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当代美术教育高速发展,美术教育已进入核心素养培育阶段,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新局面。但仍有许多教师与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仍不够全面,学生被动式地按照老师设定的格式进行学习,诚然,这种机械化的教育已赶不上学术发展的大流。本文首先阐释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其次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分析教师该如何做好美术教学工作,最后进行总结。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应从小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不断地探究与创新做准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健全自我人格,敢于责任担当。
一、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
1.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被界定为:“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
2.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大多教材在内容知识的安排上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涵盖了美术表现、美术鉴赏、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内容,切合了当前提倡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同时,美术教学设计应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当中。如美术教学中的“设计应用”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创意实践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将会使教师的引导应该更加注重关联性、普及性、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获得多样的启发与灵感。美术课程素养与核心素养理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也是育人的重要标准。
二、教师应该如何做好美术教学工作
1.正确定位,良性思考
美术教师需端正个人对该职位的定义,熟悉美术教学的功能,即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完善其在“美”的方面的修养,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美”的事物,成为一个懂得发现美、创造美的个体。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创造和实践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具有无限的可能。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这便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借助美术教学资源帮助他们通过美术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发展潜能。如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师难以直接教授学生创造力,创造力本身就是个体内在的条件,传统的教育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而创造力这一因人而异的抽象的条件,无法通过简单的授课来教给学生。但教师能够在课堂中,通过良性思考,用各种科学的方式来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精准分析,悉心设计
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以及完成教学任务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当下教材在内容知识的安排上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涵盖了美术表现、美术鉴赏、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内容,切合当前提倡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
中小学美术教材在内容上带有一定的生活气息,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书中所出现的科技性和历史性的内容,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国家的变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教材的分析不是就教材而分析教材,教师应立足教学大纲,着眼全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3.深思策略,注重评价
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也包括了更多复杂的学习行为,更是可以从有效教学、任务驱动学习、情境学习、PBL、翻转课堂等方式切入。如从任务驱动学习、情境学习两方面对教学策略进行深化。
麻辣教师邹华章,让学生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用矿泉水瓶做的水火箭,废旧衣服的T台秀等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堂评估也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对于废物利用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印象;邹老师还通过穿古装、模拟环境的形式,将学生代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进行教学,这无疑是创新课堂,更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的极佳体现。
另外美术课堂需在驱动深度学习上多下功夫,正如有效教学中提到,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2]教学形式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群体,辅助教学,還课堂的时间、空间于学习主体,从而助学生美术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注重教学评价,检验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而不是带学生走个课程的过场。
4.四个领域,相互贯通
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更加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爲欣赏课的主体,实现课堂角色转换,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教师注重绘画中的韵味与儿童自身情感相结合,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更需要引导学生表现他们所画主题物象的结构形象,而不是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或施加灌输式的教学。“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领域学习更加注重过程,其最终目标并不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是重在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学会赋予作品不同的意义与内涵,这对于学生在生活中的独立自主也是大有帮助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使各学科知识恰如其分地整合于美术课堂,且将尽量将美术学科教育延伸到现实社会,寻找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审美眼光去看待生活实际。
熟悉美术学科各学习领域的内容与教学特点,具备灵活调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各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共同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诚然,中小学美术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美术这一门科目的学习上,更为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美术教学中尤其重要。教育者仍要着力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的课堂现状。教学的过程是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美”的事物,养成善于创造和实践的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懂得发现美、创造美的个体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 美术观察. 2017.
[2]余文森.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作者简介:
杨伊凡,1999年9月,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本科生 国画 美术学。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应从小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不断地探究与创新做准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健全自我人格,敢于责任担当。
一、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涵义
1.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被界定为:“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
2.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大多教材在内容知识的安排上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涵盖了美术表现、美术鉴赏、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内容,切合了当前提倡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同时,美术教学设计应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当中。如美术教学中的“设计应用”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创意实践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将会使教师的引导应该更加注重关联性、普及性、多样性,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获得多样的启发与灵感。美术课程素养与核心素养理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也是育人的重要标准。
二、教师应该如何做好美术教学工作
1.正确定位,良性思考
美术教师需端正个人对该职位的定义,熟悉美术教学的功能,即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完善其在“美”的方面的修养,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美”的事物,成为一个懂得发现美、创造美的个体。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创造和实践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具有无限的可能。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这便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同时借助美术教学资源帮助他们通过美术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发展潜能。如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师难以直接教授学生创造力,创造力本身就是个体内在的条件,传统的教育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而创造力这一因人而异的抽象的条件,无法通过简单的授课来教给学生。但教师能够在课堂中,通过良性思考,用各种科学的方式来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精准分析,悉心设计
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以及完成教学任务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当下教材在内容知识的安排上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涵盖了美术表现、美术鉴赏、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内容,切合当前提倡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
中小学美术教材在内容上带有一定的生活气息,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书中所出现的科技性和历史性的内容,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国家的变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教材的分析不是就教材而分析教材,教师应立足教学大纲,着眼全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设计教学方案。
3.深思策略,注重评价
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也包括了更多复杂的学习行为,更是可以从有效教学、任务驱动学习、情境学习、PBL、翻转课堂等方式切入。如从任务驱动学习、情境学习两方面对教学策略进行深化。
麻辣教师邹华章,让学生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用矿泉水瓶做的水火箭,废旧衣服的T台秀等等,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堂评估也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对于废物利用也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印象;邹老师还通过穿古装、模拟环境的形式,将学生代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进行教学,这无疑是创新课堂,更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的极佳体现。
另外美术课堂需在驱动深度学习上多下功夫,正如有效教学中提到,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2]教学形式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群体,辅助教学,還课堂的时间、空间于学习主体,从而助学生美术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注重教学评价,检验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而不是带学生走个课程的过场。
4.四个领域,相互贯通
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更加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爲欣赏课的主体,实现课堂角色转换,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教师注重绘画中的韵味与儿童自身情感相结合,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更需要引导学生表现他们所画主题物象的结构形象,而不是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或施加灌输式的教学。“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领域学习更加注重过程,其最终目标并不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是重在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学会赋予作品不同的意义与内涵,这对于学生在生活中的独立自主也是大有帮助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使各学科知识恰如其分地整合于美术课堂,且将尽量将美术学科教育延伸到现实社会,寻找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审美眼光去看待生活实际。
熟悉美术学科各学习领域的内容与教学特点,具备灵活调动本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各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共同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诚然,中小学美术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美术这一门科目的学习上,更为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美术教学中尤其重要。教育者仍要着力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的课堂现状。教学的过程是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美”的事物,养成善于创造和实践的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懂得发现美、创造美的个体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 美术观察. 2017.
[2]余文森.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
作者简介:
杨伊凡,1999年9月,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本科生 国画 美术学。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