次文代会、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围绕省委和省直工委中心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为推进机关文化建设而努力工作,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双节期间义写春联送温暖活动、组织省直名家推介活动、省直书画家“写家训,画家风”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组织省直书法爱好者参加河南省第24届群众书法展览活动、选址省直文联培训中心、组织书画名家进校园活动、组织慰问新乡驻军活动、推进省直文联组织建设,组织省直文联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等。河南省直文联像一艘启动的航船,满载着河南省直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梦想,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河南文化高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公益活动
  响应号召力先行,
  爱心奉献贫困村。
  百幅作品百颗心,
  助力攻坚早脱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它的意思是教导人们要有仁人之心,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从来都是以“孝”为先,以“仁”为本。在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这是融入我们民族血液里的基因,是再过多少年,经历多少沧桑,也不可能更改的民族血性和民族精神。
  严严寒冬,北风萧萧,虽不至于滴水成冰,但北方冬天的室外,绝不是一个久处之地。然而就是这样的北方室外,殷江林主席每年都会和一些书法家来到航空港区,义务撰写春联。听说未管所里的孩子都在背诵《弟子规》《中庸》等国学经典时,殷主席手写27米长的书法作品《弟子规》,赠送给未管所的孩子们。在殷主席的大力支持下,为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河南省直文联、河南省直文联书协的书画家赠送中水寨省级贫困村书画作品100幅,为文化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一个对艺术,对公益,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他的生活绝不是无聊和匮乏的;他的生活是多彩的,他的精神是富足的。这是每天在浑噩中度过的人所不可能体验到的快乐和自由,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生活理想。所幸,殷江林先生将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现在,殷江林主席所领导的省直文联在文学艺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殷江林本人也在书法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影响越来越大,让我们共同期待河南省直文联的艺术家们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
  马应福,河南省直文联副主席,省直书协副主席。
  殷江林,曾用笔名殷江临,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中国国际文化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其他文献
摘 要:绘画的魅力在于在有限的平面上表现出广阔的艺术空间。西洋画通过形体、光线、色彩、透视等表现二维或者三维的画面,中国画则讲究意境,以“远”为核心,通过虚实变化来表现画面效果和心里境界。文章简单说明了“三远”的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举例分析了郭熙“三远法”的美学理论思想,使我们对“三远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创作作品有了全面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远;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郭熙  一、“三远”的
期刊
摘 要:首先,文章简单介绍了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演进历程,接着作者引入“原初语境”这一概念,并且说明了“原初语境”重构的必要性。然后,作者以六朝博物馆的“原初语境”重构,说明了“原初语境”重构相对于传统展示方式的优势以及它对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后,作者做出总结,倡议其他博物馆学习六朝博物馆的“原初语境”重构。  关键词:六朝博物馆;展示;美术教育  一、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演进  从历史上看,博物馆突破
期刊
摘 要:波丘尼画作,是20世纪初强大彪悍的工业时代衍生出来的产物。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里,空气里弥漫着战争前期的味道和知识大爆炸后的信息狂乱,从而催生出了未来主义画派和波丘尼画作。在这样的氛围里,画家敏感嗅出空气里的新鲜味道,将这些时代前沿的信息融入自己创作中。画作彰显了对工业时代文明的叩拜,那是画家心中的光荣与梦想。画风狂飙激进,动感十足,霸气外泄,炫目闪亮。  关键词:速度;运动;青春;炫目;癫
期刊
摘 要:未来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科技狂奔、宗教退行,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主观意识强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的解读,颠覆了人类既往认知。未来主义紧跟时代洪流,肃清一切旧有傳统,欢呼新时代的到来。他们用动感的线条、形和色彩,再现工业时代下的现代生活;把线和色彩折叠起一连串组合,用折叠物象和线条的方法,打通人类全部感官,搅动美术界来一场极速蹦极。  关键词:折叠; 运动; 速度; 变革
期刊
摘 要:主要以2017年9月在北京以“德8——德國艺术在中国”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中太庙艺术馆的“记忆的痕迹——德国当代艺术绘画杰作”为背景,对尼奥·劳赫展出的绘画杰作进行分析,浅析尼奥·劳赫的绘画特点以及尼奥·劳赫的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德国;当代绘画;尼奥·劳赫  一、写作背景  2017年9月17日,“德8——德国艺术在中国”的总开幕式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办,该系列展
期刊
摘 要:位于山西省芮城县的永乐宫是元定宗元年民间艺人为纪念吕洞宾而建立的道教圣地,它最精美的地方就是壁画,因而其壁画也就成为文人、学术界及艺术家关注的焦点。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三清殿壁画《朝元图》的人物服装为切入点,着重从色彩的装饰效果、黑白灰关系和冷暖色调三个角度来诠释《朝元图》美妙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永乐宫;《朝元图》;壁画;色彩关系  一、永乐宫概述  永乐宫位于我国山西芮城县城北两公
期刊
摘 要:如何处理好艺术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并且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社会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经济市场与艺术理想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也需要提高国民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不要盲目地去消费艺术,要在消费艺术之前做好艺术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生存;艺术;艺术理想  威廉·巴特勒·叶芝认为:美是由三类人造就的。贵族造就了美的风度,因为他们在世间的地位使他们超乎生存的恐惧之上;农民造
期刊
作者简介:  陶莉,1996年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花鸟专业 文学硕士 师从博士生导师闵学林先生。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师从博士生导师 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先生。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工笔画学会理事,任教于合肥学院。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展览并获奖。
期刊
摘 要:1998年,几米首度出版了个人绘本作品《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正式踏上成人绘本的创作道路。几米多用图文并茂的绘本表达内心孩童般的成人世界,以其独有的语言形式及绘画方式,抒发和描绘都市人的情感体验,引发了大批读者的共鸣。将以几米的最新绘本作品《忘记亲一下》为例,研究绘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具体通过主题意旨、人物形象设定、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几米;绘本创作;情感表达;忘记
期刊
观“江山行旅”之后我最大的感受也是天工与清新、雄壮与雅逸交相辉映,如同中国山水绘画的南北两条脉络横亘在眼前。李项鸿老师的绘画既深得传统之精神,又研习诸家之长自成一家;既壮写北国雄伟大气的名山大川,又描绘江南清丽雅逸的汀渚矮坡。  山水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不仅仅是山,是水,是客观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物象,它还承载了文人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和人生观的凝练和总结。项鸿老师山水画之清秀与浑厚风格的双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