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新丰镇编组站行车岗位职工现状,分析了行车人员业务素质和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编组站 行车人员 业务素质 培训
铁路行车岗位职工素质直接决定着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效率,如何提高其综合素质,锤炼一支理论过硬、技能娴熟又应急有序的行车人员队伍,是车务基层站段一直以来探索的课题。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今天,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在运输生产中的运用,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行车岗位职工业务素质的任务就更为迫切。本文以新丰镇车站为例对编组站行车人员的业务培训做了一些探索。
1 新丰镇编组站行车人员结构情况和素质分析
新丰镇车站作为路网性编组站,其行车人员构成基本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政策性接班人员构成,在行车基础理论、现场作业技能和突发情况处理方面各有侧重。
1.1 职工学历层次分析 新丰镇车站目前在岗职工1096人,平均年龄为40.02岁。从职工学历水平看,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1人(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及其以上学历25人),大专学历180人,中专学历162人(其中105人为在站函授取得),技校学历1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686人。
1.2 业务技能等级分析 ①目前车站行车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持证人数为650人,持证率达59.3%,其中技师33人,占工人总数的3%;高级工264人,占工人总数的24.1%;中级工400人,占工人总数的36.5%。②行车主要工种持证情况如下:取得车站值班员任职资格34人,其中持技师资格证8人(首席技师1人)、高级工12人、中级工12人,持证率达94.1%。车站调度员现员9人,持技师资格证2人,高级工证6人,持证率达88.9%;内燃机车司机73人,持技师证4人、高级工证64人,持证率93.2%。
1.3 职工业务素质分析 ①在岗的1096名职工中,686人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职工总数的62.6%,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铁路车务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现场作业设备、环境和操作经验的认知和提炼能力较为欠缺。②本科毕业生及以上学历共51人,还不到占职工总数的5%。这部分职工基础理论较为扎实,但是现场经验的积累受制于动手能力的影响显得较为逊色。③大中专生和技校毕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2.8%)由于培训需求定位准,学校学习和实践结合过程长、时间多,此类人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较为扎实。
2 影响职工业务素质的主要原因
2.1 职工的培训基础有待提高 ①学习意识不强。车站现场岗位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导致很多职工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认为自己学的已经满足岗位需要,缺乏深入学习的主动性。由于业务的繁重,脱产培训基本达不到,占用职工休息时间培训的做法又违反相关国家政策和职工意愿,使得职工对培训的理解就是辅助性的,认为跟自身关系不大,热情不高。②业务素质薄弱,理论基础不扎实。车站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偏低,很多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作业技能不过硬,尤其车站上了SAM(新一代编组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2.2 车站培训基础薄弱 ①理论学习方面。现有的岗位培训教材没有结合岗位实际编写,指导意义不强、趣味性不足、实用性欠缺,对兼职授课人员和职工来讲提升学习兴趣属于无本之源。②场地演练方面。目前,车站具有一个职工学习考试专用教室,但配备的多媒体设备过久,未建成统一基础培训网络。具备接发列车演练室,但其他岗位没有相应专用设备和场地供职工进行实作或模拟培训演练。③师资力量方面。能够从事编组站各岗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数量匮乏。很多岗位技师岗位技能水平很高,但理论水平不够深入,缺乏授课技巧,影响培训质量。
2.3 培训效果不理想 ①在日常的培训中,主要采用班前规章学习和提问,公休第一个夜班后集中进行问题解析分析,对照规章学习,使职工对现场发生问题的原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对深入运用设备原理和问题原因分析根源上的理解稍有欠缺。②在本职工作以外知识的涉猎上基本凭借岗位培训教材进行学习和掌握,横向拓宽和纵向深入学习的时间、力度均未达到岗位技能完全需要的水平。③在现场出现突发情况下,职工处理程序和技巧仍需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形成了“拐棍式”的不良倾向。
2.4 良性激励机制未形成 ①缺乏正激励机制。缺乏促进提高学历和岗位技能水平的学习激励机制,导致学与不学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区别,高学历、高技能和骨干人员的待遇与其他人员差别不大,造成职工对业务学习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②采用负激励,针对重要行车岗位进行月底评定考核,排名靠后的进行相应罚款,该措施实行过一段时间,引起了职工强烈的反感,最终取缔。③培训考核奖罚机制虽然有,但落实不到位,一方面这成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瓶颈,另一方面致使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职教工作开展缓慢。
3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对策
3.1 理论培训与场地演练相结合,夯实培训基础
3.1.1 理论学习方面编制系列教材。为了提高岗位培训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可从以下5个方面形成相应岗位的系统教材。
①利用铁道出版商发行的各职名岗位教育丛书进行岗位培训。②对岗位技能鉴定和岗位应知应会进行提炼,将各知名技能鉴定掌握知识形成岗位应知应会和必知必会。③结合岗位作业标准,对岗位作业流程进行步骤分解,辅以实际作业的图片,对重点流程分层次制作,形成图文并茂的岗位作业指导书。④结合现场出现的典型问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按照规章制作各岗位的应急处理丛书。⑤结合运输总公司、局和车站各岗位作业标准制作日常标准演练和应急处理标准演练的教材。
通过以上5种教材的汇总可以基本形成基础、专业、岗位、标准和应急配套的系列教材。 3.1.2 构建视频化作业指导书。①在前期制成的岗位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完善关键工序卡控措施,全面强化过程控制,结合现场实际开发视频化指导书,克服文字性指导书无动感的缺陷。②重点以标准和问题分析对照的形式进行,采取真人模拟标准和违章镜头取样、后期制作的模式,积极推广货检作业问题车处理课件的实践经验,使职工的学习时间更短、效果更强。③在其他专业教材上积极与对方协调,建立多样化、多工种的视频库建设,保证职工培训的方式在理论灌输和模拟操作上有一个大的转变。
3.1.3 场地演练方面建设培训基地。对教材知识如何学习,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场使用的技能,车站需对培训设施进行整体构建。①依托路局模块化培训网络,组建车站基础培训网。将各岗位培训教材进行分解导入系统,辅以考试测试题进行班后和公休时间的岗点学习,变集中学习为灵活学习和考试。②将应知应会、必知必会和岗位技能鉴定资料组织人员制作各岗位题库,建立车站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考试系统,每月进行职工学习的集中检测,主要为本岗位技能鉴定和升级岗位资格证书人员使用,提高利用率。③在各车间针对编组站接发列车、调车作业,货检作业和SAM系统(新一代编组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在各车间构建室外和室内演练场地,培训模拟软件和相应设备,按照演练标准和应急处理教材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④协调站区机务、车辆、供电和工务部门,联合使用各部门的实作设施,实现职工对车辆构造、机车结构性能、线路基础和公用、接触网分相绝缘和隔离开关操作等横向培训需求。
3.1.4 针对问题系统进行培训。在教材和场地演练基本取得实效的情况下,针对现场出现的设备误操作问题和每月车务系统事故通报为基础,着重进行问题分析和培训。
①结合本站接发列车作业中易出现的误排进路和进路无法取消等16类问题及其他行车序列常见的问题汇总分发到相应职工手中,集思广益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形成多媒体课件公布到职教网页,利用点名会让职工进行学习观看。②对历年来车务系统的有关视频和多媒体资料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形成案例汇编,上传至模块化培训网络和职教网页,供职工班前班后和工作之余观看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实用性。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①实现技师授课普及化。对车站各职工人技师按照专业所长下达调研课题,使其在自我熟知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能够整理出独树一帜的专题教材,利用大讲台的机会进行专业化交流。②聘任兼职教师。可与相关铁路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聘任名师担任兼职教师,开拓职工的视野,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氛围。③实现培训师资的一专多能。可以采取专业教师到生产岗位挂职锻炼、现场实践经验的作业人员送外培训、各工种高技能人员相互交流等形式,对三种师资队伍进行专业缺项的补充,实现教师队伍的一专多能。
3.3 合理使用奖惩措施,完善激励机制 在职工培训奖惩方面,采取正激励方式,从主要行车工种动态管理、星级职工评选、技能竞赛、强化学历和技能鉴定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谋划。
①实现主要行车工种动态管理。在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内勤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调车区长、调车长(含驼峰调车长)、连结员、制动员、货运检查员和机车乘务员等10个主要行车实行岗位等级动态管理,按照业务理论、实作技能、安全业绩三者以3:4:3的比例,每季度一个考评周期。依据考核结果,将同一工种划分为:A、B、C、D、E 五个等级,实行岗前公示,分级管理。分割出专门的奖励进行分级发放,拉开档次。②举行星级职工评选。将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进行待遇一体化。按照职工业务理论、实作技能、安全生产3:3:4(综合评定得分=理论成绩×30%+实作成绩×30%+安全生产成绩×40%)进行星级职工评选。评定周期为月度,考评实行动态管理,评定出一定数额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星级职工,实行月度动态兑现奖励和考核。③组织技能竞赛。针对车站主要业务,全年安排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乘务作业、货检作业和站车组织5场专业竞赛,采取全员参加、机考客观、树立典型、重奖先进的原则进行,对全能选手进行适量奖励。对于在路局一二类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级竞赛中获奖的职工翻倍进行奖励兑现。④强化学历和技能鉴定。对总公司、局组织的学历教育积极进行宣传,组织人员参报进行高等级专业教育,兑现大部分学费。对部局组织的专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给予报名费用同等费用的奖励,促进职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极大激发职工学技练功的主动性。
3.4 构建联合培训机制 在现有劳动组织改革的形势下,对职工一专多能的要求更高,局限于本系统、本站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培训需要,应构建联合培训机制。
加强车站与其他系统间的培训互通。对车站职工岗位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对车务以外专业知识按照侧重点寻求机务、电务、车辆、工务等系统部门之间的协助,以兼职教师、培训设备、实作场地为重点,形成联合培训机制,拓展培训思路,补充培训不足。
参考文献:
[1]林清远.高速铁路车站人员培训的对策与建议[J].海峡科学,2012(10).
[2]代科建,薛锋.提高编组站调度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J].铁道运营技术,2007(02).
[3]余少鹤,李夏苗,陈治亚,谢如鹤,王骅.编组站运营工作评价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01).
关键词:编组站 行车人员 业务素质 培训
铁路行车岗位职工素质直接决定着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效率,如何提高其综合素质,锤炼一支理论过硬、技能娴熟又应急有序的行车人员队伍,是车务基层站段一直以来探索的课题。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今天,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在运输生产中的运用,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行车岗位职工业务素质的任务就更为迫切。本文以新丰镇车站为例对编组站行车人员的业务培训做了一些探索。
1 新丰镇编组站行车人员结构情况和素质分析
新丰镇车站作为路网性编组站,其行车人员构成基本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政策性接班人员构成,在行车基础理论、现场作业技能和突发情况处理方面各有侧重。
1.1 职工学历层次分析 新丰镇车站目前在岗职工1096人,平均年龄为40.02岁。从职工学历水平看,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1人(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及其以上学历25人),大专学历180人,中专学历162人(其中105人为在站函授取得),技校学历1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686人。
1.2 业务技能等级分析 ①目前车站行车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持证人数为650人,持证率达59.3%,其中技师33人,占工人总数的3%;高级工264人,占工人总数的24.1%;中级工400人,占工人总数的36.5%。②行车主要工种持证情况如下:取得车站值班员任职资格34人,其中持技师资格证8人(首席技师1人)、高级工12人、中级工12人,持证率达94.1%。车站调度员现员9人,持技师资格证2人,高级工证6人,持证率达88.9%;内燃机车司机73人,持技师证4人、高级工证64人,持证率93.2%。
1.3 职工业务素质分析 ①在岗的1096名职工中,686人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职工总数的62.6%,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铁路车务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现场作业设备、环境和操作经验的认知和提炼能力较为欠缺。②本科毕业生及以上学历共51人,还不到占职工总数的5%。这部分职工基础理论较为扎实,但是现场经验的积累受制于动手能力的影响显得较为逊色。③大中专生和技校毕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2.8%)由于培训需求定位准,学校学习和实践结合过程长、时间多,此类人群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较为扎实。
2 影响职工业务素质的主要原因
2.1 职工的培训基础有待提高 ①学习意识不强。车站现场岗位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导致很多职工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认为自己学的已经满足岗位需要,缺乏深入学习的主动性。由于业务的繁重,脱产培训基本达不到,占用职工休息时间培训的做法又违反相关国家政策和职工意愿,使得职工对培训的理解就是辅助性的,认为跟自身关系不大,热情不高。②业务素质薄弱,理论基础不扎实。车站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偏低,很多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作业技能不过硬,尤其车站上了SAM(新一代编组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2.2 车站培训基础薄弱 ①理论学习方面。现有的岗位培训教材没有结合岗位实际编写,指导意义不强、趣味性不足、实用性欠缺,对兼职授课人员和职工来讲提升学习兴趣属于无本之源。②场地演练方面。目前,车站具有一个职工学习考试专用教室,但配备的多媒体设备过久,未建成统一基础培训网络。具备接发列车演练室,但其他岗位没有相应专用设备和场地供职工进行实作或模拟培训演练。③师资力量方面。能够从事编组站各岗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数量匮乏。很多岗位技师岗位技能水平很高,但理论水平不够深入,缺乏授课技巧,影响培训质量。
2.3 培训效果不理想 ①在日常的培训中,主要采用班前规章学习和提问,公休第一个夜班后集中进行问题解析分析,对照规章学习,使职工对现场发生问题的原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对深入运用设备原理和问题原因分析根源上的理解稍有欠缺。②在本职工作以外知识的涉猎上基本凭借岗位培训教材进行学习和掌握,横向拓宽和纵向深入学习的时间、力度均未达到岗位技能完全需要的水平。③在现场出现突发情况下,职工处理程序和技巧仍需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形成了“拐棍式”的不良倾向。
2.4 良性激励机制未形成 ①缺乏正激励机制。缺乏促进提高学历和岗位技能水平的学习激励机制,导致学与不学一个样,干好干坏没区别,高学历、高技能和骨干人员的待遇与其他人员差别不大,造成职工对业务学习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②采用负激励,针对重要行车岗位进行月底评定考核,排名靠后的进行相应罚款,该措施实行过一段时间,引起了职工强烈的反感,最终取缔。③培训考核奖罚机制虽然有,但落实不到位,一方面这成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瓶颈,另一方面致使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职教工作开展缓慢。
3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对策
3.1 理论培训与场地演练相结合,夯实培训基础
3.1.1 理论学习方面编制系列教材。为了提高岗位培训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可从以下5个方面形成相应岗位的系统教材。
①利用铁道出版商发行的各职名岗位教育丛书进行岗位培训。②对岗位技能鉴定和岗位应知应会进行提炼,将各知名技能鉴定掌握知识形成岗位应知应会和必知必会。③结合岗位作业标准,对岗位作业流程进行步骤分解,辅以实际作业的图片,对重点流程分层次制作,形成图文并茂的岗位作业指导书。④结合现场出现的典型问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按照规章制作各岗位的应急处理丛书。⑤结合运输总公司、局和车站各岗位作业标准制作日常标准演练和应急处理标准演练的教材。
通过以上5种教材的汇总可以基本形成基础、专业、岗位、标准和应急配套的系列教材。 3.1.2 构建视频化作业指导书。①在前期制成的岗位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完善关键工序卡控措施,全面强化过程控制,结合现场实际开发视频化指导书,克服文字性指导书无动感的缺陷。②重点以标准和问题分析对照的形式进行,采取真人模拟标准和违章镜头取样、后期制作的模式,积极推广货检作业问题车处理课件的实践经验,使职工的学习时间更短、效果更强。③在其他专业教材上积极与对方协调,建立多样化、多工种的视频库建设,保证职工培训的方式在理论灌输和模拟操作上有一个大的转变。
3.1.3 场地演练方面建设培训基地。对教材知识如何学习,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场使用的技能,车站需对培训设施进行整体构建。①依托路局模块化培训网络,组建车站基础培训网。将各岗位培训教材进行分解导入系统,辅以考试测试题进行班后和公休时间的岗点学习,变集中学习为灵活学习和考试。②将应知应会、必知必会和岗位技能鉴定资料组织人员制作各岗位题库,建立车站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考试系统,每月进行职工学习的集中检测,主要为本岗位技能鉴定和升级岗位资格证书人员使用,提高利用率。③在各车间针对编组站接发列车、调车作业,货检作业和SAM系统(新一代编组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在各车间构建室外和室内演练场地,培训模拟软件和相应设备,按照演练标准和应急处理教材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④协调站区机务、车辆、供电和工务部门,联合使用各部门的实作设施,实现职工对车辆构造、机车结构性能、线路基础和公用、接触网分相绝缘和隔离开关操作等横向培训需求。
3.1.4 针对问题系统进行培训。在教材和场地演练基本取得实效的情况下,针对现场出现的设备误操作问题和每月车务系统事故通报为基础,着重进行问题分析和培训。
①结合本站接发列车作业中易出现的误排进路和进路无法取消等16类问题及其他行车序列常见的问题汇总分发到相应职工手中,集思广益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形成多媒体课件公布到职教网页,利用点名会让职工进行学习观看。②对历年来车务系统的有关视频和多媒体资料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形成案例汇编,上传至模块化培训网络和职教网页,供职工班前班后和工作之余观看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实用性。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①实现技师授课普及化。对车站各职工人技师按照专业所长下达调研课题,使其在自我熟知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能够整理出独树一帜的专题教材,利用大讲台的机会进行专业化交流。②聘任兼职教师。可与相关铁路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聘任名师担任兼职教师,开拓职工的视野,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氛围。③实现培训师资的一专多能。可以采取专业教师到生产岗位挂职锻炼、现场实践经验的作业人员送外培训、各工种高技能人员相互交流等形式,对三种师资队伍进行专业缺项的补充,实现教师队伍的一专多能。
3.3 合理使用奖惩措施,完善激励机制 在职工培训奖惩方面,采取正激励方式,从主要行车工种动态管理、星级职工评选、技能竞赛、强化学历和技能鉴定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谋划。
①实现主要行车工种动态管理。在车站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内勤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调车区长、调车长(含驼峰调车长)、连结员、制动员、货运检查员和机车乘务员等10个主要行车实行岗位等级动态管理,按照业务理论、实作技能、安全业绩三者以3:4:3的比例,每季度一个考评周期。依据考核结果,将同一工种划分为:A、B、C、D、E 五个等级,实行岗前公示,分级管理。分割出专门的奖励进行分级发放,拉开档次。②举行星级职工评选。将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进行待遇一体化。按照职工业务理论、实作技能、安全生产3:3:4(综合评定得分=理论成绩×30%+实作成绩×30%+安全生产成绩×40%)进行星级职工评选。评定周期为月度,考评实行动态管理,评定出一定数额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星级职工,实行月度动态兑现奖励和考核。③组织技能竞赛。针对车站主要业务,全年安排接发列车、调车作业、乘务作业、货检作业和站车组织5场专业竞赛,采取全员参加、机考客观、树立典型、重奖先进的原则进行,对全能选手进行适量奖励。对于在路局一二类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级竞赛中获奖的职工翻倍进行奖励兑现。④强化学历和技能鉴定。对总公司、局组织的学历教育积极进行宣传,组织人员参报进行高等级专业教育,兑现大部分学费。对部局组织的专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给予报名费用同等费用的奖励,促进职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极大激发职工学技练功的主动性。
3.4 构建联合培训机制 在现有劳动组织改革的形势下,对职工一专多能的要求更高,局限于本系统、本站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培训需要,应构建联合培训机制。
加强车站与其他系统间的培训互通。对车站职工岗位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对车务以外专业知识按照侧重点寻求机务、电务、车辆、工务等系统部门之间的协助,以兼职教师、培训设备、实作场地为重点,形成联合培训机制,拓展培训思路,补充培训不足。
参考文献:
[1]林清远.高速铁路车站人员培训的对策与建议[J].海峡科学,2012(10).
[2]代科建,薛锋.提高编组站调度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J].铁道运营技术,2007(02).
[3]余少鹤,李夏苗,陈治亚,谢如鹤,王骅.编组站运营工作评价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