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反腐风暴在中国大地刮起,与此同时,落马贪官患病的消息也纷纷传来。前不久,军中一“大老虎”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第二天,网上便披露了其患癌症的消息。
有人说,这个命题源于巴西一名叫阿尼塞托·马斯丁的医生。该医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个研究说,他历经10年,对500多名被指控贪污受贿的官员和同样数量的廉洁官员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腐败的官员60%生病或死亡,大都是患癌症、心肌梗死、脑出血等;而廉洁的官员患病及死亡的比例仅占16%,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贪者病”。不管这个结论确切与否,但在人们深恶腐败的今天,它成了一个劝廉防腐妙方,流传于市井,也走进了官场。
其实,此话题并非舶来品。《贞观政要》记: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对公卿的一次重要讲话中说:“……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心中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意思是说,你只要干了贪赃枉法的事儿,即便未东窗事发,自己内心里也经常害怕。“常惧”易得病,这岂不是“贪者病”?尽管这个“心理疗法”,对那些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与非”的贪者来说,并不起什么作用,但对理智之人却大有裨益,即使对一些胆小的尚未深陷的贪者来说,似乎也有提醒控制疗效。
庄惠濠梁之争,曾给过我们一个启示:凡动物皆有七情六欲,而人之所以被称为灵长目类最高级动物,除了会制造劳动工具、会使用文字外,还有个重要区别在于能通过理智实现自我控制,把个人的情、欲控制在适度范围,防止人性中恶的一面肆意释放。贪官之所以“贪”,恰是在“欲”上失去了理智,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兽性——“穷年累世不知足”,无度、无惧。首先是权欲。凡权欲熏心者,皆不满足已有之权,官场迷离,患得患失,时而因得意兴高采烈,时而因失意疑神疑鬼,悲喜无常,神经兮兮,这自然是一种病态。更何况有的还搞歪门邪道,逢迎拍马、到处钻营,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自然累上加累。其次是财欲。凡财欲满溢者皆不满足分内俸银,想捞更多的钱,想发更大的财,于是就贪污受贿、就权钱交易,以充填欲壑。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有了这贪污受贿之“鬼”附身,一有反腐风吹,便会风声鹤唳、杯弓蛇影;看到纪委和反贪局就心惊肉跳,害怕被抓,梦中还会吓醒,这无疑是一种心病。再次是色欲。凡色欲盈盈者多不满足正常男女情爱,养情妇、包“二奶”,享“齐人福”者有之,搞权色交易、趁机“吃豆腐”者有之,寻芳于花街柳巷、嫖娼狎妓者亦有之。看一看贪官堆里有几个不是左拥右抱?这种事儿 犹如毒瘾,一旦染上想收也难。然而,他们中相当多的偏偏“既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在家庭、公众场合和美色面前扮演多个角色,焉能不心劳神累?套上了这种精神枷锁,“不如意事常八九”,烦恼又增。如此这般,患癌症、心梗、脑出血等病的几率比常人多,是毫不奇怪的。
人活在世上,彻底无欲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但“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想通一些、看淡一点、自我控制一些,还是能够的。“男儿欲登凌烟阁”,志向固然好,可茫茫人海,真正能名标凌烟又有几人?人固然需要钱,可钱多了又怎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筑巢,不过一枝”。这样说,绝不是主张淡化工作进取心,而是提倡在欲望的追求上应有颗平常心,有颗道德心,防止人性中恶的一面随心所欲,从而学会知足,控制欲望,消除贪心,让一切不合实际、不合规矩的欲求随风而去,这是一种明智,也是一种自我保健和保护。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夫子认为,富贵的获得和贫贱的摆脱,都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来实现。否则,无论高官得坐、骏马任骑,还是财富涌流、富甲天下,都是“不仁”、“不义”行为。这个以“仁”和“义”为内核的道德观点,自然有其时代烙印,但我们今天“取其精华”,对于做人做官,不是仍可以作为很好的借鉴吗?
图:陆华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有人说,这个命题源于巴西一名叫阿尼塞托·马斯丁的医生。该医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个研究说,他历经10年,对500多名被指控贪污受贿的官员和同样数量的廉洁官员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腐败的官员60%生病或死亡,大都是患癌症、心肌梗死、脑出血等;而廉洁的官员患病及死亡的比例仅占16%,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贪者病”。不管这个结论确切与否,但在人们深恶腐败的今天,它成了一个劝廉防腐妙方,流传于市井,也走进了官场。
其实,此话题并非舶来品。《贞观政要》记: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对公卿的一次重要讲话中说:“……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心中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意思是说,你只要干了贪赃枉法的事儿,即便未东窗事发,自己内心里也经常害怕。“常惧”易得病,这岂不是“贪者病”?尽管这个“心理疗法”,对那些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与非”的贪者来说,并不起什么作用,但对理智之人却大有裨益,即使对一些胆小的尚未深陷的贪者来说,似乎也有提醒控制疗效。
庄惠濠梁之争,曾给过我们一个启示:凡动物皆有七情六欲,而人之所以被称为灵长目类最高级动物,除了会制造劳动工具、会使用文字外,还有个重要区别在于能通过理智实现自我控制,把个人的情、欲控制在适度范围,防止人性中恶的一面肆意释放。贪官之所以“贪”,恰是在“欲”上失去了理智,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兽性——“穷年累世不知足”,无度、无惧。首先是权欲。凡权欲熏心者,皆不满足已有之权,官场迷离,患得患失,时而因得意兴高采烈,时而因失意疑神疑鬼,悲喜无常,神经兮兮,这自然是一种病态。更何况有的还搞歪门邪道,逢迎拍马、到处钻营,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自然累上加累。其次是财欲。凡财欲满溢者皆不满足分内俸银,想捞更多的钱,想发更大的财,于是就贪污受贿、就权钱交易,以充填欲壑。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有了这贪污受贿之“鬼”附身,一有反腐风吹,便会风声鹤唳、杯弓蛇影;看到纪委和反贪局就心惊肉跳,害怕被抓,梦中还会吓醒,这无疑是一种心病。再次是色欲。凡色欲盈盈者多不满足正常男女情爱,养情妇、包“二奶”,享“齐人福”者有之,搞权色交易、趁机“吃豆腐”者有之,寻芳于花街柳巷、嫖娼狎妓者亦有之。看一看贪官堆里有几个不是左拥右抱?这种事儿 犹如毒瘾,一旦染上想收也难。然而,他们中相当多的偏偏“既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在家庭、公众场合和美色面前扮演多个角色,焉能不心劳神累?套上了这种精神枷锁,“不如意事常八九”,烦恼又增。如此这般,患癌症、心梗、脑出血等病的几率比常人多,是毫不奇怪的。
人活在世上,彻底无欲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但“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想通一些、看淡一点、自我控制一些,还是能够的。“男儿欲登凌烟阁”,志向固然好,可茫茫人海,真正能名标凌烟又有几人?人固然需要钱,可钱多了又怎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筑巢,不过一枝”。这样说,绝不是主张淡化工作进取心,而是提倡在欲望的追求上应有颗平常心,有颗道德心,防止人性中恶的一面随心所欲,从而学会知足,控制欲望,消除贪心,让一切不合实际、不合规矩的欲求随风而去,这是一种明智,也是一种自我保健和保护。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夫子认为,富贵的获得和贫贱的摆脱,都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标准来实现。否则,无论高官得坐、骏马任骑,还是财富涌流、富甲天下,都是“不仁”、“不义”行为。这个以“仁”和“义”为内核的道德观点,自然有其时代烙印,但我们今天“取其精华”,对于做人做官,不是仍可以作为很好的借鉴吗?
图:陆华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