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262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呢? 本文主要对此作出探讨。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最好动力。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渴望心态的驱使下,有利于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驾驭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师要从各方面引领学生在这个培养创造力的空间中遨游探索,并获取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设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良好的氛围可以使人放松心情,感到愉悦。在课堂中,这样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的乐学、愿学思维更加开阔,为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掘提供温床,使他们可以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就应该做到: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把课堂中的发言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不怕出错,具备自尊、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圆柱的特征后,教师问:“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圆柱?”温暖的话语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跃跃欲试,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之后,教师为学生准备材料(包括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类型,大胆尝试,自行设计制作方案,然后对自己的方案、制作过程进行讲解、集体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方法给予适当肯定。像这样教学过程的设计,真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中,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由、开放地去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求异,就意味着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多提供训练他们求异思维的机会。如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时,教师出示题目“72 34”鼓励学生敢于从多角度考虑找出简便算法。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了以下方法:72 34=70 34 2=106或72 34=72 30 4=106或72 34=(70 30) (2 4)=106。这样,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仅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鼓励学生发展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倍的认识》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后,教师问:“第一排有一个小棒‘/’,那么怎样摆才能让第二排小棒的数目是第一排的2倍?”学生会摆出第二排两个小棒“//”表示2倍。教师接着问,“如果第一排摆一个小棒‘/’,第二排摆三个小棒‘///’,那么怎样使第二排小棒的数目是第一排的1倍?”学生根据前面习题可能形成思维定式,从第二排上考虑,拿掉2根,摆成第一排和第二排各一个小棒“/”。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向思考——从第一排的小棒中考虑。如从第二排小棒中,拿出一根放到第一排中,成为第二排和第一排各有2根小棒,就能达到预期目标。方法新颖,撇开旧规,令人耳目一新,拓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各种意见、方法集合到一起,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材料来表示1/2。如果有哪些认为是不能表示的,可在小组里讨论。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方式,在教师提供的空间里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参与讨论,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养成不相信唯一解释的习惯。这样在获得了成功体验、增强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之后的练习不仅是巩固新知识、形成经验的重要手段,学生思维的开拓、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也是在练习中得到保证的。教学中练习题的设计既要有基础练习,巩固新知,也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习题。
  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教师设计动手操作练习题:拿出学具“1、2、3”三张数字卡片,要求摆出几种不同的三位数,并写在本子上,看谁写的多,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开放性习题形式活泼、富有弹性,能够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让学生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上,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与创新的意识。
  結语
  总之,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就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应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因为情境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枯燥、乏味,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情境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地开展情境教学,以此加强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
期刊
本文报道了在本体聚合,70℃条件下,用SiO/MAO/rac-MeSi[2-Me-4-Naph-Ind]ZrCl催化丙烯等规聚合反应中助催化剂对聚合产物形态的决定性影响.MAO为助催化剂时,所得产物形态差且
数学学科可以对小学生的思维塑造以及学科兴趣培养形成一定的效果,而且在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占的比例大,数学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状况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对于手机的沉迷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小学数学作为最容易实行趣味性教学的一个科目,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对于小学数学进行趣味性教学改革迫在眉
期刊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四核二价铁的配合物[Fe(HO)(OCet)(bipy)]PF(Et=CH,bipy=2,2-二联吡啶).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7.859(2)A,b=13.0629(1
会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新课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伴随教学价值观及教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先要了解其内涵,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明确的目的,即通过有效性教学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提高学生对
期刊
以NaY分子筛为微型反应器,通过Pd与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和随后的电还原制得限定性的纳米钯电极材料.应用循环伏安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研究该电极材料的特殊性能,首次发现CO吸
会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终身使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自主探究语文课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接受
期刊
考察了外循环对分子筛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合成异丙苯固定床鼓泡反应器工艺的影响.通过分析烷基化反应过程的传递步骤,由计算得出了整个过程的主要阻力所在.比较了循环前
会议
利用廉价易得的手性双噁唑啉铜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对2,5-二甲基-2,4-已二烯与重氮醋酸乙酯的环丙烷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是1:1还是2:1的铜络合物,都能对该反应产生较好手
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和酸酸分步处理法首次制得了P(St-EA-AA)多孔乳胶粒,重点研究了碱酸处理温度对乳胶粒成孔的影响,得出了碱酸处理湿度与乳胶粒成孔及孔结构形态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