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解读高校影视写作课程,构建严谨的口试考试办法,以及对实验的效果分析这几方面,探讨编导专业的写作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编导专业;影视写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8-0133-02
Abstract: This text interprets screenwriting course,constructs rigorous oral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analyzes experiment effect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reform on screenwriting course assessment.
Keywords: film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major;screen writing;education reform
引言
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日趋成熟。影视写作课程技能考核方面的改革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却因传统教学模式和常规期末考试认定机制的长期影响,使考试创新成为一项具有挑战的教学实验。
一、高校编导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影视写作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导演专业的大一学生,是编导专业第一学期的主干课程之一。艺术类高校的大部分专业都把影视写作的基础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不同于教学普及型课程《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编导专业写作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更注重引导导演专业的学生从入门之初就奠定良好的叙事基础。这类课程的授课内容正是从认识故事、熟练复述一个故事到训练学生自主讲述故事过程中,传递如何选题、建立结构、矛盾冲突、悬念巧合、塑造人物、叙事角度、设计场景等具体的信息。而相应的教学目的亦从实际出发,采取理论讲授与文学经典实例分析相结合,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使学生通过对影视写作基础的学习,建立起故事思维和结构意识,达到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水平,为今后进入到影视剧本创作缓解做好铺垫,同时重点培养电影专业学生流畅的阐述能力以及应有的电影感觉,即语言的连贯性与文字的画面感。
(二)常规考核的主要类型
影视写作的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意义可提炼为以下三点:掌握故事发生的原理,学习冲突、悬念、角度、环境等故事元素的写作;熟练掌握“三幕剧”结构的基本模式;建立故事思维和情节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影感觉,并且能把脑海中的创意通过流畅准确的表述,分享给他人。
着眼于以上教学目的,常规考核模式,基本分为理论考核与写作能力考核两种。
纵观各高校普遍适用的考核机制,大多数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写作类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即阶段性考查,以随堂的片段写作练习为主要内容,较有针对性地巩固当堂所学,几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形成性考核得分;终结性考试往往是期末考试,按照百分制评阅,得分按比例记入总成绩,常见的写作类终结性考试形式有两种:一种为闭卷笔试,基本题型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阅读题和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另一种为短篇故事创作,答题时间较为自由和充裕,学生不必在考场完成,但最终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一份有字数限制、题材要求的文学作品。
(三)分析常规考核的利与弊
综上所述,高校影视写作课程的常规考核模式用图表概括,如表1所示:
常規考核方式比较侧重于检测学生对写作法则的认知,终结性考查中的类型一,题型多样,考查全面,基础题能检验对课堂教学的掌握情况,开放题可窥探逻辑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在规定空间作答,难以作弊;类型二,更针对影视写作这门课程的应用型目的,以创作故事为主,重点考查对故事的结构与节奏的掌握,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解读,作出准确分析,以判断是否运用“行动性的形象思维”组织语言、架构故事,有效建立人物性格、矛盾冲突、行动事件,是否在编写故事过程中出现选题简单、语言抽象以及结构混乱等问题。
由于写作本身是组织文字的呈现形式,传统的写作课程考试模式流行至今,体现了考核的某种合理性和相对公平性。但随着高校教育水平、培养方案的发展,常规考核形式的不利因素也日渐明显,特别是结合影视编导专业课程开设目的,对于“建立故事思维和情节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影感觉,并且能把脑海中的创意通过流畅和准确的表述,分享给他人”的考核,几乎接近空白。
以试卷形式考核的终结性考查类型一,现场写作在形式上接近高考作文,而文学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尽管短时间内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考验学生部分写作水准,但创作灵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谋篇布局、深度刻画人物等方面的考查尚显欠缺。即是说,传统笔试考验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削弱了艺术教学对风格化、审美性的考量。
以做文章取胜的类型二,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展现创意、文采和价值观,但在信息量极端丰富的今天,不排除抄袭、窜改的可能,少部分期末作业与平时随堂测试的质量相差悬殊,文风极为不统一。加之每一位学生,取材不一、立意不同,行文习惯各有千秋,以教师个人认知和精确的數字,来评判一项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是有失偏颇的。
二、对技能考核提出创新设想与改革
(一)将设想转化为考试模式
常见的大学课程期末考试形式除以上列举的考查形式外,还有小论文、口试、小组研究汇报等,出于写作课程兼具审美性与个人性的考量,编导类写作课程,特别是基础课不适用论文、研究汇报等方式进行学业合格与否的评定[2]。因此,在这项教改实验中,可以提出假设,“口试”这一形式能否被运用在写作课的期末考核中。 回顾编导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的考核重点,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讲述完整的短篇故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答卷的真实有效。基于这个前提,设计一种即能证明学生阐述故事的能力,又能体现真实水准的考核,既学生依次上台,进行故事讲述与创意阐述。
考试的具体规则如下:
(1)每一名同学都将在同学与老师面前,向听众阐明创意,讲述故事。
(2)需要说明的内容包括:一是创意来源;二是故事梗概,归纳出基本点,时间、地点、人物设定,并构架起情节的开端、中段、结尾,将主要情节和一些必要细节合理连结,连贯地叙述故事;三是主题阐述,例如想通过故事,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或分享秉持/反对的观点,或倾诉感情等。
(3)给予每个人的口试时间为10-12分钟,要求学生必须对故事篇幅有所控制,口试过程要求脱稿。
这次教改实验设计,近似于让学生做一个初级的导演阐述,即使这个故事不是出于自己的构思,但脱稿讲述的形式足以检验一名编导专业学生是否具备了应有的表达能力、流畅的思路、对结构的把握以及对故事的创造/筛选能力,并保证成绩的真实。
(二)实际运用在期末考试中
当设想经过斟酌、修正,制定出一套较严谨的考核制度以后,2015级导演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了期末考试阶段,《写作基础》是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两班共计92名学生接受口试,教师现场记录,从故事结构(40分)、叙述流畅(40分)、主题立意(20分)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教改实验的考试阶段用时20个小时,考试后五个工作日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再使用五个工作日,抽取比照样本进行比较。需说明比照样本的情况,比照样本是14级导演专业的两个班级共计86人,现处于大二,同样接受《写作基础》课程,已经保存了这两个班级大一时期的平时作业与期末创作,当年期末考核形式是短文创作,将所有作品汇编成文集的形式进行存档。
两组学生可比性在于授课方式相同、学院专业相同、考核时学生的学习经历大致相同,考核方式不同。
(三)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与分析
口试结束后,实验需要对比两组数据,一是参与口试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对比,二是未参与口试学生的平时作业与期末创作的对比。
数据对比结果如下(形成性考查成绩与终结性考查成绩均折算为百分制):
(1)15级导演专业學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写作基础》,形成性与终结性两项分数相差20分以上3人,占比3.3%。在本组学生的成绩中,随堂练习成绩优于平时成绩有9人,其中有8人因全程无法脱稿,表达不畅导致低分。这组数字基本表明,口试可反应个人能力。
(2)14级导演专业学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写作基础》,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偏差值在5分以内的有27人,占总人数31.4%;偏差值在10分以内的有28人,占总人数32.6%;偏差值10-20分25人,占比29.1%;两分数相差20分以上6人,占比约等于7%。在这一组学生的成绩中,随堂成绩优于平时成绩的只有1人,原因除期末的短篇故事创作有充裕的写作时间之外,不排除有水分注入个别提交的作品。
三、结束语
规则明确、完备的口试是适用于编导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的,尽管对于教师来说,考核的工作量加大,但出于教学的宗旨以及对每一名学生负责的立场,高校教育者理应不辞辛苦,将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改革貫彻下去,不断完善下去。
参考文献
[1]徐达奇.改革高校课程考核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
[2]艾晓杰,魏先军.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7).
关键词:编导专业;影视写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8-0133-02
Abstract: This text interprets screenwriting course,constructs rigorous oral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analyzes experiment effect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reform on screenwriting course assessment.
Keywords: film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major;screen writing;education reform
引言
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日趋成熟。影视写作课程技能考核方面的改革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却因传统教学模式和常规期末考试认定机制的长期影响,使考试创新成为一项具有挑战的教学实验。
一、高校编导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影视写作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导演专业的大一学生,是编导专业第一学期的主干课程之一。艺术类高校的大部分专业都把影视写作的基础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不同于教学普及型课程《大学语文》和《大学写作》,编导专业写作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更注重引导导演专业的学生从入门之初就奠定良好的叙事基础。这类课程的授课内容正是从认识故事、熟练复述一个故事到训练学生自主讲述故事过程中,传递如何选题、建立结构、矛盾冲突、悬念巧合、塑造人物、叙事角度、设计场景等具体的信息。而相应的教学目的亦从实际出发,采取理论讲授与文学经典实例分析相结合,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使学生通过对影视写作基础的学习,建立起故事思维和结构意识,达到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水平,为今后进入到影视剧本创作缓解做好铺垫,同时重点培养电影专业学生流畅的阐述能力以及应有的电影感觉,即语言的连贯性与文字的画面感。
(二)常规考核的主要类型
影视写作的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意义可提炼为以下三点:掌握故事发生的原理,学习冲突、悬念、角度、环境等故事元素的写作;熟练掌握“三幕剧”结构的基本模式;建立故事思维和情节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影感觉,并且能把脑海中的创意通过流畅准确的表述,分享给他人。
着眼于以上教学目的,常规考核模式,基本分为理论考核与写作能力考核两种。
纵观各高校普遍适用的考核机制,大多数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写作类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即阶段性考查,以随堂的片段写作练习为主要内容,较有针对性地巩固当堂所学,几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形成性考核得分;终结性考试往往是期末考试,按照百分制评阅,得分按比例记入总成绩,常见的写作类终结性考试形式有两种:一种为闭卷笔试,基本题型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阅读题和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另一种为短篇故事创作,答题时间较为自由和充裕,学生不必在考场完成,但最终要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一份有字数限制、题材要求的文学作品。
(三)分析常规考核的利与弊
综上所述,高校影视写作课程的常规考核模式用图表概括,如表1所示:
常規考核方式比较侧重于检测学生对写作法则的认知,终结性考查中的类型一,题型多样,考查全面,基础题能检验对课堂教学的掌握情况,开放题可窥探逻辑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在规定空间作答,难以作弊;类型二,更针对影视写作这门课程的应用型目的,以创作故事为主,重点考查对故事的结构与节奏的掌握,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解读,作出准确分析,以判断是否运用“行动性的形象思维”组织语言、架构故事,有效建立人物性格、矛盾冲突、行动事件,是否在编写故事过程中出现选题简单、语言抽象以及结构混乱等问题。
由于写作本身是组织文字的呈现形式,传统的写作课程考试模式流行至今,体现了考核的某种合理性和相对公平性。但随着高校教育水平、培养方案的发展,常规考核形式的不利因素也日渐明显,特别是结合影视编导专业课程开设目的,对于“建立故事思维和情节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影感觉,并且能把脑海中的创意通过流畅和准确的表述,分享给他人”的考核,几乎接近空白。
以试卷形式考核的终结性考查类型一,现场写作在形式上接近高考作文,而文学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尽管短时间内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考验学生部分写作水准,但创作灵感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谋篇布局、深度刻画人物等方面的考查尚显欠缺。即是说,传统笔试考验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削弱了艺术教学对风格化、审美性的考量。
以做文章取胜的类型二,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展现创意、文采和价值观,但在信息量极端丰富的今天,不排除抄袭、窜改的可能,少部分期末作业与平时随堂测试的质量相差悬殊,文风极为不统一。加之每一位学生,取材不一、立意不同,行文习惯各有千秋,以教师个人认知和精确的數字,来评判一项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是有失偏颇的。
二、对技能考核提出创新设想与改革
(一)将设想转化为考试模式
常见的大学课程期末考试形式除以上列举的考查形式外,还有小论文、口试、小组研究汇报等,出于写作课程兼具审美性与个人性的考量,编导类写作课程,特别是基础课不适用论文、研究汇报等方式进行学业合格与否的评定[2]。因此,在这项教改实验中,可以提出假设,“口试”这一形式能否被运用在写作课的期末考核中。 回顾编导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的考核重点,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讲述完整的短篇故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确保答卷的真实有效。基于这个前提,设计一种即能证明学生阐述故事的能力,又能体现真实水准的考核,既学生依次上台,进行故事讲述与创意阐述。
考试的具体规则如下:
(1)每一名同学都将在同学与老师面前,向听众阐明创意,讲述故事。
(2)需要说明的内容包括:一是创意来源;二是故事梗概,归纳出基本点,时间、地点、人物设定,并构架起情节的开端、中段、结尾,将主要情节和一些必要细节合理连结,连贯地叙述故事;三是主题阐述,例如想通过故事,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或分享秉持/反对的观点,或倾诉感情等。
(3)给予每个人的口试时间为10-12分钟,要求学生必须对故事篇幅有所控制,口试过程要求脱稿。
这次教改实验设计,近似于让学生做一个初级的导演阐述,即使这个故事不是出于自己的构思,但脱稿讲述的形式足以检验一名编导专业学生是否具备了应有的表达能力、流畅的思路、对结构的把握以及对故事的创造/筛选能力,并保证成绩的真实。
(二)实际运用在期末考试中
当设想经过斟酌、修正,制定出一套较严谨的考核制度以后,2015级导演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了期末考试阶段,《写作基础》是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两班共计92名学生接受口试,教师现场记录,从故事结构(40分)、叙述流畅(40分)、主题立意(20分)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教改实验的考试阶段用时20个小时,考试后五个工作日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再使用五个工作日,抽取比照样本进行比较。需说明比照样本的情况,比照样本是14级导演专业的两个班级共计86人,现处于大二,同样接受《写作基础》课程,已经保存了这两个班级大一时期的平时作业与期末创作,当年期末考核形式是短文创作,将所有作品汇编成文集的形式进行存档。
两组学生可比性在于授课方式相同、学院专业相同、考核时学生的学习经历大致相同,考核方式不同。
(三)实验结果的数据对比与分析
口试结束后,实验需要对比两组数据,一是参与口试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对比,二是未参与口试学生的平时作业与期末创作的对比。
数据对比结果如下(形成性考查成绩与终结性考查成绩均折算为百分制):
(1)15级导演专业學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写作基础》,形成性与终结性两项分数相差20分以上3人,占比3.3%。在本组学生的成绩中,随堂练习成绩优于平时成绩有9人,其中有8人因全程无法脱稿,表达不畅导致低分。这组数字基本表明,口试可反应个人能力。
(2)14级导演专业学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写作基础》,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偏差值在5分以内的有27人,占总人数31.4%;偏差值在10分以内的有28人,占总人数32.6%;偏差值10-20分25人,占比29.1%;两分数相差20分以上6人,占比约等于7%。在这一组学生的成绩中,随堂成绩优于平时成绩的只有1人,原因除期末的短篇故事创作有充裕的写作时间之外,不排除有水分注入个别提交的作品。
三、结束语
规则明确、完备的口试是适用于编导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的,尽管对于教师来说,考核的工作量加大,但出于教学的宗旨以及对每一名学生负责的立场,高校教育者理应不辞辛苦,将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改革貫彻下去,不断完善下去。
参考文献
[1]徐达奇.改革高校课程考核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
[2]艾晓杰,魏先军.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7).